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集合预报扰动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涵斌 智协飞 +3 位作者 陈静 吴志鹏 夏宇 张歆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7,共13页
集合预报方法是解决单一数值预报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而针对强天气预报的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技术已逐渐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对于区域集合预报而言,由于其不确定性来源较为复杂,如何发展有效的扰动方法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根据... 集合预报方法是解决单一数值预报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而针对强天气预报的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技术已逐渐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对于区域集合预报而言,由于其不确定性来源较为复杂,如何发展有效的扰动方法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国内外区域集合预报的研究进展,从初值扰动、模式扰动以及侧边界扰动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扰动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对于初值扰动,较为主流的方法有动力降尺度,沿用传统的由全球集合扰动方法发展而来的技术为区域集合产生初值,以及专门为区域集合设计的扰动方法。鉴于这些方法各有利弊,目前对于初值扰动方法的研究已经开始发展充分包含大尺度和小尺度不确定性信息的混合扰动方法。区域集合预报模式扰动的研究以物理过程扰动为主,典型方法为多物理过程组合以及随机物理过程扰动,其中多物理过程组合方法简单有效,而随机物理过程扰动方法的物理意义更为明确,是物理过程扰动的趋势。通过多模式组合进行模式扰动的方法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且对于台风等强天气预报均显示出相对于单模式集合较好的效果。侧边界扰动的主流方法是由大尺度集合预报场来为区域集合提供不同的侧边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侧边界扰动方法简便易行,且有助于提高区域集合预报较长预报时效离散度和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区域集合预报 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中尺度暴雨集合预报初值扰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97
2
作者 陈静 薛纪善 颜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726,共10页
提出一种针对对流不稳定构造具有中尺度运动特征的集合预报扰动初值的新方法———异物理模态法,介绍了异物理模态法产生初值扰动区域和扰动振幅的数学处理方案,即由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预报离差获得集合预报初值扰动区域、扰动结构和扰... 提出一种针对对流不稳定构造具有中尺度运动特征的集合预报扰动初值的新方法———异物理模态法,介绍了异物理模态法产生初值扰动区域和扰动振幅的数学处理方案,即由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预报离差获得集合预报初值扰动区域、扰动结构和扰动振幅的数学处理过程。利用美国PSU/NCAR的MM5中尺度模式,对一次典型暴雨进行异物理模态法初值扰动集合预报试验,详细分析了扰动初值的结构和集合预报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初值扰动场具有合理的中尺度环流结构,可以反映对流敏感区域的对流不稳定的预报不确定性,集合预报结果可以明显改善控制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暴雨 集合预报 初值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集合预报增长模繁殖扰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肖玉华 何光碧 +1 位作者 陈静 邓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02,共9页
在建立区域AREM模式增长模繁殖(Breeding of Growing Modes,BGM)集合预报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静态扰动(初始随机扰动、扰动限定)和动态扰动方法,利用2008年7月20日强降水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扰动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和动... 在建立区域AREM模式增长模繁殖(Breeding of Growing Modes,BGM)集合预报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静态扰动(初始随机扰动、扰动限定)和动态扰动方法,利用2008年7月20日强降水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扰动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和动态扰动都对中尺度暴雨预报具有积极的作用,扰动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漏报率。两种静态扰动对预报的改善集中在24 h降水预报,动态扰动则对24 h和48 h降水预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两种静态扰动的区域性降水空报率、漏报率相同,而动态扰动的区域性强降水漏报率低于静态扰动,同时,区域性强降水空报率也较静态扰动略高。动态扰动一定程度地增大了集合预报的离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集合预报 AREM模式 BGM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总体拟极小向后扰动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0-355,共6页
在利用QMR方法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尤其是病态方程组)的Lanczos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算法中断或数值不稳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将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QMR方法与总体向后扰动范数拟极小化的技巧相结合,给出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总... 在利用QMR方法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尤其是病态方程组)的Lanczos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算法中断或数值不稳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将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QMR方法与总体向后扰动范数拟极小化的技巧相结合,给出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总体拟极小向后扰动方法(TQMBACK方法).同时,为减少存储量和运算量,新算法将采用重新开始的循环格式.通常人们采用残量范数作为判断算法终止的准则.但是,当近似解非常接近真值时,残量范数是小的,而反过来不一定.为克服残量范数作为算法终止准则的不足,将总体向后扰动范数作为判断算法终止的准则,得到求解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循环总体拟极小向后扰动方法(RTQMBACK方法).数值实验表明,新算法比Lanczos方法和QMR方法收敛速度更快.而且,新算法对求解病态的非对称线性方程组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线性方程组 KRYLOV子空间 LANCZOS方法 OMR方法 向后扰动方法 病态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扩散方程参数识别的扰动方法
