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生物盖髓材料的发展及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外界刺激防御和修复性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活髓保存治疗的理念和治疗策略相应改变。不仅是根尖孔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意外/外伤穿髓且穿髓孔不超过0.5 mm的成熟恒牙,因龋露髓且穿髓...随着新型生物盖髓材料的发展及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外界刺激防御和修复性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活髓保存治疗的理念和治疗策略相应改变。不仅是根尖孔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意外/外伤穿髓且穿髓孔不超过0.5 mm的成熟恒牙,因龋露髓且穿髓孔大于0.5 mm的成熟恒牙亦能成功保存活髓。iRoot BP plu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生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及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作用广泛应用于活髓保存治疗中。文章就iRoot BP plus在因龋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牙髓钙化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共77例,使用iRoot BP Plus生物陶瓷类材...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牙髓钙化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共77例,使用iRoot BP Plus生物陶瓷类材料作为盖髓剂,一次法完成牙髓切断术。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青少年组(11~20岁)25例,平均年龄(15.88±2.19)岁;中年组(21~50岁)27例,平均年龄(34.59±8.67)岁;老年组(51~83岁)25例,平均年龄(63.84±7.40)岁。术后1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钙化桥形成、钙化桥厚度,以及牙髓钙化指数(pulp calcification index,PCI)。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牙列及牙位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率为85.71%(66/77),其中青少年组随访率为88.00%(22/25),中年组随访率为85.19%(23/27),老年组随访率为84.00%(21/25)。3组病例1年复查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5.45%(21/22)、91.30%(21/23)、95.24%(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成功病例中,钙化桥出现率青少年组12例(57.14%,12/21),中年组8例(38.10%,8/21),老年组3例(15.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0,P=0.020<0.05)。3组间钙化桥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4,P=0.020<0.05)。钙化桥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516,P<0.05)。3组间PCI变化(ΔPCI)分别为0.67±0.58、0.43±0.51、0.2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4,P=0.040<0.05)。结论:老年患者龋源性露髓牙髓切断术同样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牙髓切断术后钙化桥的发生率以及牙髓钙化的加速程度与年龄相关;青少年组更易形成钙化桥,同时也出现更明显的根管钙化加速现象。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iRoot BP plus盖髓治疗恒牙深龋3年后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类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科就诊,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成熟恒牙112颗,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选择性去龋后完成盖髓治疗,随访3...目的:观察iRoot BP plus盖髓治疗恒牙深龋3年后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类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科就诊,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成熟恒牙112颗,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选择性去龋后完成盖髓治疗,随访3年,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指标评估患牙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活髓生存率,采用χ^(2)检验分析各个变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112例成熟恒牙盖髓术后3年生存率为91.1%,82例患牙行间接盖髓术,30例患牙去龋时露髓行直接盖髓术,3年生存率分别为92.7%与86.7%。盖髓疗效与性别、年龄、术前诊断、牙型(前牙、前磨牙、磨牙)、洞形(Ⅰ类洞、Ⅱ类洞、Ⅲ类洞)、牙位及盖髓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对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的成熟恒牙行盖髓治疗疗效良好,研究变量对预后均无显著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新型生物盖髓材料的发展及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外界刺激防御和修复性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活髓保存治疗的理念和治疗策略相应改变。不仅是根尖孔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意外/外伤穿髓且穿髓孔不超过0.5 mm的成熟恒牙,因龋露髓且穿髓孔大于0.5 mm的成熟恒牙亦能成功保存活髓。iRoot BP plu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生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及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作用广泛应用于活髓保存治疗中。文章就iRoot BP plus在因龋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牙髓钙化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共77例,使用iRoot BP Plus生物陶瓷类材料作为盖髓剂,一次法完成牙髓切断术。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青少年组(11~20岁)25例,平均年龄(15.88±2.19)岁;中年组(21~50岁)27例,平均年龄(34.59±8.67)岁;老年组(51~83岁)25例,平均年龄(63.84±7.40)岁。术后1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钙化桥形成、钙化桥厚度,以及牙髓钙化指数(pulp calcification index,PCI)。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牙列及牙位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率为85.71%(66/77),其中青少年组随访率为88.00%(22/25),中年组随访率为85.19%(23/27),老年组随访率为84.00%(21/25)。3组病例1年复查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5.45%(21/22)、91.30%(21/23)、95.24%(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成功病例中,钙化桥出现率青少年组12例(57.14%,12/21),中年组8例(38.10%,8/21),老年组3例(15.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0,P=0.020<0.05)。3组间钙化桥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4,P=0.020<0.05)。钙化桥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516,P<0.05)。3组间PCI变化(ΔPCI)分别为0.67±0.58、0.43±0.51、0.2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4,P=0.040<0.05)。结论:老年患者龋源性露髓牙髓切断术同样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牙髓切断术后钙化桥的发生率以及牙髓钙化的加速程度与年龄相关;青少年组更易形成钙化桥,同时也出现更明显的根管钙化加速现象。
文摘目的:观察iRoot BP plus盖髓治疗恒牙深龋3年后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类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科就诊,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成熟恒牙112颗,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选择性去龋后完成盖髓治疗,随访3年,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指标评估患牙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活髓生存率,采用χ^(2)检验分析各个变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112例成熟恒牙盖髓术后3年生存率为91.1%,82例患牙行间接盖髓术,30例患牙去龋时露髓行直接盖髓术,3年生存率分别为92.7%与86.7%。盖髓疗效与性别、年龄、术前诊断、牙型(前牙、前磨牙、磨牙)、洞形(Ⅰ类洞、Ⅱ类洞、Ⅲ类洞)、牙位及盖髓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对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的成熟恒牙行盖髓治疗疗效良好,研究变量对预后均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