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及其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陶玲 杨丽 王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4,共6页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是一种和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及HTLV-1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等疾病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以往对于该病毒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其导致这两种常见疾病,近来发现越来越多的自...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是一种和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及HTLV-1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等疾病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以往对于该病毒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其导致这两种常见疾病,近来发现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该病毒的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该病毒通常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后发病,一旦发病治疗往往收效甚微,明确病毒如何侵入机体、其致病机制、如何和机体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在细胞内长期潜伏,以便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我们总结了该病毒导致的相关免疫性疾病、该病毒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及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人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致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H1突变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忠琨 张闰 +7 位作者 葛峥 刘娟 郭星 乔纯 吴雨洁 仇海荣 张建富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1突变在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通过对42例成人T-ALL患者外显子(exon)26/异二聚体N末端(HD-N)、exon27/异二聚体C末端(HD-C)、exon28和exon34/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 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1突变在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通过对42例成人T-ALL患者外显子(exon)26/异二聚体N末端(HD-N)、exon27/异二聚体C末端(HD-C)、exon28和exon34/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域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研究NOTCH1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突变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本组成人T-ALL中NOTCH1突变率66.7%(28/42),共发现45种NOTCH1突变,最多见于HD-N(48.9%,22/45)和PEST(40.0%,18/45);HD-N结构域突变最多位于氨基酸位点1575(L1575P)(25.0%,7/28),PEST结构域突变最多位于氨基酸位点2443(14.3%,4/28);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NOTCH1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91.7%vs 54.5%,P=0.021);骨髓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比例超过50%者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95.8%vs 57.1%,P=0.006);流式免疫表型CD10阳性表达率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51.9%vs 0%,P=0.006)),CD15和CD11b阳性表达率突变组显著低于无突变组(分别为5.3%vs 42.9%,P=0.047和0%vs 57.1%,P=0.002)。结论:成人T-ALL的NOTCH1突变具有不同于儿童的突变特征和预后意义,而且中国成人T-ALL的NOTCH1突变与西方国家相比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NRP-1基因对人T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红梅 徐振媛 +2 位作者 杜秀平 李滔涛 韩正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47-1452,共6页
目的:探讨RNAi沉默NRP-1基因对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我们前期构建好的p LB-NRP-1/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感染至Jurkat细胞中,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用AV/P... 目的:探讨RNAi沉默NRP-1基因对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我们前期构建好的p LB-NRP-1/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感染至Jurkat细胞中,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处理后细胞增殖情况;用AV/PI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结果:细胞增殖结果:在48、72、96 h时间点NRP-1/shRNA干扰组的OD值均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RP-1/shRNA干扰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敏感性检测结果:EPI浓度为0.025、0.05、0.1、0.2、0.4μg/ml时,NRP-1/shRNA干扰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较相应对照组高,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选择IC50进行EPI诱导后,NRP-1/shRNA干扰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RP-1/shRNA干扰组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Bax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RP-1/shRNA干扰组G0/G1期细胞的比例增高,S期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i沉默NRP-1基因可抑制Jurkat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涉及Bcl-2/Bax途径的调节;并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降低细胞的增殖水平,诱导细胞进入凋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P-1 RNA干扰 病毒载体 t细胞白血病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化疗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生长阻滞及凋亡
