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自噬起始阶段增强喜树碱诱导的NCI-H1975人肺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亚萍 曹丽 +2 位作者 苏强 程凯 张晓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40-1646,共7页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氯喹(CQ)和3-甲基腺嘌呤(3-MA)对喜树碱(CPT)诱导非小细胞肺腺癌NCI-H197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CPT处理肺腺癌NCI-H1975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PT...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氯喹(CQ)和3-甲基腺嘌呤(3-MA)对喜树碱(CPT)诱导非小细胞肺腺癌NCI-H197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CPT处理肺腺癌NCI-H1975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PT作用于NCI-H1975细胞后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和LC3Ⅱ、P6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水平。结果 CPT处理后,LC3Ⅱ/LC3Ⅰ的比例增加;caspase-3和PARP发生明显降解;且这种降解作用能被3-MA增强而被CQ抑制。而且发现CPT处理后,引起细胞内TGF-β1降低。结论抑制NCI-H1975细胞自噬起始阶段后,增强CPT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NCI-H1975细胞 细胞凋亡 自噬 自噬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联合自噬抑制剂CQ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存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龚卫华 陈兰 +3 位作者 赵昆 柯追 许青 郭献灵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1-439,共9页
背景与目的:黑色素瘤是一种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持续升高。而端粒酶和自噬在细胞增殖、生存及应激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端粒酶通过延长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来维持细胞的复... 背景与目的:黑色素瘤是一种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持续升高。而端粒酶和自噬在细胞增殖、生存及应激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端粒酶通过延长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来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自噬作为一种细胞自我降解机制,既能帮助细胞清除受损成分以促进存活,也能在特定条件下诱导细胞死亡。在肿瘤微环境中,端粒酶和自噬常被异常激活或调控失衡,参与包括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初步探究端粒酶和自噬在黑色素瘤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估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联合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在治疗黑色素瘤中的潜在协同作用。方法:通过给予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处理,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来评估细胞活力,并采用AnnexinⅤ/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色来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此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p62的表达,利用自噬双标腺病毒转染技术来观察自噬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应用BIBR1532和自噬抑制剂CQ,分析细胞增殖、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细胞周期分布,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来验证细胞增殖能力,从而全面地评估这种联合治疗策略的疗效。结果: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在50μmol/L的浓度下能够显著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同样在这一浓度下,BIBR1532能够上调A375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同时降低p62蛋白的表达。通过自噬双标腺病毒转染A375细胞,观察到经BIBR1532处理后,自噬流显著增强。BIBR1532(50μmol/L)与自噬抑制剂CQ(20μmol/L)的联合应用可显著促进A375细胞的死亡,诱导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破坏,导致细胞周期在G_(2)/M期停滞,并显著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论: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不仅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还能激活这些细胞的自噬过程,而通过应用自噬抑制剂CQ抑制自噬反应则能增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对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端粒酶 端粒酶抑制 BIBR1532 自噬 自噬抑制 氯喹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抑制剂3-MA介导的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诗怡 廖思雨 +3 位作者 张天旭 邹雪 桂春 张秀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5-1123,共9页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时,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total flavonoid extract,TFE)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针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人正常肝...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时,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total flavonoid extract,TFE)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针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人正常肝细胞L-02,采用MTT法优选敏感细胞株;通过TFE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联合运用,采用MTT法检测其对敏感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Hoechst 33258单染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通路蛋白(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应激途径)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线粒体途径关键蛋白Cyt-c表达,并选择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进行反向验证。结果TFE可浓度依赖性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MCF-7细胞为敏感细胞株,与TFE组相比,TFE+3-MA组在24、48、72 h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0.01),细胞数量减少、间隙增大,凋亡小体增多,凋亡率升高(P<0.01),Bax/Bcl-2(P<0.01)、cleaved caspase-3(P<0.01)、Cyt-c(P<0.05)、FADD、cleaved caspase-12的表达量均升高,核内凋亡蛋白Cyt-c表达增加;TFE+RA组荧光减弱,逆转了TFE诱导的线粒体途径凋亡。结论TFE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自噬时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MCF-7细胞凋亡,激活自噬可逆转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 抑制自噬 乳腺癌细胞 MCF-7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调控哮喘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鎣芝 王优 +4 位作者 陈雪梅 谢谕威 敖当 柯创宏(综述) 李文(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6-771,共6页
