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E理论框架下我国水利工程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爱领 左一鸣 孙少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239,共12页
【目的】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实现面临着诸多困难,潜在的障碍继续扩大实施方面的差距。评估影响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对于缩小这种差距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法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目的】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实现面临着诸多困难,潜在的障碍继续扩大实施方面的差距。评估影响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对于缩小这种差距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法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识别了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其次,采用模糊解释结构模型建模方法,分析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因素的层次结构。最后,利用区间2型模糊AHP方法对各障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结果】结果显示:障碍因素EB7和OB2位于结构模型的最底层;权重最大的障碍因素分别为EB1、TB2、TB1和EB2。【结论】结果表明:缺乏专项政策支持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意愿是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协作和博弈、水利数据扩展挑战、水利数据安全风险和水利工程的独特性是构成障碍的重要因素。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障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见解。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提供一个可靠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障碍因素 区块链技术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 区间2型模糊AHP 水利信息化 智慧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准备到扩散:颠覆性技术的组织引入
2
作者 张亚莉 李辽辽 常楠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颠覆性技术为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由于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不确定性特征,盲目引入颠覆性技术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失败。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颠覆性技术准备度模型,探... 颠覆性技术为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由于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不确定性特征,盲目引入颠覆性技术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失败。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颠覆性技术准备度模型,探讨企业如何做好颠覆性技术引入准备工作,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在组织中的扩散。通过对231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技术准备度、组织准备度和环境准备度对颠覆性技术扩散具有积极影响;②组织准备度能直接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技术准备度通过组织准备度的完全中介作用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环境准备度通过组织准备度的部分中介作用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③不同类型准备度对颠覆性技术不同扩散阶段具有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组织引入颠覆性技术决策和相关策略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扩散 技术准备度 组织准备度 环境准备度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自组织理论透视 被引量:6
3
作者 岳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试图用自组织理论来透视高技术产业的成长过程,认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动态系统,由科技、生产和流通三要素组成,它的形成是一个涨落和风险的实现过程,又是三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试图用自组织理论来透视高技术产业的成长过程,认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动态系统,由科技、生产和流通三要素组成,它的形成是一个涨落和风险的实现过程,又是三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是与产业环境高度开放融合的产物。高技术产业系统必须具备此种自组织的特性,才能不仅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自主开发能力、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组织理论 国际竞争力 经济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E框架的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重构研究
4
作者 方之瑜 徐霄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31,共9页
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基于TOE理论框架对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技术、组织、环境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技术路径突破,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理念认知... 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基于TOE理论框架对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技术、组织、环境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技术路径突破,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理念认知;组织机制创新,完善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协同机制;通过环境生态优化,支持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发展;通过三维协同合作,加大对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生态体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19
5