4
作者 朱小飞 郭晓芳 +4 位作者 孙瑞利 高志涛 马淑君 张婧婧 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7-791,共5页
目的:研究Sirtuin1(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T2增殖及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比较了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与其他两种白血病细胞系(Jurkat,MOLT-4)中Sirt1 mRNA表达水平;通过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Nicoti... 目的:研究Sirtuin1(Sirt1)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T2增殖及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比较了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与其他两种白血病细胞系(Jurkat,MOLT-4)中Sirt1 mRNA表达水平;通过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Nicotinamide)处理MT2细胞后,观察其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M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Nico-tinamide对MT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成人白血病细胞系MT2中Sir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Jurkat细胞系(P<0.05),而与MOLT-4细胞系无明显差异;抑制Sirt1的去乙酰化酶活性能明显抑制MT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皱缩、卷曲及破裂等凋亡样形态改变。结论:抑制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可能是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可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细胞白血病 Mt2细胞 Sirt1去乙酰化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靶向型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方心葵 王欣 孙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26,共9页
目前肿瘤治疗主要使用放疗、药物化疗,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研发肿瘤靶向性药物是未来发展趋势.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 cell leukemia,ATL)是一种由HTLV-1病毒引起的人恶性CD4 T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溶瘤性水泡性口... 目前肿瘤治疗主要使用放疗、药物化疗,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研发肿瘤靶向性药物是未来发展趋势.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 cell leukemia,ATL)是一种由HTLV-1病毒引起的人恶性CD4 T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溶瘤性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是一种肿瘤治疗病毒载体,利用HIV-1囊膜蛋白gp160对野生型VSV病毒进行假型化改造,研制了具备人CD4受体靶向性的重组VSV病毒(VSV-△G-gp160G),在对ATL病人肿瘤细胞进行的体外杀伤实验(ex vivo)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成人t细胞白血病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XW7在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星 张闰 +5 位作者 葛峥 许景艳 李敏 乔纯 仇海荣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2-618,共7页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L患者FBXW7外显子5-12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FBXW7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与NOTCH1突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意义。结果:本组成人T-ALL中FBXW7突变率11.1%,共发现4种点突变(R465H,R465L,R479P和R505C)和1个插入/缺失突变,FBXW7突变全部位于WD40结构域。研究还发现,FBXW7突变患者中83.3%同时存在NOTCH1突变,与FBXW7突变并存的NOTCH1突变均发生于HD结构域,包括点突变(L1574P,L1596H和L1600P),和缺失/插入突变。此外,研究还显示,FBXW7单独突变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无突变组延长(P=0.049)。结论:FBXW7突变可能在NOTCH1介导的TALL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XW7 NOtCH1 成人 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突变型IgG4长铰链区和4-1BB共刺激域的靶向CD19 CAR-T细胞构建及抗白血病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灿 安志静 +2 位作者 白玥 王琛琛 钟晓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88-1992,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突变型IgG4长铰链区和4-1BB共刺激域的靶向CD19 CAR-T细胞(CART19),并在体内和体外证明其抗肿瘤的能力。方法:构建CD19 CAR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转导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的健康志愿者T细胞,从而获得CART19...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突变型IgG4长铰链区和4-1BB共刺激域的靶向CD19 CAR-T细胞(CART19),并在体内和体外证明其抗肿瘤的能力。方法:构建CD19 CAR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转导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的健康志愿者T细胞,从而获得CART1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转导效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D107a和IFN-γ水平,以及CFSE染色后的细胞增殖情况;4 h荧光杀伤实验评估CART19细胞的体外抗肿瘤能力;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的IFN-γ释放水平;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评估CART19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一种新的CART19细胞;CD19^(+)细胞可以特异性刺激CART19细胞表达CD107a和IFN-γ、促进CART19细胞增殖以及分泌IFN-γ;4 h共培养荧光杀伤实验显示CART19细胞对NALM6-GL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CART19细胞可以显著提高白血病小鼠的生存率。