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4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皱胃变位相关调查及手术治疗结果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鲍士兵 《中国奶牛》 2007年第12期37-38,共2页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和规模化饲养的实施.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生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也逐年提高.给奶牛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伴随着兽医技术的逐步成熟。奶牛皱胃变位手术也开始趋于完善。我场从2002年开始尝试对发生皱胃变位...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和规模化饲养的实施.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生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也逐年提高.给奶牛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伴随着兽医技术的逐步成熟。奶牛皱胃变位手术也开始趋于完善。我场从2002年开始尝试对发生皱胃变位的奶牛进行手术治疗.并从2003年开始渐渐趋于熟练。现将我场从2003年初至2007年8月份发生皱胃变位的115头次奶牛所做的手术及处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各位同行参考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胃变位 手术治疗 奶牛业 统计分析 位相 规模化饲养 兽医技术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复元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对骨代谢和骨愈合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黄中华 王穗源 周贤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复元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对骨代谢和骨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80例经检查被确诊为跟骨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益气活血复元汤、微创手术联合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复元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对骨代谢和骨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80例经检查被确诊为跟骨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益气活血复元汤、微创手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骨代谢指标、骨愈合指标以及影像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显著增高,吡啶啉(Pyridinoline,PYD)、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PIC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水平均显著增高,跟骨宽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益气活血复元汤联合治疗后,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手术治疗 益气活血复元汤 骨代谢 骨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对手术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3
作者 王睿 何金媛 +2 位作者 蒲玉梅 陈欣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8-57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结合患者基础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结合患者基础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1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基础临床资料,包括原始疾病、分类分期、用药类型、手术方式、疾病预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得出D-二聚体的最佳临界值,对数据二分类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MRONJ手术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得到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为0.975 mg/L;按照此水平分为两组,组间χ^(2)检验结果显示D-二聚体高/低组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有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二聚体≥0.975 m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显示血浆D-二聚体高水平组相较于低水平组预示着更差的预后(P<0.05)。结论: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0.975 mg/L的MRONJ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其水平可作为MRONJ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改善危险分层,精确个体化治疗,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乳腺肿瘤手术治疗及病理组织学分析
4
作者 苗浩阳 张弛 +6 位作者 王壮壮 杨群 崔茗茹 张涵 韩庆功 杨雪峰 安志兴 《云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29-31,共3页
犬乳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犬类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动物的健康和影响动物的生活质量。对一例疑似犬乳腺肿瘤的母犬通过临床检查、血常规、血清生化、C-反应蛋白检查、X射线以及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肿瘤。对该犬采用乳腺部分切除术和... 犬乳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犬类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动物的健康和影响动物的生活质量。对一例疑似犬乳腺肿瘤的母犬通过临床检查、血常规、血清生化、C-反应蛋白检查、X射线以及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肿瘤。对该犬采用乳腺部分切除术和犬子宫卵巢摘除术进行治疗,同时对手术中移除的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确定肿物的性质为良性混合瘤中的乳腺癌。术后经过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患犬康复出院。说明采用犬乳腺部分切除术结合药物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犬乳腺肿瘤的方法,以期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手术治疗 病理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的预测标志物分析
5