5
作者 张洪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590-592,共3页
采取扰动方法确定对流扩散方程的未知参数,并应用正则化方法求解所得到的线性方程组,具有计算稳定,易于实行等优点。
关键词 扰动方法 正则化方法 对流扩散方程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参数扰动方法对中国冬季降水集合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雨潇 徐致真 +2 位作者 陈静 李红祺 陈法敬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4-996,共13页
降水数值预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降水预报密切相关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中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是降水数值预报误差来源之一,对这些参数引入随机扰动的随机参数扰动方法(StochasticallyPerturbed Parameterization,简称SPP方法)可以代表... 降水数值预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降水预报密切相关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中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是降水数值预报误差来源之一,对这些参数引入随机扰动的随机参数扰动方法(StochasticallyPerturbed Parameterization,简称SPP方法)可以代表模式降水预报的不确定性,是国际集合预报前沿研究领域。为了认识该方法能否代表中国冬季降水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为业务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模式(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Regional Ensemble Prediciton System,简称GRAPESREPS),从对模式降水预报不确定性有较大影响的积云对流、云微物理、边界层及近地面层等四个参数化方案中选取了16个与降水密切相关的关键参数,引入了随机参数扰动方法,并通过2018年12月12日至2019年1月12日总计31天的冬季集合预报试验,对比分析了SPP方法对等压面要素及降水的集合预报效果。结果显示:在冬季应用SPP方法时,等压面要素的概率预报技巧总体来说优于无SPP方法扰动的对比试验,且对于低层、近地面要素的改进效果优于对中高层等压面要素的改进;但对降水概率预报而言,尽管检验评分数值略优于对比预报试验,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在东亚冬季风影响下,随机参数扰动方法对中国冬季降水概率预报技巧没有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SPP方法主要代表对流性降水预报的不确定性,而中国冬季降水过程主要与斜压不稳定发生发展有关,模式降水以大尺度格点降水为主,对流性降水较少,故对冬季降水预报改进不明显,这为业务集合预报模式中应用随机参数扰动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参数扰动方法 集合预报 中国冬季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集合预报位温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结合的模式倾向扰动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韩雨盟 陈静 +6 位作者 彭飞 刘昕 王婧卓 夏宇 陈法敬 吴卓亨 吴筱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2-604,共13页
传统集合预报模式扰动方法通常用来描述物理过程随机误差,但模式不可避免会存在系统偏差,为了减少模式系统偏差对集合预报的影响,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MA-GEPS),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 传统集合预报模式扰动方法通常用来描述物理过程随机误差,但模式不可避免会存在系统偏差,为了减少模式系统偏差对集合预报的影响,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MA-GEPS),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方法获得系统偏差倾向,在积分过程中将系统偏差倾向扣除法与传统的随机物理倾向扰动法(Stochastically Perturbed Parameterization Tendency,SPPT)相结合,构建了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结合的模式倾向扰动方法(Bias correction of bias tendency based on SPPT,SPPT-B),设计并开展了集合预报试验来探究该方法对全球集合预报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第一模态能较好地体现系统偏差的主要特征,即随预报时效线性增长、对流层高层的系统偏差比中、低层大。(2)系统偏差倾向扣除法和SPPT-B方法均可以有效降低南、北半球和热带地区高层和低层的系统偏差,且SPPT-B方法能明显改善热带地区集合离散度。(3)两套方案对对流层高层的集合预报技巧改进效果优于低层。SPPT-B能有效提高全球集合预报技巧,为发展同时考虑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的全球集合预报模式扰动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集合预报 系统偏差 随机误差 模式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方法的广义最佳鉴别矢量集求解的一种迭代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小俊 杨静宇 +2 位作者 郭跃飞 王士同 刘同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3-486,共4页
本文对广义最佳鉴别矢量的求解方法进行研究 ,根据矩阵的扰动理论 ,改进了郭提出的求解广义最佳鉴别矢量的一种迭代算法 ,提出了求解广义最佳鉴别矢量的一种新的迭代算法 .本文算法的一个突出优点是随着类别数目的增加 ,计算时间反而缩... 本文对广义最佳鉴别矢量的求解方法进行研究 ,根据矩阵的扰动理论 ,改进了郭提出的求解广义最佳鉴别矢量的一种迭代算法 ,提出了求解广义最佳鉴别矢量的一种新的迭代算法 .本文算法的一个突出优点是随着类别数目的增加 ,计算时间反而缩短 ;而老算法随着类别数目的增加计算时间随着增加 ;不仅如此 ,新算法的识别率不劣于老算法 .在 ORL人脸数据库的数值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方法 广义最佳鉴别矢量集 求解 迭代算法 模式识别 特征抽取 人脸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函数在同伦扰动方法上的应用
9
作者 白晓丽 郭文彬 王楠楠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同伦扰动方法主要用于建造一迭代方法来求解系统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讨论了如何把辅助函数引用到同伦扰动方法上来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并得到一些更有效的迭代方法.