结论:成功构建了可以有效治疗CD19^(+)肿瘤的基于突变型IgG4长铰链区和4-1BB共刺激域CART19细胞,为下一步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D19 突变型IgG4长铰链区 4-1BB共刺激域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感染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红阳 单易非 +2 位作者 王平 邱丙森 王松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研究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患者中是否存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 (HTLV Ⅰ )的感染。方法 检测CTCL患者血清中的HTLV Ⅰ抗体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和活检标本中的前病毒DNA。结果 PCR法检测CTCL患者外周血样 5 7例 ,其中HT... 目的 研究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患者中是否存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 (HTLV Ⅰ )的感染。方法 检测CTCL患者血清中的HTLV Ⅰ抗体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和活检标本中的前病毒DNA。结果 PCR法检测CTCL患者外周血样 5 7例 ,其中HTLV Ⅰ前病毒DNA阳性患者 6例 ;ELISA法检测CTCL患者 5 4例 ,其中 1例为可疑阳性 ;Western印迹法检测CTCL患者 18例 ,其中HTLV Ⅰ抗体阳性者 4例 ,此 4例患者前病毒DNAPCR结果也为阳性。结论 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存在HTLV Ⅰ病毒感染 ,CTCL与HTLV Ⅰ有一定的关系。HTLV Ⅰ病毒感染可能是CTCL发病的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感染 CtCL HtL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PD-1/PD-L1表达量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缪希莉 梅四清 高贵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56-1659,共4页
目的:研究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中不同T细胞亚群含量、PD-1/PD-L1表达量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无症状期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HIV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检测CD3^+CD4^+CD8-、CD3^+CD4-CD8^+、C... 目的:研究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中不同T细胞亚群含量、PD-1/PD-L1表达量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无症状期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HIV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检测CD3^+CD4^+CD8-、CD3^+CD4-CD8^+、CD4^+CD25^+Foxp3+、CD4^+CD25^+CD127low/-细胞含量以及PD-1/PD-L1表达量。结果:HIV组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数目、百分比以及CD4^+CD25^+Foxp3+、CD4^+CD25^+CD127low/-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8^+细胞数目及百分比、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low/-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表面PD-L1和PD-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表面PD-L1、PD-1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HIV组病毒载量越大,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百分比越低,CD3^+CD4-CD8^+、CD4^+CD25^+Foxp3+、CD4^+CD25^+CD127low/-细胞百分比以及CD4^+T细胞表面PD-1/PD-L1阳性百分比越高。结论:无症状期HIV感染患者的免疫特征是CD4^+T细胞数目减少、CD8^+T细胞数目增多且CD4^+CD25^+Treg细胞的绝对含量减少、相对含量增多,PD-1/PD-L1途径是HIV作用于CD4^+T细胞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D4+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移植瘤生长与肺转移的影响
10
作者 李玉迁 徐庆胜 +4 位作者 魏洪 王皞 王硕石 蒋立娜 袁心怡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61,共10页
目的:探究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VSV-IN)对小鼠三阴性乳腺癌4T1细胞移植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VSV以MOI=1、MOI=10、MOI=100感染4T1细胞12、24、48 h后,CCK-8法检测4T1细胞死亡率,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 目的:探究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VSV-IN)对小鼠三阴性乳腺癌4T1细胞移植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VSV以MOI=1、MOI=10、MOI=100感染4T1细胞12、24、48 h后,CCK-8法检测4T1细胞死亡率,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PCR检测细胞中E-cadherin、MMP-2、MMP-9 mRNA的表达。于雌性BALB/c小鼠脂肪垫接种1×10^(6)个/mL的4T1细胞0.1 mL,构建4T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待小鼠肿瘤体积达200 mm3,分别向移植瘤内注射PBS、紫杉醇(TAX)(15 mg/kg)、VSV-IN(1×10^(6)pfu/只),每周1次。给药4次后,处死小鼠、剥离完整移植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肺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肿瘤肺部转移结节,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T细胞亚群比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6及TNF-α水平,利用GEPIA在线分析乳腺肿中迁移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MMP-2、MMP-9与E-cadherin的表达,利用蛋白-蛋白对接技术预测VSV-IN的G蛋白、M蛋白与ERK2、E-cadherin的亲和力。结果:经MOI=10、100的VSV-IN处理48 h后,4T1细胞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VSV-IN组(MOI=10)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VSV-IN组移植瘤生长较对照组减缓且终点体积显著减小(P<0.05),VSV-IN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量显著减少[(12.86±1.86)vs(24±3.67)个,P<0.01],脾内CD4^(+)T、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均P<0.05),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GEPIA分析发现在乳腺癌中E-cadherin、MMP-9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VSV-IN组小鼠肿瘤细胞内MMP-9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SV-IN的G、M蛋白与ERK2的结合自由能分别为–11.7 kcal/mol、–6.4 kcal/mol。结论:野生型VSV-IN可抑制4T1细胞荷瘤小鼠的移植瘤生长及转移,这可能与其促进抗肿瘤免疫及调控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 三阴性乳腺癌 4t1细胞 迁移 蛋白-蛋白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HTLV-1病毒Tax蛋白表达的T细胞中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苏慧 牛志国 +5 位作者 李俊英 胡新攀 赵玲玲 范勇利 陈丽媛 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3-976,981,共5页
