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证性量化研究和诠释性质化研究的联结:来自韦伯的启示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立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4-174,共11页
实证性量化研究具有数量化、客观化、普适化等特点,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无法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之,诠释性质化研究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因果解释,但却具有主观化、非量化、个案化的特点,其研究结果的客观... 实证性量化研究具有数量化、客观化、普适化等特点,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无法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之,诠释性质化研究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因果解释,但却具有主观化、非量化、个案化的特点,其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确定性相对较弱。韦伯倡导的理解社会学试图将实证性量化研究和诠释性质化研究的优点结合起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因果分析模式,这为我们今天理解实证性量化研究和诠释性质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值得参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性量研究 诠释性质化研究 马克斯·韦伯 理解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条件下CO_(2)-水岩反应对砂岩储层地化性质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超 朱鹏宇 +5 位作者 黄天镜 鄢长灏 柳洁 王博 张斌 张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553,共9页
国内现采用CO_(2)驱油的油田多为水驱后转入注CO_(2)开发,长时间作用下CO_(2)-水岩反应造成储层物性条件变化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为解决目前CO_(2)-水岩反应相关研究存在反应时间较短,环境变量对CO_(2)-水岩反应的影响不清等问题,... 国内现采用CO_(2)驱油的油田多为水驱后转入注CO_(2)开发,长时间作用下CO_(2)-水岩反应造成储层物性条件变化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为解决目前CO_(2)-水岩反应相关研究存在反应时间较短,环境变量对CO_(2)-水岩反应的影响不清等问题,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储层环境,采用高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不同环境变量下CO_(2)-水岩反应对储层物性与矿物成分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O_(2)-水岩反应后,长石类矿物的溶蚀和黏土矿物的生成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随着实验温度升高,水岩反应加剧,钾长石、钙长石与钠长石加速溶解,高岭石占比增加,储层物性改善。压力增加时,大量CO_(2)的溶解降低了溶液的pH值,抑制了钾长石、钠长石等矿物向高岭石等黏土矿物的转化,储层整体物性变差。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长石与碳酸盐岩类矿物溶蚀加剧,Na^(+)、K^(+)、Ca^(2+)等主要离子质量浓度上升,储层物性改善且有石膏生成。在实验范围内,CO_(2)-水岩反应对矿物的溶蚀程度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与注入压力呈负相关。最后,利用Kozeny-Carman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储层孔渗物性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与CO_(2)注入压力呈负相关。通过研究不同环境变量下CO_(2)-水岩反应对储层的影响,对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在页岩油矿场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EOR CO_(2)驱替 水岩反应 性质 孔喉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处理对芡实粉微观结构和糊化性质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汆 杨心怡 +2 位作者 石玉琪 陈娟 陆雅媚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芡实粉中淀粉颗粒微小,在胚乳中以球状聚合体形式存在。为了解不同球磨处理条件下,芡实粉粒径变化及聚合体结构和糊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粒度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X-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芡实粉粒径分布、微观结构... 芡实粉中淀粉颗粒微小,在胚乳中以球状聚合体形式存在。为了解不同球磨处理条件下,芡实粉粒径变化及聚合体结构和糊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粒度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X-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芡实粉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相对结晶度及糊化性质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球磨机转速和研磨时间对芡实粉的粒度分布、聚合体结构、相对结晶度以及糊化性质影响显著,相比之下,料/球比和研磨球直径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球磨机转速为200 r/min、料/球比1/20、研磨球直径4 mm下,研磨20 min,所得芡实超微粉平均粒径从原来的8.19μm降低至2.00μm,其中粒径0~1μm部分从7.84%(CK)增加到67.38%;此时,芡实粉糊化温度从83.60℃降低至63.65℃,其回生值从1969 mPa·s降低至704 mPa·s。