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特征及PRA、PRB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海霞 赵俊红 +1 位作者 解其贵 王言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RB)蛋白在子宫MMM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切片行光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A、PRB的表达情况,随访其中的11例患者。结果:①子宫MMMT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②病理上肿瘤成分复杂,形态多样,有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③同源性PRA阳性占55.6%,PRB阳性占33.3%;异源性PRA阳性占37.5%,PRB阳性占37.5%,两种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RA在Ⅰ期和Ⅱ期患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6.7%和40%;PRB患者分别为55.6%和20%。④Ⅰ期患者平均存活43.8个月(32~59个月),Ⅱ期平均存活34.25个月(19~41个月);Ⅲ期1例,存活5个月。结论:子宫MMMT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形态学,疾病进展可能与PRA、PRB的丢失有关,PRA、PRB的表达可能与病理类型无关。预后可能与临床分期及PRA、PR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临床 病理 孕激素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洪文 张秀珍 +4 位作者 李晓光 张宏图 黄曼妮 李楠 吴令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6-628,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5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9例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2例患... 目的:分析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5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9例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2例患者为肿物脱出阴道。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46.67岁(19~69岁)。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3例、Ⅲ规3例、Ⅳ期2例。本组8例患者接受综合治疗,2例早期患者经综合治疗分别随访36、72个月无瘤生存,2例Ⅳ期患者经放疗和化疗后进展,确诊3个月后死亡。Ⅰ、Ⅱ、Ⅲ、Ⅳ期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2、32、28、3个月。结论: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一种浸润性强、进展快、由恶性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的罕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远处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一例
3
作者 李永华 李彦 +2 位作者 刘国红 毛毳 杨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5-1215,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2个月前发现右下腹可触及鹅卵大小肿块、半个月前自觉排便不畅而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约7 cm×7 cm的实性肿块,质硬,边界尚清,略有压痛。
关键词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实性肿块 病例资料 排便不畅 右下腹 卵大小 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
4
作者 李春元 张立军 +1 位作者 伊慧明 李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67-1467,共1页
关键词 子宫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雅丽 吴文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3-693,共1页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阴道脱出肿物 阴道流血量 误诊 子宫增大 病例报告 切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神经外胚层成分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
6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025-1026,共2页
患者女性,74岁。因停经后阴道出血15天,活检发现"子宫横纹肌肉瘤"10天于2020年6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外阴、阴道、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显示:子宫后壁紧贴宫腔可见45.0 mm×44.0 mm×2... 患者女性,74岁。因停经后阴道出血15天,活检发现"子宫横纹肌肉瘤"10天于2020年6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外阴、阴道、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显示:子宫后壁紧贴宫腔可见45.0 mm×44.0 mm×26.0 mm的低回声团,形态规则,边界清楚。遂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荧光原位杂交 C-myc基因易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癌肉瘤和子宫肉瘤的MR影像特征在术前手术方案评估中的意义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延 王丰 +2 位作者 刘剑羽 韩钦 王玉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在术前评估中MR影像特征对子宫癌肉瘤和子宫肉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2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癌肉瘤和20例子宫肉瘤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评估下列MR指标:肿物大小、中心位置、生长类型分型... 目的探讨在术前评估中MR影像特征对子宫癌肉瘤和子宫肉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2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癌肉瘤和20例子宫肉瘤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评估下列MR指标:肿物大小、中心位置、生长类型分型、肿瘤出血、淋巴结增大,比较2组临床和MR表现上的差异。结果癌肉瘤组90%(19/21)肿瘤中心位于宫腔,肉瘤组为40%(8/20)(P=0.001);癌肉瘤组和肉瘤组肿瘤出血出现率分别为48%(10/21)和80%(16/20)(P=0.031)。2组其他影像学指标和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盆腔MR平扫观察肿瘤中心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子宫癌肉瘤与肉瘤,提示临床即便子宫肿瘤在术前活检及快速冰冻病理均未提示肿瘤内存在癌的成分,但MR提示肿物为宫腔来源,仍需要警惕肿瘤中癌成分的存在,可能存在淋巴结活检或进行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癌肉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恶性苗勒管混合 子宫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