目的:构建人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TaxP及TaxN细胞进行表达,并研究其对Tax蛋白表达的T细胞中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中HMGB1的cDNA,连接于真... 目的:构建人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TaxP及TaxN细胞进行表达,并研究其对Tax蛋白表达的T细胞中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中HMGB1的cDNA,连接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将pcDNA3.0-HMGB1转染TaxP及TaxN细胞,48小时后检测RT-PCR检测HMGB1和Tax mRNA的表达,HMGB1及p65蛋白的表达;将pcDNA3.0-HMGB1和NF-κB报告基因共转染TaxP及TaxN细胞48小时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0-HMGB1;Tax可以促进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HMGB1可以促进p65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能上调NF-κB活性。结论:HMGB1能协同Tax蛋白激活NF-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组蛋白 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介导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晓琼 赵智刚 +3 位作者 王红祥 李秋柏 吕建 邹萍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39-542,共4页
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从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获取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IDO的表达;在有或无1-甲基色氨酸(1-MT)存在下,以白血病细胞为... 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从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获取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IDO的表达;在有或无1-甲基色氨酸(1-MT)存在下,以白血病细胞为刺激细胞,外周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建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MLR),利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相应MLR体系上清液中的IDO活性。结果显示,在2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17例患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上有IDO的表达;白血病细胞上的IDO活性抑制MLR体系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白血病细胞表达的IDO活性能阻抑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它可能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t淋巴细胞 1-甲基色氨酸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成人变应性哮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天盆 巫学兰 +1 位作者 吴健民 胡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6-399,共4页
目的 :分析湖北地区汉族成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 1 (Tim 1 )外显子 4插入 (ins) 缺失 (del)多态性和内含子 8拼接供体部位 (间插序列interveningsequence ,IVS) 8+9G 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 目的 :分析湖北地区汉族成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 1 (Tim 1 )外显子 4插入 (ins) 缺失 (del)多态性和内含子 8拼接供体部位 (间插序列interveningsequence ,IVS) 8+9G 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 ,探讨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1 0 0例湖北地区健康者和 1 1 9例变应性哮喘患者Tim 1外显子ins del和IVS 8+9G A的SNP ,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湖北地区汉族健康成年人群Tim 1外显子 4del del纯合子、del ins杂合子和ins ins纯合的频率分别是 0 6 2 0、0 30 0和 0 0 80 ;Tim 1IVS 8+9G G、G A和A A的频率分别是0 780、0 1 90和 0 0 30。②变应性哮喘患者Tim 1外显子 4del del纯合子、del ins杂合子和ins ins纯合的频率分别是 0 6 1 3,0 35 3,0 0 34,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Tim 1IVS 8+9G G、G A和A A的频率分别是 0 790 ,0 2 0 2 ,0 0 0 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湖北汉族人群存在Tim 1外显子 4插入 缺失和IVS 8+9G A多态性 ,其分布与日本人群相似 ,T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1 人甲型肝炎病毒受体-1 基因多态性 变应性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u-LTR PCR方法检测HAART治疗系列各细胞亚群的整合型HIV-1 DNA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娟 焦艳梅 +3 位作者 高艳青 寇卜心 张彤 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应用Alu-LTR PCR方法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系列的CD4+T,CD8+T及B细胞进行检测,明确不同细胞亚群及HAART治疗的不同阶段是否存在整合的HIV-1 DNA。方法收集20例HIV-1感染患者HAART治... 目的应用Alu-LTR PCR方法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系列的CD4+T,CD8+T及B细胞进行检测,明确不同细胞亚群及HAART治疗的不同阶段是否存在整合的HIV-1 DNA。