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量成本效果比在卫生技术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1
作者 张楠 石学峰 吴晶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年第2期64-68,共5页
国际上增量成本效果比在卫生技术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卫生决策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增量成本效果比的基本概念、意义及演进过程,并以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其在卫生决策制定中的应用,以推动卫生技术评估成为我国合理利用卫生... 国际上增量成本效果比在卫生技术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卫生决策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增量成本效果比的基本概念、意义及演进过程,并以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其在卫生决策制定中的应用,以推动卫生技术评估成为我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效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卫生技术评估 平均成本效果比 增量成本效果比 成本效果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保人群宫颈疾病筛查成本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小芳 刘艳莉 +2 位作者 孙勇 于民 欧阳静 《卫生经济研究》 2012年第1期42-43,共2页
宫颈疾病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的常见病患。宫颈癌是宫颈疾病的一种,也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因此,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已成为政府相... 宫颈疾病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的常见病患。宫颈癌是宫颈疾病的一种,也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因此,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临床医师、妇女保健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成本效果比 疾病筛查 低保人群 子宫内膜异位症 癌前病变 妇科肿瘤 女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干预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 被引量:6
3
作者 潘先棣 骆艳丽 +4 位作者 范晓舵 崔海松 张旭 陆峥 吴文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评估多维干预模式治疗抑郁症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60例抑郁症患者,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随机分为多维干预组(MI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抗抑... 目的:评估多维干预模式治疗抑郁症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60例抑郁症患者,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随机分为多维干预组(MI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抗抑郁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镇痛疗效,应用大体评定量表(General Assessment Scale,GAS)计算有效率和成本效果比,了解每获得1%有效率所需成本。结果:60例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男23例,女37例,经过8周治疗,多维干预组患者的HAMD17和VAS评分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尽管认知行为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导致成本增加,但是每获得1%有效率所需成本仍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多维干预模式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更佳,且具有更好的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干预模式 疼痛 抑郁症 疗效 成本效果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效果比五种可信区间估计法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莉 胡善联 陈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 给出成本效果比可信区间的最佳估计方法。方法 采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比较盒法、Taylor级数法、椭圆法、Fieller’s准则和非参数Bootstrap法等 5种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可信区间估计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卫... 目的 给出成本效果比可信区间的最佳估计方法。方法 采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比较盒法、Taylor级数法、椭圆法、Fieller’s准则和非参数Bootstrap法等 5种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可信区间估计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增量成本效果比的可信区间会带来偏倚 ,Fieller’s准则和非参数Bootstrap法的估计较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 可信区间估计法 卫生服务 精确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5
作者 徐蕾 王皓 葛卫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2-668,共7页
目的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对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性进行评估。方法构建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使用成本效果法评价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性。临床数据来自ASTRUM-004... 目的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对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性进行评估。方法构建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使用成本效果法评价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性。临床数据来自ASTRUM-004试验,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产出指标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对斯鲁利单抗价格降低进行情境分析。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相较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成本增加1951442元,ICER为每生命年2498816.54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期(PFS)状态效用值、体质量、斯鲁利单抗价格对ICER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基础分析结果稳健。情境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降价20%和80%时,均不具有经济性。结论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看,目前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并不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鲁利单抗 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分区生存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迷你中长和中长导管的成本效果分析
