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胡止痛滴丸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大鼠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骏 王怀弟 +7 位作者 郭影 李文基 胡佳惠 刘兴国 李坚 刘亚鹏 任一杰 贾继禧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探究元胡止痛滴丸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抗抑郁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片组(12.5 mg/kg)和元胡止痛滴丸低、中、高剂量组(0.38、0.75、1.50 g/kg),每组10只,构建CUMS抑郁症模型,... 目的探究元胡止痛滴丸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抗抑郁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片组(12.5 mg/kg)和元胡止痛滴丸低、中、高剂量组(0.38、0.75、1.50 g/kg),每组10只,构建CUMS抑郁症模型,灌胃给药30 d,在第15、30天进行糖水偏好实验及敞箱实验。末次给药后,ELISA法检测脑组织5-HT、NA、DA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ERK、p-ERK、CREB、p-CREB表达,RT-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ERK、CREB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第15、30天,元胡止痛滴丸中、高剂量组大鼠糖水偏好指数升高(P<0.05,P<0.01),水平运动路程、加快运动速度、增加直立次数增加(P<0.05,P<0.01),休息时间缩短(P<0.05,P<0.01),脑组织5-HT、NA水平升高(P<0.01),海马体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减轻,排列整齐、密集,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加深,病变减轻,海马组织BDNF、ERK、p-ERK、p-CREB蛋白表达和BDNF、ERK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元胡止痛滴丸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脑组织5-HT、NA水平,保护海马组织,上调BDNF/ERK/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止痛滴丸 抑郁症 慢性不可知性温和刺激(CUMS) 神经递质 BDNF/ERK/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4
2
作者 霍军丽 马学燕 +1 位作者 董秋锋 刘志恒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用VNS对大鼠进行治疗,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脑脊液...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用VNS对大鼠进行治疗,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UMS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P<0.05),糖水偏好率降低(P<0.05)且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同时其脑脊液中5-HT、5-HIAA和NE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过VNS治疗,大鼠的体重增加明显(P<0.05),糖水偏好率增加(P<0.05)且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0.05),与之相适应的是脑脊液中5-HT、5-HIAA和NE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VNS能够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并提高脑脊液中5-HT和NE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抑郁样行为 慢性不可知性温和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诱导抑郁症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珊珊 刘阳 高丽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3-550,共8页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意志活动衰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当今世界抑郁症患者高达4.3亿,数量仍持续上升且出现低龄趋势,同时,因患抑郁症引发的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了...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意志活动衰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当今世界抑郁症患者高达4.3亿,数量仍持续上升且出现低龄趋势,同时,因患抑郁症引发的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1],而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物为单一机制抗抑郁靶点药物,仅能减轻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且易产生副作用[2]。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需要通过多水平、多维度的药理学实验来评价其疗效及作用机制,因此构建合理的抑郁症动物模型是临床前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慢性不可知性温和 抑郁症 TOLL样受体4 炎症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致大鼠抑郁症模型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瑞 杜冠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41-143,149,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伴有行为学、神经化学和其他生理病理导演的心理障碍。慢性暴露于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已被证实可以导致抑郁竱行为,包括糖水消耗减少等。并且CUMS引起的一系列生化改变类似于人类的抑郁症。我们综述了CUMS致抑郁症动... 抑郁症是一种伴有行为学、神经化学和其他生理病理导演的心理障碍。慢性暴露于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已被证实可以导致抑郁竱行为,包括糖水消耗减少等。并且CUMS引起的一系列生化改变类似于人类的抑郁症。我们综述了CUMS致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包括了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等方面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温和不可知性刺激 病理改变 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32在抑郁症患者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小红 余正和 +5 位作者 李静 李轶 王姝琪 闫盼 宋明芬 王晟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和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的表达水平。