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酯类化合物极微蒸气压的扭转法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军 梁英华 马沛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22-625,共4页
引言 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是最重要的物性数据之一.在化工设计、生产与科学研究中,如农药、化肥的储存,香料的挥发速度,橡胶、塑料中增塑剂的有效寿命等,对有机酯类化合物低蒸气压数据要求迫切.由于测定难度以及数据准确性等问题,目前极微... 引言 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是最重要的物性数据之一.在化工设计、生产与科学研究中,如农药、化肥的储存,香料的挥发速度,橡胶、塑料中增塑剂的有效寿命等,对有机酯类化合物低蒸气压数据要求迫切.由于测定难度以及数据准确性等问题,目前极微蒸气压的数据非常缺乏.测定方法主要有Knudsen隙透法和同位素示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微蒸气压 扭转法 酯类化合物 饱和蒸气压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扭转法制备SiCp/Al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成国 林俐菁 +3 位作者 刘红丽 王莉 薛克敏 袁宝国 《精密成形工程》 2012年第6期82-84,共3页
基于高压扭转法制备SiCp/Al基复合材料(SiC体积分数为8.75%),采用排水法、金相显微镜、数字式显微硬度计,研究SiCp/Al基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分布和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基于高压扭转法可制备致密度高的SiCp/Al基复合材料,随着扭... 基于高压扭转法制备SiCp/Al基复合材料(SiC体积分数为8.75%),采用排水法、金相显微镜、数字式显微硬度计,研究SiCp/Al基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分布和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基于高压扭转法可制备致密度高的SiCp/Al基复合材料,随着扭转半径的增加,SiC颗粒团聚现象减小,颗粒分布越均匀。材料的显微硬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扭转法 SIC/AL复合材料 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效先运用截断扭转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潘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83-83,共1页
安效先,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安老师常采用截断扭转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典型医案以飨同道。1辨证特点:热证为主,传遍迅速安老师认为小儿外感发热当属温病... 安效先,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安老师常采用截断扭转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典型医案以飨同道。1辨证特点:热证为主,传遍迅速安老师认为小儿外感发热当属温病范畴。小儿容易发热责之小儿本身的生理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发热/中医药疗 截断扭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木材剪切模量的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兰昕苑 王正 +3 位作者 邹红艳 齐亮 王军 陈清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 为提高动态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精度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测试木材主向面上2个相互垂直方向剪切模量的方法,即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首先根据能量原理和回归分析得到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推算公式及其相应的(弦向面LT向、径向面LR向和横切向面RT向)悬臂方板振型系数公式;然后得到弦向面TL向悬臂方板的振型系数公式,以此测试木材弦向面TL向的剪切模量;最后对6个树种、3个木材主向和宽厚比6~30的悬臂方板进行木材主向剪切模量仿真计算。从仿真结果分析了利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同时,宽厚比为15的悬臂方板用于测试木材主向剪切模量具有足够精度。通过应用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了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弦向面LT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L向和T向)和TL向(试件长和宽分别沿木材的T向和L向)的剪切模量以及杨木LVL板材的纵向和横向剪切模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宽厚比约为15和10的悬臂方板,落叶松LT向与TL向的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9和1.16;而LVL纵向与横向剪切模量测试值之比分别为1.01和1.14。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测试落叶松LT向剪切模量的有效性得到了非对称四点弯曲梁法(静态)和自由板扭转振型法、自由方板扭转模态法(动态)的试验验证。因此,悬臂方板扭转振动法成功地表明木材主向面上相互垂直方向的剪切模量在数值上存在差异,其差异大小与悬臂方板的宽厚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悬臂 方板 剪切模量 动态测试 扭转振动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的弹性轴静态扭矩测量方法
5
作者 袁治未 陈爱军 +2 位作者 林杰俊 胡佳成 蔡晋辉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1-898,共8页
基于单目视觉法,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曲面映射法和扭转位移梯度法对弹性轴静态扭矩进行了测量。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计算参考图像与变形图像各子区的像素相对位移量,针对轴体扭转时产生离面位移的问题引入曲面映射法对位移量进行补偿,... 基于单目视觉法,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曲面映射法和扭转位移梯度法对弹性轴静态扭矩进行了测量。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计算参考图像与变形图像各子区的像素相对位移量,针对轴体扭转时产生离面位移的问题引入曲面映射法对位移量进行补偿,利用扭转位移梯度法计算得到轴体扭矩值,减少了相机标定步骤和材料非均质性带来的误差。进行了曲面映射法补偿扭转位移前后的对比实验和两点差值法与扭转位移梯度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扭矩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加入曲面映射法后,扭矩测量系统的满量程相对误差最高减小了0.28%;应用扭转位移梯度法后,系统的满量程相对误差最高减小了2.55%。对不同轴径轴体进行的扭矩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轴径轴体扭矩的测量,满量程相对误差在±1.2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计量 扭矩测量 弹性轴 单目视觉 数字图像相关 曲面映射 扭转位移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塑性变形法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彬 林栋樑 +1 位作者 曾小勤 卢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6,共4页