6
作者 杨小惠 盛婉婷 +1 位作者 曹秀珠 赵林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前期1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评价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2年8-12月,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减重手术的1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reeAge Pro... 目的 通过对前期1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评价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2年8-12月,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减重手术的1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reeAge Pro软件构建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决策树模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组相比迷你中长导管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868.51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对增量成本效果比值影响较大;概率性敏感性分析显示,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相对于迷你中长导管具有经济性概率为62.3%。结论 假定以2022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患者的个人意愿支付价格,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比迷你中长导管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中长导管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减重手术 决策树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检测指导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7
作者 李媛 郭凌川 +3 位作者 袁勇 郑强 金燕 明坚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背景与目的: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且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 背景与目的: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且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获益。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不同PD-L1检测方案指导N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成本和效果,为中国NSCLC患者选择具有成本效果的诊断以及指导免疫单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卫生体系视角,构建决策树模型,模拟评估早中期(ⅡA~ⅢB期)、晚期(Ⅳ期)NSCLC患者接受Ventana SP263检测、Dako 22C3即用型及Dako 22C3浓缩液检测的成本,以及获得正确诊断且接受正确治疗的比例(正确诊治率)。通过增量分析比较SP263相对于其他检测方式的经济性。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检验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指导NSCLC早中期患者化疗后辅助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时,相比22C3即用型检测方案或22C3浓缩液检测方案,SP263检测方案每正确诊断且接受正确治疗一位患者需要的增量成本为9449元,SP263检测方案具有成本效果。指导NSCLC晚期患者免疫单药治疗时,与22C3即用型或22C3浓缩液检测方案相比,SP263检测方案可以指导多种免疫单药治疗(阿替利珠单抗单药、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同时正确诊治率更高,且成本更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均证实结果的稳健性。结论:中国早中期和晚期NSCLC患者在进行免疫单药治疗时,SP263检测方案是具有成本效果的PD-L1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单药治疗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链的上海市枫林社区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工作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苏瑾 寿涓 +18 位作者 顾文钦 易春涛 徐莉苹 程莉莉 丁宏娟 周鹏 吴颖华 秦杰 薛斌 魏百川 王谦 彭燕 程毅敏 杨蓝 卫洋洋 王磊 祁瑨麟 邵迎 蔡立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89-2796,共8页
背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化,社区对全人群的单病种防治工作也在不断优化,但目前仍缺乏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社区防治的成效。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度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措施的成... 背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化,社区对全人群的单病种防治工作也在不断优化,但目前仍缺乏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社区防治的成效。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度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措施的成本效果,探究社区单病种全人群防治的初步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本研究以4293例枫林社区2016—2022年度接受骨质疏松防治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根据骨密度值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种状态:健康、低骨量、骨质疏松,以此构建Markov模型,分析不同状态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依据Markov模型预测值结合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计算QALY增量,统计2016—2022年防治工作投入的所有成本,以成本/QALY增量比来评价防治效果,通过文献检索确定的健康效用值和期望寿命计算求得QALY。结果枫林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总成本为33814102.15元。第一次诊断时社区骨质疏松防治人群的总QALY为77098.2889,人均均值为17.959,标准差为9.34;第二次诊断时防治人群的总QALY为79616.9361,人均均值为18.546,标准差为9.342,两次诊断QALY的差值为2518.6472。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2132.9070元/QALY,ICER值小于1倍(66965.10元)人均GDP,表明干预方案完全具有成本效果。结论本研究结合Markov模型及QALY对枫林社区持续接受骨质疏松随访管理的人群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枫林社区的骨质疏松防治干预方案是值得投入的,为后续骨质疏松的精准防治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社区单病种 防治 成本效果分析 马尔科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互联网抗凝门诊管理实践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文斌 戴梦飞 +5 位作者 兰晨 周琳 张济帆 葛卫红 于锋 徐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鼓楼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期间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治疗效果及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收集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接受抗凝管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纳入... 