作者 尹睿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6-25,共10页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学习环境变革与创新的期待日益强烈。课堂学习环境是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场"。传统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导致课堂学习环境研究遮蔽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学习环境变革与创新的期待日益强烈。课堂学习环境是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场"。传统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导致课堂学习环境研究遮蔽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的技术植根性及其对学习者活动经验的规限性,决定了"技术与学习者关系"是课堂学习环境研究中不可规避的核心问题。技术后现象学主张关系本体,"从人与技术的关系切入"、"凸显变更-多重稳定"、"强调技术化身体"和"关注技术为中介的实践",建构起"人-技术-世界"三者融合统一的关系图景,为"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的重构提供了新颖的方法论基础。循着技术后现象学独特的理论框架,"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重构趋向三条推进路径:创设身体"在场"的具身参与环境,创设灵活多变的适应性环境以及创设以知识人造物为中介的创造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后现象学 学习环境 人-技术-世界 理论框架 重构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中个体行动的一个分析框架——对帕森斯“唯意志行动”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峰 周丽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91-95,共5页
人类关于自身行动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在诸多理论中,帕森斯经典的"唯意志行动理论"影响深远,有利于在分析层面上将具体行动抽象为科学理论,但其缺陷在于忽略了对组织中个体行动的分析。由... 人类关于自身行动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在诸多理论中,帕森斯经典的"唯意志行动理论"影响深远,有利于在分析层面上将具体行动抽象为科学理论,但其缺陷在于忽略了对组织中个体行动的分析。由于不同时代下组织类型有所不同,因而对组织中个体行动的分析只能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进行。在工业社会中,组织中的个体行动可以抽象为环境、行动者、手段和结果四个基本要素,行动者的能动性和行动的时序性使各要素能够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个体行动 分析框架 帕森斯 行动理论 环境 行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双碳”目标实现的驱动路径研究——基于110个城市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文 刘婉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2,170,共8页
为探究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的110个城市低碳成果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双碳”目标实现存在六种驱动路径,可以归结为技术主导型... 为探究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的110个城市低碳成果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双碳”目标实现存在六种驱动路径,可以归结为技术主导型、组织—环境双重驱动型、技术—组织—环境均衡发展型三类组态模式;不同条件因素联动产生了组态效应。一定条件下,部分条件组态路径之间存在替代效应,表现出城市低碳发展组态的多样性;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果从因地制宜制定区域低碳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组态分析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基金监管效能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TOE框架与fsQCA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艳花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38,共7页
目的:探究医保基金监管效能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医保基金监管效能各因素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各部门合作次数、典型案例数量和违规主体类型数... 目的:探究医保基金监管效能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医保基金监管效能各因素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各部门合作次数、典型案例数量和违规主体类型数量是核心条件,智能监控技术的有效性依赖于组织和管理的支持,政策法规和公众参与对提升监管效能至关重要,同时强化监管队伍能力也是关键因素。结论: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需要构建一个多维度的监管框架,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基金监管模式,对不同的主体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通过数字赋能医保基金监管,全面加强医保基金监管队伍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基金 监管效能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网上学习环境:基于WWW进行学科开发的概念框架
9
作者 Jilly Slay 《开放教育研究》 1999年第Z1期48-50,94,共4页
本文探索了基于WWW创造一种跨文化学习环境以满足中西方教育工作者需求所展示的远景;调查了远程教育和教学技术是如何为国际上已广为应用的WWW媒体课件发展提供理论框架的,并且讨论了这些理论框架存在的可能缺点。文章还论及了创造一种... 本文探索了基于WWW创造一种跨文化学习环境以满足中西方教育工作者需求所展示的远景;调查了远程教育和教学技术是如何为国际上已广为应用的WWW媒体课件发展提供理论框架的,并且讨论了这些理论框架存在的可能缺点。文章还论及了创造一种以WWW为基础的教育传输的教育学框架的可能性,这种框架主要是针对预期学习效果,而非由特定教学哲学所提供的理论。这样,它既增加了WWW作为一种教学媒体的期待性,又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学习环境 远程教育 基于WWW 理论框架 教育技术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学习效果 终身教育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警务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省数据的fsQCA分析
10
作者 郭丹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提升警务透明度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我国31个省级公安机关为案例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提升警务透明度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我国31个省级公安机关为案例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对地方公安机关警务透明度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不存在单一条件构成高水平警务透明度的必要条件,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高水平警务透明度的多样化组态,技术条件在提升警务透明度方面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务透明度 影响因素 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理论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机推广工作方法
11
作者 杨林 《农机科技推广》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在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针对农民在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新技术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是农机推广部门和技术推广人员必须重视、研究探讨的新课题。在当前农业机械80%以上都是农民自主经营,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对薄... 在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针对农民在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新技术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是农机推广部门和技术推广人员必须重视、研究探讨的新课题。在当前农业机械80%以上都是农民自主经营,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对薄弱,农机产品的质量水平还不尽人意的条件下,如何结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提高生产者的效益、通过服务引导使农机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更好地适应农机用户的实际要求等问题,作为引导并服务于农村经济主体,使其生产和生活逐步走向更高水平的政府农业事业机构及推广队伍,应该密切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式、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对象 农机推广工作 市场经济环境 农机化技术推广 农业推广学 学习理论 推广组织 农技推广队伍 技术推广人员 推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内部组织绩效评价类型分析——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宾齐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70,共6页