哮喘是一种特征明显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重塑和慢性气道炎症。临床上,哮喘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激素类药物,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带来显著的副作用。线粒体自噬是一个生物过程,它通过选择性地将受损线粒体递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随... 哮喘是一种特征明显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重塑和慢性气道炎症。临床上,哮喘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激素类药物,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带来显著的副作用。线粒体自噬是一个生物过程,它通过选择性地将受损线粒体递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随着对线粒体自噬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以线粒体自噬作为切入点,总结线粒体自噬调控哮喘的关键分子机制和调节剂,将有助于开发哮喘治疗的新干预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线粒体自噬 Parkin依赖的线粒体自噬 非Parkin依赖的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自噬抑制 线粒体自噬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抑制剂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对肝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作用的差异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成 刘加涛 +4 位作者 高爽 于瀚卿 吴圣 范璐璐 孙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4-888,共5页
目的研究自噬在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对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作用的差异。方法体外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给予衣霉素(TM)单药和TM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TM+3-MA)或氯喹(TM+CQ)作用12、24、4... 目的研究自噬在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对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作用的差异。方法体外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给予衣霉素(TM)单药和TM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TM+3-MA)或氯喹(TM+CQ)作用12、24、48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的变化。结果 TM可引起Hep G2细胞和L-02细胞死亡并呈时间依赖关系,3-MA或CQ均可增加TM对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TM+3-MA组(60%)、TM+CQ组(72%)、TM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于L-02细胞,其存活率分别为83%、84%、83%,活力没有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显示TM+3-MA、TM+CQ和TM组对Hep 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L-0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17%、16%,未见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TM作用引起两种细胞自噬增加,自噬抑制剂3-MA与CQ可引起两种细胞自噬作用减弱。结论自噬抑制剂(3-MA或CQ)均可显著增加TM对肝癌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但对正常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噬在ERS状态下可对肝癌细胞的生存提供保护,但对正常肝细胞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抑制 内质网应激 肝癌 肝正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外P53介导的自噬抑制在热打击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邹志敏 古正涛 +2 位作者 李莉 赵明 苏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7-793,共7页
目的观察热打击主动脉内皮细胞(MAEC)后核外p53与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阐明热打击后细胞死亡模式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分离培养小鼠主动脉内皮原代细胞(MAEC),建立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热打击模型,对照组将细胞置于标准37... 目的观察热打击主动脉内皮细胞(MAEC)后核外p53与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阐明热打击后细胞死亡模式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分离培养小鼠主动脉内皮原代细胞(MAEC),建立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热打击模型,对照组将细胞置于标准37℃、5%CO2细胞培养箱,热打击组将细胞置于43℃细胞培养箱中进行热打击2 h,热打击后继续在细胞培养箱进行复温(0、1、3、6、9 h),并分别使用自噬抑制剂3-MA(5 mmol/L),自噬诱导剂rapamycin(20μmol/L),p53抑制剂PFT(10μmol/L)预处理细胞1 h,处理后的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以及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流式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p53亚细胞定位和LC3-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37℃)比较,热打击后(43℃)MAEC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热打击后复温6 h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热打击后随着复温时间(0 h、6 h)延长,胞浆p53表达逐渐减弱,而线粒体p53表达逐渐增强;自噬抑制剂3-MA可进一步诱导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而自噬诱导剂rapamycin可逆转上述损伤作用(P<0.05)。p53抑制剂PFT明显促进了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同时也明显抑制了热打击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细胞凋亡(P<0.05)。