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悬臂梁流变试验的倾倒变形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达 苏杭 庞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1008,共8页
弯曲倾倒变形本质是岩层所发生的弯曲流变变形,为了阐明其时效特点与力学特性,首先对反倾层状斜坡进行受力分析,将岩层某点的受力简化为自重应力与水平侧应力;其次在该受力条件下,进行了悬臂梁弯曲流变试验,将岩层悬臂式弯曲流变模型概... 弯曲倾倒变形本质是岩层所发生的弯曲流变变形,为了阐明其时效特点与力学特性,首先对反倾层状斜坡进行受力分析,将岩层某点的受力简化为自重应力与水平侧应力;其次在该受力条件下,进行了悬臂梁弯曲流变试验,将岩层悬臂式弯曲流变模型概化为4个阶段:瞬时变形阶段、衰减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基于上述的试验和分析,推导出悬臂梁弯曲流变的本构方程;并选取岩梁发生倾倒变形时极限位置处应变为0,对本构方程进行求解得出倾倒变形发育的极限深度;以悬臂梁倾倒折断时应变加速度等于稳态蠕变的上限加速度为求解条件,得出岩梁的倾倒折断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变形 力学特性 悬臂梁流变试验 倾倒发育深度 倾倒折断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双悬臂梁试验Ⅰ型分层扩展的三维近场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晓伟 汪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5-40,共6页
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 PD)模拟复合材料分层损伤,相较于传统的数值方法有一定优势。双悬臂梁试验(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是测量复合材料I型层间断裂韧性 G IC 的标准试验。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双悬臂梁试验I型分层扩展过程的... 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 PD)模拟复合材料分层损伤,相较于传统的数值方法有一定优势。双悬臂梁试验(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是测量复合材料I型层间断裂韧性 G IC 的标准试验。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双悬臂梁试验I型分层扩展过程的三维近场动力学模拟。计算模型选用了球型域的常规态近场动力学复合材料模型,并引入了基于能量的失效判定准则。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模拟的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并且模拟结果能够捕捉到DCB试验的“指甲盖形”分层前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I型分层扩展过程的近场动力学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采用的复合材料近场动力学模型计算I型分层扩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近场动力学 I型分层扩展 悬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悬臂梁试验的模型冰弹性模量研究
3
作者 余朝歌 田于逵 +3 位作者 季少鹏 国威 寇莹 刚旭皓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6-1072,共7页
弹性模量作为模型冰的基本力学特性之一,在模型试验过程中影响冰层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另外,弹性模量与抗弯强度的比值是评估模型冰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小型冰水池采用的原位悬臂梁试验对模型冰的弹性模... 弹性模量作为模型冰的基本力学特性之一,在模型试验过程中影响冰层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另外,弹性模量与抗弯强度的比值是评估模型冰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小型冰水池采用的原位悬臂梁试验对模型冰的弹性模量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时对冰梁外端部加载,利用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记录冰梁五个不同位置的动态挠度,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冰梁的挠曲线以求得模型冰的弹性模量,拟合的同时考虑冰梁所受的浮力影响,进而对加载力进行修正。基于上述方法,研究加载速度和回温时间对模型冰弹性模量的影响,同时基于试验结果对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比值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弯曲强度 原位悬臂试验 挠曲线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原地悬臂梁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敏 张涛 杨国金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2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介绍了海冰原地悬臂梁试验的基本概念。讨论了梁在加载后的变形机理和在数学上的处理方法。结合以往在辽东湾原地悬臂梁试验数据,给出了海冰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分析结果和曲线。同时着重研究了海冰的弹性模量,并给出了计算公式。
关键词 海冰 悬臂试验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翁俊 倪博 罗晓平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46-149,共4页
根据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工作原理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度来源,对试验机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得到了摆锤长度L_p、冲击长度L_1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 19mm、0. 85mm,初始势能K_P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 73%,k=2。
关键词 计量学 悬臂梁式冲击试验 数学模型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连接性能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峰 赵志波 陶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71,共6页
