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情绪加工异常 被引量:1
1
作者 常茜芮 何蔚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2-1163,共12页
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尤其是愤怒情绪刺激存在异常的加工偏向,而且IGD个体面对消极刺激会产生过高的情绪唤起并在调节消极情绪方面出现困难,以上情绪加工能力的异常会在IGD的维持和... 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尤其是愤怒情绪刺激存在异常的加工偏向,而且IGD个体面对消极刺激会产生过高的情绪唤起并在调节消极情绪方面出现困难,以上情绪加工能力的异常会在IGD的维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IGD个体情绪加工相关脑区也出现了异常,例如杏仁核、前扣带皮层、脑岛和部分前额叶皮层。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IGD的群体情绪加工、情绪加工的时间进程、有效提高IGD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以及IGD青少年的情绪加工问题。此外,也可以通过多样化地设置和呈现情绪刺激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被试的性别比例以及被试长期和短期的情绪状态对情绪加工研究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IGD) 面孔表情 情绪加工偏向 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被引量:124
2
作者 袁加锦 汪宇 +1 位作者 鞠恩霞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99-1908,共10页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加工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女性人群具有情绪识别优势,更好的情绪记忆能力与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此外,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也表现为情绪调节过程的不同:相比男性,女性更善于抑制情绪行为,却较难通过认知策...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加工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女性人群具有情绪识别优势,更好的情绪记忆能力与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此外,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也表现为情绪调节过程的不同:相比男性,女性更善于抑制情绪行为,却较难通过认知策略调节负性情绪。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有重要生理基础,与情绪脑结构,荷尔蒙水平的男女差异有关。同时,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同女性更高的情绪障碍易感性有着密切联系:不善于调节负性情绪,及更强的消极情绪易感性可能是女性更易患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从情绪加工角度探讨情绪障碍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对于情绪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加工 性别差异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脑机制 被引量:38
3
作者 廖成菊 冯正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2-287,共6页
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是导致抑郁的一个主要认知因素,是抑郁症的一个稳定特质。这种偏向与对负性情绪刺激自下而上的情绪加工增强有关,表现为杏仁核和梭状回等脑区过度激活;也与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功能不足有关,表现为背外侧前额... 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是导致抑郁的一个主要认知因素,是抑郁症的一个稳定特质。这种偏向与对负性情绪刺激自下而上的情绪加工增强有关,表现为杏仁核和梭状回等脑区过度激活;也与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功能不足有关,表现为背外侧前额皮质、前扣带回等脑区活性不足。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抑郁症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脑机制的一个理论假说,即抑郁症的产生是由于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脑区过度激活与认知控制脑区功能降低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恶性循环所介导。目前证明此理论假说在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研究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加工 认知控制 相互作用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鹤 丁妮 董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6-361,共6页
行为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消极情绪的辨别、注意和记忆都有所下降,而对积极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边缘系统(尤其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低于年轻人,但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却... 行为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消极情绪的辨别、注意和记忆都有所下降,而对积极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边缘系统(尤其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低于年轻人,但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却有所增强。研究者对该结果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是功能代偿假说,另一种是策略改变假说。功能代偿假说认为老年人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增强是为了弥补边缘系统功能的下降,反映了大脑功能的代偿;策略改变假说认为老年人主动使用了不同于年轻人的策略,情绪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组人群大脑活动的差异。未来这方面研究可以从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加工 老化效应 边缘系统 额叶皮层 功能代偿 策略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情绪加工对返回抑制效应的调节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晓刚 施亮 +1 位作者 李乐源 潘发达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9-625,共7页