结论热打击诱导MAEC细胞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核外p53线粒体移位继而介导细胞自噬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打击 核外p53 自噬抑制 线粒体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阿司匹林诱导产生的自噬减弱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思雅 王梦琳 金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目的研究一定浓度的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产生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方法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研究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 目的研究一定浓度的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产生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方法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研究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0 mmol/L浓度的阿司匹林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但增加HepG2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量,增加AMPK表达,降低m TOR的表达,且和40μm自噬抑制剂氯喹(CQ)联合使用时,CQ能够增强10 mmol/L浓度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联合自噬抑制剂CQ减弱浓度为10 mmol/L的阿司匹林诱导产生的自噬从而明显增强其抗HepG2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人肝癌HEPG2细胞 自噬 自噬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与肿瘤防治新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永华 包勇 姜小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自噬是细胞清除并回收利用错误折叠的蛋白及受损细胞器而维持细胞稳态的分解代谢过程。这一过程与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疾病有密切的关联,现已成为癌症研究的热点。自噬既具有肿瘤抑制功能,在化疗中又能保护肿瘤细胞。近年来,在自噬相关... 自噬是细胞清除并回收利用错误折叠的蛋白及受损细胞器而维持细胞稳态的分解代谢过程。这一过程与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疾病有密切的关联,现已成为癌症研究的热点。自噬既具有肿瘤抑制功能,在化疗中又能保护肿瘤细胞。近年来,在自噬相关蛋白中,对自噬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液泡分选蛋白34(VPS34)受到了广泛关注,已和自噬一起成为肿瘤防治和抗肿瘤药物筛选靶标。最近,3个VPS34的特异性抑制剂PIK-Ⅲ,VPS34-IN1和SAR405相继面世,它们可能对自噬的抑制及肿瘤干预具有独特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自噬在肿瘤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VPS34在自噬中的功能调控,还讨论了以自噬及VPS34为靶标的抑制剂研究最新进展及其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自噬 液泡分选蛋白34 自噬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自噬研究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志元 张欣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自噬是一种在真核细胞内保守的降解过程,从单细胞的酵母到哺乳动物中都普遍存在。自噬通过降解细胞内受损的蛋白、细胞器、细胞质以及入侵的微生物等来维持机体的稳态。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和实验室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目前在细胞自噬研究... 自噬是一种在真核细胞内保守的降解过程,从单细胞的酵母到哺乳动物中都普遍存在。自噬通过降解细胞内受损的蛋白、细胞器、细胞质以及入侵的微生物等来维持机体的稳态。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和实验室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目前在细胞自噬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LC3 turnover、GFP的抗降解性、p62、mRFP-GFP-LC3活细胞成像、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等,以及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如一些可以直接影响实验结果但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因素。希望能为新进入细胞自噬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实验操作上的指导和参考,从而可以在自噬研究中得到真实准确及可重复的实验结果与合理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自噬 LC3 自噬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细胞自噬调节剂对自噬标记物LC3Ⅱ及p6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魏砚明 任晋宏 +1 位作者 栾智华 王永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1-347,共7页
利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噬标记物LC3Ⅱ和p62的表达是评价细胞自噬活性的常用方法。为了比较作用于不同靶点的细胞自噬调节剂对LC3Ⅱ和p62表达的影响,分别利用以mTOR依赖或非依赖方式活化细胞自噬的雷帕霉素或海藻糖、抑制自噬起始的3-甲... 利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噬标记物LC3Ⅱ和p62的表达是评价细胞自噬活性的常用方法。为了比较作用于不同靶点的细胞自噬调节剂对LC3Ⅱ和p62表达的影响,分别利用以mTOR依赖或非依赖方式活化细胞自噬的雷帕霉素或海藻糖、抑制自噬起始的3-甲基腺嘌呤、抑制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的巴弗洛霉素A1以及抑制溶酶体酶活性的E64d和pepstatin A处理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杂交检测LC3Ⅱ和p62的表达。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增强LC3I向LC3Ⅱ转化,促进p62降解,而海藻糖仅引起LC3Ⅱ表达的上调;阻断细胞自噬过程各个阶段均导致LC3Ⅱ和p62堆积,并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这些结果提示尽管LC3Ⅱ和p62均为自噬标记物,但不同的调节剂对其表达的调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活化剂 自噬抑制 LC3Ⅱ p6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中细胞自噬的作用及自噬调节剂在肾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声淦 蒋培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6-720,共5页
