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行缩株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赵玉花 郭加果 +2 位作者 李婷 董诗铝 万卫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9期4-6,共3页
为明确扩行缩株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抗逆性等的影响,以隆阳区中海拔示范粳稻品种隆科17号为材料,设置4个扩行缩株处理,即行株距23.3 cm×13.3 cm(种植密度32.29万丛/hm^(2))、26.6 cm×13.3 cm(种植密度28.28万丛/hm^(2)... 为明确扩行缩株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抗逆性等的影响,以隆阳区中海拔示范粳稻品种隆科17号为材料,设置4个扩行缩株处理,即行株距23.3 cm×13.3 cm(种植密度32.29万丛/hm^(2))、26.6 cm×13.3 cm(种植密度28.28万丛/hm^(2))、30.0 cm×13.3 cm(种植密度25.08万丛/hm^(2))、33.3 cm×13.3 cm(种植密度22.59万丛/hm^(2)),以农户习惯栽插行株距20.0 cm×16.5 cm(种植密度30.32万丛/hm^(2))为对照,共5个处理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扩大,扩行缩株处理株高和千粒重整体呈增加趋势,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结实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产量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行株距23.3 cm×13.3 cm(种植密度32.29万丛/hm^(2))、26.6 cm×13.3 cm(种植密度28.28万丛/hm^(2))、30.0 cm×13.3 cm(种植密度25.08万丛/hm^(2))处理产量较对照行株距20.0 cm×16.5 cm(种植密度30.32万丛/hm^(2))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扩行缩株处理水稻成熟期只有少部分植株倾斜,病害发生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扩行缩株 农艺性状 产量 抗倒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行距、缩株距对春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冬冬 杨恒山 张玉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7-408,共12页
为探究西辽河平原地区玉米扩行距、缩株距密植增产的生理生态机制,本研究以紧凑耐密玉米品种‘农华101’和半紧凑耐密玉米品种‘伟科702’为试验材料,在6×104株·hm-2(D1)、7.5×104株·hm-2(D2)、9×104株·h... 为探究西辽河平原地区玉米扩行距、缩株距密植增产的生理生态机制,本研究以紧凑耐密玉米品种‘农华101’和半紧凑耐密玉米品种‘伟科702’为试验材料,在6×104株·hm-2(D1)、7.5×104株·hm-2(D2)、9×104株·hm-2(D3)密度下,设置扩行距、缩株距(KH,种植行距为100 cm,D1、D2和D3株距分别为16.67 cm、13.33 cm和11.11 cm)和当地农民常规种植(CK,种植行距为60 cm,D1、D2和D3株距分别为27.78 cm、22.22 cm和18.52 cm)2种种植模式,测定玉米吐丝期、乳熟期及完熟期玉米冠层叶面积指数、茎叶夹角、叶向值、透光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计算叶面积衰减率,研究扩行距、缩株距种植对春玉米产量及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品种KH种植下产量均显著大于CK,以D2密度下增产最明显;生育后期2品种KH种植下叶面积指数均大于CK,且乳熟期均达显著水平,D2密度下差异最大;2品种KH种植下均表现为上部叶片茎叶夹角较小,叶向值较大,而中部叶片和下部叶片茎叶夹角较大,叶向值较小。2品种KH种植下冠层透光率各层位均大于CK,其中顶层和穗位层均达显著水平;D1密度下,除2015年吐丝期‘伟科702’外均表现为顶层>穗位层>底层,D2、D3密度下,除2015年乳熟期D3密度下‘伟科702’外均表现为穗位层>顶层>底层,且以吐丝期D2密度下差异最为明显。综上所述,在较高密度种植下KH种植模式冠层结构更为合理,产量更高;且不同品种对KH种植模式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农华101’各层位叶面积指数、茎叶夹角均小于‘伟科702’;各层位叶向值、冠层透光率均大于‘伟科702’;实测产量不同密度下均大于‘伟科702’,在7.5×104株·hm-2密度下产量最大,且‘农华101’较‘伟科702’增产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扩行缩株 冠层结构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峰 《江苏农机化》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文章介绍了徐州市铜山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推进措施与成效,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复合种植技术应用要领,提出技术推广建议。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扩行缩株 减量施肥 绿色防控 封闭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武城县夏玉米“三位一体”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艳华 李敏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26期49-49,共1页
该文从品种选择和处理、肥料的选择应用、三位一体施肥单粒播种机械、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夏玉米"三位一体"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夏玉米 三位一体 施肥 扩行缩株 密植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