为探讨内隐情绪加工是否会对返回抑制产生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以情绪性面孔图片作为目标,要求被试完成定位任务。结果发现,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均显示了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N1成分上情绪效价和线索有效性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显著,有... 为探讨内隐情绪加工是否会对返回抑制产生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以情绪性面孔图片作为目标,要求被试完成定位任务。结果发现,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均显示了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N1成分上情绪效价和线索有效性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显著,有效线索条件下情绪目标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目标;N170成分上线索有效性主效应显著,相较于N1成分,N170成分在有效线索上波幅更小,在无效线索上波幅更大。实验结果表明返回抑制效应受到内隐情绪加工的调节,提示该效应来源于早期的知觉抑制,支持知觉抑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抑制 内隐情绪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述情障碍程度大学生的情绪加工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海彬 王东华 姚本先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述情障碍程度大学生的情绪加工特点,从而为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情绪加工量表对不同述情障碍程度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述情障碍组在情绪加工总分及其下属因子... 目的:考察不同述情障碍程度大学生的情绪加工特点,从而为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情绪加工量表对不同述情障碍程度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述情障碍组在情绪加工总分及其下属因子上的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体验枯竭能有效预测低述情障碍组的述情障碍程度,而体验枯竭、加工不足和情绪压抑均能有效预测高述情障碍组的述情障碍程度。结论:述情障碍大学生存在情绪加工缺陷,且体验枯竭是影响其述情障碍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情障碍 情绪加工 体验枯竭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ERP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江俊 张伟霞 王莞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3-1140,共8页
借助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差异。启动刺激是声乐和器乐曲(小提琴演奏),目标刺激是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表情图片。结果显示,与一致条件相比,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器乐曲诱发了N400,而与面孔情绪不一... 借助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差异。启动刺激是声乐和器乐曲(小提琴演奏),目标刺激是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表情图片。结果显示,与一致条件相比,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器乐曲诱发了N400,而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声乐曲诱发了LPC。这些结果表明,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反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 器乐 情绪加工 N400 L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幼儿反语情绪加工特征及促进作用
8
作者 李慧 王小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反语被用来间接地表达情绪态度,成功识解相逆情绪是反语理解的核心因素。5~6岁幼儿之所以能理解反语,这与他们开始具备反语情绪加工能力紧密相关。大多数5~6岁幼儿已具备反语情绪加工能力,具有独特加工特征。文章对情绪加工在5~6岁幼儿... 反语被用来间接地表达情绪态度,成功识解相逆情绪是反语理解的核心因素。5~6岁幼儿之所以能理解反语,这与他们开始具备反语情绪加工能力紧密相关。大多数5~6岁幼儿已具备反语情绪加工能力,具有独特加工特征。文章对情绪加工在5~6岁幼儿反语理解中所起作用进行推论:幼儿成功的情绪加工为整个反语理解过程框定了“情感基调”,凸显了反语字面表达与语境间的矛盾,助力其正确理解反语义。同时,文章还揭示了情绪加工在儿童反语理解中所起作用的统一发展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语情绪加工 反语理解 学前幼儿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加工的早期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韵 梁宗保 张光珍 《心理研究》 2016年第5期9-14,共6页
情绪加工早期ERP成分主要包括P1(80-130ms)、N1(80-130ms)和N170(150-200ms)等。这些成分标定了情绪加工的不同脑电活动时间进程,具有不同的心理含义。P1成分对负性情绪敏感,反映了人类对于威胁性信息的快速识别,具有自动加工的性质。N... 情绪加工早期ERP成分主要包括P1(80-130ms)、N1(80-130ms)和N170(150-200ms)等。这些成分标定了情绪加工的不同脑电活动时间进程,具有不同的心理含义。P1成分对负性情绪敏感,反映了人类对于威胁性信息的快速识别,具有自动加工的性质。N1成分与情绪信息的注意选择密切相关,反应了人类对于情绪的加工启动。N170成分是面孔识别特异性的指标,被认为与面部表情结构以及面部表情加工编码有关。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成分的含义,今后的研究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1)进一步检验P1成分是否对所有负性情绪都敏感。(2)明确N1成分与所有人类的注意有关,还是仅仅与情绪信息有关。(3)进一步明确区分N170是面孔结构编码指标还是面孔表情编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ERP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构念在认知和情绪加工中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泽昆 黄春花 +1 位作者 王丽君 陈欣 《心理研究》 2020年第6期512-520,共9页
自我构念是个体探讨自我表征构成的方式,它不仅具有静态性特征,受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还呈现出动态性特征。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自我构念在注意、知觉加工、交互记忆、决策和情绪调节策略等方面参与并影响认知和情绪加工,并且对自我构念的... 自我构念是个体探讨自我表征构成的方式,它不仅具有静态性特征,受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还呈现出动态性特征。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自我构念在注意、知觉加工、交互记忆、决策和情绪调节策略等方面参与并影响认知和情绪加工,并且对自我构念的生理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未来的研究应加深对自我构念影响认知加工的内部机制的探讨,将该领域有关神经活动的现有研究加以整合,同时应进一步探讨基因、文化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并从辩证的视角发展自我构念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构念 自我构念动态性 认知加工 情绪加工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社交干预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和情绪加工 被引量:1