表明适当的球磨处理,可显著改变芡实粉颗粒形态,降低样品的结晶度,增加淀粉糊的稳定性(P≤0.05)。作为一种物理加工方法,球磨处理可显著改善天然芡实粉难糊化、易老化的不足,可用于芡实微粉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处理 芡实粉 微观结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时间对芡实营养组分和糊化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石玉琪 杨明磊 +2 位作者 陈娟 陆雅媚 张汆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06-2214,共9页
为探究贮藏期间芡实陈化过程及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理化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分析紫花苏芡(SQ)和紫花刺芡(CQ)全粉和芡实淀粉的颜色、主要营养组分、多酚物质、微观结构、结晶性质和糊化性质等。... 为探究贮藏期间芡实陈化过程及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理化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分析紫花苏芡(SQ)和紫花刺芡(CQ)全粉和芡实淀粉的颜色、主要营养组分、多酚物质、微观结构、结晶性质和糊化性质等。结果表明,芡实淀粉粒径为1~3μm,属A型晶体,相对结晶度(RC)为39.71%。芡实淀粉的起糊温度、峰黏度和回生值均显著高于大米淀粉,分别为82.1℃、5146 cP和1736 cP。与0 a相比,20~25℃下贮藏2年,SQ和CQ全粉颜色明显加深,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起糊温度显著升高,峰黏度、溶解度(S)和膨胀力(SP)值显著降低,呈现明显陈化迹象。此外,SQ和CQ在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如SQ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故其具有较低的起糊温度、较高的峰黏度及S和SP。与0 a相比,贮藏2 a时SQ和CQ中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增加3.23和4.28个百分点,起糊温度分别增加4.2、5.3℃,峰黏度分别降低576、706 cP。综上所述,芡实在贮藏期间会发生陈化,相同条件下CQ较SQ更容易陈化,品种间差异明显。此外,芡实粉中存在大量“淀粉聚合体”结构,该结构对芡实糊化过程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芡实的贮藏与加工利用提供依据,也可作为芡实品质评价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时间 芡实 营养组分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淀粉的晶体性质和糊化特性 被引量:34
5
作者 韩文芳 熊善柏 +2 位作者 李江涛 赵思明 莫紫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3,共6页
以不同产地、品种的糯米为原料,探讨糯米淀粉晶体性质和糊化特性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糯米食品加工的原料选择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糯米淀粉的结晶度为16.4%~25.3%,糊化温度为71.1~87.2℃,且结晶度和糊化温... 以不同产地、品种的糯米为原料,探讨糯米淀粉晶体性质和糊化特性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糯米食品加工的原料选择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糯米淀粉的结晶度为16.4%~25.3%,糊化温度为71.1~87.2℃,且结晶度和糊化温度均以珍珠糯最高,禾胜糯1次之,扬丰糯最低。其中,结晶性质主要取决于品种,受产地影响相对较小,而产地、品种的差异极大地影响糯米淀粉的糊化性质。相关性分析表明,糯米淀粉的碘蓝值、结晶度与糊化温度三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品种和产地对糯米淀粉的结晶性质和糊化特性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淀粉 籼米淀粉 晶体性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对莲藕淀粉糊化性质及流变与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9
6
作者 刘敏 赵欣 +2 位作者 阚建全 张甫生 郑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0,共6页
为探究亲水性胶体对淀粉性质的影响,将不同比例的黄原胶添加到莲藕淀粉中,研究两者复配后莲藕淀粉的糊化、流变、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原胶提高了淀粉糊终值黏度、糊化峰值时间并降低淀粉的崩解值和回生值,复配体系有... 为探究亲水性胶体对淀粉性质的影响,将不同比例的黄原胶添加到莲藕淀粉中,研究两者复配后莲藕淀粉的糊化、流变、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原胶提高了淀粉糊终值黏度、糊化峰值时间并降低淀粉的崩解值和回生值,复配体系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添加不同比例的黄原胶使莲藕淀粉糊的剪切应力不同程度降低,稠度系数K增大,流体指数n降低,加入黄原胶后的淀粉糊仍为假塑性流体,但是具有更好的增稠作用;加入黄原胶提高了淀粉的贮能模量、损耗模量,降低了损耗角正切值tanδ,体系的黏弹性和稳定性增强,其中莲藕淀粉与黄原胶配比为8.0∶2.0(g/g)的复配体系增稠效果、黏弹性、稳定性最好。复配体系的硬度、内聚性、黏着性、咀嚼性降低,弹性略有增大,添加黄原胶形成的凝胶质地更柔软。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添加黄原胶后淀粉内部形成更加均匀稳定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莲藕淀粉 性质 流变特性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大米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罗舜菁 李燕 +3 位作者 杨榕 胡秀婷 刘云飞 刘成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8-182,共5页
