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诠释学视野中法律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晖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本文从二十世纪哲学主潮之一———诠释学哲学的原理出发 ,探讨了法律的意义问题。文章认为 ,法律的意义存在于自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中。正是在此种关系中 ,形成了自治体之间具有法律内在要求的意义联系。在此基础上 ,文章进一步以... 本文从二十世纪哲学主潮之一———诠释学哲学的原理出发 ,探讨了法律的意义问题。文章认为 ,法律的意义存在于自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中。正是在此种关系中 ,形成了自治体之间具有法律内在要求的意义联系。在此基础上 ,文章进一步以诠释学的观念阐述了法律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本体意义 象征意义 意义冲突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间法对法律合法性缺陷外部救济之范围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71-92,共22页
法律的合法性缺陷大体可分为四种情形,即法律意义倒错、法律意义空缺、法律意义冲突和法律意义模糊。四种情形在实践中会导致调整不安、调整不到、调整不能和调整不定四类妨害法律秩序形成的情形。对此,司法既可以采取内部救济(内部证成... 法律的合法性缺陷大体可分为四种情形,即法律意义倒错、法律意义空缺、法律意义冲突和法律意义模糊。四种情形在实践中会导致调整不安、调整不到、调整不能和调整不定四类妨害法律秩序形成的情形。对此,司法既可以采取内部救济(内部证成)方式也可以采取外部救济(外部证成)方式,其中外部救济在资源上讲就是民间法的救济。民间法对法律合法性缺陷的具体救济,因法律合法性缺陷本身的表现形式而各异。无论价值衡量、法律发现、利益衡量、事实替代还是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都可能把外部视角(民间法)代入法律合法性缺陷的救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 价值缺陷 意义空缺 意义冲突 意义模糊 外部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