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惯性约束聚变靶中硅支撑冷却臂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成 罗跃川 +5 位作者 马志波 杨苗 周民杰 李佳 吴卫东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51-3254,共4页
论述了基于反应离子深刻蚀技术加工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的硅支撑冷却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和视觉显微系统等对所制备的硅支撑冷却臂的形貌、侧壁陡直度和卡爪径向形变量等参数进行了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硅支撑冷却臂... 论述了基于反应离子深刻蚀技术加工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的硅支撑冷却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和视觉显微系统等对所制备的硅支撑冷却臂的形貌、侧壁陡直度和卡爪径向形变量等参数进行了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硅支撑冷却臂的侧壁陡直度大于88°,卡爪径向形变量大于20μm,符合靶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 硅支撑冷却臂 反应离子深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物理实验用纳米Cu块体靶材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楚广 唐永建 +4 位作者 罗江山 刘伟 杨天足 黎军 洪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29-1834,共6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金属纳米粉体并采用真空手套箱专利技术和冷压法在高压(1.5GPa)作用下保压40 min后,成功制备出了相对密度达97%和显微硬度达1.85 GPa的金属Cu纳米晶材料。经XRD分析,其晶粒大小为20 nm。正电子湮没(PAS)实验结...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金属纳米粉体并采用真空手套箱专利技术和冷压法在高压(1.5GPa)作用下保压40 min后,成功制备出了相对密度达97%和显微硬度达1.85 GPa的金属Cu纳米晶材料。经XRD分析,其晶粒大小为20 nm。正电子湮没(PAS)实验结果表明,其空隙大小和数量与采用惰性气体冷凝法原位压制(IGC)的样品相比,空位簇数量较多,微空隙的大小和数量基本相当。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模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Cu块体材料靶的激光转换效率比常规Cu材料靶高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晶体 纳米Cu块体 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 自悬浮定向流法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靶丸表面形貌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明达 高党忠 +2 位作者 刘元琼 罗青 袁玉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0-293,共4页
介绍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监测靶丸4π表面形貌的方法。为此研制了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4π搓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台,对靶丸的旋转精度为2 μm 。它提供了观察靶丸缺陷的最佳方法,可为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精选靶丸。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 扫描电子显微镜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靶低密度聚合物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林 罗炫 杜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51,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ICF靶低密度多孔材料(泡沫、气凝胶)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间苯二酚甲醛(RF)气凝胶、水溶性聚合物泡沫、聚苯乙烯泡沫、聚-4-甲基-1-戊烯(PMP)泡沫、聚丙烯酸酯泡沫等的制备技术及有关泡沫材料的掺杂技术,对我国过去十余年... 概述了国内外ICF靶低密度多孔材料(泡沫、气凝胶)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间苯二酚甲醛(RF)气凝胶、水溶性聚合物泡沫、聚苯乙烯泡沫、聚-4-甲基-1-戊烯(PMP)泡沫、聚丙烯酸酯泡沫等的制备技术及有关泡沫材料的掺杂技术,对我国过去十余年在低密度聚合物多孔材料研制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十五”期间应尽快开展的有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低密度聚合物 惯性约束聚变靶 多孔材料 聚苯乙烯 间苯二酚-甲醛气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靶中的纳米金属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唐永建 罗江山 +2 位作者 雷海乐 李喜波 吴卫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09-115,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和强辐射源材料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纳米金属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自悬浮定向流金属纳米粉末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介质阻挡放电金属纳米粉末表面包覆研... 本文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和强辐射源材料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纳米金属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自悬浮定向流金属纳米粉末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介质阻挡放电金属纳米粉末表面包覆研究,真空热压成型的纳米晶体材料研究,以及低密度高孔隙率的泡沫镍金属材料、纳米多孔Cu材料和Au泡沫材料研究;在团簇材料、纳米成型材料研究方面,涉及到了过渡金属、贵金属小团簇材料的几何构型和静电极化率特性的理论模拟研究,以及三角形、六边形、棒状、立方体等特殊纳米结构和形状的Ag、Au金属纳米激光X光转换材料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 强辐射源材料 纳米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靶PVA-PS双层空心微球的研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林 涂海燕 +2 位作者 唐永健 周兰 杜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37-139,共3页
