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前世与今生——建国初四大戏曲研究院考论
1
作者
胡淳艳
王慧
《艺苑》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建国初期,中国戏曲研究院等几个戏曲研究院陆续成立,它们是延安时期戏曲机构模式在建国后的延伸、强化与制度化;其建撤也与建国初的大行政区制度相关。戏曲研究院在职能定位上逐渐由综合性向专业化发展,其建制具有双向的有效性。戏曲研...
建国初期,中国戏曲研究院等几个戏曲研究院陆续成立,它们是延安时期戏曲机构模式在建国后的延伸、强化与制度化;其建撤也与建国初的大行政区制度相关。戏曲研究院在职能定位上逐渐由综合性向专业化发展,其建制具有双向的有效性。戏曲研究院的建立,是国家以戏曲为突破口,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举措之一,体现了执政党对戏曲的重视与管控,是国家意志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大行政区
制度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东戏曲研究院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恒夫
《福建艺术》
2020年第7期4-15,共12页
华东戏曲研究院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表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剧目整理与创编、新的剧团体制探索、新社会剧场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戏曲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经验”不仅在华东地区全面推广,对其他地方的戏曲发展...
华东戏曲研究院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表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剧目整理与创编、新的剧团体制探索、新社会剧场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戏曲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经验”不仅在华东地区全面推广,对其他地方的戏曲发展,亦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代戏曲发展史上,它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新中国建立初期
促进作用
华东地区
学术
研究
管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论联系实际 推动艺术研究——郭汉城先生访谈
3
作者
郭汉城
李小菊
《艺术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李小菊(以下简称"李"):郭老您好,您一生从事戏曲事业,在戏曲研究、戏曲创作和戏曲评论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参与并经历了我国当代戏曲发展和戏曲研究的整个过程,见证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展历史,您的经历和思...
李小菊(以下简称"李"):郭老您好,您一生从事戏曲事业,在戏曲研究、戏曲创作和戏曲评论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参与并经历了我国当代戏曲发展和戏曲研究的整个过程,见证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展历史,您的经历和思想都是宝贵的财富。现在戏曲学和艺术学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汉城
中国艺术
研究院
戏曲研究院
中国
戏曲
研究
中国
戏曲
通论
中国
戏曲
通史
戏曲
创作
《中国
戏曲
志》
前海学派
理论联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
4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52-,共1页
关键词
戏曲
学校
上海越剧院
戏曲研究院
实验剧团
毯子功
章海
章瑞
魏凤娟
孙国良
胡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谢和希望——祝贺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
5
作者
刘厚生
《上海戏剧》
1984年第1期52-53,共2页
接到俞振飞老校长的信,告诉我今年三月一日是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要我写几句话。这使我猛想起五十年代上半年,上海戏曲工作莲蓬勃勃地开展的日子。五十年代初,华东大区文化部建立了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京剧团、华东越剧团;上...
接到俞振飞老校长的信,告诉我今年三月一日是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要我写几句话。这使我猛想起五十年代上半年,上海戏曲工作莲蓬勃勃地开展的日子。五十年代初,华东大区文化部建立了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京剧团、华东越剧团;上海市建立了上海京剧团、上海评弹团、上海杂技团,又对上海沂剧团、淮剧团实行民营公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学校
上海评弹团
俞振飞
京剧团
五十年代
越剧团
戏曲研究院
告诉我
海沂
戏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两班結业 八月一日建立实驗剧团
6
作者
阳
《上海戏剧》
1961年第Z1期35-,共1页
上海市戏曲学校近年来先后为戏曲艺术培养了不少人材,除沪剧、越剧、淮剧、評彈等都已有該校毕业同学分配在剧团中工作外,最近京剧、昆曲两班的同学,又于今年暑期結业了。这是該校建校以来京、昆两班第一批的毕业生。京剧班的同学是195...