为了实现复材泡沫夹芯筒间及与其他结构的有效连接,提出了一种加劲肋法兰连接形式,利用真空辅助树脂导入工艺制备了一体成型的复材泡沫夹芯筒与加劲肋法兰。分别对两组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试件进行了偏心压缩试验和悬臂横向荷载试... 为了实现复材泡沫夹芯筒间及与其他结构的有效连接,提出了一种加劲肋法兰连接形式,利用真空辅助树脂导入工艺制备了一体成型的复材泡沫夹芯筒与加劲肋法兰。分别对两组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试件进行了偏心压缩试验和悬臂横向荷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得了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复材泡沫夹芯筒加劲肋法兰在偏压荷载下,在加劲肋与夹芯筒筒身过渡处发生了纤维压缩断裂的破坏模式,该位置为偏心受压下试件的承载薄弱点。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加劲肋法兰先发生加劲肋蒙皮纤维剥离破坏,再发生复材法兰与筒身连接部位的纤维拉伸破坏,最后复材法兰盘出现整体褶皱变形失效,法兰的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失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材泡沫夹芯筒 加劲肋法兰 偏压试验 悬臂试验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树脂薄膜提升CFRP层合板层间断裂性能研究
7
作者 杜徐玮 牛雪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法向刚度远低于面内刚度,当受到面外载荷作用时,极易发生损伤失稳。为了对厚度方向进行增韧,研究了改性纳米ZnO增韧薄膜对CFRP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使用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后...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法向刚度远低于面内刚度,当受到面外载荷作用时,极易发生损伤失稳。为了对厚度方向进行增韧,研究了改性纳米ZnO增韧薄膜对CFRP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使用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后的纳米ZnO,将不同质量分数(0~4wt%)的改性纳米ZnO颗粒在固化剂的作用下混合加入环氧树脂中,在复合材料试件的两个界面之间形成了具有不同层间性能的黏结膜,并将其应用于端部缺口弯曲(ENF)试验和双悬臂梁(DCB)试验。建立了一系列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数据确定的模型参数对改性纳米ZnO和固化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增韧梁(含4wt%改性纳米ZnO和2wt%GEL2-BS),ENF试验和DCB试验的临界载荷分别增加了30.25%和6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膜 改性纳米ZnO颗粒 界面增韧 端部缺口弯曲试验 悬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Ice Flexural Strength Based on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
8
作者 GUO Chun−yu ZHANG Cheng−sen +1 位作者 WANG Chao WANG Chun−hui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6-985,共10页
In the past few decades,the navigation performance of ships and structures in ice-covered waters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i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icebreaking ability.Ice bending stre... In the past few decades,the navigation performance of ships and structures in ice-covered waters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i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icebreaking ability.Ice bending strength is a key ice parameter for predicting ship ice loads,and accurate ice bending strength is also the key to scaling model tests results to real ship.However,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 on model ice bending strength of ice tanks are often neglected.In this paper,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ice cantilever beam test,and the failure load and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ice are obtained.In this model,the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 is used as the material constitutive model,and the required simulation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from the model ice test in ice tank.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antilever beam size of the model ic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lexural strength.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per rounding at the root of the cantilever beam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obtain more accurate bending strength;the thickness,width and length of the cantilever beam should conform to a certain ratio,and consistent with the ITTC recommended reference.Therefor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mote model ice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tudies and provide ice strength data support for ship design and polar ship maneuv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ice LS-DYNA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 cantilever beam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复合材料T型连接结构悬臂弯曲强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肖雪瑞 邱伟强 +2 位作者 马武伟 康逢辉 吕家龙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7,共7页