目的分析南京鼓楼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期间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治疗效果及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收集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接受抗凝管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纳入患者治疗范围内时间(TT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异性,患者同时满足TTR≥60%和INR变异性<0.65时,认为抗凝质量优。从患者角度分析成本效果,以增量成本效果比表示结果。结果互联网抗凝门诊和传统抗凝门诊分别有19例(67.86%)和67例(76.14%)达到抗凝质量优(P>0.05),平均TTR分别为(71.83±19.17)%和(71.74±23.41)%,两组具有相同的华法林抗凝效果,以实际成本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27.17元,低于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结论COVID-19流行期间,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抗凝门诊诊疗服务有效配合执行政府防疫政策,在保证相同抗凝效果的同时,明显节约患者经济成本,为后疫情时代优化医药卫生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互联网+ 抗凝治疗管理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 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秋平 余松林 +2 位作者 孙权 邵明义 张容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0-1277,共8页
目的ASTRUM-007的结果揭示了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临床获益,该研究旨在从中国卫生系统的角度,分析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阳性ESCC的经济性。方法建立包括无进展生存(PFS)、疾病进展(PD)和死... 目的ASTRUM-007的结果揭示了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临床获益,该研究旨在从中国卫生系统的角度,分析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PD-L1阳性ESCC的经济性。方法建立包括无进展生存(PFS)、疾病进展(PD)和死亡(D)的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评估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PD-L1阳性的晚期ESCC一线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模型周期为2周,研究时限为终生,贴现率设置为5%。模型输出的主要结果包括总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PSA)和情境分析来评估模型重要参数的改变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增量效果和增量成本分别为1.281 QALYs和266573.26元,ICER每QALY为208166.24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斯鲁利单抗的价格对ICER的影响最为敏感;PSA表明当意愿支付(WTP)阈值为3倍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时,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较安慰剂联合化疗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性;该研究对ASTRUM-007研究中亚组人群和斯鲁利单抗的慈善药物捐赠计划进行情境分析:在PD-L11≤综合阳性评分(CPS)<10的患者中,ICER每QALY为205056.83元;在PD-L1 CPS≥10患者中,ICER每QALY为218022.59元,ICER均值低于我国3倍人均GDP;在斯鲁利单抗患者援助计划的价格优惠下,总人群的ICER每QALY为59046.65元,PD-L11≤CPS<10的人群ICER每QALY为68294.42元,PD-L1 CPS≥10的人群ICER每QALY为44744.02元,ICER值均低于我国1倍人均GDP。结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鲁利单抗 程序性死亡配体1 食管鳞状细胞癌 成本-效果分析 分区生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广全 易仁平 +4 位作者 方苹苹 夏一淼 潘旻 葛坤坤 沈爱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5-1251,共7页
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伏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Ⅲ期临床试验FURLONG研究,构建三状态的分区生存模型,并结合治疗成本、效用值、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伏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Ⅲ期临床试验FURLONG研究,构建三状态的分区生存模型,并结合治疗成本、效用值、不良反应发生率、贴现率等参数,模拟得到总的增量成本效用比值(ICER),将ICER值与意愿支付值(WTP)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伏美替尼相较于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伏美替尼组比吉非替尼组多支出成本85786元,但多获得了0.62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用比值为138306元,小于我国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最佳支持治疗成本、无进展生存期(PFS)效用值和进展生存期(PD)效用值对ICER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为3倍我国人均GDP时,伏美替尼组相比吉非替尼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00.0%。情境分析结果验证了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论在2022年中国3倍人均GDP的意愿支付阈值下,选择伏美替尼单药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吉非替尼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美替尼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分区生存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杨绚如 薛晓鸥 +1 位作者 朱玉莹 张志航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0-1825,共6页
目的:利用TreeAge Pro软件构建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决策树模型,对丹白颗粒对比抗生素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济学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成本参数来源于药智网数据库和相关公开发表的数据。... 目的:利用TreeAge Pro软件构建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决策树模型,对丹白颗粒对比抗生素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济学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成本参数来源于药智网数据库和相关公开发表的数据。效果参数基于一项前瞻性真实世界队列研究得出,评价2种治疗方案的短期成本-效果,模型模拟时间跨度14 d。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匹配,使2组基线可比。通过基础分析,敏感性分析,包括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旋风图)、概率敏感性分析(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增量成本效果散点图),对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进行验证。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293.48元,与抗生素常规方案治疗比较,使用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每多降低1个中医证候评分需多支付293.48元。结论:在以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意愿支付阈值的情况下,丹白颗粒治疗比常规抗生素治疗更具有经济学。当患者意愿支付阈值越高,丹白颗粒治疗可获得更高经济性。该结果与基础分析的ICER结果相近,ICER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白颗粒 抗生素 真实世界研究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倾向性评分 成本-效果分析 TreeAge Pro软件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司他和达依泊汀α用于透析依赖性慢性肾病患者贫血治疗成本-效果分析