关键词 同伦扰动方法 辅助函数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的阻尼自适应扰动主动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荣荣 马永杰 +3 位作者 付永领 张玲 赵家黎 王亚洲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157,共10页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传统扰动主动补偿控制方法(Active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Control Method,ADCM)存在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ver,ESO)对噪声敏感、控制器设计需要作动加速度信息...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传统扰动主动补偿控制方法(Active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Control Method,ADCM)存在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ver,ESO)对噪声敏感、控制器设计需要作动加速度信息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对EHA数学模型进行合理降阶,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滤波估计器(Filter Estimator,FE)的串级扰动估计器。此外,在控制器中加入阻尼自适应函数,设计了阻尼自适应扰动主动补偿控制器(FE-AD-ADCM),从而提高了系统的位置跟踪性能。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和Simcenter/AMESim联合仿真平台将该方法分别与传统PI和ADCM控制器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FE-AD-ADCM能有效提升EHA位置跟踪性能和对扰动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奇异摄动理论 串级扰动估计器 阻尼自适应 扰动主动补偿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连接VSC在“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下的一类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等效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霞林 李佳鑫 +3 位作者 朱琳 黄玉辉 张晨 郭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2-1640,共9页
大量理论研究发现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薄弱电网后,易发生由“外环–锁相环”交互所主导的小扰动失稳现象,且在多个实际工程中也发现此类稳定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改进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有... 大量理论研究发现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薄弱电网后,易发生由“外环–锁相环”交互所主导的小扰动失稳现象,且在多个实际工程中也发现此类稳定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改进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有功外环、无功外环与锁相环三者之间施加附加补偿控制,以提升弱连接VSC(weak-grid connected VSC,WG-VSC)并网稳定性。该文将这些方法归纳为WG-VSC在“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下的一类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试想,这些策略都能提升稳定性,那么它们是否存在某种等效性?此外,基于等效性原理,还能否推导出其他的改进控制措施?该文研究动机是期望从方法论的视角回答上述问题,进而为解决此类稳定性问题提供基本依据。该文创新工作是基于一种能够清晰展现“外环–锁相环”交互关系的等效锁相环模型,首次揭示了这一类改进控制方法在提升WG-VSC“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小扰动稳定性方面具有等效性。此外,通过观察分析现有补偿控制策略在拓扑结构和作用机理上的特点,该文还预测了其余多种新型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控制策略,并基于等效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模型分析得出,通过特定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使得此类补偿控制策略在WG-VSC系统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面具有等效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连接VSC “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 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 等效锁相环模型 等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样本生成方法对DRP-4DVar同化方法性能影响的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娟 王斌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51,共11页
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方法(DRP-4DVar)利用历史预报的集合来统计背景误差协方差,并将分析变量投影到样本空间下求解代价函数,因而集合样本的质量对DRP-4DVar同化方法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文中尝试使用三维变分(3DVar)控制变量的扰动方... 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方法(DRP-4DVar)利用历史预报的集合来统计背景误差协方差,并将分析变量投影到样本空间下求解代价函数,因而集合样本的质量对DRP-4DVar同化方法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文中尝试使用三维变分(3DVar)控制变量的扰动方法来产生集合样本,并与原来的历史预报扰动方法做比较。历史预报扰动样本具有随流型演变的特性,能够较好地描述大气模式的误差发展和模式变量之间的平衡约束关系。但是,由于历史样本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且样本数量有限,使得样本之间的离散度不够大,因而很难较全面地包含实际大气可能出现的状态。3DVar控制变量的扰动方法是基于3DVar系统中背景误差协方差的结构特征来生成初始扰动样本,因而能够构建比较合理的背景误差相关结构;且将扰动样本向前预报6或12h后能够使统计的背景误差协方差满足较好的协调性与动力和物理的平衡性。在计算代价方面,历史预报结果在业务预报中心能够直接获取,不需要额外的机时来生成样本,所以非常节省时间;而积分3DVar控制变量的扰动方法得到的初始样本比较费时,但是易于实现其并行计算。通过数值试验发现,用历史预报扰动方法生成样本时,模式变量的分析误差稍小于用三维变分控制变量的扰动方法的情况。但是,经过模式向前积分9h至12h后,利用三维变分控制变量的扰动方法生成样本能得到更优的预报结果,且对降水的模拟有明显的改善。