方法收集20例HIV-1感染患者HAART治疗过程中0、4、12周及10例健康对照的抗凝血标本,纯化CD4+T,CD8+T及B细胞并提取DNA,应用Alu-LTR 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例HIV-1感染者HAART治疗系列中CD4+T细胞及CD8+T细胞成功扩出目的片段,CD8+T细胞所扩条带亮度均低于CD4+T细胞,HAART治疗系列0、4、12周标本所扩条带亮度没有明显差异。B细胞及10例健康者均为阴性。结论 CD4+T及CD8+T细胞存在整合型HIV-1 DNA,HIV储藏库主要存在于CD4+T细胞内。B细胞内不存在整合型HIV-1 DNA。随着HAART治疗的进程,整合型HIV-1 DNA仍然存在,进一步证明HAART不能根除HIV储藏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LtR PCR 整合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CD4+t细胞 CD8+t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mcl-1-shRNA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和化疗敏感性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锐 张旭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hRNA沉默mcl-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生长作用以及化疗敏感性影响。方法利用已构建的携带mcl-1-shRNA的慢病毒载体lenti-mcl-1-shRNA感染食管癌细胞EC9706细胞系,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对食管癌细胞mcl-1...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hRNA沉默mcl-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生长作用以及化疗敏感性影响。方法利用已构建的携带mcl-1-shRNA的慢病毒载体lenti-mcl-1-shRNA感染食管癌细胞EC9706细胞系,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对食管癌细胞mcl-1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MTT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食管癌细胞的生长作用、增殖和凋亡及化疗敏感性影响。结果感染慢病毒lenti-mcl-1-shRNA后,mc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MTT结果显示,重组慢病毒lenti-mcl-1-shRNA可以有效抑制EC9706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mcl-1-shRNA可以诱导EC9706细胞凋亡,从而影响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感染重组慢病毒lenti-mcl-1-shRNA后,可以明显增加顺铂对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提高药物敏感性(P<0.05)。结论慢病毒载体lenti-mcl-1-shRNA可有效抑制mcl-1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并增加食管癌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白血病-1基因 RNA干扰 病毒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PVT 1/miR-15 a/Bmi-1通路调控HGC-27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婧瑛 吴雅娴 +3 位作者 金小岩 凌辉 于霆峰 王凌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3-713,共11页
【目的】探讨lncRNA-PVT1/miR-15a/Bmi-1通路在胃癌细胞体外增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研究PVT1,miR-15a及Bmi-1在HGC-27胃癌细胞体外增殖中的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HGC-27分为如下组别:①空白对照组、si-PVT1(转染PVT1 siR... 【目的】探讨lncRNA-PVT1/miR-15a/Bmi-1通路在胃癌细胞体外增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研究PVT1,miR-15a及Bmi-1在HGC-27胃癌细胞体外增殖中的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HGC-27分为如下组别:①空白对照组、si-PVT1(转染PVT1 siRNA)和si-PVT1 NC(转染PVT1 siRNAscramble阴性对照);②空白对照组、miR-15a(转染miR-15a模拟物)和miR-15a NC(转染miR-15a模拟物的阴性对照)。③空白对照组、si-Bmi-1(转染Bmi-1的siRNA)和si-Bmi-1 NC(转染Bmi-1的siRNAscramble阴性对照)。采用MTS法检测上述组别的细胞增殖情况。在抑制PVT1后检测不同组别PVT1、miR-15a和Bmi-1的表达情况。为验证miR-15a与Bmi-1之间的调节关系,将HGC-27胃癌细胞株分为3组:空白对照、miR-15a(转染miR-15a模拟物)和miR-15a NC(转染模拟物阴性对照),检测各组miR-15a和Bmi-1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PVT1与miR-15a以及miR-15a与Bmi-1的潜在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PVT1与miR-15a以及miR-15a和Bmi-1之间的靶向调节关系。在前述基础上,逆向验证PVT1、miR-15a和Bmi-1三者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抑制PVT1、Bmi-1或者过表达miR-15a后,HGC-27胃癌细胞的OD490值以及增殖率在0 h后的不同时间点均出现显著降低(P<0.01);抑制PVT1后,Bmi-1的表达出现降低,而miR-15a表达增高(P<0.01);转染miR-15a后,miR-15a表达升高,而Bmi-1表达出现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和miR-15a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相比,PVT1以及Bmi-1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萤光素酶活性在miR-15a模拟物组呈现显著降低,两者分别下降约56%和32%左右(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si-PVT1 NC组相比,si-PVT1组PVT1和Bmi-1表达明显下降,miR-15a表达升高,在si-PVT1组加入miR-15a inhibitor之后,miR-15a表达下降,PVT1和Bmi-1的表达降低均出现了逆转;而si-PVT1组加入miR-15a后,miR-15a表达升高,在si-PVT1组加入miR-15a之后,miR-15a表达升高,PVT1和Bmi-1的表达出现进一步下降。【结论】LncRNA-PVT1能够通过靶向抑制miR-15a上调Bmi-1(lncRNA-PVT1/miR-15a/Bmi-1通路),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PVt1 微小RNA-15a 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 胃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季芳 刘晓明 饶军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研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检测实验猴血清中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TLV-1型)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ds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采用经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型)的Env蛋白作为包被用抗原,建立了... 