上海市戏曲学校近年来先后为戏曲艺术培养了不少人材,除沪剧、越剧、淮剧、評彈等都已有該校毕业同学分配在剧团中工作外,最近京剧、昆曲两班的同学,又于今年暑期結业了。这是該校建校以来京、昆两班第一批的毕业生。京剧班的同学是1956年入学的,昆曲班的同学是1954年入学的(原先是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員訓练班),两班同学各經过了五年到七年的严格訓练,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并在历次演出中获得观众的好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学校
戏曲研究院
王芝泉
刘异龙
齐淑芳
李炳淑
蔡正仁
华文漪
又于
生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曲乡中观秦腔——看秦腔《李十三》杂感
7
作者
顾颖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第5期57-58,共2页
我对秦腔有限的认知来源于那句"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的网络俗语,以及近年来,一些艺人将秦腔与流行说唱相结合,名之曰"本土摇滚"的电视制作。但作为南方人,对于这类"吼"唱,除了惊愕于...
我对秦腔有限的认知来源于那句"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的网络俗语,以及近年来,一些艺人将秦腔与流行说唱相结合,名之曰"本土摇滚"的电视制作。但作为南方人,对于这类"吼"唱,除了惊愕于他们的嗓门之高,表演之声嘶力竭,实感无福消受,只能敬而远之。而时值昆山举办"百戏盛典",翻看剧目表,有来自陕西戏曲研究院出品的秦腔《李十三》,不觉好奇心萌发,很想见识一下以"吼"名世的秦腔,如何搅动氤氲缱绻的江南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电视制作
李十三
南方人
秦腔
昆曲
三千万
八百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秦腔的风格流派问题
被引量:
2
8
作者
许德宝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3-65,共3页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是全国的主要剧种之一的秦腔,它有没有流派?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在陕西戏曲理论界争论不息,众说纷结。不少刊物尽管曾多次发表过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但并未从根本上谈清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为此,笔者也来试论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是全国的主要剧种之一的秦腔,它有没有流派?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在陕西戏曲理论界争论不息,众说纷结。不少刊物尽管曾多次发表过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但并未从根本上谈清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为此,笔者也来试论这个问题,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究竟什么是流派,怎样才能构成流派?单从字面上来理解,流派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派系,既是一个派系,就得为这人派系的创始人,在创始人之后必须有继承人或再现人。另外,作为一个流派的创始人,必须有自已的剧目,在“唱、念、做、打”上应该形成自己的一套较为固定的理论体系,经过历史的考验,取得专家、同行及观众的认可和承认,这样才能成其为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易俗社
同州梆子
处敬
汉调二黄
三意社
刘易平
演出剧目
高腔腔系
苏育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恒的怀念
9
作者
范瑞娟
《文化艺术研究》
1994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宝莲灯》
梁祝哀史
傅全香
田汉
戏曲研究院
范瑞娟
实验剧团
职业剧团
地方
戏曲
演出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承前启后 德艺双馨──越剧演员吕瑞英的艺术道路
10
作者
卢时俊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3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艺术道路
袁雪芬
范瑞娟
二堂放子
傅全香
穆桂英
打金枝
尹桂芳
《西厢记》
戏曲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瑞英演唱《打金枝》
11
作者
李惠康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打金枝
郭暧
吕派
上海越剧院
戏曲研究院
调腔
观摩演出
艺术财富
一出戏
实验剧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剧院的男女合演
12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50-,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剧团
男演员
十一郎
戏剧节
戏曲研究院
方国泰
调演剧目
汉文皇后
鲁迅在广州
徐玉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限深情忆伊兵
13
作者
范瑞娟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6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无限深情
袁雪芬
戏曲
学校
戏改政策
实验剧团
《宝莲灯》
王文娟
戏曲研究院
入党申请
职业剧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剧院艺术家
14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6-17,共12页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中国戏剧家协会
戏曲研究院
实验剧团
袁雪芬
观摩演出
傅全香
舞美设计
范瑞娟
汉文皇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越剧院简史
15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4-,共1页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实验剧团
戏曲研究院
舞美设计
雪声剧团
中国剧协
吴兆芬
汉文皇后
观摩演出
戏剧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男女合演
16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中国戏剧家协会
汉文皇后
十一郎
戏剧节
一级演员
戏曲
表演
戏曲研究院
实验剧团
中国唱片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振兴锡剧的感想
17
作者
沈佩华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23,共2页
阅读了《上海戏剧》1990年第二期“锡剧研讨”栏的发言纪要后,引起我们思绪万千、无限感慨! 我是杭州人,生长在上海,学唱锡剧也在上海。首先受到上海观众的鼓舞,当然也是上海观众的审美要求影响着和制约着我的艺术道路(这里说的上海观众...