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同时受到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重作用,并且在这两种环境之间排列成一个"连续谱"(Meyer&Rowan,1977)。在技术环境中效率机制起作用,而在制度环境中合法性机制起作用。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绩效... 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同时受到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重作用,并且在这两种环境之间排列成一个"连续谱"(Meyer&Rowan,1977)。在技术环境中效率机制起作用,而在制度环境中合法性机制起作用。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绩效评价指标中可量化的比例(量化率)来表示组织受这两种环境影响的程度。据此,把高校内部组织(处级机构)分为强制度弱技术型、强技术弱制度型和中间型三类,为科学制定高校内部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对样本的系统分析,证明了斯考特(Scott)按照组织所受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影响程度强弱对学校组织类型的界定:学校属于强制度弱技术型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绩效评价 新制度主义理论 制度环境 技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何以可能?——基于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欢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2,共10页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城市响应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对上海、北京、杭州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进行剖析,总结转型模式,归纳建构逻辑。研究发...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城市响应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对上海、北京、杭州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进行剖析,总结转型模式,归纳建构逻辑。研究发现,上海是政府主导下的技术性变革模式,北京是治理机制创新的制度性变革模式,杭州是政企合作推动下的技术性变革模式。虽然转型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但可以从中溯源转型的构建逻辑,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技术赋能、组织促进,城市根据环境优势选择转型措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没有固定模式,需要“量体裁衣”。研究结论有助于城市在“数字中国”战略下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明确自身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化转型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治理现代化 技术性变革 制度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消防安全监管能力组态路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昌其 刘纪达 赵泽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为提升消防安全监管效能,根据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消防安全监管TOE三维分析框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研究不同因素条件与监管绩效的因果机制,归纳出实现监管绩效良好的5条组态路径,即技术支撑-动态化治理型、... 为提升消防安全监管效能,根据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消防安全监管TOE三维分析框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研究不同因素条件与监管绩效的因果机制,归纳出实现监管绩效良好的5条组态路径,即技术支撑-动态化治理型、技术支撑-常态化监管型、专常并重-技术促进型、环境塑造-动态治理型、环境塑造-监管并重型。结果表明:经济领先地区借助财政优势可以采用技术支撑-动态化治理型和技术支撑-常态化监管型2种路径,提高消防安全监管绩效;经济欠佳地区偏向专常并重-技术促进型、环境塑造-动态治理型、环境塑造-监管并重型3条路径。糅合日常与专项等不同治理手段并致力于消防安全环境塑造,能够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监管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 消防安全监管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组态分析 消防安全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智慧城市治理路径的前因组态研究——基于35个重点城市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友东 闫晨丽 赵云辉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151,共12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治理模式,智慧城市为经济社会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智慧城市影响因素和治理路径的深入探讨。针对这一现象,在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城市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治理模式,智慧城市为经济社会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智慧城市影响因素和治理路径的深入探讨。针对这一现象,在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城市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对中国35个重点城市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水平缺乏是低水平智慧城市治理绩效的瓶颈条件;高水平智慧城市治理绩效存在4条“殊途同归”的驱动路径,具体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技术+组织”主导下的治理模式,“组织+环境”主导下的治理模式;低水平治理的前因组态与高水平治理的前因组态形成非对称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智慧城市的治理路径与作用机理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 治理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条件组态与绩效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左冰 刘怡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90,共15页