以赖氨酸(lysine,Lys)、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和丙氨酸(alanine,Ala)分别代表带正电、负电、不带电3类氨基酸,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和流变仪研究氨基酸对大米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ys和Asp均显著提高了大米淀粉的... 以赖氨酸(lysine,Lys)、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和丙氨酸(alanine,Ala)分别代表带正电、负电、不带电3类氨基酸,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和流变仪研究氨基酸对大米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ys和Asp均显著提高了大米淀粉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P<0.05),但是降低了淀粉的最终黏度和回生值,而Ala对淀粉的糊化性质影响微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带电的2种氨基酸(Lys和Asp)比不带电氨基酸(Ala)对淀粉糊化性质影响更强。此外,3种氨基酸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影响不同:动态流变学实验中,添加Lys和Ala使淀粉凝胶更具弹性,而Asp使淀粉凝胶变弱;静态流变学实验中,运用幂定律τ=kγm,对剪切应力τ和剪切速率γ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原淀粉与添加氨基酸的淀粉的m值均小于1,表明淀粉及其氨基酸混合物都属于假塑性流体,并且Lys使淀粉假塑性增强,而Asp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氨基酸 性质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胶对马铃薯淀粉糊化及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廖瑾 张雅媛 +1 位作者 洪雁 朱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研究了阿拉伯胶对马铃薯淀粉糊化及流变性质的影响,考察了马铃薯淀粉/阿拉伯胶混合体系在盐、柠檬酸、糖等不同介质下的糊化性质。RVA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随着阿拉伯胶含量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峰值黏度显著降低,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但在冷... 研究了阿拉伯胶对马铃薯淀粉糊化及流变性质的影响,考察了马铃薯淀粉/阿拉伯胶混合体系在盐、柠檬酸、糖等不同介质下的糊化性质。RVA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随着阿拉伯胶含量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峰值黏度显著降低,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但在冷却过程中,淀粉黏度明显上升,回值略有增加。添加胶体后,马铃薯淀粉在盐溶液及柠檬酸溶液中的峰值黏度稍有降低,在糖溶液中则表现出更高的黏度。静态流变实验显示不同混合体系均表现出剪切变稀性,添加胶体后,体系假塑性增强,滞后环面积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阿拉伯胶 性质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尔胶和黄原胶对马铃薯淀粉及其变性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蔡旭冉 顾正彪 +2 位作者 洪雁 张雅媛 朱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2-26,共5页
研究瓜尔胶和黄原胶对马铃薯淀粉、马铃薯磷酸酯淀粉和马铃薯阳离子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糊化性质实验表明瓜尔胶增加了3种淀粉的峰值黏度和成糊温度,降低了淀粉糊的热稳定性。黄原胶降低了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磷酸酯淀粉的峰值黏... 研究瓜尔胶和黄原胶对马铃薯淀粉、马铃薯磷酸酯淀粉和马铃薯阳离子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糊化性质实验表明瓜尔胶增加了3种淀粉的峰值黏度和成糊温度,降低了淀粉糊的热稳定性。黄原胶降低了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磷酸酯淀粉的峰值黏度并提高了糊的热稳定性和成糊温度,但对马铃薯阳离子淀粉起相反作用。动态流变实验表明加入黄原胶显著提高了3种淀粉的G′、G′′值,降低了损耗角正切值tanδ,黄原胶对马铃薯阳离子淀粉动态流变学性质的影响最大,瓜尔胶对3种淀粉的动态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不显著。静态流变实验表明加入瓜尔胶和黄原胶后的淀粉糊仍为假塑性流体,滞后环面积减少,稳定性提高,两种胶对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磷酸酯淀粉的作用比对马铃薯阳离子淀粉作用明显,并且黄原胶比瓜尔胶对淀粉作用更为显著。研究发现胶体与淀粉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对复配体系的糊化性质和流变学性质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变性淀粉 瓜尔胶 黄原胶 性质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淀粉含量对玉米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曾洁 李新华 高海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0-743,共4页