阅读了《上海戏剧》1990年第二期“锡剧研讨”栏的发言纪要后,引起我们思绪万千、无限感慨! 我是杭州人,生长在上海,学唱锡剧也在上海。首先受到上海观众的鼓舞,当然也是上海观众的审美要求影响着和制约着我的艺术道路(这里说的上海观众,主要是指居住在上海的苏州、无锡、常州的观众)。因此,我在舞台上的语文音调,既非常州的、也非无锡的、更不是杭州的,而是带点“海味”的(上海化的)吴语读音。实践多年以后,回顾一下,感到我和上海观众之间,仍有一条看不见的“联络线”(乡音的亲切感)。锡剧长期脱离上海观众,真叫我感到十分惋惜!锡剧舞台语,至今仍未规范,遗憾!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道路
江苏省锡剧团
上海戏剧
台语
双推磨
戏曲研究院
秋香送茶
筱丹桂
庵堂相会
玉蜻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文漪印象记
18
作者
李如茹
《上海戏剧》
1987年第3期14-17,共4页
我与华文漪并不熟悉,但认识她倒也有年头了,直到现在,我还请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情景。六十年代中,华文漪演《琼花》,在上海红极一时,不知谁送了我一张三排一座绝顶的好票,让我去饱眼福。虽说已是中学生了,可我还改不了看戏就爱打...
我与华文漪并不熟悉,但认识她倒也有年头了,直到现在,我还请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情景。六十年代中,华文漪演《琼花》,在上海红极一时,不知谁送了我一张三排一座绝顶的好票,让我去饱眼福。虽说已是中学生了,可我还改不了看戏就爱打瞌睡的毛病。但,唯有那一晚,我连一分钟也没有睡过,稍一迷糊,便会感到有一束光向我射来。是琼花的眼睛.那么亮,犹如两颗星星,哦,不,星星的光是柔和的,而这眼神却是两把火。在我的感觉,我已不是一名观众,倒仿佛在替南霸天受审、挨鞭笞。看完戏,我不能入睡,老在想着华文漪的眼睛。真奇怪,凡人的眼睛竟可以那么厉害?我也很想问她,是不是发现我在打瞌睡,才故意用眼睛来喊醒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漪
印象记
南霸天
琴挑
次见
我一
戏曲研究院
人的眼睛
水袖功
蔡正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戏应当新排
19
作者
唐真
《上海戏剧》
1982年第3期32-33,共2页
这里所说的老戏新排,是指上演传统剧目应当和上演新戏一样,配备编导,认真排练。目前这种过一过就上的局面必须改变。所谓“过一过”,就是演员在演出传统剧目时只用很短时间对对词,走走大地位,甚至每场戏的次要角色连大地位都没有走过,...
这里所说的老戏新排,是指上演传统剧目应当和上演新戏一样,配备编导,认真排练。目前这种过一过就上的局面必须改变。所谓“过一过”,就是演员在演出传统剧目时只用很短时间对对词,走走大地位,甚至每场戏的次要角色连大地位都没有走过,就“台上见”了。这样的演出,质量不高,时有差错,观众自然愈来愈少,别说争取新观众,就连老观众都不肯光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位
一出戏
戏曲研究院
张君瑞
小放牛
体验角色
贵妃醉酒
周信芳
十三妹
欣赏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芳心向春尽——回忆老院长周信芳
20
作者
袁雪芬
《上海戏剧》
1985年第2期5-6,共2页
京剧产生过不少令人钦羡的卓越的表演艺术大师。很久以来,我一直很崇敬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这四位大家,他们的名字不仅是京剧艺术的无上光荣,而且是中国戏剧的莫大骄傲。1949年9月,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年轻的地方戏曲演员,...