深度塑性变形加工与传统变形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可得到超细晶金属和合金,其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介绍累积轧合法、等通道角挤压法和高压扭转法等3种目前最主要的深度塑性变形方法,分析了深度塑性变形法的特点... 深度塑性变形加工与传统变形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可得到超细晶金属和合金,其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介绍累积轧合法、等通道角挤压法和高压扭转法等3种目前最主要的深度塑性变形方法,分析了深度塑性变形法的特点和现状,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塑性变形 超细晶粒 累积轧合 等通道角挤压 高压扭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扭转圈数对碳化硅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薛克敏 钱陈豪 +1 位作者 李萍 李晓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采用高压扭转(high-pressure torsion,HPT)工艺,成功将8.75%体积分数SiC颗粒与Al的混合粉末制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并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了扭转圈数对SiCp/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采用高压扭转(high-pressure torsion,HPT)工艺,成功将8.75%体积分数SiC颗粒与Al的混合粉末制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并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了扭转圈数对SiCp/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扭转圈数从0.5圈增加到4圈,基体的变形抗力降低,SiC颗粒在剪应力的作用下易于与基体协调变形,SiC颗粒分布均匀化程度显著提高;随着扭转圈数增加,试样所受到的剪切作用增大,极易引起位错的运动和增殖,基体晶粒得到细化,单位体积内的晶界增多,使试样显微硬度得到提高;扭转圈数越多,拉伸断口韧窝数量明显增多,且尺寸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扭转法 扭转圈数 SICP/AL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T法对SiCp/Al复合材料颗粒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贺鹏 薛克敏 +2 位作者 王成国 李萍 石文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137,共5页
采用高压扭转(HPT)法将SiC颗粒与纯Al粉的混合物固结成金属基复合材料。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并对颗粒的数目、粒径及百分比进行测量,研究HPT法对SiCp/Al复合材料颗粒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扭转半径增大,颗粒断裂现象严重,颗粒棱角... 采用高压扭转(HPT)法将SiC颗粒与纯Al粉的混合物固结成金属基复合材料。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并对颗粒的数目、粒径及百分比进行测量,研究HPT法对SiCp/Al复合材料颗粒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扭转半径增大,颗粒断裂现象严重,颗粒棱角钝化更加明显,颗粒数目增加,粒径减小;随着S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这种趋势会强化;颗粒断裂现象是高压扭转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固有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粒径 SICP/AL复合材料 高压扭转法 剪切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测量不规则物体质量特性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刚 樊庆文 +3 位作者 林大全 王骁朋 钟柳花 王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0,共3页
物体的质量、质心以及转动惯量是重要的质量特性参数,它们是衡量物体自身运动优越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扭转法原理,以扭杆作为扭转原件,利用光电轴角编码器记录摆动周期,设计了一种一体化测量不规则物体质量特性参数的装置,能够一次性... 物体的质量、质心以及转动惯量是重要的质量特性参数,它们是衡量物体自身运动优越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扭转法原理,以扭杆作为扭转原件,利用光电轴角编码器记录摆动周期,设计了一种一体化测量不规则物体质量特性参数的装置,能够一次性测量物体的质量、质心以及质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自身转动惯量。实验证明该测量装置具有一体化程度高、测量简单、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该方法下的研究成果为以后测量装置的标准化、商品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特性参数 自身转动惯量 扭转法 测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两井定向解算成果可靠度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伟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7-130,共4页
实例证明,当井下连接导线为边长较短且测站数较多的15″级曲折形导线时,两井定向误差不能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扭转法"与"边条件法"的理论缺陷,继而提出采用附有虚拟观测值的条件平差法(即"虚拟... 实例证明,当井下连接导线为边长较短且测站数较多的15″级曲折形导线时,两井定向误差不能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扭转法"与"边条件法"的理论缺陷,继而提出采用附有虚拟观测值的条件平差法(即"虚拟权法")合理消除井下连接测量误差对导线终点所产生的纵、横向闭合差,达到显著提高两井定向成果解算精度与准确度的目的;最后介绍两井定向的实例,单位权方差验前验后一致的准则,证明"虚拟权法"的平差成果与精度评定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井定向 误差预计 扭转法 边条件 虚拟权 准确度 解算精度 实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扭实验法评价工具钢使用性能的研究
11
作者 张德一 吕立华 刘荣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3-59,共7页
论述了一种与刃具使用时受力状态相似的衡量工具钢使用性能的实验方法─—热扭转法。其特点是用热扭转时之弹性变形功,弹塑性变形功来衡量和评价工具纲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 扭转法 工具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门进杰 史庆轩 周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0-66,共7页