针对夹芯复合材料T型连接结构,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模拟其在悬臂弯曲位移载荷下损伤产生、扩展及失效的过程,进行了悬臂弯曲试验验证模拟结果,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损伤产生时的位移为30 mm^32 mm,对应载荷为7.5 k N^7.7... 针对夹芯复合材料T型连接结构,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模拟其在悬臂弯曲位移载荷下损伤产生、扩展及失效的过程,进行了悬臂弯曲试验验证模拟结果,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损伤产生时的位移为30 mm^32 mm,对应载荷为7.5 k N^7.7 k N,损伤产生后结构刚度降低,随着位移增加,承载力持续上升,失效强度较初始损伤强度提高了41%~55%;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且表明初始损伤为复合材料压缩失效,产生于隔板下面板与增强区连接处,随着位移载荷的增加,损伤面积增大最终导致整体结构失效;优化结果表明,提高隔板下面板和芯材厚度,可降低隔板下面板的最大应力和失效因子,缩小上下面板的失效因子差,充分发挥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复合材料 T型连接 悬臂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铝/丁羟胶粘接界面力学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韦震 鞠玉涛 +1 位作者 周清春 韩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1-246,252,共7页
通过建立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研究了Al/HTPB双悬臂梁形式粘接件的I型断裂行为,并通过数值仿真双悬臂梁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相匹配的分部反演数值方法,获得了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中的2个重要内聚参数。通过与线弹性断裂力学下经典梁理论... 通过建立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研究了Al/HTPB双悬臂梁形式粘接件的I型断裂行为,并通过数值仿真双悬臂梁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相匹配的分部反演数值方法,获得了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中的2个重要内聚参数。通过与线弹性断裂力学下经典梁理论方法得到的断裂韧性相比,表明反演获得的参数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材料的粘接性质,并分析了经典梁理论方法得到的断裂韧性参数不准确的原因。通过Al/HTPB粘接件的单轴拉伸试验,对所建立的内聚力模型及获得的相关参数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内聚力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粘接件的力学行为,可作为HTPB推进剂进一步的细观力学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HTPB粘接 内聚力模型 I型断裂 悬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湿度对泡沫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霍瑞丽 刘伟庆 +2 位作者 王璐 方园 童忆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3,共5页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是由复合材料作为面板、轻质材料作为芯材而形成的强度高、耐腐性好、可设计性强的高效结构形式。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因面板和芯材的吸湿性能和热膨胀系数不同,界面处易积聚应力而导致剥离破坏。本文研究不同时间的干湿...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是由复合材料作为面板、轻质材料作为芯材而形成的强度高、耐腐性好、可设计性强的高效结构形式。环境温湿度变化时,因面板和芯材的吸湿性能和热膨胀系数不同,界面处易积聚应力而导致剥离破坏。本文研究不同时间的干湿循环老化作用下泡沫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及其面板、芯材的吸湿性能,达到吸湿平衡时,芯材的吸湿率是面板的10倍左右;由于双侧面板的约束作用,夹层结构与面板的吸湿率相当。通过双悬臂梁界面剥离拉伸试验研究干湿循环老化构件在25和70℃两种温度环境条件下的界面性能,从试验所得的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结构的界面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温度对老化构件的界面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温度越高,界面强度越低,裂纹扩展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 吸湿性能 悬臂试验(DCB) 界面剥离 应变能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帜辉 汪梦甫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阻尼比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它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有重要影响。目前结构抗震计算通常取阻尼比为常数,这不能真实反映建筑物的阻尼机理,与阻尼比的实测结果也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以选取的混凝土框架现场脉动实测阻尼数据、混凝土... 阻尼比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它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有重要影响。目前结构抗震计算通常取阻尼比为常数,这不能真实反映建筑物的阻尼机理,与阻尼比的实测结果也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以选取的混凝土框架现场脉动实测阻尼数据、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实测阻尼数据、由地震记录识别的混凝土框架阻尼数据及自行完成的混凝土悬臂试件自由振动实测阻尼数据为依据,对混凝土强度、实验方法、结构方位、结构自振频率和结构变形大小等对混凝土框架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统计得到了混凝土框架弹性阻尼比、弹塑性阻尼比与频率或变形相关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国内外已有公式的比较,论证了本文建立的阻尼比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 现场脉动 振动台试验 混凝土悬臂试件试验 弹塑性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合层合板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瑞 王广峰 +1 位作者 郭兴峰 张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23-1128,共6页
