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冷柴油机高原恢复功率台架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勇 李志刚 +3 位作者 沈宏继 杨策 马源 刘丽芳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通过对BF8L413F发动机选配大流量、高压比的增压器,在发动机高原模拟试验台进行了台架试验,对6种改进型的增压器进行了高原台架模拟试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海拔高度对发动机使用性能的影响,同时也为高原地区发动机功率恢复提供了... 通过对BF8L413F发动机选配大流量、高压比的增压器,在发动机高原模拟试验台进行了台架试验,对6种改进型的增压器进行了高原台架模拟试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海拔高度对发动机使用性能的影响,同时也为高原地区发动机功率恢复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原恢复功率 台架模拟 涡轮增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高原恢复功率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郗健 刘天清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32,共8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车用柴油机采用涡轮增压器后,使其在高海拔地区行驶恢复功率的研究和试验,论述了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的各种技术问题。
关键词 柴油机 涡轮增压器 高原恢复功率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复合增压柴油机高原功率恢复方案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韩恺 朱振夏 +3 位作者 张付军 李云龙 付耿 章振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为解决增压柴油机高原功率下降的问题,讨论了几种增压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调复合增压方案(CASP)并开展了相应的仿真研究。以某V型八缸增压柴油机为原型建立了数值模型,在海拔3 000 m的条件下比较了两种高原策略与复合增压方案的效... 为解决增压柴油机高原功率下降的问题,讨论了几种增压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调复合增压方案(CASP)并开展了相应的仿真研究。以某V型八缸增压柴油机为原型建立了数值模型,在海拔3 000 m的条件下比较了两种高原策略与复合增压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增压方案可以明显地改善柴油机低速特性并抑制喘振倾向。标定功率恢复至平原的89.7%,最大扭矩值下降了3.7%,转速适应性系数提高为1.56,可调复合增压方案可以在高原环境下有效地恢复发动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复合增压 可调复合增压方案 高原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系统控制方式对大扰动后交直流混合系统电压和功率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5
4
作者 张建设 张尧 +1 位作者 张志朝 武志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4,共5页
使用电力系统暂态安全评估工具 TSAT 基于南方电网2005 年规划数据研究了直流控制方式和低压限流器参数对大扰动后交直流混合系统电压和功率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的整流侧定电流、逆变侧定直流电压控制比整流侧定功率、逆变侧定熄... 使用电力系统暂态安全评估工具 TSAT 基于南方电网2005 年规划数据研究了直流控制方式和低压限流器参数对大扰动后交直流混合系统电压和功率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的整流侧定电流、逆变侧定直流电压控制比整流侧定功率、逆变侧定熄弧角控制有利于大扰动后交流换流母线电压的恢复;为缓解大扰动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失衡的问题,低压限流器参数的大小应取折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直流输电系统 控制方式 交直流混合系统 电压恢复 功率恢复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节点恢复成功率的黑启动分区恢复方案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海平 郝杰 顾雪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0-238,共9页
互联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合理的分区并行恢复策略对于加快系统的恢复进程,提高系统恢复成功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计及节点恢复成功率的黑启动分区方案优化策略,将电网中输电线路投运的不确定性和网架结构的灵活性因素综... 互联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合理的分区并行恢复策略对于加快系统的恢复进程,提高系统恢复成功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计及节点恢复成功率的黑启动分区方案优化策略,将电网中输电线路投运的不确定性和网架结构的灵活性因素综合考虑到分区策略中,应用图论中根据最小路集求解系统正常运行概率的方法,求解出目标节点恢复成功的概率,并由此设定了分区判定函数。同时,根据发电机组的启动特性和输电线路的运行参数,提取了评价分区和分区内部子系统网架重构效果的指标,建立了分区优化目标函数。最后,本文采用交叉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分区恢复优化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路集 节点恢复功率 分区优化 网络重构 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涡轮增压系统恢复柴油机高原功率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洋 马朝臣 王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4,共8页
针对柴油机在高原行驶存在功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燃气涡轮增压系统恢复高原柴油机功率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由燃烧室、压气机、涡轮、点火装置、喷油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燃气涡轮增压系统的压气机分别对燃烧室和原柴油机供气,因而该... 针对柴油机在高原行驶存在功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燃气涡轮增压系统恢复高原柴油机功率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由燃烧室、压气机、涡轮、点火装置、喷油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燃气涡轮增压系统的压气机分别对燃烧室和原柴油机供气,因而该系统同时需要两种不同压比的空气,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双压比压气机,并通过试验验证双压比压气机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以某柴油机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初步的设计和工作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燃气涡轮增压系统能够恢复柴油机在高原的行驶功率,为后续的样机研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气涡轮增压系统 增压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高原功率恢复供油参数调节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振夏 张付军 +4 位作者 韩恺 刘杨杨 罗国良 李云龙 柴智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3-589,共7页
针对高原环境下增压柴油机功率下降的问题,通过仿真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的供油参数调节方案,得出了在高原环境下通过调节供油参数恢复柴油机功率的方法。建立了某V型6缸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并采用试验数据对模型各系统进行了校核。在该... 针对高原环境下增压柴油机功率下降的问题,通过仿真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的供油参数调节方案,得出了在高原环境下通过调节供油参数恢复柴油机功率的方法。建立了某V型6缸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并采用试验数据对模型各系统进行了校核。在该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增压柴油机的平原性能,匹配了适应高原环境的增压器,研究了喷油提前角与功率、涡轮入口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供油参数的调节方法和具体参数,仿真计算了3种不同的供油参数调整方案,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4 500 m条件下,采用提前角和供油量联合调整的方法可将发动机标定功率恢复至平原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增压柴油机 高原功率恢复 喷油正时 增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6114柴油机高海拔功率恢复计算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华雷 石磊 +2 位作者 邓康耀 邢卫东 程江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5,共6页