京剧产生过不少令人钦羡的卓越的表演艺术大师。很久以来,我一直很崇敬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这四位大家,他们的名字不仅是京剧艺术的无上光荣,而且是中国戏剧的莫大骄傲。1949年9月,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年轻的地方戏曲演员,会和久负盛名的梅、周、程大师一起作为戏曲界的特邀代表,参加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那以后,我同周信芳接触交往更多一些,特别在他就任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后,作为他的后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信芳
春尽
京剧艺术
程砚秋
戏曲研究院
盖叫天
麒派
特邀代表
中国戏剧
戏曲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世与今生——建国初四大戏曲研究院考论
1
作者
胡淳艳
王慧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出处
《艺苑》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文摘
建国初期,中国戏曲研究院等几个戏曲研究院陆续成立,它们是延安时期戏曲机构模式在建国后的延伸、强化与制度化;其建撤也与建国初的大行政区制度相关。戏曲研究院在职能定位上逐渐由综合性向专业化发展,其建制具有双向的有效性。戏曲研究院的建立,是国家以戏曲为突破口,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举措之一,体现了执政党对戏曲的重视与管控,是国家意志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大行政区
制度
职能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东戏曲研究院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恒夫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福建艺术》
2020年第7期4-15,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19ZD04)
上海高水平大学建设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文摘
华东戏曲研究院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表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剧目整理与创编、新的剧团体制探索、新社会剧场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戏曲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经验”不仅在华东地区全面推广,对其他地方的戏曲发展,亦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代戏曲发展史上,它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新中国建立初期
促进作用
华东地区
学术
研究
管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指导
分类号
J892.3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论联系实际 推动艺术研究——郭汉城先生访谈
3
作者
郭汉城
李小菊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处
《艺术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文摘
李小菊(以下简称"李"):郭老您好,您一生从事戏曲事业,在戏曲研究、戏曲创作和戏曲评论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参与并经历了我国当代戏曲发展和戏曲研究的整个过程,见证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展历史,您的经历和思想都是宝贵的财富。现在戏曲学和艺术学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关键词
郭汉城
中国艺术
研究院
戏曲研究院
中国
戏曲
研究
中国
戏曲
通论
中国
戏曲
通史
戏曲
创作
《中国
戏曲
志》
前海学派
理论联系实际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
4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52-,共1页
关键词
戏曲
学校
上海越剧院
戏曲研究院
实验剧团
毯子功
章海
章瑞
魏凤娟
孙国良
胡章
分类号
J8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谢和希望——祝贺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
5
作者
刘厚生
出处
《上海戏剧》
1984年第1期52-53,共2页
文摘
接到俞振飞老校长的信,告诉我今年三月一日是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要我写几句话。这使我猛想起五十年代上半年,上海戏曲工作莲蓬勃勃地开展的日子。五十年代初,华东大区文化部建立了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京剧团、华东越剧团;上海市建立了上海京剧团、上海评弹团、上海杂技团,又对上海沂剧团、淮剧团实行民营公助。
关键词
戏曲
学校
上海评弹团
俞振飞
京剧团
五十年代
越剧团
戏曲研究院
告诉我
海沂
戏剧学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两班結业 八月一日建立实驗剧团
6
作者
阳
出处
《上海戏剧》
1961年第Z1期35-,共1页
文摘
上海市戏曲学校近年来先后为戏曲艺术培养了不少人材,除沪剧、越剧、淮剧、評彈等都已有該校毕业同学分配在剧团中工作外,最近京剧、昆曲两班的同学,又于今年暑期結业了。这是該校建校以来京、昆两班第一批的毕业生。京剧班的同学是1956年入学的,昆曲班的同学是1954年入学的(原先是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員訓练班),两班同学各經过了五年到七年的严格訓练,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并在历次演出中获得观众的好評。
关键词
戏曲
学校
戏曲研究院
王芝泉
刘异龙
齐淑芳
李炳淑
蔡正仁
华文漪
又于
生产劳动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曲乡中观秦腔——看秦腔《李十三》杂感