因而,当用三维变分控制变量的扰动方法产生样本时,能够进一步改进DRP-4DVar同化方法的性能,尤其是提高数值预报的精度以及对强降水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样本 历史预报扰动方法 控制变量的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A扰动法的台风路径集合预报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黄燕燕 万齐林 +1 位作者 袁金南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4,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BDA扰动方法)对台风路径进行集合预报。BDA扰动方法是基于BDA同化方案,通过扰动台风的中心位置和台风强度得到一系列模型台风,将之分别同化到同一环境场中得到一系列扰动初始场,从而对台风进行集合预报的方法。本文选...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BDA扰动方法)对台风路径进行集合预报。BDA扰动方法是基于BDA同化方案,通过扰动台风的中心位置和台风强度得到一系列模型台风,将之分别同化到同一环境场中得到一系列扰动初始场,从而对台风进行集合预报的方法。本文选取四个台风个例进行数值试验,将直接用BDA方案同化初始场的模拟结果与采用BDA扰动方法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利用BDA扰动方法对台风路径进行集合预报能进一步提高路径预报精度;同时发现:对于BDA扰动方法,若与初始定位扰动相结合,5hPa的台风强度扰动幅度可能比10hPa的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台风路径 BDA扰动方法 台风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虚拟训练样本的二次判别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卫东 杨静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0-407,共8页
小样本问题会造成各类协方差矩阵的奇异性和不稳定性.本文采用对训练样本进行扰动的方法来生成虚拟训练样本,利用这些虚拟训练样奉克服了各类协方差矩阵的奇异性问题,从而可以直接使用二次判别分析(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QDA... 小样本问题会造成各类协方差矩阵的奇异性和不稳定性.本文采用对训练样本进行扰动的方法来生成虚拟训练样本,利用这些虚拟训练样奉克服了各类协方差矩阵的奇异性问题,从而可以直接使用二次判别分析(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QDA)方法.本文方法克服了正则化判别分析(Regularized discriminant analysis,RDA)需要进行参数优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QDA的模式识别率优于参数最优化时RDA算法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问题 二次判别分析 虚拟训练样本 扰动方法 分类器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在声带息肉和囊肿患者嗓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明强 徐新林 +5 位作者 张赛 张宇 郭永清 林生智 庄佩耘 蒋家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比较传统扰动方法与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分析正常人、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患者嗓音信号的结果,探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受试者、26例声带囊肿患者和29例声带息肉患者,分别应用传统扰动方法测量声学指标频率... 目的比较传统扰动方法与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分析正常人、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患者嗓音信号的结果,探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受试者、26例声带囊肿患者和29例声带息肉患者,分别应用传统扰动方法测量声学指标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应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重构相空间、计算关联维(D2)等,比较其结果。结果正常受试者嗓音信号的jitter、shimmer和D2值均低于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患者之间jitter、shimmer和D2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患者嗓音信号的重构相空间复杂程度相似,但比正常人复杂。D2值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小于jitter和shimmer值,其中5例患者嗓音信号不能应用扰动方法分析,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均可分析。结论扰动方法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患者异常嗓音均有诊断价值,扰动方法的特异性优于非线性动力学方法,但其对信号的规则性要求较高,适用性较低,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可作为扰动方法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扰动方法 声带息肉 声带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完好率混沌时间序列数据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云龙 潘泉 张洪才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以某类具有混沌特征的装备完好率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导致其混沌的系统因素,认为混沌时间序列源于混沌系统。用系统的观点讨论了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控制的最小参数扰动方法和步骤,给出了几种控制策略。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控制方法 装备完好率 最小参数扰动方法 后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速扰动策略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娟 李同杰 +1 位作者 靳广虎 鲍和云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6,共6页