从现行规范对平面不规则结构的限制条件出发,推导扭转角与扭转位移比的关系式,结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建立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层间扭转角需求曲线;依靠现有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结构构件的扭转角和扭... 从现行规范对平面不规则结构的限制条件出发,推导扭转角与扭转位移比的关系式,结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建立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层间扭转角需求曲线;依靠现有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结构构件的扭转角和扭转角能力曲线,提出平面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扭转角能力谱法。通过算例对扭转角能力谱法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进行阐述,建立平面不规则结构的评估曲线,分析结构不同楼层各构件的扭转变形性能。结果表明,扭转角能力谱法既可以一目了然地判别出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扭转变形关系,又可以准确地判别出同一楼层各抗侧力构件的扭转变形性能,从而全面的实现各构件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平面不规则结构 扭转角需求曲线 扭转角能力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块体纳米/超细晶材料的大塑性变形技术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新 高聿为 +1 位作者 南云 荆天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5-8,共4页
综述了采用SPD技术制备块体超细晶(UFG)和纳柬晶(NC)材料的几种新方法,如等通道角挤压、高压扭转、多向锻造、多向压缩、板条马氏体冷轧法、累积轧焊法、冷拔、反复弯曲平直法等,分析了采用这些工艺制备的块体纳米材料所共有的微观组织... 综述了采用SPD技术制备块体超细晶(UFG)和纳柬晶(NC)材料的几种新方法,如等通道角挤压、高压扭转、多向锻造、多向压缩、板条马氏体冷轧法、累积轧焊法、冷拔、反复弯曲平直法等,分析了采用这些工艺制备的块体纳米材料所共有的微观组织特点。着重阐述了SPD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D技术 块体超细晶材料 块体纳米晶材料 等通道角挤压 高压扭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扭对20CrMnTi端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为 薛克敏 +1 位作者 李萍 李琦 《精密成形工程》 2010年第3期21-24,31,共5页
通过实验对20CrMnTi材料的高压扭转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试样的端面的组织分布和硬度的变化,分析了外界压力、扭转圈数2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对20CrMnTi材料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压扭转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组... 通过实验对20CrMnTi材料的高压扭转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试样的端面的组织分布和硬度的变化,分析了外界压力、扭转圈数2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对20CrMnTi材料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压扭转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组织,且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大、扭转圈数的增多,晶粒细化越明显,显微硬度提高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扭转法 20CrMnTi材料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边形蜂窝等效面外剪切模量预测及其尺寸效应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卫红 段文东 +1 位作者 许英杰 朱继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给出了预测六边形蜂窝材料等效剪切模量及其尺寸效应的圆筒扭转力学模型和扭转能量法,建立了等效面外剪切模量G13相对于材料体分比v、周向单胞数n、圆筒半径r和单胞层数参数m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将扭转能量法、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和G... 给出了预测六边形蜂窝材料等效剪切模量及其尺寸效应的圆筒扭转力学模型和扭转能量法,建立了等效面外剪切模量G13相对于材料体分比v、周向单胞数n、圆筒半径r和单胞层数参数m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将扭转能量法、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和G--A经典细观力学方法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揭示并验证了尺寸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当蜂窝体胞尺寸相对结构尺寸无穷小时,预测结果趋近于细观力学方法的结果.此外,利用周期性蜂窝材料的结构对称特性,使用体胞子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等效面外剪切模量及其尺寸效应的预测,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边形蜂窝材料 圆筒扭转力学模型 等效面外剪切模量 尺寸效应 扭转能量 G-A细观力学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t model of bending force for 6-high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建国 徐小照 +3 位作者 张杰 宋木清 宫贵良 曾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487-1492,共6页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eformation model of roll stack system of the 6-high 1 250 mm high crown (HC)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was built by slit beam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dratic component of strip crown decreases nearly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ork roll bending force, when the shifting value of intermediate roll is determined by the rolling process. From the first pass to the fifth pass of reversing rolling process, the crown controllability of bending force is gradually weakened. Base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oll-bending force in reversing multi-pass rolling, such as strip width and rolling force, a preset mathematic model of bending force is developed by genetic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flatness criterions in each rolling pass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mean relative deviation of all five passes is decreased from 25.1% to 1.7%. The model can keep good shape in multi-pass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ith the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rolling mill STRIP bending force mathematic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