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中的意象概念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怀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8-204,共7页
在《文艺心理学》、《诗论》等早期著作中,朱光潜以意象概念为核心,建构了他的审美超越论思想,提出了他的意象结构论观点,并对中国古诗的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批评。朱光潜的审美超越论思想以意象为核心、以诗境的整一性为基础而得以实现。... 在《文艺心理学》、《诗论》等早期著作中,朱光潜以意象概念为核心,建构了他的审美超越论思想,提出了他的意象结构论观点,并对中国古诗的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批评。朱光潜的审美超越论思想以意象为核心、以诗境的整一性为基础而得以实现。由于朱光潜受克罗齐和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影响甚深,因而他在阐述过程中对中国古诗境界的分析多有误读,对王国维诗境说的批评多有先入为主的成分。究其原因,主要是朱光潜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意象"概念所造成的。朱光潜以意象为中心将中西方美学相融通的做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批判、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境结构 意象概念 整一性 比较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概念意象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善良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在数学概念的内部表征中,除了精确的形式定义外,还有一种成分发挥着重要(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成分是一种场或思维流,它不同于精确的语言定义,但能与语言相互转换,并具有“不一致性”、“变化性”、“整体性”、“可分性”、“... 在数学概念的内部表征中,除了精确的形式定义外,还有一种成分发挥着重要(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成分是一种场或思维流,它不同于精确的语言定义,但能与语言相互转换,并具有“不一致性”、“变化性”、“整体性”、“可分性”、“歪曲性”等特性.这种成分称为数学概念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概念 概念定义 概念意象 表象 维果斯基 阿达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认知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新解
3
作者 朱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Z期91-92,共2页
在诗歌中意象理论对于诗歌整体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而认知理论下的概念认知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角度可以说是非常新奇。本文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为研究对象,用概念认知来解读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从而挖掘出诗歌概念整合中的机制和原则。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意象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一学生函数概念意象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思璐 沈中宇 汪晓勤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为了解高中生数学概念意象及其使用情况,以函数概念为例,对某校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使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和描述统计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发现:学生关于函数概念的意象包括定义类、表征类、性质类、实例类、关联类、应用类、思想方法类、情... 为了解高中生数学概念意象及其使用情况,以函数概念为例,对某校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使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和描述统计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发现:学生关于函数概念的意象包括定义类、表征类、性质类、实例类、关联类、应用类、思想方法类、情感态度类和其它类;学生面对特定任务时,主要使用定义类概念意象,其次是表征类、实例类和关联类概念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概念 概念意象 概念定义 高一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审美教育实践的新视野
5
作者 宋烨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美育是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训练和锻造,培养人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特别是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本质上就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faculty of cognition),高度地依赖于关于世界的丰富经验与知识。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蕴藏的诸多认... 美育是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训练和锻造,培养人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特别是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本质上就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faculty of cognition),高度地依赖于关于世界的丰富经验与知识。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蕴藏的诸多认识世界的思维法则及古典意象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为扩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提供了极有价值的途径。当前,我国古典诗词教育存在过于重视记诵,单独强调作者情感分类,忽视审美意识和审美判断力的培养,忽视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理解等问题。基于这种现状,当下古典诗词教育需要有新的调整,即回归诗词文学审美本质,揭示其背后的普遍思维法则,重视古典诗词审美判断中的反思与省察,启迪学生去洞察和把握其中所揭示出来的广袤世界中有价值的新联系,帮助学生去深刻领会诗词作品的不朽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判断 思维法则 概念意象 联系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