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网特性研究
1
作者 薛锋 王朝阳 曾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7,共11页
针对现有的区域铁路网特性研究较少考虑站点之间的联系程度、分析视角单一等问题,从社团划分的角度出发,以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网为研究对象,开展铁路网结构及功能复杂特性研究.首先,考虑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开行,采用Space L和Space P方... 针对现有的区域铁路网特性研究较少考虑站点之间的联系程度、分析视角单一等问题,从社团划分的角度出发,以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网为研究对象,开展铁路网结构及功能复杂特性研究.首先,考虑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开行,采用Space L和Space P方法分别构建铁路客运物理网与服务网模型;其次,通过计算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等拓扑统计指标分析网络整体特性;最后,引入社团结构理论研究网络内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铁路网社团划分方法,进一步分析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网的社团构成、地理分布及内部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物理网具有无标度特性,服务网具有小世界特性;物理网被划分为12个社团,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地理特征,与铁路干线分布基本吻合;服务网被划分为8个社团,其空间分布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社团内部站点表现出远距离相互作用,同时各社团网络也具有小世界特性.研究成果可为推动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网一体化发展,提升铁路网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网 社团划分 络特性 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下城市群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涛 王伟 谢红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5,共7页
从国内现阶段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出发,以城市群城际铁路进入主城区与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营为目标,深入分析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研究制约四网融合及互联互通的主要问题,分析现阶段运... 从国内现阶段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出发,以城市群城际铁路进入主城区与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营为目标,深入分析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研究制约四网融合及互联互通的主要问题,分析现阶段运营技术标准的缺失及相关需求。基于“网络化运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集约利用”的理念,提出城市群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技术标准构建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目标,同时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对实现一体化运营的互联互通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构建包括“互联、互通、互维、互运”的总体框架和主要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多层次轨道交通 融合 城市 互联互通 运营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可靠性评价的区域铁路网规划优化: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亚风 黄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保障区域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提升铁路网系统灾时应急响应水平,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以成渝城市群为例,构建无向无权铁路物理网和无向加权铁路车流网2种模型,选取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网络鲁棒性、网络全局效率指标,从节点故障和边故障... 为保障区域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提升铁路网系统灾时应急响应水平,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以成渝城市群为例,构建无向无权铁路物理网和无向加权铁路车流网2种模型,选取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网络鲁棒性、网络全局效率指标,从节点故障和边故障2个方面评价铁路网动态可靠性,并提出铁路网安全运营规划优化建议。研究表明:成渝城市群铁路网面对随机攻击具有鲁棒性,面对选择攻击具有脆弱性;网络故障条件下攻击的方式不同,网络的连通性能和信息传递效率分异显著;重庆北站、重庆站、成都东站、成都站、合川站、达州站,成都站-彭山站、新津站-新津南站、新津南站-彭山北站为影响网络可靠性的关键核心站点和路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铁路 动态可靠性 复杂 规划建议 成渝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际出行成本的城市群铁路客运站点与网络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鹏 李得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2,共8页
城市群铁路客运站点与网络的可达性与旅客城际出行的便捷顺畅息息相关。基于复杂网络Space-P建模方法,从城际旅客实际出行时间与出行费用出发,建立有向有权的城市群铁路客运城际网络;在城际网络基础上考虑站点间的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标... 城市群铁路客运站点与网络的可达性与旅客城际出行的便捷顺畅息息相关。基于复杂网络Space-P建模方法,从城际旅客实际出行时间与出行费用出发,建立有向有权的城市群铁路客运城际网络;在城际网络基础上考虑站点间的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标定站点间的换乘时间与换乘费用,建立耦合网络;采用平均最短旅行时间、平均最低出行费用、平均最低综合出行成本分别评估节点与网络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综合可达性;以成渝城市群铁路客运网络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网络相较于城际网络,出行时间、出行费用、综合可达性分别提升5.45%,11.89%,8.23%,推动不同运输方式间的高效耦合衔接是降低旅客出行成本及提高出行便捷程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交通可达性 复杂 城市 客运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关联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基于公路客运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宏伟 王启轩 张捷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城际客运交流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塑造作用愈发明显,深入地讨论客运网络的属性影响要素,有助于揭示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的交互机制。基于成渝城市群公路客运班次,构建城市群关联网络并解读其结构特征,进而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相关经济社会要... 城际客运交流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塑造作用愈发明显,深入地讨论客运网络的属性影响要素,有助于揭示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的交互机制。基于成渝城市群公路客运班次,构建城市群关联网络并解读其结构特征,进而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相关经济社会要素对网络中心度的影响机制,为未来的成渝区域发展提供启示。主要结论为:成渝公路客运城市网络以成都、重庆为双核,次级节点并不突出,区域整体呈现"西密东疏"的网络格局;城市公路客运网络中心度主要受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属性指标的影响;城市群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区域各类要素的集聚、扩散,需要流动空间和场所空间的相互传导和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客运 关联 影响因素 政策启示 成渝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城际客流的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宗会明 黄言 胡佯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5,82,共7页
