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枝莲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6
1
作者 严绪华 周童曦 +1 位作者 梅凌 方振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64-1870,共7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化学成分及其体外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采用聚酰胺、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半枝莲各乙醇洗脱部...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化学成分及其体外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采用聚酰胺、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半枝莲各乙醇洗脱部位进行抗乳腺癌活性筛选,并评价各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乳腺导管癌细胞株HCC38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蕊花糖苷(1)、异毛蕊花糖苷(2)、白杨素(3)、野黄芩苷(4)、6-羟基木犀草素(5)、野黄芩素(6)、木犀草素(7)、异野黄芩素(8)、芹菜素(9)。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部分抗乳腺癌活性最好。化合物7对MDA-MB-231细胞和HCC38细胞株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好,其次为化合物5,而化合物4、6、9则表现出较弱的抑制作用。同时,化合物3、8对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有较弱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化合物5、7可以作为乳腺癌药物研究的潜在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抑制剂3-MA介导的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许诗怡 廖思雨 +3 位作者 张天旭 邹雪 桂春 张秀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5-1123,共9页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时,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total flavonoid extract,TFE)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针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人正常肝...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时,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total flavonoid extract,TFE)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针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人正常肝细胞L-02,采用MTT法优选敏感细胞株;通过TFE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联合运用,采用MTT法检测其对敏感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Hoechst 33258单染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通路蛋白(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应激途径)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线粒体途径关键蛋白Cyt-c表达,并选择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进行反向验证。结果TFE可浓度依赖性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MCF-7细胞为敏感细胞株,与TFE组相比,TFE+3-MA组在24、48、72 h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0.01),细胞数量减少、间隙增大,凋亡小体增多,凋亡率升高(P<0.01),Bax/Bcl-2(P<0.01)、cleaved caspase-3(P<0.01)、Cyt-c(P<0.05)、FADD、cleaved caspase-12的表达量均升高,核内凋亡蛋白Cyt-c表达增加;TFE+RA组荧光减弱,逆转了TFE诱导的线粒体途径凋亡。结论TFE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自噬时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MCF-7细胞凋亡,激活自噬可逆转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蛇葡萄总黄酮提取物 抑制自噬 乳腺癌细胞 MCF-7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香和冷蒿中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 刘霞 +5 位作者 郭书翰 董玫 杜正伦 高鹏志 宋铁鹰 史清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557,529,共4页
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菊科植物土木香和冷蒿中分离纯化的八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异土木香内酯... 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菊科植物土木香和冷蒿中分离纯化的八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异土木香内酯和去氢-β-姜黄烯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试验用倍半萜内酯即使在100μmol/L的高浓度下,对人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其直型和角型结构无关,不饱和内酯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必需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香 冷蒿 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乳腺癌细胞 增殖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丽婷 刘萍 +3 位作者 李加肖 李响敏 李海星 刘晓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3-444,共2页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组具18个碳原子,含有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近年来大量动物试验表明,CLA具有抗癌[1]、抗动脉粥样硬化[2]、降低脂肪沉积[3]等重要生理功能.虽然目...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组具18个碳原子,含有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近年来大量动物试验表明,CLA具有抗癌[1]、抗动脉粥样硬化[2]、降低脂肪沉积[3]等重要生理功能.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CLA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异构体 MCF-7 乳腺癌 细胞增殖 抑制 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糖苷生物合成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吴薛明 许婷婷 +1 位作者 潘扬 刘春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约氏不动杆菌G2菌株对葛根素糖苷生物合成的最佳转化条件,以及葛根素糖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考察生物合成体系中转化温度、pH和蔗糖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 目的研究约氏不动杆菌G2菌株对葛根素糖苷生物合成的最佳转化条件,以及葛根素糖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考察生物合成体系中转化温度、pH和蔗糖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及葛根素糖苷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糖苷的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30℃,pH 7.38,蔗糖浓度60g/L,在此条件反应24h,转化率为85%。MTT法显示,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及其糖苷对MDA-MB-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升高而抑制作用增强;其中200μmol/L浓度葛根素及葛根素糖苷作用MDA-MB-231细胞48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61.91%和59.42%。结论约氏不动杆菌G2菌株可有效催化葛根素合成葛根素糖苷;葛根素及其糖苷均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糖苷 生物合成 乳腺癌细胞 抑制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2反义RN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致瘤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桑建利 边昕 王永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6-551,共6页
