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决策树模型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迷你中长和中长导管的成本效果分析
1
作者 杨小惠 盛婉婷 +1 位作者 曹秀珠 赵林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前期1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评价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2年8-12月,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减重手术的1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reeAge Pro... 目的 通过对前期1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评价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 2022年8-12月,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减重手术的12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reeAge Pro软件构建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决策树模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组相比迷你中长导管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868.51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迷你中长导管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对增量成本效果比值影响较大;概率性敏感性分析显示,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相对于迷你中长导管具有经济性概率为62.3%。结论 假定以2022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患者的个人意愿支付价格,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比迷你中长导管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中长导管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减重手术 决策树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检测指导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2
作者 李媛 郭凌川 +3 位作者 袁勇 郑强 金燕 明坚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背景与目的: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且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 背景与目的: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且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获益。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不同PD-L1检测方案指导N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成本和效果,为中国NSCLC患者选择具有成本效果的诊断以及指导免疫单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卫生体系视角,构建决策树模型,模拟评估早中期(ⅡA~ⅢB期)、晚期(Ⅳ期)NSCLC患者接受Ventana SP263检测、Dako 22C3即用型及Dako 22C3浓缩液检测的成本,以及获得正确诊断且接受正确治疗的比例(正确诊治率)。通过增量分析比较SP263相对于其他检测方式的经济性。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检验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指导NSCLC早中期患者化疗后辅助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时,相比22C3即用型检测方案或22C3浓缩液检测方案,SP263检测方案每正确诊断且接受正确治疗一位患者需要的增量成本为9449元,SP263检测方案具有成本效果。指导NSCLC晚期患者免疫单药治疗时,与22C3即用型或22C3浓缩液检测方案相比,SP263检测方案可以指导多种免疫单药治疗(阿替利珠单抗单药、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同时正确诊治率更高,且成本更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均证实结果的稳健性。结论:中国早中期和晚期NSCLC患者在进行免疫单药治疗时,SP263检测方案是具有成本效果的PD-L1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单药治疗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链的上海市枫林社区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工作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瑾 寿涓 +18 位作者 顾文钦 易春涛 徐莉苹 程莉莉 丁宏娟 周鹏 吴颖华 秦杰 薛斌 魏百川 王谦 彭燕 程毅敏 杨蓝 卫洋洋 王磊 祁瑨麟 邵迎 蔡立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89-2796,共8页
背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化,社区对全人群的单病种防治工作也在不断优化,但目前仍缺乏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社区防治的成效。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度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措施的成... 背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化,社区对全人群的单病种防治工作也在不断优化,但目前仍缺乏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社区防治的成效。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度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骨质疏松全人群防治措施的成本效果,探究社区单病种全人群防治的初步成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本研究以4293例枫林社区2016—2022年度接受骨质疏松防治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根据骨密度值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种状态:健康、低骨量、骨质疏松,以此构建Markov模型,分析不同状态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依据Markov模型预测值结合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计算QALY增量,统计2016—2022年防治工作投入的所有成本,以成本/QALY增量比来评价防治效果,通过文献检索确定的健康效用值和期望寿命计算求得QALY。结果枫林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总成本为33814102.15元。第一次诊断时社区骨质疏松防治人群的总QALY为77098.2889,人均均值为17.959,标准差为9.34;第二次诊断时防治人群的总QALY为79616.9361,人均均值为18.546,标准差为9.342,两次诊断QALY的差值为2518.6472。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2132.9070元/QALY,ICER值小于1倍(66965.10元)人均GDP,表明干预方案完全具有成本效果。