交通流作为城市间要素流的重要表征,已逐渐替代传统研究中的城市属性数据,被用于城市网络分析研究中。基于成渝城市群51个城市单元间的铁路、公路客流,从联系强度和节点等级两个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城市... 交通流作为城市间要素流的重要表征,已逐渐替代传统研究中的城市属性数据,被用于城市网络分析研究中。基于成渝城市群51个城市单元间的铁路、公路客流,从联系强度和节点等级两个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呈现"双核、一轴、两带"布局,成渝、成绵乐、渝万客运专线以及沿江高速公路沿线成为高层级网络集中分布地带。(2)城市网络极化现象显著,成都市市区与重庆主城区辐射能力过强,高等级网络过于集中,次级城市网络发育不足。(3)公路运输仍是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的基础运输方式,覆盖率高,而高铁动车对城市网络等级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公路交通与普通列车。此外,行政要素依旧会对城市网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 城市联系 城市 成渝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成网条件下城际铁路网规划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6,共9页
随着2004版、2008版、2016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高速铁路网规模已经达到4.2万km,“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已建成约80%。在此背景下,如何高质量规划城市群城际铁路网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以... 随着2004版、2008版、2016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高速铁路网规模已经达到4.2万km,“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已建成约80%。在此背景下,如何高质量规划城市群城际铁路网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重点,首次提出“城际客运网”的概念;按照“空间—需求—供给”的规划思路,结合城市群空间格局、运输需求分布特征确定“城际客运网”;优先利用高铁承担城际客流,在高铁能力不足或线路不能覆盖的地方规划新建城际铁路,形成“城际铁路网”;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中原城市群社会经济、高速铁路网规划和上一轮城际铁路网规划;结合中原城市群及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多源数据的综合交通需求预测,构建了“十字主轴、象限放射、相连成环、区域多联”的城际客运网;针对客运网中的通道逐一开展客运需求与高铁网供给的互适性分析,构建了“十字、一环、多联”的城际铁路网;规划实现了城际铁路与高速铁路融合发展,避免了通道内线路的重复建设,推动了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规划构建了中原城市群“1-2-3-4-5 h”交通圈,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轨道交通分担率由11.7%提升至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交通强国 城市 城际客运 城际铁路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城市(群)发展研究
8
作者 张贵忠 杜彦良 +1 位作者 高阳 王玲玲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209,共11页
当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涌现出具有强劲辐射带动能力的超大城市(群),对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更好服务城市(群)交通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结合国内超大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广州枢纽、成都枢纽、北京枢纽等... 当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涌现出具有强劲辐射带动能力的超大城市(群),对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更好服务城市(群)交通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结合国内超大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广州枢纽、成都枢纽、北京枢纽等,精准梳理了我国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并研判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城市功能的发展路径,包括推动多网共站实现多层次轨道交通“点”融合,重视轨道“进核”实现融合水平提升,推动廊道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功能互补和技术经济最优,坚持公交化运营实现服务城市功能提升,增加线网供给实现国铁网和地铁网衔接融合;以北京市为例,给出了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城市功能的规划方案。建议从完善枢纽联通性、优化生产设施布局、发挥“点”融合作用、注重既有廊道资源利用、深入推进公交化开行等方面创新发展理念并加强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服务保障能力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多层次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 共站 公交化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路交通的成渝城市群功能多中心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黎耕 宗会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城市群多中心发展可以缓解核心城市过于集聚、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的问题,通过培育城市群多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分担核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基于尼克·格林多中心研究方法,选取运输快捷、花费时间少、乘客选择意愿... 城市群多中心发展可以缓解核心城市过于集聚、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的问题,通过培育城市群多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分担核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基于尼克·格林多中心研究方法,选取运输快捷、花费时间少、乘客选择意愿高的高速动车(G)、动车组(D)、城际高速(C)、直达特快(Z)、空调特快(T)等快速通勤列车,以成渝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铁路日均往来车次作为基础数据,计算分析成渝城市群功能多中心度,并与欧洲8城市区域、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成渝城市群中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区仍然是发展重心,在双核外,德阳、遂宁、万州、涪陵、长寿等城市具有成为新的区域多中心的潜力;(2)四川省南部自贡、泸州和重庆市东部忠县、黔江等12个地级市、市辖区仍然没有铁路客运的往来,使得城市群难以发挥完全的功能多中心效应;(3)成渝城市群功能多中心度偏低,属于功能多中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水平不如已经发展到典型功能多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多中心 成渝城市 铁路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铁路局客运路网结构及布局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凯 倪少权 郭秀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66,71,共7页