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用RVA(快速粘度分析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淀粉的糊化参数,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的RVA糊化参数和DSC热力学参数有很... 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用RVA(快速粘度分析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淀粉的糊化参数,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的RVA糊化参数和DSC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差异。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RVA峰值粘度、破损值、糊化温度与DSC吸热焓值(ΔH)的影响极显著,对淀粉的RVA回生值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玉米 性质 粘度 吸热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淀粉和糯米粉复配体系的理化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邢燕 熊柳 +1 位作者 孙庆杰 孙玲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2-126,共5页
将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绿豆淀粉中,测定复配粉的膨润性质、糊化特性、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复配粉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粉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均比绿豆淀粉显著降低... 将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绿豆淀粉中,测定复配粉的膨润性质、糊化特性、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复配粉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粉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均比绿豆淀粉显著降低;复配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均降低,当绿豆淀粉、糯米粉质量比为1:3时,复配粉的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比绿豆淀粉降低了35.35%、69.13%。绿豆淀粉、糯米质量比1:1的硬度比绿豆淀粉降低了96.85%;用复配粉制作的粉皮拉伸性变化显著,粉皮的拉伸强度从68.35kPa降低到15.03kPa。与单一体系相比,复配粉制成的粉皮硬度适中、持水能力好、口感好。在所有混合体系中,当绿豆淀粉、糯米粉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粉皮的质构性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糯米粉 性质 性质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盐对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前程 李新华 王翀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研究了食盐对18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显著降低了所有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峰值、破损值和回生值;提高了谷值、终粘度、出峰时间和成糊温度。但对不同的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 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研究了食盐对18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显著降低了所有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峰值、破损值和回生值;提高了谷值、终粘度、出峰时间和成糊温度。但对不同的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别。随着食盐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谷值、终粘度、出峰时间和成糊温度也逐渐增加,破损值和回生值则显著降低,峰值受食盐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玉米杂交种 食盐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条件对淀粉磷酸单酯取代度的影响及糊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丁筑红 谭书明 +1 位作者 黄祥勇 杨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8,43,共6页
