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主义文学呼唤批判精神——现实主义文学论之一 被引量:11
1
作者 柯平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现实主义是艺术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 ,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实际生活的真实 ,歌颂美“爱之欲其生” ,批判丑“恶之欲其死” ,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和重大影... 现实主义是艺术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 ,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实际生活的真实 ,歌颂美“爱之欲其生” ,批判丑“恶之欲其死” ,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和重大影响 ,经久不衰 ,魅力永在。“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其本身没有阶级属性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灵魂就是批判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淡化了自己的批判精神 ,那将会是一个跛足的民族。人类即使实现“大同” ,人性的差异也依然存在 ,社会矛盾仍然不可避免 ,因而哲学的思想指导作用和文学的心灵净化作用 ,永远不可或缺。文学写作人性也好 ,用心灵写作文学也好 ,都不能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的人是植物人 ,而没有思想的文学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市场经济成长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资本主义社会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 ,不可避免也无法回避。另一方面 ,人性也远未至善至美。因而 ,促使人们从生活的正反两面受到启迪和教益 ,唤起消除负面影响和不良倾向的愿望和意志 ,并清除目前实际存在的文学的“泡沫” ,促进新世纪文学健康发展 ,是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也是现实主义文学呼唤批判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精神 艺术信念 唯意识形态 文学运动 思想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美学视域下的作品解读——以超现实主义艺术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文婷 樊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192,共8页
精神分析美学脱胎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最初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艺术创作活动到对艺术家创作动机的考察和对作品主题和审美的深入解析,弗洛伊德在其理论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精神分析领域的美学观并影响深远。2... 精神分析美学脱胎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最初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艺术创作活动到对艺术家创作动机的考察和对作品主题和审美的深入解析,弗洛伊德在其理论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精神分析领域的美学观并影响深远。20世纪现代艺术的代表"超现实主义"正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理论中汲取营养,并用于艺术创作来实现表达自我与认识世界的方式。此后,精神分析法作为一种方法已经成为解决艺术家的创作和解读艺术作品题材与内容、观众与作品关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艺术创作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美学 现实主义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蕴内涵的现实主义美学精神——论中国十年悲剧文学(1979-1989)
3
作者 周安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60-65,共6页
新时期十年的中国悲剧文学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富有曲折的生命历程,也呈现出斑澜多彩的艺术容貌.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主义始终是这十年悲剧文学的主潮,它使中国十年悲剧文学展示出堪称强大的社会历史穿透力和引人瞩目的理想主义的光芒.应当... 新时期十年的中国悲剧文学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富有曲折的生命历程,也呈现出斑澜多彩的艺术容貌.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主义始终是这十年悲剧文学的主潮,它使中国十年悲剧文学展示出堪称强大的社会历史穿透力和引人瞩目的理想主义的光芒.应当说,这是深邃的富蕴内涵的现实主义悲剧美学.在应对流动的多色调的当代人生时,当代化、丰富化使之呈现出开放的美学风貌.所谓"开放",兼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于现实主义质的规定性的保持;一是对于现实主义以外的东西广采博取.就是说,当代社会主义悲剧文学仍然是把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正确理解和描写"现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悲剧文学 新时期 美学精神 剧作家 当代社会主义 悲剧艺术 当代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的偏离和批判精神的缺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阈下的当代影坛
4
作者 王中强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期19-20,32,共3页
近些年来,电影银幕屡屡上演各种耗资巨大的"大片"、"贺岁片",这些影视作品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创造了不俗的票房价值。然而这些大片取材局限,主要集中于历史剧、清宫戏和武侠戏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点认... 近些年来,电影银幕屡屡上演各种耗资巨大的"大片"、"贺岁片",这些影视作品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创造了不俗的票房价值。然而这些大片取材局限,主要集中于历史剧、清宫戏和武侠戏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点认为,文艺要反映现实生活,文艺作品要为群众服务,文艺要有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现实主义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民族精神与美学的现实主义——论陈彦长篇小说《主角》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义勤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2,共7页
一、传统戏曲与现实主义叙述重构与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秦地作家一样,陈彦也极为崇仰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关于陕西作家突出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写作传统,陈彦说:“我想这既有作家代际关系的传承,更是这块土地的自然滋养。从... 一、传统戏曲与现实主义叙述重构与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秦地作家一样,陈彦也极为崇仰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关于陕西作家突出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写作传统,陈彦说:“我想这既有作家代际关系的传承,更是这块土地的自然滋养。从司马迁以降,这块土地上的文人似乎都扛着忧患、苦难的十字架,很难轻松。不是不会轻松,而是站在这块土地上的自然思考、体悟使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对陕西作家的影响,也将是长期的,我以为他们都在做‘书记员’角色。借用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秦作家就像生活中的普通人,所看到的都是极普通的生活、人情和物事。陈彦在《主角》中仿佛把身之所在、心之所系、极目所见的种种普通——即便是台前风光的主角,在幕后、在台下又何尝没有难与人言的苦痛?——一一做诚实的记录,并在深刻的生活开掘基础上,进行了充满人性热度和文化深度的深挚创造。于是,我们在小说里看到了热气蒸腾、繁蔚杂陈的生活物象和苍然而郁勃的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品格 长篇小说 主角 民族精神 陕西作家 美学 忧患意识 传统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批判精神的失落——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之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邓时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7,共4页