介绍了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用聚乙烯醇-聚苯乙烯(PVA-PS)双层塑料空心微球的制球工艺及实验结果。采用微封装技术及三维旋转真空干燥技术,制得的PVA-PA双层空心微球,直径100~500μm,壁厚10~35μm... 介绍了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用聚乙烯醇-聚苯乙烯(PVA-PS)双层塑料空心微球的制球工艺及实验结果。采用微封装技术及三维旋转真空干燥技术,制得的PVA-PA双层空心微球,直径100~500μm,壁厚10~35μm,(PVA层5~15μm,PS层5~30μm),球形度及同心度分别优于95%及85%,表面粗糙度低于300nm。该双层微球的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ICF制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ICF) 双层塑料空心微球 聚乙烯醇及聚苯乙烯 微封装法 三维旋转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PS-PVA双层聚合物空心微球的研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游丹 李波 +3 位作者 张林 初巧妹 林波 魏芸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以界面缩聚反应为基础初步总结出一条 PS-PVA双层聚合物空心微球制备工 艺,并就工艺中间苯二酰氯(IPC)浓度、交联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固化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 了初步讨论。通过该工艺成功地制得了球形度≥99%、同心度... 以界面缩聚反应为基础初步总结出一条 PS-PVA双层聚合物空心微球制备工 艺,并就工艺中间苯二酰氯(IPC)浓度、交联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固化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 了初步讨论。通过该工艺成功地制得了球形度≥99%、同心度>90%及表面光洁度<10nm的 PS.PVA双层空心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 双层 微球 界面缩聚法 PS-P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金团簇纳米颗粒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喜波 唐晓红 +3 位作者 吴卫东 唐永建 王红艳 杨向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3-1026,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金团簇纳米颗粒,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了金团簇纳米颗粒的形貌、颗粒度、结构、光吸收性质及物质成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金团簇纳米颗粒,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了金团簇纳米颗粒的形貌、颗粒度、结构、光吸收性质及物质成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金团簇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在10 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无团聚、氧化现象,颗粒的结构为面心立方。在519 nm处出现团簇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测试得到Au(4f7/2)和Au(4f5/2)电子的结合能分别为83.3 eV和86.9 eV,并且没有出现金的氧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金团簇纳米颗粒 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跳动法制备微球α-C:H涂层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宝玲 何智兵 +2 位作者 吴卫东 杨向东 刘兴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6-779,共4页
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反式二丁烯和氢气作为工作气体,利用间歇跳动模式,在直径为(280±50)μm的聚乙烯醇-聚苯乙烯(PVA-PS)双层球表面制备出了30μm厚-αC:H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干涉显微镜和X光照相技术... 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反式二丁烯和氢气作为工作气体,利用间歇跳动模式,在直径为(280±50)μm的聚乙烯醇-聚苯乙烯(PVA-PS)双层球表面制备出了30μm厚-αC:H涂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干涉显微镜和X光照相技术分别对涂层表面形貌、球形度和同心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涂层厚度为30μm时,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低于30 nm;球形度与同心度均优于99%。利用热重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热稳定性和价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C:H涂层主要存在sp3C—H键,在280℃以下,结构成分非常稳定,达到450℃后,则完全石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 微球 α-C:H涂层 粗糙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倒相法硅掺杂PMP泡沫的研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林 罗炫 杜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研究了核聚变靶材硅 (Si)掺杂聚 4 甲基 1 戊烯 (PMP)泡沫热诱导倒相法的制备工艺及影响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均四甲苯 /萘 (质量比约为 60∶40 )为适宜的二元溶剂体系及体系各组分配比与产品泡沫密度关系的工作曲线... 研究了核聚变靶材硅 (Si)掺杂聚 4 甲基 1 戊烯 (PMP)泡沫热诱导倒相法的制备工艺及影响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均四甲苯 /萘 (质量比约为 60∶40 )为适宜的二元溶剂体系及体系各组分配比与产品泡沫密度关系的工作曲线。热重 差热分析结果表明 :掺硅PMP泡沫的热稳定性与密度间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 ,随着PMP泡沫密度降低 ,材料的起始裂解温度升高 ,裂解焓减少。经实验研究 ,首次用热诱导倒相法成功制得了密度为 5~ 80mg/cm-3 、含硅量ω(Si)≤ 1%、孔径 1~ 2 0 μm的硅掺杂PMP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PMP泡沫 惯性约束聚变靶 热诱导倒相法 聚-4-甲基-1-茂烯 制备工艺 柱腔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内成球技术制备PS-PVA双层球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占文 黄勇 +3 位作者 唐永建 李波 陈素芬 刘一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本工作研究采用炉内成球技术制备惯性约束聚变用靶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PS-PVA)双层球。