结论本研究结合Markov模型及QALY对枫林社区持续接受骨质疏松随访管理的人群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枫林社区的骨质疏松防治干预方案是值得投入的,为后续骨质疏松的精准防治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社区单病种 防治 成本效果分析 马尔科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互联网抗凝门诊管理实践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文斌 戴梦飞 +5 位作者 兰晨 周琳 张济帆 葛卫红 于锋 徐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鼓楼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期间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治疗效果及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收集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接受抗凝管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纳入... 目的分析南京鼓楼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期间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治疗效果及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收集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抗凝门诊与传统抗凝门诊接受抗凝管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纳入患者治疗范围内时间(TT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异性,患者同时满足TTR≥60%和INR变异性<0.65时,认为抗凝质量优。从患者角度分析成本效果,以增量成本效果比表示结果。结果互联网抗凝门诊和传统抗凝门诊分别有19例(67.86%)和67例(76.14%)达到抗凝质量优(P>0.05),平均TTR分别为(71.83±19.17)%和(71.74±23.41)%,两组具有相同的华法林抗凝效果,以实际成本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27.17元,低于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结论COVID-19流行期间,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抗凝门诊诊疗服务有效配合执行政府防疫政策,在保证相同抗凝效果的同时,明显节约患者经济成本,为后疫情时代优化医药卫生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互联网+ 抗凝治疗管理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前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亚军 许峻峰 +3 位作者 李楠 张向东 胡强 冯志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北京市14个区县的2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策实施前(2006年)、后(2008年)的有关成本效果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全市、城区和... 目的探讨北京市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北京市14个区县的2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策实施前(2006年)、后(2008年)的有关成本效果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全市、城区和郊区三个层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和配对t检验。结果成本投入方面,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和机构总投入在全市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后的数量明显高于政策实施前(P<0.05)。效果产出方面,计划免疫、慢病防治在全市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后的服务量较实施前明显增加(P<0.05);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管理、服务总量和妇幼保健服务量在政策实施前后中变化明显(P<0.05);基本医疗服务量和辅助检查服务量较实施前有增加但变化无差异(P>0.05)。成本效果之比显示,服务效率和人均受益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前者在全市和城区范围内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后,政府明显提高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投入,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人均受益量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以公共卫生服务量和服务效率增加更为明显,城区效果优于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收支两条线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亚玲 李俊 +2 位作者 叶云 余德智 陈红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9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西咪等抗组胺药联合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用美能,疗程均为4周,观...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9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西咪等抗组胺药联合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用美能,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成本效果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本抗组胺药物联合中药复方去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联用 慢性荨麻疹 疗效观察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俊 李亚玲 +1 位作者 闻永 岳朝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内服加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内服加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沙拉嗪和美常安胶囊,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成本效果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改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愈率高、成本效益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较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康复新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俊 李亚玲 +1 位作者 闻永 岳朝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2-768,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术式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行PPH术(P组48例)与M-M术(M组52...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术式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其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行PPH术(P组48例)与M-M术(M组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近、远期疗效,患者满意度,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P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出血情况,术后疼痛、肛门水肿等方面明显优于M组(P〈0.05);M组远期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明显优于P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有较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成本效益好,仍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较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术 M-M术 环状混合痔 疗效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效果分析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文 应晓华 刘杭生 《卫生经济研究》 2002年第12期9-10,共2页