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41例及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 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和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的表达水平。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41例及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UMS组,每组12只;分别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和大鼠血液及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表达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水平为2.37±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0.16(t=2.355,P=0.0213);抑郁症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表达水平与HAMD17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4,rs=0.5303,n=41)。CUMS组大鼠不动时间为(72.67±2.95)s,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0.00±5.49)s(t=2.366,P=0.0395);蔗糖消耗为(55.67±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1±1.28)%(t=6.502,P<0.0001);血浆皮质酮水平为(1396.0±254.9)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3±158.4)nmol/L(t=2.795,P=0.0190)。CUMS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和前额叶皮层中的miRNA132表达水平分别为2.32±0.88和2.80±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8±0.36(t=2.273,P=0.0463)和0.99±0.23(t=2.553,P=0.0287)。结论临床抑郁症患者外周血miRNA132表达趋势与CUMS抑郁模型大鼠miRNA132表达趋势一致。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中miRNA132表达与前额叶皮层中表达也一致,血液miRNA132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前额叶皮层的miRNA132表达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温和 miRNA13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小鼠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尹立峰 刘庆 +4 位作者 朱健 王晨旭 郑天宇 朱永恒 莫烽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在慢性应激时及应激停止后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应激依赖性的食欲变化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每组16只。CUMS组小鼠予以CUMS(持续11周)建立... 目的观察小鼠在慢性应激时及应激停止后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应激依赖性的食欲变化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每组16只。CUMS组小鼠予以CUMS(持续11周)建立应激模型,Ctrl组正常饲养。记录小鼠摄食量和体重。通过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验证CUMS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第12周时从两组各随机取8只小鼠收集全脑、下丘脑组织待测;两组各剩余的8只小鼠重新编组为应激停止(C-CUMS)组和应激停止对照(C-Ctrl)组,继续观察3周后,取全脑、下丘脑组织待测。通过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小鼠下丘脑中食欲调节因子食欲素1型受体(OX1R)、瘦素受体(LEPR)和刺鼠相关蛋白(AgRP)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第2~11周,CUMS组小鼠累积摄食量高于Ctrl组(均P<0.05),11周内两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1周后CUMS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水中漂浮时间均长于Ctrl组小鼠(均P<0.01),提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CUMS组小鼠下丘脑组织中促食欲因子AgRP mRNA、OX1R mRNA表达量高于Ctrl组(均P<0.01),抑食欲因子LEPR mRNA表达量低于Ctrl组(P<0.01);CUMS组小鼠下丘脑弓状核中AgR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trl组(P<0.05),LEPR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trl组(P<0.01)。应激停止3周后,C-CUMS组小鼠累积摄食量少于C-Ctrl组(P<0.05),体重低于C-Ctrl组(P<0.05)。C-CUMS组小鼠LEPR mRNA表达量高于C-Ctrl组(P<0.01),AgRP mRNA、OX1R mRNA表达量与C-Ctr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UMS组小鼠AgRP蛋白表达水平与C-Ctr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P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Ctrl组(P<0.01)。结论CUMS导致小鼠食欲增加,其机制可能与LEPR和AgRP的功能调节有关;应激停止后其食欲下降,机制可能涉及LEPR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温和 食欲调节因子 下丘脑 食欲素1型受体 瘦素受体 刺鼠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对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黎悦 罗艳敏 +5 位作者 唐静 梁芯 祝佩林 肖凯 谢雨涵 唐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6-264,共9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利用CUS刺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利用糖水偏好实验(SPT)筛选出成模大...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利用CUS刺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利用糖水偏好实验(SPT)筛选出成模大鼠。随后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现代体视学对大鼠海马CA1区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进行精确的三维定量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内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和GFAP的表达。结果:CUS干预5周后,抑郁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及糖水偏好百分比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内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BrdU阳性细胞及BrdU/GFAP双标细胞的密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总数量及其新生细胞减少,提示了抑郁症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新生细胞的改变可能是抑郁症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知性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体视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蛋白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卢肖蒙 齐策 +4 位作者 郑洁 孙美 唐雪 金龙 孙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5-1212,1155,共9页