为促进成都铁路局客运路网完善发展,满足西南地区日益增加的客运需求,在分析成都铁路局"十二五"期间客运路网取得成就及铁路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路网、城市群间路网和区域城际铁路3个层次对成都铁路网布局进行分析,提... 为促进成都铁路局客运路网完善发展,满足西南地区日益增加的客运需求,在分析成都铁路局"十二五"期间客运路网取得成就及铁路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路网、城市群间路网和区域城际铁路3个层次对成都铁路网布局进行分析,提出加快西通道铁路建设、扩能改造成昆铁路和内六铁路、合理规划攀西城市群和川西地区路网规划、加快区域城际铁路建设的成都铁路局路网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铁路 客运通道 城市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距离视域下成渝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晓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61,共7页
高速铁路的网络化使得我国城市可达性整体得到优化。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时间距离视角修正传统旅游经济引力模型,构建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模型,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比较不同时间距离下成渝城市群旅游... 高速铁路的网络化使得我国城市可达性整体得到优化。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时间距离视角修正传统旅游经济引力模型,构建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模型,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比较不同时间距离下成渝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加强了成渝城市群区域内成员的旅游空间联系,提升了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量,部分城市在区域中的重要性发生改变,核心城市在区域内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发挥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成渝城市 时间距离 旅游空间结构 社会络分析 络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旅客出行特征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颖雪 吴兵 +1 位作者 李林波 刘志钢 《中国铁路》 2012年第7期29-33,共5页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旅客利用城际铁路(高铁、动车、普通列车)出行及其参照长途汽车客运出行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旅客对城际出行交通方式偏好不同,集散方式及集散时间亦存在差异;出行目的地与经济发展程度及城际交通设施服...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旅客利用城际铁路(高铁、动车、普通列车)出行及其参照长途汽车客运出行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旅客对城际出行交通方式偏好不同,集散方式及集散时间亦存在差异;出行目的地与经济发展程度及城际交通设施服务水平密切相关。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快速、方便仍是乘客最关心的出行因素,对出行费用的态度则存在差异;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被认为是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城际铁路 长途汽车客运 出行特征调查 满意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速铁路网络发展水平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星 许旺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9,共8页
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增进了我国核心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促进都市圈不断发展形成城市群,但各区域仍存在差距。为了能够更直观地衡量城市群区域内高速铁路网络的综合发展水平,建立较为全面的区域高速铁路网络发展水平评价... 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增进了我国核心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促进都市圈不断发展形成城市群,但各区域仍存在差距。为了能够更直观地衡量城市群区域内高速铁路网络的综合发展水平,建立较为全面的区域高速铁路网络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广义函数评价法综合评估成渝城市群高速铁路网络水平,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的高速铁路网络总体达标且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区域高速铁路发展水平的评估可为区域路网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成渝城市 区域发展 广义函数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时刻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晨璐 钟业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8-153,共6页
根据铁路客运数据,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铁路客运旅行时间、费用、连接站点以及车次变化,结果如下:(1)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省会城市铁路客运发展水平不均衡;(2)列车车次数代表的可选择性,武汉>长沙>南昌;(3)列车结构特别... 根据铁路客运数据,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铁路客运旅行时间、费用、连接站点以及车次变化,结果如下:(1)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省会城市铁路客运发展水平不均衡;(2)列车车次数代表的可选择性,武汉>长沙>南昌;(3)列车结构特别是高铁占比对平均费用影响显著;(4)与各枢纽城市联系密切程度,武汉与郑州、广州联系最为紧密,长沙与广州、武汉联系最为密切,南昌与武汉联系最紧密,南昌第二密切枢纽城市由北京转为上海;(5)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省会城市相互联系中,武汉与长沙的联系最为紧密,其次是武汉与南昌之间的联系,南昌与长沙的联系则相对最少.总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省会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且范围逐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 可达性格局 空间联系格局 长江中游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高速铁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35,共8页
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且深入的影响。基于成渝城市群的视角,综合运用面板回归预测模型、DID双重差分模型和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等方法,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成渝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 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且深入的影响。基于成渝城市群的视角,综合运用面板回归预测模型、DID双重差分模型和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等方法,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成渝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渝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于不同沿线区域带来的经济影响存在差异,从整体上看,对沿线区域经济的第二产业产值和城镇化率影响显著,体现出高速铁路经济的扩散效应;成渝高速铁路的运营大幅提高了沿线所有区域的可达性水平,改善了大部分欠发达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使沿线区域经济呈现均衡式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高速铁路 成渝城市 DID 模型 可达性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快速客运网加速形成