成本效果分析是医疗卫生领域内被广泛采用的评价技术 ,为资源配置决策与优选项目确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福利经济学被认为是成本效果分析的理论基础 ,福利经济学观点与超福利主义观点相结合则是现实的理论指导。对成本效果分析理... 成本效果分析是医疗卫生领域内被广泛采用的评价技术 ,为资源配置决策与优选项目确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福利经济学被认为是成本效果分析的理论基础 ,福利经济学观点与超福利主义观点相结合则是现实的理论指导。对成本效果分析理论基础深入而全面地加以理解和把握 ,才能更好地运用该技术并理解所得结果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经济学 医疗卫生机构 成本效果分析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三高”人群粗杂粮干预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晓艳 张开金 +2 位作者 蔡玲玲 翟成凯 唐伯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99-1602,共4页
目的探讨南京市鼓楼区社区"三高"人群粗杂粮干预的成本效果,为粗杂粮干预是否具有可推广价值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高"人群进行粗杂粮干预,通过定期体检获得干预前后的体检资... 目的探讨南京市鼓楼区社区"三高"人群粗杂粮干预的成本效果,为粗杂粮干预是否具有可推广价值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高"人群进行粗杂粮干预,通过定期体检获得干预前后的体检资料,进行慢性病患者粗杂粮干预的成本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半年组与对照组比较,粗杂粮干预对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影响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11元/mmHg、16.91元/mmHg、110.32元/(mmol/L)、150.16元/(mmol/L)、107.77元/(mmol/L)、280.65元/(mmol/L);干预1年组与干预半年组比较,粗杂粮干预对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影响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21.99元/mmHg、272.12元/mmHg、409.79元/(mmol/L)、1045.35元/(mmol/L)、782.93元/(mmol/L)、2762.17元/(mmol/L)。结论社区"三高"人群粗杂粮干预成本低,效果好,成本效果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及长时间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粗杂粮干预 成本效果分析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在脑梗塞诊断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宏 刘越泽 刘晓宇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4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诊断 成本效果分析 脑梗塞 MPI CT 短暂性脑缺血 大型医疗设备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氯雷他定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冬梅 蔡茂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5-546,共2页
目的:对两种氯雷他定(百为坦和开瑞坦)治疗湿疹、皮炎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分别服用百为坦和开瑞坦,除观察疗效外还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疗效相当,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百为坦的治疗成 本明显... 目的:对两种氯雷他定(百为坦和开瑞坦)治疗湿疹、皮炎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分别服用百为坦和开瑞坦,除观察疗效外还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疗效相当,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百为坦的治疗成 本明显低于开瑞坦。结论:氯雷他定治疗湿疹、皮炎疗效高,安全性好。百为坦比开瑞坦治疗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皮炎 氯雷他定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健康家庭模式”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阎正民 龚志平 盛泽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健康家庭模式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及其成本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虹丽 陈文 应晓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4期249-251,共3页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成本效果分析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卫生服务需求 基层卫生服务 医学模式转变 卫生资源配置 人口老龄化 乡镇卫生院 大中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辅助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隋宾艳 赵琨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9,共4页
本文基于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了一个基于Markov队列的决策分析模型,比较肝细胞癌手术后患者开展辅助CIK治疗相对于不开展CIK辅助治疗的成本效果。结果显示:按年贴现率3%计算,手术后辅助CIK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可获得1.49个QALYs... 本文基于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了一个基于Markov队列的决策分析模型,比较肝细胞癌手术后患者开展辅助CIK治疗相对于不开展CIK辅助治疗的成本效果。结果显示:按年贴现率3%计算,手术后辅助CIK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可获得1.49个QALYs的额外收益,其相应花费的额外成本为131 912.43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8 927.49元/QALY。根据WHO关于低于3倍人均GDP的成本效果阈值设定,对术后肝细胞癌患者而言,辅助CIK治疗是具有成本效果的新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治疗 成本效果分析 肝细胞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筛查酒精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胜云 段志辉 +2 位作者 ASPHAUG L THIELE M KRAG A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5-185,共1页
