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媒体智能化扩充模型初探(Ⅰ)
1
作者 蔡茂国 杨淑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6年第1期35-41,共7页
对基于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的超级媒体(Hypermedia/Hypertext)智能化扩充模型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结构化知识在超级媒体中的存储和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语义网络的超级媒体智能化扩充的系统结构.
关键词 超级媒体 语义网络 知识表示 智能化扩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安全“2-4”模型的扩充版 被引量:100
2
作者 傅贵 杨春 +1 位作者 殷文韬 董继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4-999,共6页
现有的行为安全"2-4"模型已能够精确定位事故"管理漏洞"原因的具体位置和内容,但由于未考虑事故发生内、外部组织因素的影响,因此尚不能全面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包含... 现有的行为安全"2-4"模型已能够精确定位事故"管理漏洞"原因的具体位置和内容,但由于未考虑事故发生内、外部组织因素的影响,因此尚不能全面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包含几类影响因素在内的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国家标准给出的事故原因进行了重新归类,将事故责任者进行了科学定义与分类,同时基于该模型得到了事故预防线路图。研究得到的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增加了"内部影响链"和"外部影响链",这两条链中的动作发出者会通过确定的路线来影响事故的发生;应用该模型将国家标准给出的12种事故原因归为直接、间接、根本、内部影响以及外部影响原因;按照事故的责任与原因相对应原则,将事故责任者分为直接、间接、主要、内部影响以及外部影响责任者5类;将该模型中的事故、损失等不安全方面分别改为安全业绩、收益等安全方面后得到了事故预防图,可为事故预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安全 “2-4”模型扩充 事故预防 原因研究 事故责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地图数据库应用的可扩充数据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田增平 周傲英 施伯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43,共5页
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复杂的GIS应用要求它对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和操作具有扩充能力。该文针对用于GIS的可扩充数据模型存在的问题。构造了一个适合地图数据库应用的可扩充数据模型。它以嵌套关系模型为基础.引入高阶... 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复杂的GIS应用要求它对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和操作具有扩充能力。该文针对用于GIS的可扩充数据模型存在的问题。构造了一个适合地图数据库应用的可扩充数据模型。它以嵌套关系模型为基础.引入高阶算子定义操作。这些算子不但增强了代数操作的能力,而且利用它们能方便地扩充用户定义的几何操作、地图量真和几何变换。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扩充能力,可以作为设计可扩充地图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充数据模型 地图数据库 GIS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数据库引擎的扩充数据模型及其操纵语言GSQL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玉明 廖湖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3-125,共3页
面向空间数据库引擎的扩充数据模型将点、线、面等几何数据类型作为系统的基本数据类型,其操纵语言GSQL在标准SQL语言基础上支持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定义、检索、存储和管理。关系数据库元数据表提供了对象—关系模型转换接口。
关键词 空间数据库 扩充数据模型 GSQL语言 引擎 操纵语言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集对粗糙集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富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4-128,共5页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软计算工具,在人工智能及认知科学等众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目前也有了多种扩充方法,如基于容差关系、基于相似关系和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等的扩充。但是,这些扩...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软计算工具,在人工智能及认知科学等众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目前也有了多种扩充方法,如基于容差关系、基于相似关系和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等的扩充。但是,这些扩充也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定义了一个集对α相似限制容差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集对粗糙集模型。这种模型是限制容差关系的扩充粗糙集模型的推广和改进,既保留了原有扩充模型的优点,又可以通过对相似程度α的调节和控制,在保证这种容差类划分的准确性的同时,增加了其灵活性,更适于大型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容差关系 粗糙集模型 不完备信息系统 不确定性知识 粗糙集理论 计算工具 认知科学 人工智能 相似关系 集对分析 扩充模型 相似程度 局限性 准确性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软件过程事务模型(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备军 陈诚 居德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32,共9页
事务管理是过程工程环境(PSEE)的一个关键技术.近年来,提出了不少高级事务模型支持长事务.然而,由于软件过程事务处理的特殊性,这些模型只能反映其中一部分需求,而且大多数多层的合作事务模型还不够稳定,无法应用于商业,这对PSEE的事务... 事务管理是过程工程环境(PSEE)的一个关键技术.近年来,提出了不少高级事务模型支持长事务.然而,由于软件过程事务处理的特殊性,这些模型只能反映其中一部分需求,而且大多数多层的合作事务模型还不够稳定,无法应用于商业,这对PSEE的事务机制提出了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个基于规则的软件过程事务模型E-Process/TM,能够较好地刻画软件过程的特征,即用户交互性、长周期、迭代式过程和数据共享的多用户协作.基于用户可自定义的正确性规则,E-Process/TM提供了良好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目前,该模型已在商业PSEE产品中得以实现,并成功地应用于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过程 扩充事务模型 正确性规则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的数学模型与故障特征 被引量:31
7
作者 孙宇光 郝亮亮 王祥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0,共6页
为实现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早期诊断,需要准确计算故障电流等电气量。考虑到转子故障引起的气隙磁场的各种空间谐波、定子相绕组内部不平衡电流和励磁绕组电路拓扑结构的改变,建立了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扩充的多回路数... 为实现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早期诊断,需要准确计算故障电流等电气量。考虑到转子故障引起的气隙磁场的各种空间谐波、定子相绕组内部不平衡电流和励磁绕组电路拓扑结构的改变,建立了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扩充的多回路数学模型,并准确计算了与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的励磁绕组有关的电感参数,利用数值方法可对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整个过渡过程中定子各分支及转子绕组电流等电气量进行数字仿真。在一台3对极隐极同步发电机上进行了转子匝间短路的实验研究,并利用文中的数学模型做了相应的仿真计算。故障过渡过程和稳态的实验结果均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仿真程序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验归纳出这台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的稳态故障特征,可为转子匝间短路的检测与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励磁绕组 匝间短路故障 扩充的多回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琤 张钱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4-740,共7页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型半主动控制的执行装置。