葵花籽蛋白富含芳香族氨基酸。本研究旨在考察其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的影响,及缓解抑郁发生的作用。将C57BL/6J小鼠分别用大豆蛋白(模型对照,MOD)... 葵花籽蛋白富含芳香族氨基酸。本研究旨在考察其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的影响,及缓解抑郁发生的作用。将C57BL/6J小鼠分别用大豆蛋白(模型对照,MOD)、葵花籽蛋白(SFSP)和乳清蛋白组(WPC,阳性对照)为主要蛋白源饲料饲养2月,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处理,用未造模动物作为正常对照(CON,10只/组)。SFSP显著预防CUMS引起的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预防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的焦虑行为,效果与WPC相当。SFSP也提高了大脑海马组织5-HT、DA、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提高了血清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和色氨酸与中性氨基酸比值。同时降低了血清皮质酮水平,提高抑郁小鼠皮层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SFSP通过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吸收、提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和预防大脑皮层氧化应激发挥预防抑郁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慢性不可温和 氧化 神经递质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库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诱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杉杉 刘新民 王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3,共7页
目的综述CUMS模型常用的刺激因子、造模时长以及主要的行为学评价方法,为CUMS模型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10年来中国知网和PubMed中与CUMS相关的文献,并对其按一定标准筛选后整理归纳CUMS造模动物、刺激因子、造模时长... 目的综述CUMS模型常用的刺激因子、造模时长以及主要的行为学评价方法,为CUMS模型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10年来中国知网和PubMed中与CUMS相关的文献,并对其按一定标准筛选后整理归纳CUMS造模动物、刺激因子、造模时长。结果雄性大鼠的使用频率高;实验宜选择7~9种刺激因子且3~7 d内不重复,刺激因子中推荐禁食禁水、潮湿垫料、冰水游泳、笼倾斜、光照节律改变;造模时长建议3~4周;最后行为学评价方法宜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结论本文通过综述CUMS模型中的造模动物、刺激因子、造模时长等方面,为CUMS模型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见性温和 抑郁症 大鼠 小鼠 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酶解物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斑马鱼抑郁行为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贝贝 彭志兰 +5 位作者 章超桦 林海生 高加龙 郑惠娜 曹文红 秦小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3,共9页
为探究牡蛎酶解物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斑马鱼模型,将牡蛎酶解物分为低、中和高浓度三个剂量组,检测其对斑马鱼行为学、体重指数产生的影响,进而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斑马鱼外周皮质醇含量和脑部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为探究牡蛎酶解物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斑马鱼模型,将牡蛎酶解物分为低、中和高浓度三个剂量组,检测其对斑马鱼行为学、体重指数产生的影响,进而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斑马鱼外周皮质醇含量和脑部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过5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后,斑马鱼出现了明显的抑郁样行为,而牡蛎酶解物可以有效改善斑马鱼抑郁样行为,并能有效改善应激后斑马鱼体重减小的现象;同时,牡蛎酶解物可降低斑马鱼外周皮质醇的水平,降低TNF-α在脑部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牡蛎酶解物可以通过调节应激激素水平以及抑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诱导抑郁样行为。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牡蛎酶解产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为其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酶解物 斑马鱼 慢性不可温和 神经炎症 抑郁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粉摄入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
11
作者 黄佳琪 成杰 +3 位作者 朱艳艳 张秉义 朱莎莎 李帆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18,24,共4页