作者 黄柳芳 吴博 王莹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目的 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手术治疗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GEO数据库数据集GSE150961中331例UC患儿为研究对象,在诊断性结肠镜检查时获取病变直肠组织标本,诊断后随访1年,其中21例患儿进展到施行结肠切除术治疗... 目的 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手术治疗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GEO数据库数据集GSE150961中331例UC患儿为研究对象,在诊断性结肠镜检查时获取病变直肠组织标本,诊断后随访1年,其中21例患儿进展到施行结肠切除术治疗,作为手术组;310例患儿为非手术组。筛选在两组患儿诊断时获得的病变直肠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研究其对UC手术治疗风险的预测价值,以及与免疫细胞浸润、炎症因子、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非手术组310例,男158例,女152例,平均年龄(12.9±3.2)岁;手术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13.6±2.7)岁。筛选出在两组患儿病变直肠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2个,包括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5(SLC7A5)和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病变直肠组织中SLC7A5和BNI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LC7A5和BNIP3为UC患儿进展为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P均<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SLC7A5和BNIP3预测UC患儿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和0.867,SLC7A5和BNIP3联合预测的AUC为0.949(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LC7A5和BNIP3表达水平与记忆B细胞、巨噬细胞M0、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14~0.47,P均<0.05),与初始B细胞、静息CD4^(+)记忆T细胞、调节性T细胞、巨噬细胞M2比例呈负相关(r=-0.13~-0.35,P均<0.05),与炎症因子CXCL1、CXCL8、TNF、IL1B、TLR2、NLRP3、IL23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2~0.53,P均<0.05),与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相关基因OCLN、TJP1、TJP2、DSG2、CDH1、MARVELD2水平呈负相关(r=-0.13~-0.42,P均<0.05)。结论 铁死亡相关基因SLC7A5和BNIP3在手术治疗的UC患儿诊断时获取的病变直肠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是UC患儿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和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儿童 铁死亡 手术治疗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梗阻性生殖道畸形的手术治疗规范
6
作者 邓婧蓉 徐大宝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3-456,共4页
女性梗阻性生殖道畸形(obstructive reproductive tract anomalies,ORTA)是指女性胚胎发育异常,子宫下段的各个水平生殖道发育不全或不发育,导致生殖道闭锁或者形成隔膜,但子宫内膜有功能,是一类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总称[1]。主要包括处... 女性梗阻性生殖道畸形(obstructive reproductive tract anomalies,ORTA)是指女性胚胎发育异常,子宫下段的各个水平生殖道发育不全或不发育,导致生殖道闭锁或者形成隔膜,但子宫内膜有功能,是一类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总称[1]。主要包括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阴道斜隔综合征、阴道横隔、子宫颈不发育或发育不全(如先天性子宫颈外口狭窄)、子宫斜隔、有功能型残角子宫等。严格的说,罕见的子宫附腔畸形亦属于此类疾病。其症状主要由生殖道梗阻引起,处理需根据患者起病缓急、年龄、症状等综合评估,需重视对患者生理和生育功能的保护,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积水、感染甚至脓肿形成[2]。其诊治难度高、手术并发症风险高,目前尚无同质化手术处理规范,本文结合临床中ORTA的处理经验,探讨ORTA的手术治疗规范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处女膜闭锁 手术治疗 阴道闭锁 有功能型残角子宫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东北虎乳腺肿瘤的手术治疗与病理学观察
7
作者 孙政东 翟少华 《湖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30-31,45,共3页
乳腺肿瘤为雌性哺乳动物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肿瘤疾病,严重危害动物生命健康,影响动物福利。一例圈养东北虎左侧下腹后部乳头处发现一肿物(15 cm×10 cm×5 cm),且表面有2处溃疡,初步诊断为乳腺肿瘤,之后进行手术摘除治疗,术后组... 乳腺肿瘤为雌性哺乳动物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肿瘤疾病,严重危害动物生命健康,影响动物福利。一例圈养东北虎左侧下腹后部乳头处发现一肿物(15 cm×10 cm×5 cm),且表面有2处溃疡,初步诊断为乳腺肿瘤,之后进行手术摘除治疗,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梭型乳腺细胞肉瘤。经控制感染治疗,该东北虎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东北虎 乳腺肿瘤 手术治疗 病理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早期加速康复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陈浩铭 黄倦羽 +2 位作者 黄奕源 曾参军 黎润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5,共8页
目的回顾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开放修复联合早期加速康复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分为小切口组(n=22)与开放组(n=23)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加速康复。分析术后ATRS、VAS评分、影像学检查、副损伤发生率、跟腱再... 目的回顾比较小切口与传统开放修复联合早期加速康复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分为小切口组(n=22)与开放组(n=23)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加速康复。分析术后ATRS、VAS评分、影像学检查、副损伤发生率、跟腱再断裂率、手术时长、住院时长、重返运动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小切口组术后3月ATRS评分高于开放组,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术后12月ATRS评分无明显差异。小切口组与开放组出现1/1例切口浅层组织感染,1/3例深层组织感染。两组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再断裂病例。小切口组较开放组患者“高满意度”高。结论基于早期加速康复方案,小切口与传统开放修复均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切口满意度高,术后恢复更快,因此小切口修复技术联合早期加速康复方案可作为急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跟腱断裂 手术治疗 加速康复 并发症 腓肠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辅助手术治疗股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1例
9