为了研究 cdk2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及cyclinA, cyclinB1和cdk1(cdc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XJ41-neo构建了表达cdk2反义RNA的重组载体,并用此载体转染了人乳腺癌细胞... 为了研究 cdk2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及cyclinA, cyclinB1和cdk1(cdc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XJ41-neo构建了表达cdk2反义RNA的重组载体,并用此载体转染了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37,获得了cdk2表达受到抑制的细胞模型Bcap37-CDK2AS,然后将Bcap37-CDK2AS细胞的生长能力及cyclinA, cyclinB1和 cdk1 mRNA的水平与转入空载体的对照细胞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dk2表达受到抑制时,细胞生长速率下降,根据测定出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培养至第7天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4%.在流式细胞术的分析结果中,G1期细胞占的百分比从39%增加到47%,S期细胞由51%下降到39%.棵鼠接种的实验表明,Bcap37-CDK2AS的致瘤性明显减弱.在对cyclinA, cyclinB1和cdk1 mRNA的分析中发现, Bcap37-CDK2AS中这3种基因的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据这些结果可以推测,cdk2反义RNA可使乳腺癌细胞生长及致瘤性受到抑制,并且cdk2表达的抑制将影响cyclinA,cyclinB和cdk1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2反义RNA 乳腺癌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致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双羟肟酸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新苗 胡夕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仍居首位,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双羟肟酸(suberic bishydroxamate,suberoyl bishydroxamic acid,SBHA)能够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中的... 背景与目的: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仍居首位,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双羟肟酸(suberic bishydroxamate,suberoyl bishydroxamic acid,SBHA)能够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中的HDAC1和HDAC3的活性,选择性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无不良反应。本实验旨在研究SBHA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BHA以不同时间作用于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用WST-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SBHA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明显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HA具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 辛二酰双羟肟酸 乳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解明思 刘洁 +2 位作者 朱科学 孙宝国 王静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3,共11页
为研究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AR-C17)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细胞存活率变化;DCF-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肿瘤增殖标记物K... 为研究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AR-C17)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细胞存活率变化;DCF-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肿瘤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细胞凋亡的变化,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自噬体的形成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LC3-Ⅱ等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R-C17显著抑制了MDA-MB-231细胞存活率,促进胞内ROS的生成,降低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Bax/Bcl-2的蛋白表达比率,增加活性Caspase的表达量,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同时,AR-C17能够增加LC3-Ⅱ蛋白表达量,促进自噬体形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此外,采用自噬抑制剂与AR-C17共同作用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AR-C17能够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 乳腺癌 凋亡 自噬 增殖抑制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扶正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甜 周钱梅 张卫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复方(简称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制备益气扶正复方药物,以MTT比色法分别检测10,20,40,80,160 mg?m L-1复方药物及1,...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复方(简称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制备益气扶正复方药物,以MTT比色法分别检测10,20,40,80,160 mg?m L-1复方药物及1,10,100,1000 nmol?L-1依维莫司(Everolimus)12,24,48 h对MDA-MB-46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运用IC50浓度的复方40 mg?m L-1与Everolimus 100 nmol?L-1单独及联合干预MDA-MB-468乳腺癌细胞48 h,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细胞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复方及Everolimus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了MDA-MB-468乳腺癌细胞增殖,选择IC50浓度的复方40 mg?m L-1与Everolimus 100 nmol?L-1单独及联合干预细胞,联合用药组显著抑制了MDA-MB-468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联合用药组抑制了p-m TOR和p-Akt的活性,提高了PTEN的表达。结论复方与Everolimus均能抑制MDA-MB-468乳腺癌细胞增殖,两药联用效果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与依维莫斯联用抑制了p-m TOR和p-Akt的活性,提高了PTE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益气扶正复方(复方) 细胞增殖抑制 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子多糖及合并应用厌氧短棒杆菌菌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抑制肿瘤增殖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永祥 邢善田 周金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9-174,共6页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枸杞子(Lyciumbarbarum L.)提取物枸杞多糖(LB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抑制肿瘤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正常小鼠ip LBP 40 mg/kg×7d能增强经Con A处理的巨噬细胞抑制肿瘤靶细胞增殖的活性;LBP 5.10.20,40mg/kg&#...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枸杞子(Lyciumbarbarum L.)