探讨奶粉摄入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选取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抗抑郁药物组和奶粉组。对后三组小鼠施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6周,第4周验证抑郁模型,随后2周施加盐酸氟西汀或奶粉干... 探讨奶粉摄入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选取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抗抑郁药物组和奶粉组。对后三组小鼠施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6周,第4周验证抑郁模型,随后2周施加盐酸氟西汀或奶粉干预。监测小鼠体重变化与摄食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与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水平。发现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降低小鼠体重(P<0.5),改变大脑海马体形态学结构,给予抗抑郁药物或奶粉后,体重回升且小鼠抑郁样行为有所改善(P<0.5),小鼠海马区PPARα与血HO-1蛋白表达水平被逆转(P<0.5)。认为奶粉摄入可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可能与PPARα与HO-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知性 抑郁 奶粉 PPARΑ 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礞石滚痰汤对慢性应激小鼠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的调节作用
12
作者 丁一芸 魏蔚 +3 位作者 邢佳 姜思源 王雅璇 王素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58-3466,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小鼠行为学,血清、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水平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变化,探讨加味礞石滚汤(JWMS)对模型小鼠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非自杀性自伤(NSSI)小鼠模型,以...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小鼠行为学,血清、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水平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变化,探讨加味礞石滚汤(JWMS)对模型小鼠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非自杀性自伤(NSSI)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JWMS分组灌胃治疗。行为学评价测定小鼠行为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元活性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结果:应激6周后,CUMS小鼠自主活动度、探索程度和对新环境的好奇度均下降。血清和海马组织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IL-10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CA3区尼氏染色变浅(P<0.01),小胶质细胞激活(P<0.01),神经元减少(P<0.01),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JWMS治疗后可以提升抗炎因子IL-10水平,降低炎症介质IL-6、TNF-α含量,同时改善海马神经受损。结论:慢性应激可造成炎症反应和神经免疫损伤,JWMS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知性温和 非自杀性自伤 情感障碍 炎症反 免疫 神经元损伤 小胶质细胞 加味礞石滚痰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睾丸细胞老化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彬伟 孙磊 +7 位作者 凌曦 陈卿 王童 杨桓 刘晋祎 曹佳 敖琳 邹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98-2706,共9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睾丸细胞老化的影响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在上述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4~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20~14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睾丸细胞老化的影响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在上述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4~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20~14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组和CUMS+RU486组。DMSO组采用DMSO皮下注射,剂量为0.5 mL/(kg/d);RU486组采用米非司酮皮下注射,剂量为1 mg/(kg/d);CUMS组采用CUMS单独造模处理;CUMS+RU486组在CUMS造模的同时采用RU486皮下注射,剂量为1 mg/(kg/d),以上4组均连续处理42 d。造模结束后采用动物行为学试验评估大鼠心理应激状况。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检测各组大鼠精子密度。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性激素和炎症因子浓度。分别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H_(2) O_(2)、NAD+/NADH和ATP试剂盒检测各组动物睾丸组织MDA、H_(2) O_(2)、NAD+/NADH和ATP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β-gal、p16和GR等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精原细胞线粒体结构。结果与DMSO组比较,CUMS组精子密度、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浓度显著下降而血清CORT和雌二醇(estradiol,E 2)浓度升高(P均<0.001),血清促炎因子IL-6和TNF-α浓度升高而抗炎因子IL-10浓度降低(P均<0.05),睾丸组织ATP含量和NAD+/NADH比值降低而MDA和H_(2) O_(2)含量升高(P均<0.05),睾丸细胞老化标志物β-gal、p16和G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精原细胞线粒体呈现肿胀及空泡化改变。与CUMS组比较,CUMS+RU486组精子密度和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β-gal、p16和G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慢性心理应激诱导大鼠睾丸损害,表现为精子密度和血清睾酮水平下降,其机制可能与GR介导的细胞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 慢性不可温和 生殖损害 细胞老化 糖皮质素受体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行为及外周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才 薛红莎 +3 位作者 李玉玉 刘白平 张永平 宋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1-86,共6页