微波酯化技术用于淀粉变性反应制备磷酸单酯淀粉。探讨微波加热功率及处理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的增加,样品DS增大,当工艺参数反应时间为9min,微波加热功率为900W时酯化产物DS... 微波酯化技术用于淀粉变性反应制备磷酸单酯淀粉。探讨微波加热功率及处理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的增加,样品DS增大,当工艺参数反应时间为9min,微波加热功率为900W时酯化产物DS最高。影响磷酸单酯取代度的因素主次关系为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对DS的影响均具有极显著性。酯化淀粉糊化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糊透光率、黏度、冻融稳定性及抗凝沉性较原淀粉有显著提高,而抗剪切特性、抗电解质特性与原淀粉相比无明显优势。与传统干热酯化法产物相比较,发现微波技术应用于磷酸单酯的生产,能大大提高反应效率,反应条件更为温和。同等条件下900W,9min微波处理所得制品与传统140℃,120min干热法所得制品DS接近,糊特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条件 淀粉磷酸单酯 性质 取代度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雨生 秦福敏 +2 位作者 陈海华 赵阳 闫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4,28,共8页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分析法,研究微波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CCS)、蜡质玉米淀粉(WCS)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和功率影响CCS、WCS的理化性质。微波处理增加CCS、WCS的糊化难度,使其糊化温度升高...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分析法,研究微波处理对普通玉米淀粉(CCS)、蜡质玉米淀粉(WCS)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和功率影响CCS、WCS的理化性质。微波处理增加CCS、WCS的糊化难度,使其糊化温度升高。微波处理导致CCS淀粉糊稠度、糊化焓降低,WCS的膨胀度降低。微波处理使WCS淀粉糊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升高,增加其在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但只能形成弱凝胶。不同时间、不同功率的微波处理对CCS、WCS的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CCS、WCS的回生值、老化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处理 玉米淀粉 性质 性质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妍 张黎明 袁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77,共3页
以中药材黄姜为原料,提取并优化其副产物淀粉,对黄姜淀粉通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法、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及其直链淀粉含量来研究其特征性质。结果表明,黄姜淀粉的颗粒大小适中,形态为椭圆形,粒径范围为5... 以中药材黄姜为原料,提取并优化其副产物淀粉,对黄姜淀粉通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法、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及其直链淀粉含量来研究其特征性质。结果表明,黄姜淀粉的颗粒大小适中,形态为椭圆形,粒径范围为5~50μm,平均粒径为19.5μm,晶体结构为C型,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27.5%。测得的糊化温度为(59.7℃-70.5℃-79.4℃),反应的热焓为24.63J/g。薯蓣科的黄姜淀粉在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功能食品开发方面很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淀粉 颗粒形态 性质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的组化性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伟妮 林旋 +2 位作者 林树根 王全溪 洪艳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AB-S)、甲基绿—派洛宁(MG-P)、天青Ⅱ—伊红—瑞特、硫堇及PAS-HE等6种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MC)的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虎纹蛙消化道中食管、胃贲门、胃体、胃幽... 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AB-S)、甲基绿—派洛宁(MG-P)、天青Ⅱ—伊红—瑞特、硫堇及PAS-HE等6种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MC)的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虎纹蛙消化道中食管、胃贲门、胃体、胃幽门、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等部位均有MC分布;MC呈长梭形、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存在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内,有沿血管和腺泡周围分布的趋向.在6种染色法中,用MTB染色效果最好,MC易定位,组织结构清晰可辨,胞质呈紫红色;其次为AB-S染色,而MG-P及天青Ⅱ—伊红—瑞特的染色效果一般,硫堇染色效果差,PAS-HE染色则不着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蛙 肥大细胞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和NaCl对变性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东 洪雁 +2 位作者 顾正彪 庞艳生 王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7-1053,共7页