提取物枸杞多糖(LB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抑制肿瘤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正常小鼠ip LBP 40 mg/kg×7d能增强经Con A处理的巨噬细胞抑制肿瘤靶细胞增殖的活性;LBP 5.10.20,40mg/kg×7 d并与小剂量(250μg/只)厌氧短棒杆菌菌苗(Corynebacterium parvum,CP)合并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在LBP浓度为20 mg/kg时,效应最为显著,对靶细胞P815及P388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85.5%和63.6%;CP对照组则为28.1%及24.0%。表明合并应用LBP及CP可减少二者的用量,增强效应,减低CP的毒副作用。据本室先前的研究发现,LBP为主要作用于T细胞的免疫增强剂,能增强CTL,NK细胞的功能;CP则为巨噬细胞刺激剂。本研究结果提示,合并应用作用于免疫应答不同环节的免疫增强剂可获得协同效应,这将为临床肿瘤的免疫疗法中免疫增强剂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此外,本实验还发现,来自经肿瘤细胞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抑制肿瘤增殖活性,LBP则能进一步加强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LBP无论对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抗肿瘤或特异性抗肿瘤过程中,均具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多糖 厌氧短棒杆菌菌苗 腹腔巨噬细胞 抑制肿瘤增殖活性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抑制剂NAC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的增敏作用观察及机制初探
11
作者 王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37-1842,共6页
目的:观察活性氧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培养至对数期后,分为5组,每孔5个复孔,多柔比星(Dox)组、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用0. 4μg/ml Dox、0. 4... 目的:观察活性氧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培养至对数期后,分为5组,每孔5个复孔,多柔比星(Dox)组、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用0. 4μg/ml Dox、0. 4μg/ml Dox+(10、30、60 mmol/L) NAC、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处理。对比48 h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并对比48 h后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细胞凋亡率组间、时间及交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5);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对照组最低,Dox组其次,低、高剂量组稍高,中剂量组最高;ROS荧光强度组间比较,对照组最低,中剂量组其次,低、高剂量组稍高,Dox组最高;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对照组最高,Dox组其次,低、高剂量组稍低,中剂量组最低;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每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内比较,除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各组细胞凋亡率均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 05)。结论:在一定范围,NAC可增强DOX的化疗敏感性,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内ROS含量,其中30 mmol/L的NAC效果最佳,推测是通过降低Bcl-2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Caspase-3、Bax mRNA及蛋白表达,且与Bcl-2/Bax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抑制 乳腺癌细胞 化疗 增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hTR抑制人胰腺癌P3细胞系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红梅 张丽珊 +2 位作者 杨德同 周家华 洪泽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设计针对端粒酶RNA模板序列并经硫代磷酸修饰的正义、反义和随机序列寡核苷酸 ,以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作对照 ,观察其对人胰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正常细胞是否有毒副作用。结果表明 :针对hTR模板区的反义寡核... 设计针对端粒酶RNA模板序列并经硫代磷酸修饰的正义、反义和随机序列寡核苷酸 ,以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作对照 ,观察其对人胰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正常细胞是否有毒副作用。结果表明 :针对hTR模板区的反义寡核苷酸能降低胰腺癌P3细胞端粒酶活性 ,抑制细胞生长 ,促进细胞周期改变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而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利用反义技术封闭hTR基因很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安全、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HTR 抑制 人胰腺癌P3细胞 端粒酶活性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P1258对大鼠脾细胞增殖及HO-1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善红 宋波 +2 位作者 汪泽厚 张艮甫 崔志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2-634,共3页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HLA衍生肽 (RDP12 5 8)的免疫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化学方法合成一种HLA衍生肽(RDP12 5 8)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酶化学法观察其对脾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HLA衍生肽 (RDP12 5 8)的免疫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化学方法合成一种HLA衍生肽(RDP12 5 8)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酶化学法观察其对脾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 1,HO 1)活性的影响。结果 :RDP12 5 8可显著抑制大鼠脾细胞增殖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HO 1的活性。结论 :RDP12 5 8能够显著抑制丝裂原或同种抗原刺激所致大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 ,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大鼠 增殖 HO-1 观察 HLA衍生肽 抑制作用 RDP 活性 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子内配位作用的环状铋(Ⅲ)化合物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欧颖璨 刘永平 陈懿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1,共5页
利用CCK-8法考察了5种具有分子内E→Bi配位作用(E=O,N,S)的环状铋(Ⅲ)化合物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铋化合物对MCF-7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抗增殖作用,且该系列铋(Ⅲ)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 利用CCK-8法考察了5种具有分子内E→Bi配位作用(E=O,N,S)的环状铋(Ⅲ)化合物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铋化合物对MCF-7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抗增殖作用,且该系列铋(Ⅲ)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顺铂。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配位原子的类型及配体骨架的空间位阻能够实现对该类铋(Ⅲ)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铋(Ⅲ)化合物 乳腺癌细胞MCF-7 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智嘉 谷励 +1 位作者 王景龙 陈思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9-740,共2页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近年来研究发现As2O3不仅对APL细胞,而且对其他血液肿瘤细胞和许多实体瘤细胞均具有诱导凋亡作用。Wang等研究表明端粒酶与恶性肿瘤发生有着紧密...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近年来研究发现As2O3不仅对APL细胞,而且对其他血液肿瘤细胞和许多实体瘤细胞均具有诱导凋亡作用。Wang等研究表明端粒酶与恶性肿瘤发生有着紧密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乳腺癌细胞 细胞存活率 端粒酶活性 凋亡 抑制作用 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16
