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漫话春秋战国时期的手搏与举鼎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谢幼春
吕利平
郭成杰
-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95,共2页
-
文摘
在烽烟四起的春秋战国时代,较力性的活动项目较为盛行,本文列举的手搏、举鼎的形成和发展,从某个侧面来反映当时社会的体育状况。
-
关键词
春秋战国
较力
手搏
举鼎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812.9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殷人尚武论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马爱民
-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2-44,共3页
-
文摘
殷商时期中国武术出现了多种不同技术层面的习武内容,频繁的军事战争进一步推动了商代社会武术技能的提升。通过对安阳殷墟出土兵器、甲骨卜辞及相关文献的综合梳理,以新的视角揭示了殷人尚武活动的面貌。
-
关键词
手搏
勇力
武功
教戒
殷商时期
-
Keywords
fighting fitness
brave
Wugong
teaching Wushu
Yin and Shang Oynasty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在动物学課上的語言和直观教具的相互作用
- 3
-
-
作者
洛基諾娃
周苹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1959年第11期21-22,24,共3页
-
文摘
教师配合談話、解釋和講解正确地演示直观教具。对培养学生牢固地和自觉地掌握所学的自然界的物体、現象的本質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在动物学課上,当学生初学新的对象时,直观教具(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或制作的教具)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虽然学生的生活經驗不多。但仍將得到許多新的知識,能直接感知所学的教材。在上課时分发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教材將促使学生的分析器积极的活动(积极的思維——译者),能帮助学生正确的和具体的理解所学对象的特性和概念。演示在与自然环境相接近的条件下的动物。
-
关键词
直观教具
水中运动
学习对象
运动器官
丹姨
手搏
骨骼标本
米丘林
比校
程中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