11
作者 祖泽元 张雨晴 刘电芝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第16期75-80,共6页
探究团体社交干预对4名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和情绪加工的干预效果以及共同注意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有3名被试在共同注意以及情绪加工上取得了中等以上的干预效果,另1名被试的干预效果较小,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与情绪加工... 探究团体社交干预对4名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和情绪加工的干预效果以及共同注意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有3名被试在共同注意以及情绪加工上取得了中等以上的干预效果,另1名被试的干预效果较小,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与情绪加工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共同注意 情绪加工 团体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训练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莉莉 《黄河之声》 2016年第2期60-61,共2页
如今,音乐鉴赏课成为很多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音乐情绪的知觉能力。本项目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让音乐专业大学生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分别对表达不同情绪的音乐进行愉快程度、唤醒程度、偏好程度与熟悉程度等级评定,... 如今,音乐鉴赏课成为很多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音乐情绪的知觉能力。本项目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让音乐专业大学生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分别对表达不同情绪的音乐进行愉快程度、唤醒程度、偏好程度与熟悉程度等级评定,通过实验探寻音乐训练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训练 音乐情绪加工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音乐情绪加工
13
作者 叶琳娜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7-49,共3页
音乐在情绪情感交流中起到一个重要的联结作用,在年龄、种族、音乐经验等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反应各异,通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情绪的感知、音乐情绪体验、音乐偏好等的作用机制,探究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的情况... 音乐在情绪情感交流中起到一个重要的联结作用,在年龄、种族、音乐经验等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反应各异,通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情绪的感知、音乐情绪体验、音乐偏好等的作用机制,探究大学生对音乐情绪加工的情况,多角度多维度地对专业和非专业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情绪 大学生 音乐情绪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对情绪信息的加工:认知发展特征及脑机制
14
作者 莫李澄 李奇 张丹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00-2108,共9页
语音韵律和面孔表情所传达的情绪性信息是人类解读他人情绪并进行人际互动的基础。探究婴儿对这两种载体所传达情绪信息的感知、辨别及评估,有利于加深对婴儿认知发展特征和脑机制的理解。本文系统回顾了婴儿情绪研究,发现颞叶和额叶皮... 语音韵律和面孔表情所传达的情绪性信息是人类解读他人情绪并进行人际互动的基础。探究婴儿对这两种载体所传达情绪信息的感知、辨别及评估,有利于加深对婴儿认知发展特征和脑机制的理解。本文系统回顾了婴儿情绪研究,发现颞叶和额叶皮层在婴儿情绪性语音和面孔表情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婴儿的情绪加工涉及大脑双侧半球,但已初步展现出了与成人类似的右半球优势。婴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即可分辨情绪信息,并表现出对正性情绪的加工偏向。婴儿在6月龄左右对情绪的加工偏向逐渐从正性向负性转变。12月龄时,婴儿的负性情绪偏向基本稳定,且能够理解情绪性语音和面孔中的情绪涵义,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基于这些发现,我们提出了“情绪偏向发展理论”。此外,视−听跨感官模态信息对于婴儿对特定情绪的辨别和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情绪加工 语音韵律 面孔表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枕核参与情绪信息加工的多条通路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珊珊 蔡厚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4-240,共7页
丘脑枕核参与多条加工情绪信息的神经通路因而在情绪信息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丘脑枕核参与到上丘?丘脑枕核?杏仁核通路。该通路可以在没有初级视觉皮层参与情况下对情绪信息进行快速加工;第二:丘脑枕核以皮层?丘脑枕核?皮层环路... 丘脑枕核参与多条加工情绪信息的神经通路因而在情绪信息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丘脑枕核参与到上丘?丘脑枕核?杏仁核通路。该通路可以在没有初级视觉皮层参与情况下对情绪信息进行快速加工;第二:丘脑枕核以皮层?丘脑枕核?皮层环路和上丘?丘脑枕核?皮层通路两种形式参与到丘脑枕核?皮层通路。该通路通过控制皮层间同步化水平促进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通过整合皮层和皮层下情绪信号扩大其在行为输出方面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枕核 上丘-丘脑枕核-杏仁核通路 丘脑枕核-皮层通路 情绪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对情绪性图片加工的脑电反应特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培霞 刘惠军 +1 位作者 丁妮 郭德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51,共10页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青少年情绪性加工的脑电反应发展性特征。测量并比较了48名分别处于三个年龄阶段(12~13岁,16~17岁,19~21岁)的个体在观看三类情绪图片(积极、中性、消极)时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显示,三个年龄阶...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青少年情绪性加工的脑电反应发展性特征。