作者 傅宏亮 吴靖川 +2 位作者 李佳宁 杨念钦 杜学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和比较MCF-7细胞在ATRA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的增殖能力。结果ATRA作用浓度为1μmol/L时,第3、6、9d的光吸收值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又以第6...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和比较MCF-7细胞在ATRA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的增殖能力。结果ATRA作用浓度为1μmol/L时,第3、6、9d的光吸收值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又以第6d时ATRA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ATRA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增殖 全反式维甲酸 乳腺癌 ATRA 增殖抑制作用 mol/L 时间依赖性 增殖能力 作用时间 不同浓度 MTT法 光吸收值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An7845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奎 何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在体外对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实验 ,MTT实验 ,集落培养实验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对K5 6 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细胞形态学及DNA片段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在体外对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实验 ,MTT实验 ,集落培养实验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对K5 6 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细胞形态学及DNA片段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浓度的An784 5 (5× 10 8~ 5× 10 5mol/L)对K5 6 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经An784 5 (5× 10 7mol/L)处理后 ,K5 6 2细胞在形态学上可见明显凋亡细胞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谱可见DNA梯形带。结论 :抗氧化剂An784 5能抑制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An7845 K562白血病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诱导活性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噻唑衍生物对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QSAR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小凤 罗晓慧 +1 位作者 李志辉 冯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34-1440,共7页
基于拓扑化学理论,原子类型电拓扑态指数( E n )和电性距离矢量( M k )被用于表征19种苯基噻唑衍生物的化学微环境。采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上述化合物对HT29(人结肠癌细胞系)、Hela(人宫颈癌细胞系)和Karpas299(人淋巴瘤细... 基于拓扑化学理论,原子类型电拓扑态指数( E n )和电性距离矢量( M k )被用于表征19种苯基噻唑衍生物的化学微环境。采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上述化合物对HT29(人结肠癌细胞系)、Hela(人宫颈癌细胞系)和Karpas299(人淋巴瘤细胞系)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L i :L t , L e , L a )与 E n 和 M k 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它们的最佳三元QSAR模型的判定系数( R 2)依次为0.865、0.924、0.937,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 R cv^2)依次为0.679、0.898、0.878。经 R cv 2、 V IF 、 F IT 、 A IC 等统计指标检验,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结果显示—CH 3、—CH2—、—NH—、—N=(芳环中)和—OH等分子结构单元直接影响这些化合物的抑制活性。据此提出苯基噻唑衍生物分子与生物受体之间的主要作用是疏水作用、氢键。此与文献[1]的分子对接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噻唑衍生物 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原子类型电拓扑态指数 电性距离矢量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调控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梅华 董建新 +4 位作者 刘晓光 马雅慧 王金梅 朱毓永 李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4-1129,1154,共7页
为探究山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法检测山杏叶提取物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变化,RT-PCR检测细... 为探究山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法检测山杏叶提取物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变化,RT-PCR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实验表明,山杏叶提取物可降低MCF7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胞内ROS水平。同时上调和Bax,下调Bcl-2,增强caspase-3活性,并降低CDK4、CyclinE和CyclinD1的表达。综上说明山杏叶提取物可通过调控周期蛋白的表达来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通过caspase途径和提升ROS水平来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 乳腺癌 细胞增殖 凋亡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neu抗体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摘要)
20
作者 邵红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6-56,共1页
研究抗HER2/neu胞外区的特异性抗体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印迹法及抗体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增殖试验;筛选乳腺癌病人抗HER2/neu抗体阳性血清IgG的ELISA方法... 研究抗HER2/neu胞外区的特异性抗体对SKBR3乳腺癌细胞株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estern印迹法及抗体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增殖试验;筛选乳腺癌病人抗HER2/neu抗体阳性血清IgG的ELISA方法。结果试验发现单抗cneu5对SKBR3细胞p185酪氨酸磷酸化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明显;而单抗cneu2对SKBR3细胞p185酪氨酸磷酸化及细胞增殖均有明显作用。在此基础上,收集乳腺癌病人血清14份,分离纯化其血清IgG,并经ELISA方法筛选出5份乳腺癌病人抗HER2/neu抗体阳性血清IgG。细胞增殖试验发现该5份标本中有3份对SKBR3细胞增殖有显抑制作用。选其中1份抑制增殖的阳性血清IgG进一步研究其对SKBR3细胞p185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该病人血清IgG对细胞酪氨酸磷酸化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抗HER2/neu的特导性抗体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信号传递系统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试验 乳腺癌细胞 酪氨酸 HER2/NEU 磷酸化 特异性抗体 阳性血清 抑制作用 分离纯化 信号传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