有人曾用“尼罗河的大泛滥”来形容二十年代我国新文学初期流派纷呈,社团蜂起的热闹局面。今天,我们借用它来描述当代文学十年来的面貌也很合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纪实文学”... 有人曾用“尼罗河的大泛滥”来形容二十年代我国新文学初期流派纷呈,社团蜂起的热闹局面。今天,我们借用它来描述当代文学十年来的面貌也很合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纪实文学”等等流派、主义纷至沓来,又悄然而去;正当这些行色匆忙的文学观念难以为继之时,“新写实主义”小说又披挂上阵,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坛赢得一席之地,甚至有蔚为大观、独占鳌头之势。细观这种与现实主义有明显血缘关系的新写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主义 理性批判精神 现实主义 作家 作品 新文学初期 先锋文学 托尔斯泰 法国新小说 现实主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家灯火》: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谱系与美学精神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小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57-61,共5页
1948年7月8日,电影《万家灯火》于沪光影院试映,放映结束后,昆仑公司招待影剧文化新闻界人士,征求对该片的意见,到场郑振铎、杜守素、田汉、曹禺等数十人,一致推该片为本年国产片最成功之作。同月21日,《大公报》(上海版)于"戏剧... 1948年7月8日,电影《万家灯火》于沪光影院试映,放映结束后,昆仑公司招待影剧文化新闻界人士,征求对该片的意见,到场郑振铎、杜守素、田汉、曹禺等数十人,一致推该片为本年国产片最成功之作。同月21日,《大公报》(上海版)于"戏剧与电影周刊"版面刊登《万家灯火》座谈会的相关内容。会上,该片"亲切""自然""很有人情味"的艺术风格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可[1],并被评价道"是一部新现实主义的文艺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电影 艺术谱系 《大公报》 美学精神 新闻界人士 昆仑公司 郑振铎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的理性批判精神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97-97,共1页
李思孝在《现实主义与批判精神》(《光明日报》89年5月16日)一文中指出: 我们的现实还需要现实主义,指的正是现实主义的理性的批评精神。现实主义的一些具体创作方法,诸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也许显得陈旧了,然而现... 李思孝在《现实主义与批判精神》(《光明日报》89年5月16日)一文中指出: 我们的现实还需要现实主义,指的正是现实主义的理性的批评精神。现实主义的一些具体创作方法,诸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也许显得陈旧了,然而现实主义的理性的批判精神,应该是永存的。长期以来,人们只记住其中关于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句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理性批判精神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创作方法 托尔斯泰 卢卡契 批评精神 批判现实主义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精神的指涉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磊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现实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还是一种理论体系,乃至于是一种价值取向,都应当是一种推进艺术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为此,现实主义的理论命题必然要与中国艺术发展的现实境遇相接壤。我们站在这种理论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讨论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还是一种理论体系,乃至于是一种价值取向,都应当是一种推进艺术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为此,现实主义的理论命题必然要与中国艺术发展的现实境遇相接壤。我们站在这种理论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讨论现实主义,它的指涉意义是:其一,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的、开放的、演进的美学体系,而不是一个既定的、封闭的、静止的理论框架;其二,现实主义不仅指涉艺术的表现题材,而且还涉及到艺术的叙事方式与价值取向;其三,现实主义不仅是一个文学的命题,而且是一个包涵了电影、电视、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美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现实主义 美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三种精神类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运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6,共5页
大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主体意识到文本表现都出现多样化并构成复杂状态。从现实主义基本审美原则出发,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有三种精神类型;理想性现实主义,批判性现实主义,个人化现实主义。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特征... 大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主体意识到文本表现都出现多样化并构成复杂状态。从现实主义基本审美原则出发,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有三种精神类型;理想性现实主义,批判性现实主义,个人化现实主义。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特征和文本表现,可以认为现代现实主义客观世界的描述已不追求“形似”而重在透视生活本质的“神似”。这在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也有明显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现实主义文学 精神类型 理想性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个人化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中几种美学倾向的对立——谈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其他
11
作者 胡家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3-46,共4页
当人们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提以概括文艺中两种基本美学倾向的时候,也许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才是一对矛盾的范畴,浪漫主义的主要对立面应该是古典主义。翻阅这方面的浩繁著述,我们发现人们过多沉溺于文艺现象的... 当人们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提以概括文艺中两种基本美学倾向的时候,也许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才是一对矛盾的范畴,浪漫主义的主要对立面应该是古典主义。翻阅这方面的浩繁著述,我们发现人们过多沉溺于文艺现象的形而下的评析,较少作形而上的哲学抽象;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种种界说多带有批评性质而很少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探究文艺的基本美学倾向,应该兼顾它与现实的关系及其自身的发展流变。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看,文艺家的艺术思维既有对现实的反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理想主义 新古典主义 美学倾向 现实主义倾向 对立面 创作倾向 西方现代主义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至早期新诗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12