7
作者
顾颖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出处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第5期57-58,共2页
文摘
我对秦腔有限的认知来源于那句"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的网络俗语,以及近年来,一些艺人将秦腔与流行说唱相结合,名之曰"本土摇滚"的电视制作。但作为南方人,对于这类"吼"唱,除了惊愕于他们的嗓门之高,表演之声嘶力竭,实感无福消受,只能敬而远之。而时值昆山举办"百戏盛典",翻看剧目表,有来自陕西戏曲研究院出品的秦腔《李十三》,不觉好奇心萌发,很想见识一下以"吼"名世的秦腔,如何搅动氤氲缱绻的江南气息。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电视制作
李十三
南方人
秦腔
昆曲
三千万
八百里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秦腔的风格流派问题
被引量:
2
8
作者
许德宝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3-65,共3页
文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是全国的主要剧种之一的秦腔,它有没有流派?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在陕西戏曲理论界争论不息,众说纷结。不少刊物尽管曾多次发表过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但并未从根本上谈清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为此,笔者也来试论这个问题,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究竟什么是流派,怎样才能构成流派?单从字面上来理解,流派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派系,既是一个派系,就得为这人派系的创始人,在创始人之后必须有继承人或再现人。另外,作为一个流派的创始人,必须有自已的剧目,在“唱、念、做、打”上应该形成自己的一套较为固定的理论体系,经过历史的考验,取得专家、同行及观众的认可和承认,这样才能成其为流派。
关键词
戏曲研究院
易俗社
同州梆子
处敬
汉调二黄
三意社
刘易平
演出剧目
高腔腔系
苏育民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恒的怀念
9
作者
范瑞娟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4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宝莲灯》
梁祝哀史
傅全香
田汉
戏曲研究院
范瑞娟
实验剧团
职业剧团
地方
戏曲
演出剧目
分类号
J8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承前启后 德艺双馨──越剧演员吕瑞英的艺术道路
10
作者
卢时俊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3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艺术道路
袁雪芬
范瑞娟
二堂放子
傅全香
穆桂英
打金枝
尹桂芳
《西厢记》
戏曲研究院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瑞英演唱《打金枝》
11
作者
李惠康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打金枝
郭暧
吕派
上海越剧院
戏曲研究院
调腔
观摩演出
艺术财富
一出戏
实验剧团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剧院的男女合演
12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50-,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剧团
男演员
十一郎
戏剧节
戏曲研究院
方国泰
调演剧目
汉文皇后
鲁迅在广州
徐玉兰
分类号
J8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限深情忆伊兵
13
作者
范瑞娟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6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无限深情
袁雪芬
戏曲
学校
戏改政策
实验剧团
《宝莲灯》
王文娟
戏曲研究院
入党申请
职业剧团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剧院艺术家
14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6-17,共12页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中国戏剧家协会
戏曲研究院
实验剧团
袁雪芬
观摩演出
傅全香
舞美设计
范瑞娟
汉文皇后
分类号
J8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越剧院简史
15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4-,共1页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实验剧团
戏曲研究院
舞美设计
雪声剧团
中国剧协
吴兆芬
汉文皇后
观摩演出
戏剧节
分类号
J8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男女合演
16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上海越剧院
中国戏剧家协会
汉文皇后
十一郎
戏剧节
一级演员
戏曲
表演
戏曲研究院
实验剧团
中国唱片社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振兴锡剧的感想
17
作者
沈佩华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23,共2页
文摘
阅读了《上海戏剧》1990年第二期“锡剧研讨”栏的发言纪要后,引起我们思绪万千、无限感慨! 我是杭州人,生长在上海,学唱锡剧也在上海。首先受到上海观众的鼓舞,当然也是上海观众的审美要求影响着和制约着我的艺术道路(这里说的上海观众,主要是指居住在上海的苏州、无锡、常州的观众)。因此,我在舞台上的语文音调,既非常州的、也非无锡的、更不是杭州的,而是带点“海味”的(上海化的)吴语读音。实践多年以后,回顾一下,感到我和上海观众之间,仍有一条看不见的“联络线”(乡音的亲切感)。锡剧长期脱离上海观众,真叫我感到十分惋惜!锡剧舞台语,至今仍未规范,遗憾!遗憾!