通过模拟大气环境参数和压气机图谱的高原特性修正,建立了D6114柴油机的高原性能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原机变海拔性能计算和不同增压系统的高海拔功率恢复的计算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逐渐恶化... 通过模拟大气环境参数和压气机图谱的高原特性修正,建立了D6114柴油机的高原性能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原机变海拔性能计算和不同增压系统的高海拔功率恢复的计算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逐渐恶化;废气放气式增压系统在中间转速可以部分恢复功率,而在高转速时涡轮增压器会超速,影响柴油机正常运行;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旁通高压级方案在恢复功率和经济性等方面要好于旁通低压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海拔 功率恢复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V481Q发动机燃用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与功率恢复 被引量:3
9
作者 熊树生 金晖 陈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5,共4页
阐述了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特性 ,针对桑塔纳JV4 81Q发动机改装为汽油 /LPG双燃料发动机后功率下降的问题 ,采用增大压缩比、调整点火提前角和进气补给等措施 ,使发动机功率得到较好恢复 。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功率恢复 燃烧特性 汽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风冷汽油机高原功率恢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云侠 申立中 +2 位作者 颜文胜 沈颍刚 毕玉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7-29,共3页
汽油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大幅下降。对有特殊功用的某小型汽油机进行了高原恢复功率的研究。主要采取了提高压缩比、改变点火提前角及采用进气脉冲增压技术。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该发动机在采用最佳压缩比、最佳... 汽油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大幅下降。对有特殊功用的某小型汽油机进行了高原恢复功率的研究。主要采取了提高压缩比、改变点火提前角及采用进气脉冲增压技术。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该发动机在采用最佳压缩比、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前提下,采用进气脉冲增压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排气温度,并可恢复功率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高原 功率恢复 试验研究 小型风冷汽油机 进气脉冲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海拔功率恢复的增压系统匹配计算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海江 李华雷 邢卫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
针对柴油机的变海拔功率恢复目标,进行了以增压压力恢复为目标的废气放气式增压系统匹配计算,确定了压气机和涡轮特性。在该匹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柴油机变海拔运行范围的性能计算,得到了不同海拔高度的增压压力MAP图,并以目标增压压... 针对柴油机的变海拔功率恢复目标,进行了以增压压力恢复为目标的废气放气式增压系统匹配计算,确定了压气机和涡轮特性。在该匹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柴油机变海拔运行范围的性能计算,得到了不同海拔高度的增压压力MAP图,并以目标增压压力为基准,根据放气阀的切换边界线确定了放气阀变海拔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匹配方案可以在海拔3 000m和平原工况实现增压压力恢复,但在高海拔高转速工况下可能超速;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柴油机外特性扭矩值逐渐减小,而废气放气阀关闭状态的运行区域逐渐减小,废气放气阀调节状态的运行区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功率恢复 变海拔 增压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故障穿越后功率恢复速率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珍 沈沉 张雪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781-3791,共11页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在已建风电场中占据较大比例,研究大规模双馈型风电机组集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功率注入模型描述风机动态行为,考虑故障清除后风机以不同速率恢复有功功率,研究风机接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在已建风电场中占据较大比例,研究大规模双馈型风电机组集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功率注入模型描述风机动态行为,考虑故障清除后风机以不同速率恢复有功功率,研究风机接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判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风机不同功率恢复速率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程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暂态稳定 故障清除后功率恢复速率 影响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增平 胡加伟 +1 位作者 王彤 时伯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15-1824,共10页
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CC-HVDC)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伴随大容量高压直流线路的相继投运,直流换相失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愈发严重。针对交直流异步互联系统,从理论上推导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CC-HVDC)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伴随大容量高压直流线路的相继投运,直流换相失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愈发严重。针对交直流异步互联系统,从理论上推导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ramp函数建立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模型,表征功率恢复速率的大小,进而理论推导了直流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低压限流(VDCOL)控制参数和换相失败预测(CFPREV)控制参数对功率恢复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最后在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及实际电力系统中进行测试,通过仿真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异步互联 换相失败 直流功率恢复速率 送端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组恢复成功率的黑启动阶段待恢复机组优选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海南 刘玉田 邱夕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8-34,共7页