13
作者 徐菀佚 郭明星 +1 位作者 刘冉佳 崔向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评估罗沙司他与达依泊汀α注射液治疗透析依赖性慢性肾病(DD-CKD)患者贫血的成本-效果,为此类疾病治疗提供卫生经济学参考。方法基于Markov模型模拟为期终生(20年)的DD-CKD患者贫血治疗,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估算罗沙司他与达依... 目的评估罗沙司他与达依泊汀α注射液治疗透析依赖性慢性肾病(DD-CKD)患者贫血的成本-效果,为此类疾病治疗提供卫生经济学参考。方法基于Markov模型模拟为期终生(20年)的DD-CKD患者贫血治疗,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估算罗沙司他与达依泊汀α注射液治疗的总成本,并将健康结果转换成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使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来描述结果,并与支付意愿(WTP)进行比较,WTP阈值设定为257094元,是中国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3倍。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以测试模型的稳健性。结果罗沙司他总治疗成本为111902.41元,达依泊汀α注射液总治疗成本为52927.92元,使用罗沙司他的患者可获得的QALY为4.76,使用达依泊汀α注射液的患者可获得的QALY为4.74,ICER为每质量调整生命年2654912.45元,大于3倍人均GDP。因此,与达依泊汀α注射液相比,罗沙司他治疗DD-CKD患者贫血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下,与罗沙司他相比,达依泊汀α注射液治疗DD-CKD患者贫血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达依泊汀α注射液 透析依赖性慢性肾病贫血 MARKOV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I型灭活疫苗免疫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翁景清 兰锦清 +7 位作者 赵芝雅 柳炜 林正渠 傅桂明 李敏红 姚苹苹 陆群英 朱智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I型鼠脑疫苗在人群中的预防免疫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利用在疫区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考核的资料 ,评价疫苗免疫预防对于健康和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分别比较接种疫苗组和非接种组的成本、通过免疫而取得... 目的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I型鼠脑疫苗在人群中的预防免疫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利用在疫区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考核的资料 ,评价疫苗免疫预防对于健康和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分别比较接种疫苗组和非接种组的成本、通过免疫而取得的结果以及成本 -效果比值。所有疾病结局均来自于疫苗效果考核的观察。疫苗覆盖率、成本等资料来自现场收集的资料。结果 按目前免疫程序 ,HFRS灭活疫苗在人群中的有效率约 90 %。在所有年龄组人群中每减少 1名出血热病例的费用为 9773.2 8元。成本 -效果比值因不同年龄组而异 ,其中 30~ 39年龄组每增加 1个健康生命年需花费 12 0 88.6 9元 ,5 0~ 5 9岁年龄组每增加 1个健康生命年需花费 6 2 2 93 .12元。疫苗成本、保护期和保护率对成本 -效果比值最为敏感。结论 疫苗在所有年龄组易感者中均未能获得正效益 ,但在 30~ 39岁的高危人群中能取得最佳的成本 -效果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灭活疫苗 成本效果比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产前检查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15
作者 林爱华 方积乾 +2 位作者 张衍浩 翟祖唐 王文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增量成本效果比(CER)为指标,通过不同方案组的比较,初步探讨孕产妇产前检查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南部某省甲乙两县城1991及1992年的孕产妇资料,甲县城产检5次组CER值最小,乙县城产检6次组CER值最小。
关键词 产前保健 成本效果分析 增量成本效果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格偏离干预措施的成本效果评价
16
作者 刘肇瑞 黄悦勤 +3 位作者 刘宝花 郭琦 程辉 马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46-52,共7页
目的:采用成本效果评估方法,对青少年人格偏离干预措施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成本识别、成本测量和成本估价三个步骤计算青少年人格偏离干预措施的成本。分别以高一至高三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量表分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之... 目的:采用成本效果评估方法,对青少年人格偏离干预措施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成本识别、成本测量和成本估价三个步骤计算青少年人格偏离干预措施的成本。分别以高一至高三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量表分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值、干预组较对照组自高一至高三减少的人格偏离阳性人数的差值以及减少的新发人格偏离人数为效果指标,采用成本效果比值法,对青少年人格偏离的干预措施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青少年人格偏离的干预措施的成本为67860元。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干预措施实施后PDQ-4量表总分每下降1分,需花费9.25元。每减少1名总体人格偏离阳性的学生,需要花费6169元。每减少1名新发总体人格偏离学生,需花费2714元。各效果指标中,A组、B组和C组存在差异,十型人格偏离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青少年人格偏离干预措施简便易行,且成本较低。该模式对于各型人格偏离具有不同成本效果比值,可作为未来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比 青少年 人格偏离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50
17