作者 龚皇博 胡亚立 卢辉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彩超引导下压迫动脉穿刺点、开放手术治疗、彩超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瘤体及载瘤动脉栓塞术,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1,2]。2024年4月我科对1例股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彩超引导下压迫动脉穿刺点、开放手术治疗、彩超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瘤体及载瘤动脉栓塞术,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1,2]。2024年4月我科对1例股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辅助手术治疗,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 股动脉 巨大假性动脉瘤 辅助手术 开放手术治疗 动脉穿刺点 彩超引导下 载瘤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10
作者 赵正荣 唐盈 +4 位作者 吕晓丽 唐林生 黄玲娟 朱振豪 龙剑明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77-78,共2页
子宫肌瘤是宠物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有子宫肌瘤的病犬常表现为阴道流血、肿胀,尿频或排尿疼痛,腹部肿块,乳腺变化等。对于轻症的病犬可采用激素疗法或者对症治疗,当肌瘤较大不易通过其他方法治疗时,可进行手术切除。笔者近日收... 子宫肌瘤是宠物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有子宫肌瘤的病犬常表现为阴道流血、肿胀,尿频或排尿疼痛,腹部肿块,乳腺变化等。对于轻症的病犬可采用激素疗法或者对症治疗,当肌瘤较大不易通过其他方法治疗时,可进行手术切除。笔者近日收治了一只子宫肌瘤的病犬,经过手术治疗已顺利出院,具体诊疗记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疗法 子宫肌瘤 对症治疗 排尿疼痛 诊疗记录 宠物临床 病犬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彦艳 姚梁怡 +4 位作者 蔡立柏 陈鑫 时慕华 周佳宁 曹梦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6,共5页
目的总结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确定循证问题,依照“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等... 目的总结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确定循证问题,依照“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临床决策、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8年2月10日至2023年2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以及随机对照试验2篇。从运动原则、运动评估、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时间、运动监测6个方面共汇总27条最佳证据。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运动方案的制定应遵循运动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原则,医护人员在临床应结合患者自身状况意愿、证据应用情境等因素选择证据,个体化制定患者的运动干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运动 锻炼 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误治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元 董伟杰 +1 位作者 秦世炳 兰汀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5-1060,共6页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3~83...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3~83岁(69.3±7.8岁),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损(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改善情况、植骨融合率,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hort form-36,SF-36)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手术治疗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风险。结果 :1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3~300min (205.1±57.4min),术中出血量为200~900mL (517.9±181.5mL)。2例(14.3%)患者出现切口并发症,1例为切口积液,经过引流积液及切口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为切口延迟愈合,通过定期切口换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控制血糖后切口愈合。患者术前VAS评分为3~8分(6.1±1.6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2分(0.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34,P=0.000)。13例患者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2.8%(13/14);植骨融合时间3~7个月(4.6±1.3个月);1例植骨未融合的患者术后7个月时脊柱感染复发,表现为内固定松动及椎体后凸畸形,经抗感染、控制合并症及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前ASIA分级D级2例,E级12例,末次随访时均为E级。末次随访时患者的SF-36评分结果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前生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31.4±6.9分,术后为79.8±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1,P=0.000);术前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46.9±7.2分,术后为88.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27,P=0.000)。结论:手术能够有效治疗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一种新分型方法的设计及可信度检验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舒钧 许南 +11 位作者 杨雪能 寸新华 郭立民 赵刚 王志华 袁勇 张伟 陈应东 王卫东 杨子斌 刘勇 杨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9-469,共1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中心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筛选能反映脊柱结核及临床诊疗的特征指标,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总结本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患者手术资料,评估手术疗效。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22年12月间多中心诊治且资...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中心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筛选能反映脊柱结核及临床诊疗的特征指标,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总结本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患者手术资料,评估手术疗效。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22年12月间多中心诊治且资料完整的35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9例,女性169例,年龄35.5±28.9岁;活动性脊柱结核346例,静止型结核12例;颈椎37例,颈胸椎24例,胸椎126例,胸腰椎79例,腰椎63例,腰骶椎29例;病灶累及椎体数为1~12个(3.1±1.9个);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活动受限、发热、血沉增快、椎体和椎间盘破坏吸收、寒性脓肿、死骨等。