【据《Hepatology》2019年10月报道】题:无创筛查酒精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成本效果分析(作者Asphaug L等)酒精相关性肝病常常难以被发现,直到终末期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表现时才被引起注意。该研究旨在分析针对进展期酒精相关性肝纤维化的经... 【据《Hepatology》2019年10月报道】题:无创筛查酒精相关性肝纤维化的成本效果分析(作者Asphaug L等)酒精相关性肝病常常难以被发现,直到终末期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表现时才被引起注意。该研究旨在分析针对进展期酒精相关性肝纤维化的经济、高效的无创筛查方法的成本效果。来自挪威的Asphaug等进行了一项现实世界数据的研究,作者从丹麦多中心招募了具有肝活检病理结果的大量饮酒者,评价一级诊疗中心采用的4种筛查策略:(1)传统的肝功能化验,如果结果阳性则进一步完善腹部超声;(2)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强化的肝纤维化(ELF)试验,如果结果阳性则进一步完善肝硬度(LSM)检查;(3)三级策略:在进行第2种策略前进行Forns索引(根据年龄、血小板计数、GGT、胆固醇水平得到的无创预测公式);(4)直接进行LSM检查。应用决策树和Markov联合模型进一步评价短期结果(每项准确诊断的成本)和长期结果[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肝功能化验 肝功能失代偿 诊疗中心 肝活检病理 筛查方法 饮酒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成本效果分析的简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武强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ANALYSIS 广义 卫生干预措施 决策依据 卫生资源 健康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产前检查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18
作者 林爱华 方积乾 +2 位作者 张衍浩 翟祖唐 王文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增量成本效果比(CER)为指标,通过不同方案组的比较,初步探讨孕产妇产前检查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南部某省甲乙两县城1991及1992年的孕产妇资料,甲县城产检5次组CER值最小,乙县城产检6次组CER值最小。
关键词 产前保健 成本效果分析 增量成本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惠文 赵文博 +8 位作者 居文慧 吴川杰 孙欢 费晓璐 魏岚 韩优莉 金承刚 李明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4,168,共10页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IVT)、动脉溶栓(IAT)、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IVT+MT)和动静脉联合溶栓(IVT+IAT)4种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相关决策者选择治疗策略和制订相应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医...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IVT)、动脉溶栓(IAT)、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IVT+MT)和动静脉联合溶栓(IVT+IAT)4种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相关决策者选择治疗策略和制订相应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角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运用决策树模型和Markov模型分别评价4种措施干预后短期(治疗后90 d)和长期(治疗后20年)的成本效果,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确定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该研究的时间周期设定为20年,用以模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全生命周期,贴现率为3%。疾病状态分为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残疾(mRS评分3~5分)和死亡(mRS评分6分)。4种治疗策略的效果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评价IAT、IVT+MT和IVT+IAT分别与IVT相比,每增加1个QALY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以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65000元计算,ICER<195000元/QALY的意愿支付阈值认为某种血管再通策略具有成本效果。结果(1)对4种血管内治疗策略的治疗费由低到高为IVT(10062.46元)、IAT(25099.24元)、IVT+IAT(29730.92元)、IVT+MT(53330.99元)。(2)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年,IAT、IVT+IAT和IVT+MT与单独IVT相比均不具有成本效果;术后第3年,IVT+IAT和IAT仍不具有成本效果,而IVT+MT则略小于195000元/QALY元的意愿支付阈值;术后第20年,IVT+MT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每增加1个QALY需要支付71102.03元。当模拟1000人研究队列,20年后,IVT+MT与IVT相比,能够增加18例术后功能独立,避免4例残疾和13例死亡。(3)确定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定性。结论对于具有IVT适应证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IVT+MT策略具有长期成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再通 大血管闭塞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房颤动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汤志杰 孙国珍 +4 位作者 王洁 刘沈馨雨 鲍志鹏 杨刚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2,117,共10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无症状房颤发作隐匿,居民知晓率低,易导致不良结局,带来沉重负担,疾病筛查应先行于并发症的预防,无症状房颤的筛查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房颤筛查的焦点问题包括最适筛查人...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无症状房颤发作隐匿,居民知晓率低,易导致不良结局,带来沉重负担,疾病筛查应先行于并发症的预防,无症状房颤的筛查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房颤筛查的焦点问题包括最适筛查人群的探讨、筛查设备与方式的优选、筛查参与度的提升、确诊者抗凝治疗的规范及最佳经济性筛查方案的评估。本研究纳入25篇房颤筛查相关文献,系统梳理近5年患者管理指南中的房颤筛查部分,综合专家意见,从常规筛查的筛查策略、筛查设备、筛查参与度、抗凝参与度及卒中后筛查的监测时长、监测方式方面,分析目前房颤筛查的研究进展,并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剖析房颤筛查的策略对成本效果的影响,明晰筛查和抗凝治疗参与率的经济性作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目前国际上房颤筛查与管理的公认指南为《欧洲心律学会指南》及《北美心律学会指南》,房颤筛查成本效果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进行终生模拟,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包括卒中事件、出血事件、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等。多数指南/共识建议选取65~75岁的高风险人群应用便携单导联心电仪等新型设备进行常规筛查,以利于连续监测,提升房颤检出率;对于卒中后筛查,国内外指南均强调在隐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患者中进行房颤筛查,筛查手段主要聚焦到长程心电图和植入式心电记录设备(ICM)上。综上,虽然目前对房颤筛查成本效果的认识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分歧有待弥合,同时我国相关研究不充分,对房颤筛查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更为欠缺,未来需要基于国内的环境,构建更加准确、具体的筛查模型,通过大量实践完善我国的房颤管理指南,为提升居民寿命和生活质量、减轻医疗经济负担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疾病早期检查 诊断筛查项目 全科医学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