以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为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蔗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静止时间、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研究DHA的抗抑郁效果。结果表明: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蔗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5),强迫游泳静... 以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为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蔗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静止时间、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研究DHA的抗抑郁效果。结果表明: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蔗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5),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延长(P<0.01),肾上腺指数、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长期喂食DHA可以改善蔗糖水偏好度和静止时间(P<0.01),降低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P<0.05)。慢性应激可引起外周炎症反应增强和应激激素水平升高,DHA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外周炎症反应和激素水平,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行为 慢性不可知性轻度 巨噬细胞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A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外周巨噬细胞功能及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玉玉 张才 +3 位作者 薛红莎 刘白平 张永平 宋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以体质量、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作为抑郁样行为评价指标,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皮质酮激素水平为外周免疫和应激激素指标,测定脑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探讨脑内细胞膜组成的变化。结果表... 利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以体质量、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作为抑郁样行为评价指标,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皮质酮激素水平为外周免疫和应激激素指标,测定脑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探讨脑内细胞膜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在体质量、糖水偏好及旷场实验中穿越格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明显下降,而皮质酮激素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加,脑内n-3 PUFAs、n-3/n-6 PUFAs减少,喂饲EPA可显著改善应激引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 不饱和脂肪酸 炎症 抑郁症 慢性不可知性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对慢性应激模型小鼠抑郁行为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康伟 颜玲 +3 位作者 张才 王昊印 张永平 宋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目的】探索中药材海马改善慢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建立小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动物抑郁样... 【目的】探索中药材海马改善慢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建立小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皮质酮含量(Glucocorticoid,GC)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脑区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旷场中运动总格数和中心格进入次数显著降低,血中皮质酮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显著下降;应激同时饲喂海马可显著改善应激小鼠以上指标的异常(P<0.05)。【结论】中药材海马可通过调节炎症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改善抑郁样症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抑郁症 慢性不可知性轻度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笛鲷粗蛋白寡糖复合粉预防小鼠抑郁样行为及相关损伤的作用
17
作者 邓哲歆 王晨 +6 位作者 胡连花 温婉宁 骆津津 黄铃 邓旗 房志家 孙力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3,共9页
该研究选用红笛鲷粗蛋白与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和半乳低聚木糖组成的复合粉(PRSP)饲喂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小鼠,探究其预防抑郁样行为及机体相关损伤的作用。将80只小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 该研究选用红笛鲷粗蛋白与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和半乳低聚木糖组成的复合粉(PRSP)饲喂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小鼠,探究其预防抑郁样行为及机体相关损伤的作用。将80只小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ON)、模型组(CUMS)、氟西汀对照组(FLU)、复合粉干预组(PRSP)。模型组小鼠以CUMS进行42 d造模,造模同时给予部分小鼠灌胃1.8 g/(kg·d)PRSP,以10 mg/(kg·d)氟西汀为阳性对照。饲喂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结肠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清中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D-乳酸(D-lactic acid,D-LA)、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和IL-10含量测定、结肠内容物样本菌群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CUMS造模引起了小鼠行为指标异常,结肠损伤评分升高,肠上皮黏液蛋白2表达显著降低,血清中D-LA、LPS、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上升,CUMS组小鼠结肠内容物特有分类单元数目显著下降,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之比显著升高,CUMS小鼠结肠中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与罗氏菌属(Oscillibacter)丰度显著下降、另枝菌属(Alistipes)丰度显著上升,菌群谷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苏氨酸、半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代谢通路基因丰度显著升高,PRSP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该复合粉可以抑制慢性应激诱发的小鼠结肠菌群结构紊乱及其特定的氨基酸和糖代谢异常升高,并阻止机体系统炎症及结肠损伤的发生,对抑郁样行为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安全预防抑郁症的食物源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蛋白 寡糖 慢性不可温和 抑郁样行为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D患者电刺激后唾液皮质醇变化及与疼痛灾难化认知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雪 张娟 王雨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电刺激后唾液皮质醇变化及与疼痛灾难化认知的相关性。