256例合并脊柱后凸畸形,66例表现为不同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损害。采用专家组讨论和意见征询方法,筛选出能反映脊柱结核特征的指标,将脊柱后凸程度与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特征指标为基础设计一种新的脊柱结核综合分型(ASM分型)并进行可重复性评估和可信度检验。同时,收集术后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11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检查,通过X线和CT检查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和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等,评估手术疗效。结果:论证结果,脊柱结核的病理阶段、发病部位、累及的椎体数、合并的后凸畸形和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是较为重要的特征指标,其他指标如椎体破坏程度、节段不稳、死骨的数量及大小、寒性脓肿等的特征性不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更具特征性的指标脊柱后凸畸形与病程、部位、节段、有无脊髓神经损害等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根据论证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脊柱结核综合指标分型:以病灶内结核活动性情况分为活动型脊柱结核(Ⅰ型)和静止型脊柱结核(Ⅱ型)两种主要类型,其中Ⅰ型又分为四种亚型:A型为早期脊柱结核;B型为进展期脊柱结核;C型和D型为特殊类型,分别为跳跃型脊柱结核和脊柱附件结核;Ⅱ型又分为畸形静止型(A型)和畸形进展型(B型)两种亚型;同时,将脊柱结核四项重要指标包括病灶部位、受累椎体数、合并的后凸畸形及程度以及有无脊髓神经功能损害作为辅助指标;可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新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随访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117例患者中,12例颈椎结核采用了前路手术,104例颈胸交界区及以下的脊柱结核患者均采用了单纯经后路手术,1例胸腰椎结核在后路手术同时,采用入路对侧腹部小切口行寒性脓肿清除。随访结果显示:VAS评分为1.9±0.3分(1~3分);脊柱后凸Cobb角为15.6°±8.4°(4°~40°);脊髓神经功能异常者,末次随访时已完全恢复至正常,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例患者获得临床治愈、CT影像显示达到骨性融合;6例患者结核复发,其中5例因植骨不融合,出现内固定失败,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新分型(ASM)能反映脊柱结核患者的病情特点,便于临床诊疗和交流。对颈胸交界区以下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单纯经后路手术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分型 可信度检验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
14
作者 庄新荣 张桂香 +2 位作者 李杰 高秀娟 张雅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的变化;并分析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79例患者术后PFDI-20评分由术前53.13(29.17,75.00)分降至8.33(0,1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Q-12评分由术前的33.46±7.68分术后增加至37.20±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感因素、身体因素及伴侣因素3方面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性功能改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性功能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在年龄、POP病程及保留子宫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OP病程<2年是患者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689,95%CI 1.355~10.047,P=0.011)。结论:绝经前POP患者经盆底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均得以显著改善,年轻患者在出现POP症状2年内行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有助于术后性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性功能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塌陷式”病灶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李爽 朱锴 +5 位作者 王凯镱 张洪亮 徐宝山 张净宇 胡永成 刘艳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通过与分离手术对比,探讨椎体“塌陷式”病灶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天津大学天津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男42例(53.8%),女36例(46.2%),年龄61... 目的:通过与分离手术对比,探讨椎体“塌陷式”病灶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天津大学天津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男42例(53.8%),女36例(46.2%),年龄61.9±10.6(34~76)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分离手术组(21例)和“塌陷式”切除组(57例)。术后2~3周,待伤口愈合后根据原发肿瘤类型予以放疗、化疗或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局部复发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前、术后7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塌陷式”切除组(328.7±89.2min,782.5±89.2mL)显著性高于分离手术组(243.2±89.2min,585.7±89.2mL)(P<0.05)。术后引流量“塌陷式”切除组(698.2±230.2mL)与分离手术组(674.7±180.7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分离手术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立体定向放疗,“塌陷式”切除组患者中10例(21.2%)进行了放疗,其余47例(78.8%)患者未进行放疗,但进行了靶向、免疫、化疗等综合治疗。分离手术组患者复发率为9.5%(2/21)。“塌陷式”切除+放疗组患者局部复发1例,复发率约10%(1/10);“塌陷式”切除+未放疗组患者局部复发3例,复发率为6.4%(3/47)。“塌陷式”切除组患者总体复发率7.0%(4/57)。两种手术术后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08)。分离手术组术后伤口感染1例,1例患者术后放疗后伤口2个月后裂开,1例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压迫;“塌陷式”切除组患者脑脊液漏继发感染1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两组患者术后7d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除5例Frankle A~D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外,其余73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神经功能均呈现好转,且存在不同程度恢复(至少1个等级),改善率为93.6%(73/78例)。结论:椎体“塌陷式”病灶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肿瘤,无须术后放疗,其肿瘤复发率与接受分离手术+放疗患者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分离手术 手术治疗 椎体“塌陷式”病灶切除术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腕管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清誉 尹思源 +2 位作者 马季 逄坤瑶 王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7-853,共7页