测量并比较了48名分别处于三个年龄阶段(12~13岁,16~17岁,19~21岁)的个体在观看三类情绪图片(积极、中性、消极)时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显示,三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对情绪性图片刺激进行加工,通过主观报告能够明确区分情绪意义,其评价顺序与成人一致,同时,ERP的300~900ms时段从顶枕区到整个脑区呈现和成人研究一致的波形特征,即情绪性刺激引起ERP的晚期成分相对于非情绪性刺激引起更正的波幅;三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在脑电活动的时程上表现出从后侧脑区向前侧扩散的趋势,低龄组个体枕区的ERP活动程度高于高龄组个体,而高年龄组个体在额区、颞区、中央区位置的ERP活动比低龄组个体更强。结合主观报告,上述ERP结果展示了青少年情绪性加工脑电反应的发展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情绪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晚正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境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莉 李文虎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1,共6页
该文考察在自然情境和人为诱发的情境下,心境对不同情绪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验证特质一致性假设。采用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以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在自然情境下,心境对于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在人... 该文考察在自然情境和人为诱发的情境下,心境对不同情绪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验证特质一致性假设。采用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以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在自然情境下,心境对于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在人为诱发的情境下,验证了心境一致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 情绪信息加工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和一般性抑郁症患者情绪面孔加工的认知偏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敏 李潇 +3 位作者 罗静 鲁晓波 苏掌权 翟歆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与一般性抑郁患者情绪加工的认知偏见的差异。方法采用视觉情绪偏差的的实验范式(即对高兴和悲伤情绪面孔做出判断)诱发情绪加工过程,对28例难治抑郁症患者(难治组)、32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非难治组)、28名健康被试(对... 目的探讨难治性与一般性抑郁患者情绪加工的认知偏见的差异。方法采用视觉情绪偏差的的实验范式(即对高兴和悲伤情绪面孔做出判断)诱发情绪加工过程,对28例难治抑郁症患者(难治组)、32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非难治组)、28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170成分(即在170 ms左右出现的负波成分)测定,测量其N170的波峰波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难治组和非难治组高兴和中性面孔信息加工的N170波幅降低(P<0.05),而难治组悲伤面孔加工的N170波幅升高(P<0.05),非难治组悲伤面孔加工的N170波幅差异不显著(P>0.05)。与难治组相比,非难治组高兴面孔加工的N170波幅更高,悲伤面孔加工N170波幅更低(P<0.05)。抑郁患者的悲伤面孔加工的N170波幅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存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的情绪加强效应的认知偏见。提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无意识负性认知偏见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的一个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情绪面孔加工 认知偏见 事件相关电位 N1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情绪弹性和性别效应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敏 卢家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
探讨情绪弹性和性别变量对青少年加工负性情绪信息时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以46名青少年为被试,以负性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情绪弹性和性别的青少年在负性情绪图片颜色识别时的反应时间差异。结果发现,情绪弹... 探讨情绪弹性和性别变量对青少年加工负性情绪信息时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以46名青少年为被试,以负性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情绪弹性和性别的青少年在负性情绪图片颜色识别时的反应时间差异。结果发现,情绪弹性对负性情绪图片颜色识别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非常明显;性别对负性情绪图片颜色识别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明显;情绪弹性与性别在颜色识别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说明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注意偏向效应受情绪弹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弹性 注意偏向 情绪信息加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记忆偏向的情绪弹性和性别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敏 卢家楣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为了探讨情绪弹性和性别变量对青少年再认记忆负性情绪信息的影响,该实验采用再认记忆测验范式,以49名青少年为被试,以负性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了不同情绪弹性和性别的青少年再认负性情绪图片时的错误率差异。结果发现,情绪弹性对... 为了探讨情绪弹性和性别变量对青少年再认记忆负性情绪信息的影响,该实验采用再认记忆测验范式,以49名青少年为被试,以负性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考察了不同情绪弹性和性别的青少年再认负性情绪图片时的错误率差异。结果发现,情绪弹性对再认记忆负性情绪图片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明显。性别对再认记忆负性情绪图片的主效应显著,统计效力明显。情绪弹性与性别在再认记忆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说明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记忆偏向效应受情绪弹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弹性 性别 记忆偏向 情绪信息加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