方法:选11名TMD患者与11名正常人进行电刺激实验,分别于刺激前、刺激50、100 s后收集唾液,用ELISA酶联免疫分析皮质醇浓度;受试者在刺激前填写...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电刺激后唾液皮质醇变化及与疼痛灾难化认知的相关性。方法:选11名TMD患者与11名正常人进行电刺激实验,分别于刺激前、刺激50、100 s后收集唾液,用ELISA酶联免疫分析皮质醇浓度;受试者在刺激前填写疼痛灾难化认知量表(PCS),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TMD患者皮质醇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电刺激时间延长,皮质醇浓度呈下降趋势;时间因素与处理分组无交互作用。PCS总分及3项指标(反复思虑、夸大、无助)均与刺激前皮质醇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不可预知性应激使唾液皮质醇浓度升高,与疼痛灾难化认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 刺激 不可知性 唾液皮质醇 疼痛灾难化认知(P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与舍曲林改善CUMS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磊 陈怡环 +2 位作者 杨帆 彭正午 谭庆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舍曲林处理对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 目的:比较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舍曲林处理对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组、CUMS+rTMS组以及CUMS+舍曲林组,每组8只。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并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源性大麻素I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CB1R)的表达。结果:CUMS组糖水偏好值、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次数以及CB1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UMS+rTMS组和CUMS+舍曲林组,而CUMS+rTMS组和CUMS+舍曲林组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CUMS组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大于其它三组,而CUMS+rTMS组和CUMS+舍曲林组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TMS与舍曲林均能改善CUMS大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二者的改善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CB1R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舍曲林 慢性不可温和模型 内源性大麻素I型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调节海马丙酮酸-乳酸轴代谢稳态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
20
作者 韩雨梅 包春辉 +5 位作者 张子威 梁家任 向欢 田俊生 周石 吴爽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8-1483,共16页
目的探讨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调节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丙酮酸-乳酸轴代谢稳态改善其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PF级8周龄雄性SD... 目的探讨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调节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丙酮酸-乳酸轴代谢稳态改善其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PF级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安静组(C)、CUMS安静组(M)、正常运动组(HC)和CUMS运动组(HM)。M组与HM组接受8周CUMS造模;HC组与HM组从第5周开始接受4周HIIT干预(3 min(85%~90%)S_(max)+1 min(50%~55%)S_(max),循环3~5次,S_(max)为最大运动速度)。检测HC组与HM组在第4周安静状态下和运动后第0、2、4、8、12、24 h以及各组第8周安静状态下的血乳酸浓度;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采用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直立次数与穿越格数等行为学指标评估各组大鼠抑郁样行为。在第8周末行为学测试后采集海马组织,分别采用液质色谱-质谱法(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靶标定量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代谢物含量、乳酸与丙酮酸浓度、丙酮酸-乳酸轴关键代谢酶含量和单羧酸转运载体(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s)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4周HIIT干预显著提高了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直立次数和穿越格数;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发现,与C组相比,M组有21种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4周HIIT干预后,与C组相比,HC组有14种差异代谢物得到显著回调,与M组相比,HM组有11种差异代谢物得到显著回调;靶标定量结果显示,相比于C组,M组海马组织中乳酸浓度显著降低,丙酮酸浓度显著增加,4周HIIT干预显著增加HM组海马组织中乳酸、丙酮酸浓度,血乳酸浓度变化趋势与海马组织乳酸浓度变化一致,与C组相比,M组LDHB含量显著升高,PKM2和PDH含量以及MCT2与MCT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4周HIIT干预上调了HM组PKM2和PDH含量以及MCT2与MCT4蛋白质表达水平。结论4周HIIT干预可以上调CUMS大鼠的血乳酸浓度以及海马组织中PKM2与PDH代谢酶含量,并上调MCT2与MCT4转运载体蛋白的表达,促进中枢乳酸的摄取与利用,从而调节丙酮酸-乳酸轴的代谢稳态,改善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丙酮酸-乳酸轴 抑郁症 慢性不可温和 单羧酸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