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群 郭勤 +2 位作者 刘盈君 郭芳芳 袁康妮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4组的疗效,疼痛症状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尿量(urine volume,VV)、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rostate-specific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tein,PSEP),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32/40)、87.50%(35/40)、77.50%(31/40)、97.50%(39/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雷火灸组总有效率最高。治疗前4组VAS、IPSS、IIEF-5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VAS、IPSS评分均降低,IIEF-5评分均升高,且以中药+雷火灸组各项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前4组Qmax、VV、PSE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Qmax、VV均显著升高,PSEP水平均显著下降,以中药+雷火灸组Qmax、VV值最高,PSEP水平最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西药组、西药+雷火灸组、单纯中药组、中药+雷火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6/40)、12.50%(5/40)、7.50%(3/40)、10.00%(4/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状况,并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雷火灸 龙胆泻肝汤 左氧氟沙星 盐酸坦索罗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涛 张亚东 +4 位作者 陈鑫 陈圣福 杨其运 韩大愚 邓春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7月,采用UPOINT系统对192例CP/CPPS患者进行评估,并应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目的】探讨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7月,采用UPOINT系统对192例CP/CPPS患者进行评估,并应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表(IIEF-5)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精神障碍和勃起功能。【结果】192例患者中,ED发生率为47.4%,其中轻、中、重度ED的发生率分别为40.6%、4.7%和2.1%。UPOINT分类因子阳性率分别为:U 70.8%,P 59.9%,O 80.7%,I 23.4%,N 45.3%,T 62.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心理障碍(P;OR=3.749,95%;CI 1.903-7.384,P<0.001)是CP/CPPS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IIEF-5评分与NIHCPSI、PHQ、PC S评分呈负相关(Pearson系数为0.251、0.355、0.322,P<0.001)。PHQ评分与NIH-CPSI、PC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为0.586、0.662,P<0.001)。ⅢA和ⅢB型患者NIH-CPSI、PHQ、PCS及IIEF-5评分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PPS患者ED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度ED。精神心理障碍是此类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排尿症状、疼痛症状以及前列腺局部炎症不是ED的危险因素。但严重的排尿、疼痛症状可能通过精神心理障碍而影响患者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勃起功能障碍 UPOINT系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小军 周占松 +5 位作者 张恒 沈文浩 何鹏 李为兵 陈志文 卢根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门诊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18例,包括ⅢA型46例,ⅢB型72例。口...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门诊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18例,包括ⅢA型46例,ⅢB型72例。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160 mg/次,2次/d,8周一疗程。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nternational conventional erectile function score questionnaire,IIEF-5)评分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11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包括ⅢA型CP45例,ⅢB型CP 70例。患者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治愈23例(20.0%),显效32例(27.8%),有效42例(36.5%),无效18例(15.7%),总有效率84.3%。IIEF-5评分有所升高(P>0.05)。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单独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尤CP/CPPS),对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疗效,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Vβ基因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少刚 席启林 +5 位作者 郭新 白剑 胡东亮 庄乾元 刘继红 叶章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1、Vβ8、Vβ11和Vβ20基因表达,了解TCRVβ克隆增殖与CAP/CPPS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6例CAP/CPPS患者和14例正... 目的检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1、Vβ8、Vβ11和Vβ20基因表达,了解TCRVβ克隆增殖与CAP/CPPS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6例CAP/CPPS患者和14例正常健康男性外周血TCRVβ1、Vβ8、Vβ11和Vβ20mRNA的表达,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TCRVβ1mRNA平均相对吸光度(A)值分别为(0.24±0.08)和(0.25±0.04),P>0.05;TCRVβ8分别为(0.26±0.07)和(0.28±0.03),P>0.05;TCRVβ11分别为(0.31±0.06)和(0.27±0.05),P>0.05;而CAP/CPPS患者外周血TCRVβ20mRNA平均相对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2±0.11)和(0.29±0.04),P<0.05。结论CAP/CPPS患者外周血存在TCRVβ20优势克隆,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CAP/CPPS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男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童亮 吕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9-601,共3页
Ⅲ型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20~83岁男性均可发病,发病率为4%~16%。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Ⅲ型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20~83岁男性均可发病,发病率为4%~16%。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PPS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尚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临床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男性CPPS,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男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巫建彪 张利民 程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3期228-228,共1页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理疗组110例,对照组50例。理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微波治疗及前列腺按摩。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理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物理治疗可改善药物...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理疗组110例,对照组50例。理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微波治疗及前列腺按摩。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理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物理治疗可改善药物对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慢性前列腺炎 微波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葛建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5-766,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采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和口服药物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采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和口服药物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分别为(22.5±4.3)和(12.0±4.3);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1.1±5.4)和(17.3±4.1);治疗前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无创伤性,疗效显著,为可选择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刺激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8
作者 陈耀 王晓松 王大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1,共2页