作者 冯芮华 王增武 +5 位作者 王小万 李建 王馨 陈祚 崔月颖 朱曼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5大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行政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15个省/自治区的2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高血...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5大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行政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15个省/自治区的2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对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由受训的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1年。资料齐全且规范化管理满1年的患者共43 039例,在接受高血压单药治疗且随访期间治疗方案不变(但允许药物剂量调整)的10 456例患者中,有10 277例服用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性别、年龄和危险分层分组,按照1∶6∶1∶1∶3的比例进行匹配,最后入选7 032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受训者填写统一设计的管理病历,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合并症、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日用药剂量、规格、价格、实际服用天数等药物治疗信息。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结果 7 032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的患者中,年人均成本为219.0(553.0)元;收缩压下降率为(10.6±8.6)%,成本-效果比为20.7;舒张压下降率为(10.0±9.6)%,成本-效果比为21.9;血压控制率为75.1%(5 281/7 032),成本-效果比为2.9。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年人均成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控制率为效果指标时,ACEI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0、5.3、0.9,利尿剂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0、18.6、2.5,均较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RB的成本-效果比低。结论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ACEI和利尿剂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抗高血压药物 成本-效果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6个月间的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姜从玉 胡永善 +4 位作者 吴毅 孙莉敏 范文可 朱玉连 王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作成本-效果的经济学分析评价。方法:按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纳入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分别采集两...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作成本-效果的经济学分析评价。方法:按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纳入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分别采集两组患者自发病到发病后6个月的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以及各费用的详细费用构成。对于每例样本在入选时(V0)和第六个月月末(V3)分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康复组患者运动功能每提高1分,则需要消耗的住院相关费用、西药费、规范的康复费、总的康复费、直接医疗费和总的成本费用分别为:$314.90、$133.79、$100.12、$187.49、$579.25和$851.65,认知功能每提高1分消耗的成本费用分别为:$1905.36、$809.50、$605.82、$1134.48、$3504.94和$5153.17,综合功能每提高1分消耗的成本费用分别为:$272.85、$115.92、$86.75、$162.46、$501.92和$737.95。不管是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还是综合功能每提高1分,康复组所耗费的成本费用明显较对照组为低,对照组约是康复组的2—3倍。结论:三级康复治疗是一种经济的、有效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康复 卒中 偏瘫 直接医疗成本 直接非医疗成本 间接成本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前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亚军 许峻峰 +3 位作者 李楠 张向东 胡强 冯志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北京市14个区县的2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策实施前(2006年)、后(2008年)的有关成本效果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全市、城区和... 目的探讨北京市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北京市14个区县的2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策实施前(2006年)、后(2008年)的有关成本效果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全市、城区和郊区三个层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和配对t检验。结果成本投入方面,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和机构总投入在全市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后的数量明显高于政策实施前(P<0.05)。效果产出方面,计划免疫、慢病防治在全市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后的服务量较实施前明显增加(P<0.05);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管理、服务总量和妇幼保健服务量在政策实施前后中变化明显(P<0.05);基本医疗服务量和辅助检查服务量较实施前有增加但变化无差异(P>0.05)。成本效果之比显示,服务效率和人均受益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前者在全市和城区范围内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后,政府明显提高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投入,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人均受益量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以公共卫生服务量和服务效率增加更为明显,城区效果优于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收支两条线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6个月三级康复治疗期间的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姜从玉 王倩 +4 位作者 胡永善 吴毅 孙莉敏 范文可 朱玉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作成本-效果的经济学分析评价。方法脑卒中患者52例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内科...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作成本-效果的经济学分析评价。方法脑卒中患者52例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内科常规治疗同治疗组。对于每例样本在入选时(V0)和第六个月月末(V3)分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每提高1分,则需要消耗的住院相关费用、西药费、规范的康复费、总的康复费、直接医疗费和总的成本费用分别为$295.13、$126.79、$98.98、$195.41、$563.05和$843.04,认知功能每提高1分消耗的成本费用分别为$1852.38、$795.83、$621.28、$1226.52、$3533.96和$5291.33,综合功能每提高1分消耗的成本费用分别为$254.57、$109.37、$85.38、$168.56、$485.67和$727.18;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每提高1分,则需要消耗的住院相关费用、西药费、直接医疗费和总的成本费用分别为$746.51、$388.55、$1166.51和$1910.88,认知功能每提高1分消耗的成本费用分别为$4802.39、$2499.59、$7504.29和$12292.92,综合功能每提高1分消耗的成本费用分别为$646.08、$336.28、$1009.57和$1653.80。结论三级康复治疗是一种经济的、有效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 对照组 成本-效果 治疗组 住院 运动功能 综合功能 结论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