目的研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检测实验猴血清中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TLV-1型)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ds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采用经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型)的Env蛋白作为包被用抗原,建立了检测STLV-1的dsELISA诊断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筛选试剂,确定了dsELISA诊断试剂盒的相关条件,并经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考查该试剂盒质量。结果试剂盒特异性好,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7%,批间重复试验CV<10%。对200份猴血清进行随机检测,与国际公认的诊断试剂盒(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符合率为97%。结论本试剂盒可初步应用于临床上实验猴STLV-1型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 双抗原夹心法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arrestin1通过miR-652-5p促进T-ALL细胞线粒体活性氧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皓飚 刘姗 +3 位作者 郭维 刘海燕 于洁 邹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6-1461,共6页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含量(ROS)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稳定敲低β-arrestin1(Siβ1)的T-ALL细胞株Jurka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探针法分别检测细胞及线粒体内ROS含量。micro...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含量(ROS)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稳定敲低β-arrestin1(Siβ1)的T-ALL细胞株Jurka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探针法分别检测细胞及线粒体内ROS含量。microRNA芯片检测及分析和Q-PCR验证β-arrestin1与microRNA的关系。miRbase软件预测microRNA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microRNA靶基因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合。结果:成功构建Jurkat Siβ1稳定细胞株,Jurkat Siβ1整个细胞水平ROS含量略降低,且线粒体内ROS含量明显降低。microRNA芯片分析发现,多种与T-ALL相关的microRNA呈差异表达,其中miR-652-5p在Jurkat Siβ1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 fold>2.0),且Q-PCR显示miR-652-5p在Jurkat Siβ1中上升近5倍;通过miRbase软件预测到P62基因是miR-652-5p靶基因,且其能调控线粒体功能,在miR-652-5p稳定敲低Jurkat细胞中高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P62是miR-652-5p靶基因。结论:T-ALL中,β-arrestin1可降低miR-652-5p表达,解除对P62基因的抑制,增加细胞线粒体内RO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arrestin1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活性氧 miR-652-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LV-1 Ta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RPE细胞的影响
19
作者 邓江云 聂玉红 +2 位作者 崔冬梅 梁静文 吴开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目的构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1,HTLV-1)Ta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表达Tax蛋白,观察其对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载体PIRES2... 目的构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1,HTLV-1)Ta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表达Tax蛋白,观察其对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载体PIRES2-EGFP-Tax(PT),鉴定后将重组载体转染入RPE细胞,应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Ta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通过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质粒(空白载体、PT和Green-Tax)转染RPE细胞24h和48h后对RPE细胞生长活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成功地构建了HTLV-1Tax真核表达载体;通过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到转染Tax重组载体的RPE细胞中有Ta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质粒转染RPE细胞后,细胞生长活力受到抑制,G1期减少而S期增加。但转染Tax质粒和空白载体,对RPE细胞的生长活力和细胞周期产生相似影响。结论成功构建了HTLV-1Ta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RPE细胞中表达Tax蛋白;Tax质粒对RPE细胞的影响不排除是转染试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 tax基因 tAX蛋白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猕猴STLV-1和B病毒抗体的检测
20
作者 李常挺 盘宝进 +3 位作者 谢永平 李军 陈泽祥 杨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11期59-60,共2页
为了调查保护区野生猕猴是否感染猴的3种主要病毒,从广西某自然保护区一只濒死的野生猕猴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应用猴3种病毒斑点酶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猴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STLV-1)和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病毒)抗体呈阳性,而... 为了调查保护区野生猕猴是否感染猴的3种主要病毒,从广西某自然保护区一只濒死的野生猕猴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应用猴3种病毒斑点酶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猴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STLV-1)和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病毒)抗体呈阳性,而猴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猕猴 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 猕猴疱疹病毒Ⅰ型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