前瞻性的研究300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根据病情采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并配合 其他疗法,观察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评分(CPSI)的变化,探讨CPPS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疗效评价、抗生素 的应用、其他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 前瞻性的研究300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根据病情采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并配合 其他疗法,观察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评分(CPSI)的变化,探讨CPPS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疗效评价、抗生素 的应用、其他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模型与机械痛阈及自噬水平的相关性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韦丽娟 韦苏益 +1 位作者 胡艳玲 雷丹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C57BL/6小鼠模型,探索其机械痛阈和自噬相关微管轻链蛋白LC3和底物蛋白p62表达水平随造模时间的变化规律,为CP/CPPS疼痛及自噬水平研究... 目的构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C57BL/6小鼠模型,探索其机械痛阈和自噬相关微管轻链蛋白LC3和底物蛋白p62表达水平随造模时间的变化规律,为CP/CPPS疼痛及自噬水平研究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和完全弗式佐剂的混悬液,建立CP/CPPS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前列腺病理变化,运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骨盆区域机械痛阈,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C3和p62表达水平,运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结果 HE染色可见模型组小鼠出现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和淋巴细胞侵润,且实验后第6个月前列腺出现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表现为基底膜消失和细胞核异形性明显等,空白组和对照组则表现为正常组织学形态。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初始痛阈值为(0.35±0.154)g,第22周为(0.008±0.000)g],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LC3和p62表达水平逐渐增高[LC3,p62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第1个月:(2.767±0.464)%,(2.872±1.642)%;第6个月:(13.501±1.900)%,(9.070±0.49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CP/CPPS模型,且造模后第6个月出现PIN。模型组小鼠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LC3和p62表达逐渐增高,表明CP/CPPS炎症微环境促进疼痛产生及加剧,并提高小鼠前列腺自噬水平,与P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57BL/6小鼠 机械痛阈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选穴及归经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纪涛 孙凯强 孙颖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438-438,共1页
探寻文献中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对近20年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与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相关的文献中选用的腧穴、经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至201... 探寻文献中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对近20年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与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相关的文献中选用的腧穴、经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至2015年10月,符合统计标准的单纯用针灸或联合药物、穴位注射等的文献共计407篇,涉及62个穴位(主穴)、945频次;针灸单独运用治疗CPPS文献共85篇,涉及52个穴位、374频次;穴位相对频率排序均为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秩边等任脉、膀胱经、脾经穴位;有效累计频率前5位均为肾俞、水道、气海、三阴交、中极。结论:目前临床针灸治疗CPPS选穴以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秩边等穴位为主,经穴所在穴位以任脉、脾经、膀胱经三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针灸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电针治疗效应的情志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志咸 王晔静 +5 位作者 陈超 邢曼 冯琦钒 汤康敏 侯文光 陈跃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电针治疗效应的情志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的电针组77例CP/CPPS患者及对照组35例健康男性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电针组CP/CPPS...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电针治疗效应的情志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的电针组77例CP/CPPS患者及对照组35例健康男性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电针组CP/CPPS患者接受4周的电针治疗,以治疗是否有效为终结事件,以治疗见效时间为时间变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Cox回归模型分析情志因素对电针治疗效应影响。结果:电针组CP/CPPS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5.974%和2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男性(P<0.05);电针治疗CP/CPPS有效率为87.012%,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是影响CP/CPPS患者电针治疗效应的危险因素(P<0.05),而焦虑对治疗转归无影响(P>0.05)。结论:抑郁症状是影响CP/CPPS患者电针治疗效应的危险因素,应重视患者情志因素,必要时以采取更有针对性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ox回归模型分析 电针 情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叉菜胶致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佩轩 范琼尹 +5 位作者 张晶璇 高健 刘逍遥 赵睿学 苏泽琦 王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094-2100,共7页
目的:明确角叉菜胶注射部位、注射浓度、注射剂量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以形成稳定、可靠的模型制备方案。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角叉菜胶直接注射到前列腺的方法制备模型。分别考察不同注射部位(前列腺背侧叶、腹侧... 目的:明确角叉菜胶注射部位、注射浓度、注射剂量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以形成稳定、可靠的模型制备方案。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角叉菜胶直接注射到前列腺的方法制备模型。分别考察不同注射部位(前列腺背侧叶、腹侧叶)、角叉菜胶不同浓度(1%、3%、5%)和注射剂量(50μL、80μL)对模型制备的影响,以前列腺组织HE染色结果为指标进行判定,同时对成模时间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1)仅注射腹侧叶时,病理一致性较好,且操作简便易行,模型稳定。2)每针注射50μL较80μL引起的病理改变更为均衡。3)注射1%角叉菜胶时病理改变较轻,注射3%角叉菜胶的模型一致性较好。4)角叉菜胶注射7 d、21 d、35 d后,均有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的炎症反应。5)本模型病理改变以巨噬细胞增殖聚集为主,伴有一定程度的混合炎症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结论:在SD大鼠前列腺左、右腹侧叶各注射两针3%角叉菜胶50μL(共计200μL),可在7 d后成功建立慢性前列腺炎模型且模型能至少维持4周。本研究可为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的制备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动物模型 大鼠 角叉菜胶 病理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亮 陈玉琴 +1 位作者 程邵龙 肖明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腹腔注射组及塞来昔布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同时皮下多点注射经过乳化的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和免疫佐剂构建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四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前列腺组织中TNF-α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前列腺组织NF-κB(p65)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测定前列腺组织COX-2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前列腺组织NF-κB(p65)及COX-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F=382.730,P=0.000)、NF-κB(p65)(F=56.230,P=0.000)、COX-2(F=122.290,P=0.000)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姜黄素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COX-2表达明显低于塞来昔布治疗组(P<0.01),而NF-κB(p65)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9)。结论:姜黄素对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NF-κB(p65)、COX-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大鼠模型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