通过缝合的方法改善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采用双悬臂梁(DCB)试验测试和研究了缝合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与断裂行为.为了评价缝合工艺参数(缝合密度)对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用改进的插入型夹具在实测不同缝合工艺层合板... 通过缝合的方法改善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采用双悬臂梁(DCB)试验测试和研究了缝合层合板的层间断裂韧性与断裂行为.为了评价缝合工艺参数(缝合密度)对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用改进的插入型夹具在实测不同缝合工艺层合板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值(GIC)的基础上,分析和阐明了缝合工艺参数(缝合密度)与GIC间的关系;以提高层合板的平均层间断裂韧性值为目标,以拉伸和弯曲强度为约束条件优化了缝合工艺;采用摄影显微镜对分层断裂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和考察了缝合对其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插入型夹具可方便地完成缝合层合板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缝合后裂纹不连续扩展,缝合密度对裂纹扩展行为有较大影响;随着缝合密度的增大,层间断裂韧性值增大,但拉伸和弯曲强度降低,缝合密度存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缝合工艺参数 悬臂梁(DCB)试验 Ⅰ型层间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复合材料层间内聚力模型参数反演 被引量:2
14
作者 饶玉文 林仁邦 +1 位作者 杨颜志 严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7-292,共6页
内聚力模型在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评估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准确获得内聚力模型的参数对评估结果有重要影响。对内聚力模型的参数反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合材料双悬臂梁试验获取加载点载荷-位移数据信息,结合对应的有限元正演模型输出构建... 内聚力模型在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评估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准确获得内聚力模型的参数对评估结果有重要影响。对内聚力模型的参数反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合材料双悬臂梁试验获取加载点载荷-位移数据信息,结合对应的有限元正演模型输出构建目标函数,采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识别出层间内聚力模型参数。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蜂群算法较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寻优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抗噪能力,能够在不同测量噪声影响下优化反演出内聚力模型参数值,运用反演参数模拟得到的加载点载荷-位移数据与实际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参数反演 人工蜂群算法 悬臂试验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的粘接界面内聚力模型参数反演识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弘凡 李达 +2 位作者 夏焕雄 刘检华 敖晓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19,共6页
胶接装配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尺寸小、工艺性好等优点,但脱胶破坏等界面失效形式的出现对胶接结构的使用提出了挑战。内聚力模型可以有效表征粘接界面的损伤失效过程,其参数的准确获取对粘接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 胶接装配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尺寸小、工艺性好等优点,但脱胶破坏等界面失效形式的出现对胶接结构的使用提出了挑战。内聚力模型可以有效表征粘接界面的损伤失效过程,其参数的准确获取对粘接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有限元模拟计算和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内聚力模型参数反演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取双悬臂梁试件在拉伸断裂过程中的粘接区域位移场;其次,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建立双悬臂梁试件拉伸断裂的有限元模型,并仿真获得双悬臂梁试件粘接界面开裂过程的位移场信息;最后,采用人工鱼群优化算法迭代试算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参数,直至有限元仿真的位移场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取的位移场之间的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数字图像相关 参数反演 人工鱼群算法 悬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Ⅰ型模式下异型截面Z-pin增强效果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竹雨 张晓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针对单根Z-pin拔出试验以及未增强/Z-pin增强的双悬臂梁(DCB)试验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拔出试验的模拟过程中,以静-动摩擦系数模拟Z-pin在基体中的脱胶-拔出过程,以计算所得桥联力作为输入参数,通过连接器模拟Z-pin在层合板中的... 针对单根Z-pin拔出试验以及未增强/Z-pin增强的双悬臂梁(DCB)试验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拔出试验的模拟过程中,以静-动摩擦系数模拟Z-pin在基体中的脱胶-拔出过程,以计算所得桥联力作为输入参数,通过连接器模拟Z-pin在层合板中的桥联作用,得到了DCB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同时,将所建模型用于计算异型截面Z-pin的桥联力,以及异型截面Z-pin增强DCB试件的载荷,以定量分析Z-pin截面周长对其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截面Z-pin 桥联力 悬臂试验 摩擦系数 连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