文章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剖析国内71家文旅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因与路径,并评估了不同转型路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加快形成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可行路径,同时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绩效提升关系之争提供了来自文... 文章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剖析国内71家文旅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因与路径,并评估了不同转型路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加快形成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可行路径,同时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绩效提升关系之争提供了来自文旅行业的新解释。研究发现:(1)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技术—组织—环境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单一条件/因素都不能推动文旅企业实现有效的数字化转型;(2)当前文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存在5条路径,可分别归类为“组织主导型”“技术—组织协同型”和“技术—环境协同型”三种模式;(3)文旅企业致力于技术—环境协同发展,将技术应用于解决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通过数字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数字化转型应关注于价值创造,重视社会关注度的积极作用,构建与技术应用和业务属性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动态fsQCA 经济绩效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分层次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
17
作者 蒋勇明 《管理现代化》 1988年第2期24-24,共1页
目前,有些企业管理者和行政管理者,认为加强企业管理,就是要在企业中应用、推广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他们往往不去系统地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素质,赶时髦推广一些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的盲目移植外地管理经验,强行推广。其结果,不... 目前,有些企业管理者和行政管理者,认为加强企业管理,就是要在企业中应用、推广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他们往往不去系统地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素质,赶时髦推广一些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的盲目移植外地管理经验,强行推广。其结果,不但没有提高企业素质,反而造成职工,甚至管理者自己对管理学应用的怀疑,从而给企业管理带来消极后果。管理理论和方法是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而其应用又要受具体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所以,在一个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另一企业不一定合适。我国企业众多,发展极不平衡,千差万别,诸如有所有制的差别、隶属关系的差别、生产技术条件的差别等。下面试以生产技术条件等状况的差异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素质 管理经验 职工素质 现代管理理论 组织机构 企业管理者 生产技术条件 分层次 企业外部环境 企业自身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基于31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婕 叶超杨 毛丽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4,共14页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类因素对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联动匹配...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类因素对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基于31个典型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s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的方法挖掘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核心条件联带边缘条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其典型模式为“组织环境协同型”“社会资源主导型”和“综合联动型”3种;(3)非高水平与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驱动组合存在非对称性。因此,为促进我国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外在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价值实现路径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利共赢,还是独善其身?“双碳”目标下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友东 闫晨丽 +1 位作者 赵云辉 支华炜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9-274,共16页
绿色智慧城市是应对“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现有研究主要面向绿色层面或智慧层面,“绿色”与“智慧”的协同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规律有待揭示。鉴于此,从组态视角出发,在TOE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 绿色智慧城市是应对“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现有研究主要面向绿色层面或智慧层面,“绿色”与“智慧”的协同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规律有待揭示。鉴于此,从组态视角出发,在TOE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运用NCA和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234个地级市为研究案例,探索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因组态。结果显示:单个条件不构成高绿色智慧建设水平的必要条件,但是“数字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注意力分配+上级压力”两个集合构成高绿色智慧建设水平的必要条件;共存在5条驱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具体分为数字化和城市化双元驱动型、上级压力和政府注意力双元驱动型以及数字化和城市化双元逻辑下上级压力和政府注意力驱动型3种类型,其中“数字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注意力分配+上级压力”两组条件存在互利共栖(或共生)的关系;在分区域研究中,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建设路径也存在明显差异和替代关系。研究结论为揭示绿色智慧城市的作用机理和建设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智慧城市 前因组态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必要性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战场抢修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希林 肖明清 王学奇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9期14-17,共4页
国外战场抢修研究的现状从战场抢修的组织管理、抢修理论及抢修技术三方面阐述。同时从战场抢修基础设施建设、战场抢修理论和战伤评估系统建设及战场抢修工具和备件管理三方面对国内战场抢修研究现状进行评价。而战场抢修发展趋势则包... 国外战场抢修研究的现状从战场抢修的组织管理、抢修理论及抢修技术三方面阐述。同时从战场抢修基础设施建设、战场抢修理论和战伤评估系统建设及战场抢修工具和备件管理三方面对国内战场抢修研究现状进行评价。而战场抢修发展趋势则包括抢修过程组织管理的改进、优化战场抢修内容、优化战时资源配置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场抢修 理论框架 组织管理 抢修技术 发展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