16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26,共1页
上海铁路局2009年已下达建设投资计划629.46亿元,计划投资23个项目,包括沪宁、宁安城际铁路,宁杭、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等设计时速250km/h及以上的高等级铁路和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等特大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站。新一轮铁路建... 上海铁路局2009年已下达建设投资计划629.46亿元,计划投资23个项目,包括沪宁、宁安城际铁路,宁杭、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等设计时速250km/h及以上的高等级铁路和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等特大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站。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的掀起,将使长三角铁路快速客运网加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客运 三角 上海铁路 铁路客运专线 城市综合交通 投资计划 高等级铁路 城际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中线高铁速度目标值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红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共6页
成渝中线高铁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为满足运输需求,在既有成渝铁路通道的基础上,建设更高标准的铁路通道对于实现两大中心城市的高效、优质连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同时对于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引领高速... 成渝中线高铁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为满足运输需求,在既有成渝铁路通道的基础上,建设更高标准的铁路通道对于实现两大中心城市的高效、优质连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同时对于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引领高速铁路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结合轨道交通发展形势,首先对轮轨系统、高速磁浮系统、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等不同系统制式的运营特点、发展前景、适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甄选出与路网融合性强、技术储备成熟的轮轨系统;进而对350 km/h,350 km/h预留400 km/h,400 km/h不同速度等级的高速轮轨铁路采用综合分析法、比较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推荐采用运输质量高、综合经济性优的400 km/h速度目标值的高速铁路。研究结论不仅满足成渝城市群的发展需求,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符合我国轮轨技术发展方向,为高速铁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 高速铁路 轮轨系统 高速磁浮系统 真空管道系统 速度目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将建成至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1至8小时交通圈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成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42,共1页
从铁道部获悉,目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在建规模已超过1万km。到2012年,我国将有1.3万km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届时,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 从铁道部获悉,目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在建规模已超过1万km。到2012年,我国将有1.3万km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届时,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城市 小时 交通 北京 铁路客运专线 快速客运 城际铁路 铁道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梦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2015年底将达12万km
19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273,共1页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主要城市及其周边1~2 h交通圈的目标,5年后我国将进入"2 h交通圈"的全面同城化新时代。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km;5年后,即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主要城市及其周边1~2 h交通圈的目标,5年后我国将进入"2 h交通圈"的全面同城化新时代。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km;5年后,即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以上,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中国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目前建设进度来看,2015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就将达到12万km,有望提前5年达到既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营业里程 KM 铁路运营里程 王梦恕 中国高速铁路 交通圈 快速客运 铁路总公司 城市 现代化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姓什么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敏华 ZHANG LIman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276,共2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到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发展的新阶段。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1小时都市圈”,都要求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四网融合”。“四网融合”将有力带动市域轨道交通的发展。从制式结构...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到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发展的新阶段。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1小时都市圈”,都要求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四网融合”。“四网融合”将有力带动市域轨道交通的发展。从制式结构看,我国铁路运营线路已超过15万km,城市轨道交通也超过1万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域轨道交通 干线铁路 城际铁路 都市圈 城市建设 融合 铁路运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