分析多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含义,针对其中广泛应用的扩充的Bingham模型和修正的Bouc-wen模型,搭建Simulink模型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各个力学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少参...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型半主动控制的执行装置。分析多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含义,针对其中广泛应用的扩充的Bingham模型和修正的Bouc-wen模型,搭建Simulink模型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各个力学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少参数的反正切函数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说明了各个参数的物理含义。仿真试验表明:该力学模型曲线光滑,准确度高,可以应用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扩充的Bingham模型 修正的Bouc-wen模型 反正切函数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生态位及其数学测度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牛海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耕地生态位的主体、本质、类型、特征及其演替规律作了系统阐述;构建了耕地生态位数学测度模型,包括耕地生态位宽度模型、耕地生态...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耕地生态位的主体、本质、类型、特征及其演替规律作了系统阐述;构建了耕地生态位数学测度模型,包括耕地生态位宽度模型、耕地生态位扩充压缩度模型、耕地生态位商模型和耕地数量生态位重心模型,从而为区域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耕地生态元 数学测度模型 扩充压缩度模型 宽度模型 重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的建模与实现 被引量:22
10
作者 章坚民 蒋世挺 +2 位作者 金乃正 金闪 章立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71,共5页
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ERTU)是用于变电站周期性数据采集的重要的厂站级设备,也是数字化变电站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数字化变电站基础的IEC 61850标准并没有完全覆盖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的全部测量量,因此,文中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扩展原则... 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ERTU)是用于变电站周期性数据采集的重要的厂站级设备,也是数字化变电站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数字化变电站基础的IEC 61850标准并没有完全覆盖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的全部测量量,因此,文中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扩展原则,扩充定义了一个公共数据类FEE、新的一组数据对象和一个逻辑节点MEEE,完整地建立了ERTU的对象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化。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对ERTU和数字式电能表的分析,详细说明了建模过程并建立了符合IEC 61850标准的信息模型以及合适的服务模型。基于该设计的新型ERTU已在浙江某110 kV变电站投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量采集终端 数字式电能表 IEC 61850 对象模型 模型扩充 周期数据 冻结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全局种子最优局部扩展的跨网络用户识别
11
作者 李想 申德荣 +2 位作者 冯朔 寇月 聂铁铮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8-938,共11页
跨网络用户匹配的目的是识别不同社交网络上属于同一用户的不同账户,在好友推荐、网络安全和链路预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通常利用部分已知匹配用户,迭代识别其余待匹配用户。然而,目前大部分方法受限于已知匹配用户的数量,无法... 跨网络用户匹配的目的是识别不同社交网络上属于同一用户的不同账户,在好友推荐、网络安全和链路预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通常利用部分已知匹配用户,迭代识别其余待匹配用户。然而,目前大部分方法受限于已知匹配用户的数量,无法在较低的时间内精准地识别用户。提出了结合全局种子最优局部扩展的跨网络用户识别方法(GLE)。首先,为有效解决冷启动问题,提出了全局种子扩展模型(GSE)来丰富已知匹配用户数量;然后,为了在较低的时间代价上确保较高的准确性,提出了最优局部扩展模型来找到最优候选匹配对。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显著提高用户识别的召回率和准确率,具有较低的时间开销,并解决了已知匹配用户数量不足时的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识别 社交网络 全局种子扩充模型 最优局部扩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与施肥模式的探讨
12
作者 董婉如 石磊 +1 位作者 白惠义 李发录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2期4-8,共5页
为改善肥料效应方程的适应性,在摸清土情的基础上,将把未列入试验的预示性强的土壤养分因子,引入肥料试验的肥料效应方程中.建立固地制宜的“诊断-施肥”的数学模式,从而提高产量预测和最佳施肥量计算的预见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施肥 诊断 模式 模型扩充 产量预测 最佳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V charge protocol based on spherical diffusion model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连兴 唐新村 +1 位作者 瞿毅 刘洪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19-322,共4页
A new insight into the constant current-constant voltage (CC-CV) charge protocol based on the spherical diffusion model was presented. From the model, the CV-charge process compensates, to a large extent, the capaci... A new insight into the constant current-constant voltage (CC-CV) charge protocol based on the spherical diffusion model was presented. From the model, the CV-charge process compensates, to a large extent, the capacity loss in the CC process, and the capacity los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charging rate and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lithium-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using a smaller r value (smaller particle-size and larger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a lower charge rate will be helpful to decreasing the capacity lo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C and the CV charging processes, in some way, are complementary and the capacity loss during the CC charging process due to the large 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compensated from the CV charg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charge protocol constant current-constant voltage mode capacity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