关键词
艺术道路
江苏省锡剧团
上海戏剧
台语
双推磨
戏曲研究院
秋香送茶
筱丹桂
庵堂相会
玉蜻蜓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文漪印象记
18
作者
李如茹
出处
《上海戏剧》
1987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摘
我与华文漪并不熟悉,但认识她倒也有年头了,直到现在,我还请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情景。六十年代中,华文漪演《琼花》,在上海红极一时,不知谁送了我一张三排一座绝顶的好票,让我去饱眼福。虽说已是中学生了,可我还改不了看戏就爱打瞌睡的毛病。但,唯有那一晚,我连一分钟也没有睡过,稍一迷糊,便会感到有一束光向我射来。是琼花的眼睛.那么亮,犹如两颗星星,哦,不,星星的光是柔和的,而这眼神却是两把火。在我的感觉,我已不是一名观众,倒仿佛在替南霸天受审、挨鞭笞。看完戏,我不能入睡,老在想着华文漪的眼睛。真奇怪,凡人的眼睛竟可以那么厉害?我也很想问她,是不是发现我在打瞌睡,才故意用眼睛来喊醒我。
关键词
华文漪
印象记
南霸天
琴挑
次见
我一
戏曲研究院
人的眼睛
水袖功
蔡正仁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戏应当新排
19
作者
唐真
出处
《上海戏剧》
1982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摘
这里所说的老戏新排,是指上演传统剧目应当和上演新戏一样,配备编导,认真排练。目前这种过一过就上的局面必须改变。所谓“过一过”,就是演员在演出传统剧目时只用很短时间对对词,走走大地位,甚至每场戏的次要角色连大地位都没有走过,就“台上见”了。这样的演出,质量不高,时有差错,观众自然愈来愈少,别说争取新观众,就连老观众都不肯光临了。
关键词
大地位
一出戏
戏曲研究院
张君瑞
小放牛
体验角色
贵妃醉酒
周信芳
十三妹
欣赏趣味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芳心向春尽——回忆老院长周信芳
20
作者
袁雪芬
出处
《上海戏剧》
1985年第2期5-6,共2页
文摘
京剧产生过不少令人钦羡的卓越的表演艺术大师。很久以来,我一直很崇敬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这四位大家,他们的名字不仅是京剧艺术的无上光荣,而且是中国戏剧的莫大骄傲。1949年9月,我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年轻的地方戏曲演员,会和久负盛名的梅、周、程大师一起作为戏曲界的特邀代表,参加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那以后,我同周信芳接触交往更多一些,特别在他就任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后,作为他的后辈。
关键词
周信芳
春尽
京剧艺术
程砚秋
戏曲研究院
盖叫天
麒派
特邀代表
中国戏剧
戏曲
演员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前世与今生——建国初四大戏曲研究院考论
胡淳艳
王慧
《艺苑》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东戏曲研究院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
朱恒夫
《福建艺术》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理论联系实际 推动艺术研究——郭汉城先生访谈
郭汉城
李小菊
《艺术学研究》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
《文化艺术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感谢和希望——祝贺上海市戏曲学校建校三十周年
刘厚生
《上海戏剧》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两班結业 八月一日建立实驗剧团
阳
《上海戏剧》
196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昆曲乡中观秦腔——看秦腔《李十三》杂感
顾颖
《上海艺术评论》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秦腔的风格流派问题
许德宝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永恒的怀念
范瑞娟
《文化艺术研究》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承前启后 德艺双馨──越剧演员吕瑞英的艺术道路
卢时俊
《文化艺术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吕瑞英演唱《打金枝》
李惠康
《文化艺术研究》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剧院的男女合演
《文化艺术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无限深情忆伊兵
范瑞娟
《文化艺术研究》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剧院艺术家
《文化艺术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上海越剧院简史
《文化艺术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男女合演
《文化艺术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对振兴锡剧的感想
沈佩华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华文漪印象记
李如茹
《上海戏剧》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老戏应当新排
唐真
《上海戏剧》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芳心向春尽——回忆老院长周信芳
袁雪芬
《上海戏剧》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