以乳液法制备PS微球,利用炉内成球技术在PS微球表面制备PVA层。研究表明,在PVA质量浓度为5%、炉内为空气、炉温473-523 K条件下,可制备出PS-PV... 本工作研究采用炉内成球技术制备惯性约束聚变用靶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PS-PVA)双层球。以乳液法制备PS微球,利用炉内成球技术在PS微球表面制备PVA层。研究表明,在PVA质量浓度为5%、炉内为空气、炉温473-523 K条件下,可制备出PS-PVA双层球。双层球直径范围250-550μm,PVA层厚度范围1.0-2.4μm,PS-PVA双层球表面光洁度3-10 nm,微球充氩气的最低温度350-360 K,室温条件下对氘气的保气半寿命1-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 炉内成球法 PS-PVA双层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空心微球制备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海乾 王朝阳 +3 位作者 唐永建 付志兵 关峰 刘淼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5-1108,共4页
采用微流体注射成型技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外油相,间苯二酚/甲醛(RF)溶液为水相,经过溶胶-凝胶、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等过程制备出了RF气凝胶空心微球。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X光显微分析、透射电镜(TEM)、N2吸... 采用微流体注射成型技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外油相,间苯二酚/甲醛(RF)溶液为水相,经过溶胶-凝胶、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等过程制备出了RF气凝胶空心微球。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X光显微分析、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对RF空心微球成分、形貌、孔径、直径分布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F为单层空心微球,具有典型的气凝胶多孔结构,由粒径为10nm左右、且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的纳米粒子构成,平均孔径为20nm左右,球形度和同心度大于95%,微球直径分布在550~750μm,最大可达到800μm,达到了快点火靶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 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空心微球 微流体注射成型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凯 张林 +1 位作者 周兰 张厚琼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研究了聚苯乙烯 (PS)泡沫的液体 (无水乙醇 )浸润性能和动态机械性能。实验发现 :液体在泡沫中的浸润高度与时间的 1/2次方成正比 ,泡沫的压缩模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随泡沫密度的减小而降低。
关键词 聚苯乙烯泡沫材料 惯性约束聚变靶 实验研究 ICF 浸润性能 动态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吴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ECR- MP)在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备 ,尤其是高品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薄膜靶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综述了 ECR- MP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发展现状 ,同时分...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ECR- MP)在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备 ,尤其是高品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薄膜靶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综述了 ECR- MP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发展现状 ,同时分析了其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 微波等离子体 反应装置 应用现状 发展展望 刻蚀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菌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真空温压技术制备纳米金属铜块体材料 被引量:2
15
作者 楚广 刘伟 唐永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3-879,共7页
采用自悬浮-真空温压法制备纳米金属Cu块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正电子湮没(PAS)实验、HMV-2型显微硬度计和用Arechimedes原理等测试手段研究压制压力、保压时间、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样品密度的影响... 采用自悬浮-真空温压法制备纳米金属Cu块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正电子湮没(PAS)实验、HMV-2型显微硬度计和用Arechimedes原理等测试手段研究压制压力、保压时间、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样品密度的影响;考察其热稳定性和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金属Cu块体材料的密度随压制压力、保压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最高相对密度为96.15%;纳米金属Cu块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5 GPa和200℃压制的样品的平均晶粒度为25.3 nm,微应变为0.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温压技术 纳米金属铜 密度 显微硬度 惯性约束聚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16
作者 中国核物理学会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交流会核靶专业组常务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1-48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核物理学会 惯性约束聚变靶 激光聚变 激光核聚变 聚变反应 贮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