细胞自噬是细胞体内的一种“自我吞噬”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受损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包裹于自噬溶酶体中,从而实现能量供应和物质的循环利用。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其不仅参与肾癌... 细胞自噬是细胞体内的一种“自我吞噬”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受损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包裹于自噬溶酶体中,从而实现能量供应和物质的循环利用。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其不仅参与肾癌的发生,而且在肾癌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起促进或抑制的双重作用。有针对性地靶向调节不同阶段肾癌的自噬水平可能是治疗肾癌的新策略。该文对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及其在肾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自噬调节剂(自噬抑制剂/诱导剂)在肾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细胞自噬 自噬诱导剂 自噬抑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祥草甾体皂苷RCE-4诱导人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与自噬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游方芳 程凡 +2 位作者 邹坤 张晶 陈剑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7-1735,共9页
目的解析RCE-4诱导的凋亡和自噬在其抑制人宫颈癌Ca Ski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索增强其抗肿瘤活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各种自噬和凋亡抑制剂、siRNA质粒作为工具,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凋亡和自噬相... 目的解析RCE-4诱导的凋亡和自噬在其抑制人宫颈癌Ca Ski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索增强其抗肿瘤活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各种自噬和凋亡抑制剂、siRNA质粒作为工具,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自噬抑制剂Baf A1与RCE-4协同效果最佳,联用后RCE-4对Ca Ski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由4.669μmol·L^(-1)减小到1.368μmol·L^(-1),细胞凋亡率由49.96%增长到91.08%。Beclin 1 siRNA、Bcl-2 siRNA与RCE-4联用可使IC_(50)由4.669μmol·L^(-1)分别减小到1.536和1.582μmol·L^(-1)。凋亡抑制剂Z-VAD-FMK不影响RCE-4对Ca Ski细胞的敏感性。结论凋亡在RCE-4抑制Ca Ski细胞增殖中起主导地位,而自噬则起着保护细胞、拮抗凋亡的作用。可通过联用Baf A1或者抑制Beclin 1、Bcl-2表达来增强Ca Ski细胞对RCE-4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4 凋亡 自噬 相互作用 凋亡和自噬抑制 SIRNA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生存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阳 陈慧君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93-2096,共4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应用,给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展,但患者耐药性的产生常导致治疗失败。目前已知可通过调控自噬、氧化应激、线粒体代谢等方式影响CML...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应用,给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展,但患者耐药性的产生常导致治疗失败。目前已知可通过调控自噬、氧化应激、线粒体代谢等方式影响CML细胞的存活。其中,自噬作为一种进化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被认为与CML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同时在调节细胞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CML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又可以诱导CML细胞产生耐药。本文将从自噬角度出发,围绕自噬影响CML细胞发挥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研究TKI联合自噬抑制剂或诱导剂克服CML对TKI耐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 自噬 自噬抑制 自噬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激活mTOR通路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成 郭长磊 +4 位作者 李霞 刘振 韩明磊 侯永兰 杨秀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山奈酚(KPF)是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山奈酚对人缺氧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二氯化钴(CoCl_2)处理心肌细胞,模拟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三组浓度的山奈酚处理缺氧心肌细胞,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 目的:山奈酚(KPF)是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山奈酚对人缺氧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二氯化钴(CoCl_2)处理心肌细胞,模拟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三组浓度的山奈酚处理缺氧心肌细胞,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H9C2),模型组(Hypoxia),处理组(KPF 5μmol/L、KPF 10μmol/L、KPF 2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 CCK-8检测各组H9C2细胞增殖倍数; 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H9C2)相比,CoCl_2明显抑制H9C2细胞增殖,促进H9C2细胞凋亡,增加MDA含量,降低SOD活性,促进H9C2细胞过度自噬,表现为:LC3-Ⅰ转化为LC3-Ⅱ增加和上调自噬相关标志物Beclin 1,下调P62。与模型组(Hypoxia)相比,山奈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抗CoCl_2诱导的各种生物学效应。通过分析mTOR信号关键蛋白ULK1和mTOR,发现山奈酚可以抑制ULK1蛋白活性,从而激活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结论:本研究表明山奈酚通过激活mTOR通路促进CoCl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缺氧心肌细胞凋亡,降低ROS水平和抑制自噬,且山奈酚可体外保护CoCl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山奈酚 氧化应激 自噬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特性
15
作者 谢春芳 于瑞嵩 +1 位作者 董世娟 陈冰清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第1期31-34,共4页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主要感染猪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淋巴细胞,通常会导致猪出现急性出血症状,体温升高,死亡率达100%。猪在人类食物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而且猪的生理结构、免疫特性与人类相似,因此非洲...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主要感染猪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淋巴细胞,通常会导致猪出现急性出血症状,体温升高,死亡率达100%。猪在人类食物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而且猪的生理结构、免疫特性与人类相似,因此非洲猪瘟的免疫防控问题与人类社会环境和疾病控制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宿主细胞对ASFV侵染做出的免疫应答,以及ASFV如何抑制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希望对非洲猪瘟的免疫防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免疫应答 免疫逃逸 细胞凋亡 自噬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