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了蜡质玉米淀粉、交联淀粉、羟丙基淀粉和交联羟丙基淀粉的糊化性质,研究了不同淀粉质量分数及同一质量分数下氯化钠和柠檬酸对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质量分数和氯化钠对交联淀粉和交联羟丙... 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了蜡质玉米淀粉、交联淀粉、羟丙基淀粉和交联羟丙基淀粉的糊化性质,研究了不同淀粉质量分数及同一质量分数下氯化钠和柠檬酸对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质量分数和氯化钠对交联淀粉和交联羟丙基淀粉的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生值影响较大,而柠檬酸对蜡质玉米淀粉和羟丙基淀粉的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影响较大。随着淀粉乳质量分数的增大,淀粉的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均增大,成糊温度降低。随着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增大,淀粉的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增大,成糊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并在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增大,淀粉的终值黏度和回生值减小,崩解值增大,成糊温度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玉米淀粉 柠檬酸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分布和组化性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学 翟心慧 +4 位作者 薛德明 申国琴 张新胜 张顺利 杨林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2-75,共4页
本文对 8例子宫肌瘤中的肥大细胞 ( MCs)进行了研究 .分别取瘤组织、瘤旁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甲苯胺蓝 ( TB)、阿尔新蓝—番红花红 ( AB-S)染色 ,光镜下观察 MCs的分布和组化性质 .TB染色后 ,可见瘤组织内部 MCs很少 ,瘤旁组织则具有大量... 本文对 8例子宫肌瘤中的肥大细胞 ( MCs)进行了研究 .分别取瘤组织、瘤旁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甲苯胺蓝 ( TB)、阿尔新蓝—番红花红 ( AB-S)染色 ,光镜下观察 MCs的分布和组化性质 .TB染色后 ,可见瘤组织内部 MCs很少 ,瘤旁组织则具有大量的 MCs,二者细胞数差异显著 ( P<0 .0 0 1 ) ,常见 MCs脱颗粒现象 ;正常组织MCs较瘤组织多 ,较瘤旁组织少 ,且差异显著 ( P<0 .0 2 5) .AB-S染色后 ,瘤组织和瘤旁组织 MCs为蓝色 ,而正常组织 MCs有蓝色、红色和红蓝混合色 3种 .MCs在分布和组化性质方面的变化可能与抗肿瘤机制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子宫肌瘤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沉积物理化性质和细菌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玉春 叶富良 +2 位作者 周玉竹 阮芳 熊邦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7-390,共4页
在南美白对虾4个月的养殖期内,对虾养殖池每平方米水面积积累沉积物平均湿重8.69 kg,干重2.29 kg,含水率73.2%.沉积物在虾池中的水平分布,养殖前期分布比较均一;养殖后期则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虾池的中心.沉积物数量的月变化随着养殖时... 在南美白对虾4个月的养殖期内,对虾养殖池每平方米水面积积累沉积物平均湿重8.69 kg,干重2.29 kg,含水率73.2%.沉积物在虾池中的水平分布,养殖前期分布比较均一;养殖后期则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虾池的中心.沉积物数量的月变化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沉积物间隙水的pH值变化在6.21~7.67之间,平均为6.55.沉积物的有机物含量(平均为17.6%)和耗氧速率(平均为1.81 g/m2·d)较高,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704).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生物营养元素.沉积物中细菌总数变化在136.1×107~782.3×107 cells/g之间,平均为352.9×107cells/g.沉积物中细菌总数与有机物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60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高位池 沉积物 虾池环境 南美白对虾 细菌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A分析碳酸钠对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美红 郑建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主要研究了碳酸钠(Na2CO3)对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用粘度速测仪(RVA)分析在浓度为3%、6%的玉米淀粉(MS)和马铃薯淀粉(PS)中加入不同量的碳酸钠(0、0.02、0.04、0.06、0.08g)后的糊化参数。当将0.02、0.04gNa2CO3加入到... 主要研究了碳酸钠(Na2CO3)对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用粘度速测仪(RVA)分析在浓度为3%、6%的玉米淀粉(MS)和马铃薯淀粉(PS)中加入不同量的碳酸钠(0、0.02、0.04、0.06、0.08g)后的糊化参数。当将0.02、0.04gNa2CO3加入到浓度为6%MS中时,未测得第二个峰值粘度,而加入0.06、0.08g时,第二个峰值粘度出现,且发现加入Na2CO3对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糊化性质影响不同。用RVA分析3%、6%PS淀粉乳时,加入0.02gNa2CO3后,除糊化温度和回值外,其它RVA谱特征值显著降低,但进一步增加Na2CO3的量,谱特征值没有明显地变化。而对6%MS而言,由于Na2CO3的加入,使得峰值粘度、崩解值、回值增加而糊化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马铃薯淀粉 碳酸钠 性质 R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