待恢复机组的选择是制订黑启动方案的首要任务。分析了影响黑启动阶段机组成功恢复的主要因素,其中重点分析了变压器空载投入时励磁涌流引起的黑启动机组机端电压波形畸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线路权重、变压器权重和辅机权重,提... 待恢复机组的选择是制订黑启动方案的首要任务。分析了影响黑启动阶段机组成功恢复的主要因素,其中重点分析了变压器空载投入时励磁涌流引起的黑启动机组机端电压波形畸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线路权重、变压器权重和辅机权重,提出了黑启动阶段机组恢复成功率的概念。综合考虑机组恢复成功率和机组容量等因素,对黑启动阶段待恢复机组进行优选。为了减小计算量,首先从所有待恢复机组中筛选部分机组作为寻优集合,并使用前K最短路径算法搜索寻优集合中机组的可选恢复路径。山东电网实际仿真证明了定义的机组恢复成功率的有效性和所述方法的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恢复 励磁涌流 前K最短路径 机组恢复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原地区4115型柴油机的功率恢复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兰治 胡振兴 徐正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5,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论证了在高原地区使用的4115型柴油机,其功率恢复的可能性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了功率和耗油率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关系式;建议根据“保证压缩终了压力不变”的原则,对不同海拔高度分段实施功率恢复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 通过实验研究,论证了在高原地区使用的4115型柴油机,其功率恢复的可能性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了功率和耗油率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关系式;建议根据“保证压缩终了压力不变”的原则,对不同海拔高度分段实施功率恢复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挖掘柴油机本身的潜力,恢复功率和降低燃油消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功率恢复 高原地区 4115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无功需求及其功率恢复特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沛东 管霖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8,共9页
本文针对交流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和故障情况下的直流系统动态无功需求及功率恢复特性展开研究。以C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和某实际直流工程系统为对象,研究交流电网支撑能力改变和不同的故障严重程度下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器功率变化... 本文针对交流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和故障情况下的直流系统动态无功需求及功率恢复特性展开研究。以C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和某实际直流工程系统为对象,研究交流电网支撑能力改变和不同的故障严重程度下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器功率变化的规律,并搭建简单的多馈入直流系统,分析在多馈入情况下直流功率的特性;总结了各变化规律中的特征点及其出现时间,建立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器功率恢复时间特性模型;最后将直流功率恢复时间特性模型应用于机电暂态仿真,代替详细直流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电磁暂态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功率 交流电网运行方式 交流故障 变化规律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和功率恢复特性的工程实例仿真分析 被引量:46
17
作者 洪潮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交直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有必要对换相失败和功率恢复过程中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进行探索。利用精确模拟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及其控制保护的仿真工具,针对南方电网中一个实际直流输电系统,对交流系统故障...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交直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有必要对换相失败和功率恢复过程中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进行探索。利用精确模拟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及其控制保护的仿真工具,针对南方电网中一个实际直流输电系统,对交流系统故障是否会引发逆变器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交流系统中发生的三相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是否导致直流输电逆变器发生换相失败,主要取决于换流母线三相或单相电压跌落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功率恢复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中柴油机的功率恢复和低温启动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新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10期91-93,共3页
对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的增压功率恢复和低温启动进行探讨和分析 ,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柴油机 功率恢复 低温启动 铁路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结边缘电阻区对高压功率快恢复二极管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郁 俞敏锋 +2 位作者 郭晨 金锐 崔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24,共5页
针对高压功率快恢复二极管的过流关断失效问题,设计了3种主结边缘电阻连接区.为了分析其失效机理,采用仿真工具Sentaurus TCAD,对场屏蔽阳极二极管结构的过流关断进行仿真,重点研究不同电阻连接区对器件关断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高压功率快恢复二极管的过流关断失效问题,设计了3种主结边缘电阻连接区.为了分析其失效机理,采用仿真工具Sentaurus TCAD,对场屏蔽阳极二极管结构的过流关断进行仿真,重点研究不同电阻连接区对器件关断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阻连接区结构不同可以引发器件不同位置的烧毁,而当电阻连接区增加到一定长度时,可以有效避免器件烧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恢复二极管 过流关断 电阻连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
20
作者 李雪 杨迪 +2 位作者 刘先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9-119,共11页
准确构建可刻画光伏电站动态响应特性的等值模型是分析光伏电站涉网性能与规模化光伏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首先,分析光伏发电单元的低电压穿越动态响应曲线,并归纳... 准确构建可刻画光伏电站动态响应特性的等值模型是分析光伏电站涉网性能与规模化光伏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首先,分析光伏发电单元的低电压穿越动态响应曲线,并归纳出3类典型有功响应。然后,解析3类有功响应特性进而推导其通用分群边界函数,识别到光伏发电单元故障前初始有功功率和故障持续电压是影响其有功响应类别的主导因素;并以此构建分群指标,借助光伏组件工程模型及网络图论理论近似求解分群指标,以克服实际电站单元级运行参数难以获取的难题,从而有效划分出有功动态不同的3个光伏集群。进一步,聚合同群光伏发电单元及集电网络,采取两段式斜率恢复函数表征有功斜坡恢复集群等值模型的有功电流指令,以拟合实际电站有功功率的降斜率恢复特性。最后,以某实际光伏电站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动态等值方法精度高、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低电压穿越 分群 有功功率响应 动态等值方法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