基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转速扰动的策略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混沌运动的周期稳定化。对于系统未知,且转速允许变动量很小的情况,运用最优参数控制方法计算转速扰动量变化值,实现了转速小扰动要求下的行星齿... 基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转速扰动的策略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混沌运动的周期稳定化。对于系统未知,且转速允许变动量很小的情况,运用最优参数控制方法计算转速扰动量变化值,实现了转速小扰动要求下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对于系统已知,且转速允许变动量相对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所谓参数大扰动控制方法,并以输入转速为扰动控制量,通过转速大扰动策略,同样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混沌控制 转速扰动策略 最优参数控制方法 参数大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声门下压对离体狗喉声音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邬晓力 徐新林 +4 位作者 郭永清 庄佩耘 李琳 张宇 蒋家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声门下压(sub-glottal pressure,SGP)变化与离体狗喉声音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及非线性动力学和扰动分析方法在区别发声信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只离体狗喉分别在SGP为2kPa和4kPa时的发声信号,分别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和扰动分... 目的探讨声门下压(sub-glottal pressure,SGP)变化与离体狗喉声音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及非线性动力学和扰动分析方法在区别发声信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只离体狗喉分别在SGP为2kPa和4kPa时的发声信号,分别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和扰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非线性动力学指标:相空间重构、关联维D2及扰动分析方法指标: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F0)、噪谐比(NHR)对SGP变化的敏感性。结果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相空间重构较SGP为2kPa时复杂,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D2和F0较SGP为2kPa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jitter、shimmer和NHR较SGP为2kPa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次声学信号中有21次因不能提取稳定频率无法使用扰动方法进行分析,其中,SGP为4kPa时16次,SGP为2kPa时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的声音质量较SGP为2kPa时更好;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不规则性与SGP大小有关;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分析声学信号较扰动方法更具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狗喉 声信号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扰动方法 声门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扰动的非线性椭圆型方程组无穷多弱解的存在性(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业新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1-687,共7页
本文在一定条件讨论了如下一类带扰动项,且被两个Laplacian算子控制的非线性椭圆方程Dirichlet问题无穷多弱解的存在性.-Δu=|u|α-1|v|β+1u+f,x∈Ω,-Δv=|u|α+1|v|β-1v+g,x∈Ω,u(x)=v(x)=0,x∈Ω,其中-Δu∶=-div(u),(u,v)∈E∶=H... 本文在一定条件讨论了如下一类带扰动项,且被两个Laplacian算子控制的非线性椭圆方程Dirichlet问题无穷多弱解的存在性.-Δu=|u|α-1|v|β+1u+f,x∈Ω,-Δv=|u|α+1|v|β-1v+g,x∈Ω,u(x)=v(x)=0,x∈Ω,其中-Δu∶=-div(u),(u,v)∈E∶=H01(Ω)×H10(Ω),(f,g)属于E的对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 (PS)条件 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可视化探究跳跃连接结构对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影响
20
作者 郭佩林 张德 王怀秀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7,共9页
由于没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在超过一定深度后难以训练,因此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大都采用跳跃连接结构来解决优化问题并提高泛化性能。然而,人们对于跳跃连接结构如何影响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研究还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没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在超过一定深度后难以训练,因此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大都采用跳跃连接结构来解决优化问题并提高泛化性能。然而,人们对于跳跃连接结构如何影响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研究还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模型仍然被认为是黑盒。为了分析跳跃连接结构对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影响,从特征可视化的角度,以基于扰动的方法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在保持图像总体颜色分布和轮廓特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弱化图像细节特征的扰动方法,并将其命名为网格乱序模糊(GSB)方法。同时,研究结合特征可视化中的激活最大化(AM)方法和所提出的GSB扰动方法,分析了拥有不同程度跳跃连接结构的经典图像分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VGG 19, ResNet 50和DenseNet 201。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只提取了图像中较强的特征,提取的特征数量比较少,而拥有跳跃连接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提取了图像中更多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相对较弱;跳跃连接结构使模型更关注图像的局部颜色分布和全局总体轮廓,而不过多依赖图像细节特征,并且跳跃连接结构越密集,这种趋势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跳跃连接结构 特征可视化 激活最大化 扰动方法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