腕管综合征(CTS)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腕管内压力升高、高强度活动及肥胖为CTS的主要病因,其中轻中度CTS患者较多。腕管内压力升高和局部血氧供应障碍导致神经传导减弱为CTS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轻中度CTS的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CTS)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腕管内压力升高、高强度活动及肥胖为CTS的主要病因,其中轻中度CTS患者较多。腕管内压力升高和局部血氧供应障碍导致神经传导减弱为CTS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轻中度CTS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为轻中度CTS患者的优先选择,西医疗法以口服药物为治疗基础,但因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无法长期使用;局部封闭治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对于活动频繁且症状较重的CTS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传统中医疗法因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和疗效显著等优点也成为部分CTS患者的选择。现对近年来轻中度CT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在临床中根据轻中度CTS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为轻中度CTS患者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发病机制 手术治疗 西医疗法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足形成与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宗祥 李强 +2 位作者 刘卉 陈学灿 王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3,共7页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扁平足在生物力学上的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其中,扁平足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而治疗方法主要有矫形鞋垫、物理疗法、手术...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扁平足在生物力学上的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其中,扁平足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而治疗方法主要有矫形鞋垫、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和运动疗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足部结构异常,优化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足部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对于未来的研究,将利用先进的影像和仿真技术进行精确的病情评估,新型材料和非手术疗法的应用将能够长期缓解症状,而基因研究将推动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智能矫形器的使用将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从而为扁平足的评估、干预和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矫形鞋垫 物理疗法 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炳泰 杜悠 +1 位作者 王升儒 仉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发病年龄在10~16岁,通过询问病史、神经检查和一系列诊断性检查等排除椎体形成异常、神经系统异常、综合征等常见病因的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凸亚类。绝大多数AIS...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发病年龄在10~16岁,通过询问病史、神经检查和一系列诊断性检查等排除椎体形成异常、神经系统异常、综合征等常见病因的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凸亚类。绝大多数AIS患者可正常生活,但有些患者侧凸进展伴有肺功能下降和后背痛,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应早期积极治疗以阻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异常 诊断性检查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发病年龄 常见病因 前路手术治疗 肺功能下降 侧凸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非手术牙周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瑜鸿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牙周炎是造成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牙周非手术治疗(NSPT)是规范化牙周序列治疗的第一步,然而该治疗对存在骨内缺陷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常需要进一步行牙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牙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有学... 牙周炎是造成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牙周非手术治疗(NSPT)是规范化牙周序列治疗的第一步,然而该治疗对存在骨内缺陷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常需要进一步行牙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牙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有学者提出了微创非手术牙周治疗技术(MINST),即以微创操作进行非手术牙周治疗的技术。MINST可在一定条件内替代牙周手术治疗来改善牙周骨内缺损的牙周临床指标,并在减少术后疼痛、提高美观和患者接受度等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总结了MINST的提出和临床应用进展,分析该技术与传统的NSPT和微创牙周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就该技术联合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包括局部药物治疗、釉基质衍生物、牙周内镜)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骨内缺损 牙周非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小丹(综述) 曾纪焕(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4-579,共6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自然病程多呈持续性加重趋势,常需手术治疗。对于影像学提示为多节段脊髓腹侧病变、后方压迫为主或前后方均有压迫的“钳夹型”病变,多选择后路手术[1]。传统后路术式主要有单纯椎...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自然病程多呈持续性加重趋势,常需手术治疗。对于影像学提示为多节段脊髓腹侧病变、后方压迫为主或前后方均有压迫的“钳夹型”病变,多选择后路手术[1]。传统后路术式主要有单纯椎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疗效均确切,但手术创伤大、破坏肌肉-韧带复合体完整性,术后颈部僵硬、轴性疼痛、后凸畸形等并发生症发生率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板成形术 后凸畸形 椎板切除 后路手术 微创手术治疗 多节段 脊髓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