作者 程思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生的新诗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又有自己不同的审美风格 ,就其早期新诗创作而言 ,研究者所注重的往往是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幽婉缠绵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生的新诗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又有自己不同的审美风格 ,就其早期新诗创作而言 ,研究者所注重的往往是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幽婉缠绵的浪漫主义美学倾向 ,而忽略它“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 ,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使他所营构的艺术世界贴近了时代生活 ,成为了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新诗创作 美学倾向 现实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我”与“本我”:当代电影超现实主义的美学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松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57,共3页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现代西方文艺流派,其反对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经历截然分开,倡导艺术与生活实践的深入融合。法国诗人和评论家安德烈·布勒东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结合法国诗人皮埃尔·勒维迪的诗意图像理论,发表了《...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现代西方文艺流派,其反对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经历截然分开,倡导艺术与生活实践的深入融合。法国诗人和评论家安德烈·布勒东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结合法国诗人皮埃尔·勒维迪的诗意图像理论,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明确了超现实主义的立场、特征,指出超现实主义是化解向来存在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而形成一种绝对的现实,一种超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电影 现实主义 文艺流派 艺术与现实 美学实践 精神分析理论 法国诗人 图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14
作者 周胜瑜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1期87-93,共7页
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语义的角度看,Realism一词不仅指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而且还指哲学中的唯实论和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种求实务实的态度。当人们把现实主义概念与文学联系起来时,首先是指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指十九世... 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语义的角度看,Realism一词不仅指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而且还指哲学中的唯实论和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种求实务实的态度。当人们把现实主义概念与文学联系起来时,首先是指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指十九世纪上半叶崛起在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然而,越到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现实主义精神 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流派 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 唯实论 哲学 语义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力度来自反思精神
15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7-97,共1页
谭好哲于《文史哲》(1994年第1期)《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精神风貌》中指出: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新时期文学 五四时期 反思精神 文学反思 批判精神 《文史哲》 精神风貌 现代文学 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历程
16
作者 龙泉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2期98-105,共8页
【正】 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五四”个性解放浪潮中,浪漫主义成为美学的主潮;在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解放浪潮中,现实主义则成为美学的主潮。闻一多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也并未超越时代。以前学术界认为... 【正】 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五四”个性解放浪潮中,浪漫主义成为美学的主潮;在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解放浪潮中,现实主义则成为美学的主潮。闻一多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也并未超越时代。以前学术界认为他前期的诗歌美学观或是唯美主义的,或是现实主义的,或是现代主义的,或是消极浪漫主义的,意见分歧较大。而关于他后期的诗歌美学观大都语焉不详,或干脆以政治观代替美学观。笔者认为,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与其思想的变化和社会历史的演进相联系,经历了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美学 消极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发展演变 积极浪漫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美学历程 美学 时代精神 唯美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观与乐观的选择——对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点提醒
17
作者 杨英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3,共1页
花大力气搞经济建设的十几年在中华大地形成了一股经济大潮,而在这一大潮中,很多人产生了“金钱第一、利益至上”的错误思想。认为“能搞到钱可不择手段”的人日增,拜金主义者有空前递增之势。这使某些文艺工作者渐渐失去某种信念。
关键词 批判现实 传统现实主义 中国电影 历史唯物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大革命 文艺工作者 拜金主义 经济大潮 大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电影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淑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16,共2页
达利在绘画史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其超现实主义绘画,他在电影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其超现实主义电影,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生活方式诠释了超现实主义观念。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 偏执狂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得失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庆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0-61,64,共3页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09(1999)02-0058-0290年代以来,一批作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创作出了一大批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作品,引起了评论界广泛...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09(1999)02-0058-0290年代以来,一批作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创作出了一大批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作品,引起了评论界广泛关注。面对这一创作现象,不同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90年代 批判精神 模式化 典型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歌:寻找失落的家园──兼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道德意识表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喻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道德意识 谈歌 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精神 道德精神 道德准则 社会责任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