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1
作者 马和平 司孟鑫 +3 位作者 王彪 陈利 高智远 吴亚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9-257,共9页
【目的】揭示西藏慈巴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区系特征。【方法】2022年7月,本研究对慈巴沟自然保护区从沟口进入约4 km的区域进行苔藓植物调查。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共设置5块10 m×10 m的样地。每块样地内采用系统取样方法,样地内每... 【目的】揭示西藏慈巴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区系特征。【方法】2022年7月,本研究对慈巴沟自然保护区从沟口进入约4 km的区域进行苔藓植物调查。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共设置5块10 m×10 m的样地。每块样地内采用系统取样方法,样地内每隔2 m设置一个50 cm×50 cm的小样方,每块样地设置25个小样方,合计125个小样方。记录小样方内苔藓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和生长基质,之后采集样地内所有苔藓植物。将采集到的苔藓植物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物种鉴定。同时整理了本文作者2016年采集于该地区的苔类植物标本。数据统计参照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最终整理出慈巴沟保护区苔藓植物名录。【结果】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38科99属204种,其中,苔类9科10属31种,藓类29科89属173种。其中,优势科8个,优势属5个,优势种11个。该区的苔藓植物划分为7种分布类型,主要是东亚分布、北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区系植物以东亚分布最高,说明该区属于东亚植物区系。慈巴沟自然保护区与临近地区的色季拉山和墨脱的苔藓植物区系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它们共有的苔藓植物包括16科25属34种,其中,苔类共计4科4属6种,藓类共计12科21属28种。墨脱—慈巴沟—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区系特征由温带兼具热带性质过渡至东亚植物区系,再由东亚植物区系过渡至温带兼具东亚色彩性质。【结论】慈巴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过渡性明显,是我国东喜马拉雅地区,藏东南亚地区植物区中重要的“区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特征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区系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建清 岳海梅 张格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89,共7页
【目的】分析西藏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的组成及其抑菌活性和酶活性,为放线菌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和高活性酶的筛选提供资源。【方法】从慈巴沟自然保护区采集不同植被和不同海拔高度的45份土样,用5种培养基分别分离高温、中温... 【目的】分析西藏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的组成及其抑菌活性和酶活性,为放线菌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和高活性酶的筛选提供资源。【方法】从慈巴沟自然保护区采集不同植被和不同海拔高度的45份土样,用5种培养基分别分离高温、中温和低温放线菌,根据形态和化学分类特征对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鉴定。采用植物相似性系数计算公式,将慈巴沟土壤放线菌区系与临近地区云南、青海以及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河北承德和武陵山放线菌区系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琼脂移块法,检测了617株中温放线菌对2株细菌和3株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酶活性。【结果】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区系复杂,从45份土样中共分离到11个属的放线菌。该地土壤中广泛分布着高温放线菌,其分布的上限海拔为4000m,主要属于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和高温放线菌属;中温放线菌较复杂,共分离到10个属的中温放线菌;低温放线菌组成简单,仅分离到3个属。在区系亲缘关系上,慈巴沟放线菌与云南区系较为接近,与武陵山、河北承德及青海区系较远。617株中温放线菌中的大部分菌株能利用明胶、还原硝酸盐和产生凝乳酶等,对农作物病原真菌拮抗比率小,但活性较强。【结论】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蕴涵着种类和活性丰富的放线菌,从该地区酸性土壤中能筛选到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活性的拮抗放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放线菌组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内的大中型动物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鹏举 《野生动物》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2001年8月,受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的资助,笔者在西藏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对大中型兽类的研究工作,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保护区的丛林中度过.在野外的日子里,跟踪观察这些一般极难见到的... 2001年8月,受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的资助,笔者在西藏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对大中型兽类的研究工作,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保护区的丛林中度过.在野外的日子里,跟踪观察这些一般极难见到的珍稀动物,笔者感到非常的幸运,同时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西藏自治区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慈巴沟自然保护区羚牛集群现象初探
4
作者 吴鹏举 张恩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6-518,共3页
从2001年9月到2002年5月对西藏慈巴沟自然保护区羚牛集群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在秋冬春三季羚牛的集群规模较小,公牛群相对较多,羚牛有明显的头牛现象和主动进攻行为。这些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羚牛 集群行为: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慈巴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种类及其生活型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马和平 郑维列 +2 位作者 张永青 石玉龙 东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121,129,共9页
【目的】对西藏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及其生活型进行初步调查,为后期慈巴沟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7月,从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开始至核心区,每隔2km设置1个10m×10m的样地进行调查,共20... 【目的】对西藏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及其生活型进行初步调查,为后期慈巴沟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7月,从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开始至核心区,每隔2km设置1个10m×10m的样地进行调查,共20个样地,每个样地又设置16个小样方,合计320个小样方,调查样方中所有苔藓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和生长基质,并采集样地内所有苔藓植物带回实验室鉴定到种。【结果】在研究区共采集984份标本,经鉴定该区有苔藓植物29科85属166种。优势科以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种类最为丰富,分别占慈巴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5.06%,9.03%和8.43%。优势属分别是青藓属(Brachytheci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和棉藓属(Plagiothecium),这3个优势属合计包括26个种,占慈巴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5.66%。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以丛集型和平铺型为主,生长基质以土生和土石混生居多。【结论】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种类丰富,这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生活型 生长基质 西藏慈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两栖爬行动物
6
作者 李建立 李丕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2,共3页
关键词 两栖爬行动物 慈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巴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现知昆虫区系分析
7
作者 唐晓琴 卢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6期487-491,共5页
针对慈巴沟自然保护区13目350种昆虫,分析了其在各目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其主要集中于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分别占总种数的40.57%、15.14%和13.14%。分析其区系发现,保护区昆虫以东洋种为主体,特有种和喜马拉雅种并成。在350种... 针对慈巴沟自然保护区13目350种昆虫,分析了其在各目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其主要集中于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分别占总种数的40.57%、15.14%和13.14%。分析其区系发现,保护区昆虫以东洋种为主体,特有种和喜马拉雅种并成。在350种昆虫中,东洋种有218种,占62.28%;古北种有12种,占3.43%;广布种有35种,占10%;喜马拉雅种有29种,占8.29%;高山种有13种,占3.71%;特有种有43种,占12.29%。其中特有成分为85种,占24.29%。该区昆虫种类及其区系典型的特征是:种类奇特而丰富,多原始古老种类,种类有多种来源,区系成分复杂,自然垂直分异明显,特有成分占比例较大。资源昆虫主要有传粉昆虫、食用/饲料昆虫、天敌昆虫、观赏昆虫、药用昆虫等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区系 昆虫多样性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