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畜性别优化控制繁殖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大庆建成
1
《养殖技术顾问》
2005年第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家畜
性别优化控制繁殖技术
产业化基地
大庆市
性别
控制
准确率
奶牛
产业化经营
中国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良种奶牛性别控制繁殖技术世界领先
2
《中国乳业》
2005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性别优化控制繁殖技术
产业化基地
大庆市
日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奶牛繁殖性别控制技术获得突破
3
《河北畜牧兽医》
2004年第10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新疆
奶牛
繁殖
性别
控制
技术
精子分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别控制——奶牛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
4
作者
史义林
《北方牧业》
2005年第2期13-13,共1页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体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种生物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奶牛产雌雄比例接近1:1,而饲养奶牛主要的目的是产奶,所以每一位饲养者都希望母牛产雌性牛犊.以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饲养奶牛
繁殖
技术
雌雄比例
牛犊
产奶
母牛
干预
母体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繁殖性别控制新技术问世
5
《养殖与饲料》
2005年第7期58-58,共1页
在自然交配条件下,奶牛产犊雌雄比例为1:1,使用冷冻精液配种后,奶牛产母犊的比例有所下降。据统计农牧区母犊率平均约为40%,大型养殖场母犊率在40%-47%之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一头同月龄的公犊和母犊之间...
在自然交配条件下,奶牛产犊雌雄比例为1:1,使用冷冻精液配种后,奶牛产母犊的比例有所下降。据统计农牧区母犊率平均约为40%,大型养殖场母犊率在40%-47%之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一头同月龄的公犊和母犊之间经济效益相差十倍以上,因为只有母牛才能繁育后代和产奶,所以每一位奶牛养殖户都希望母牛产雌性牛犊,以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繁殖
性别
控制
技术
产母犊率
“母犊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响英
唐现文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
家畜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或操作,使母畜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如泌乳、产毛、产肉等)都与性别密切相关,通过性别控制达到理想的比例,可以获得更多的所需性状及更大...
家畜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或操作,使母畜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如泌乳、产毛、产肉等)都与性别密切相关,通过性别控制达到理想的比例,可以获得更多的所需性状及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减少或排除有害基因,防止性连锁疾病的发生,促进养殖业的遗传进展和畜群的更新。在奶牛业中,奶牛的性别控制与胚胎分割、胚胎冷冻等繁殖新技术结合,可增强奶牛选择强度,提高母犊繁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奶牛业
繁殖
效率
经济性状
畜牧业生产
生物
技术
经济效益
遗传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性别控制技术促进我国奶牛业快速发展
7
作者
罗应荣
《养殖与饲料》
2005年第9期18-19,共2页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以及广大热心奶牛业发展的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奶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3年奶牛存栏突破800多万头,奶类产量约为1700万吨.
关键词
中国
奶牛业
性别
控制
技术
生产性能
胚胎生物
技术
繁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性别控制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受胎率的要点
8
作者
严爱萍
冯成兰
+1 位作者
冷玉清
秦永福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6期33-34,共2页
用性别控制冻精繁殖奶牛技术是当前提高母牛繁殖最先进、最现实、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繁殖潜力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得到应用,能使母牛在配种前胎儿性别得到控制,从而使母牛连续多生母犊,母牛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成本和怀孕时...
用性别控制冻精繁殖奶牛技术是当前提高母牛繁殖最先进、最现实、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繁殖潜力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得到应用,能使母牛在配种前胎儿性别得到控制,从而使母牛连续多生母犊,母牛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成本和怀孕时间,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可以大量繁殖优质高产母牛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技术
性别
控制
性控冻精
母牛
应用
受胎率
繁殖
潜力
奶牛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9
作者
李青旺
胡建宏
+1 位作者
王立强
于永生
《家畜生态》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成年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早期胚胎鉴定是性别控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本文综述了胚胎性别鉴定的基本原理、鉴定方法以及...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成年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早期胚胎鉴定是性别控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本文综述了胚胎性别鉴定的基本原理、鉴定方法以及研究概况,并阐述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胚胎
性别
鉴定
技术
性别
控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0
作者
邵西兵
郭文军
覃波霖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和精子的性别分离。其他的性别控制方法有:控制体内交配及受精时间、控制阴道酸碱度、无性繁殖技术(如卵核移植、雌核发育、卵母细胞融合及人工诱发雄核发育)和根据免...
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和精子的性别分离。其他的性别控制方法有:控制体内交配及受精时间、控制阴道酸碱度、无性繁殖技术(如卵核移植、雌核发育、卵母细胞融合及人工诱发雄核发育)和根据免疫学建立起来的技术等。本文就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方法做一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性别控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性别
控制
早期胚胎
性别
鉴定
精子
性别
分离
受精时间
阴道酸碱度
无性
繁殖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控技术的发展及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
8
11
作者
李蓉
华松
《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5期39-42,共4页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并按照人们的意愿使雌性动物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可加速家畜育种的进程,使家畜的泌乳性状、繁殖性状和生产性状发挥到极致。将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在畜牧业生产正在产生巨大的经济价...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并按照人们的意愿使雌性动物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可加速家畜育种的进程,使家畜的泌乳性状、繁殖性状和生产性状发挥到极致。将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在畜牧业生产正在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目前,家畜性别控制分为受精前X、Y精子分离和受精后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两类。实践证明,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精子或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本文针对目前家畜繁殖过程中应用的性控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并且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家畜
繁殖
精子分选
胚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畜繁殖科学技术的进展(下)
12
作者
桑润滋
《今日畜牧兽医》
1994年第4期209-212,214,共5页
5、基因导入(转基因)家畜的基因导入是指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从而获得转基因家畜的技术。Gordon 等(1980)首次报道了用DNA 显微注射法获得转基因小鼠的结果。Palmi-ter 和 Brinster(1982)把大鼠的生长基因导...
5、基因导入(转基因)家畜的基因导入是指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从而获得转基因家畜的技术。Gordon 等(1980)首次报道了用DNA 显微注射法获得转基因小鼠的结果。Palmi-ter 和 Brinster(1982)把大鼠的生长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然后移植给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繁殖
转基因猪
基因导入
精子分离方法
显微注射法
性别
鉴定
显微操作
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干细胞法
性别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化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繁殖生物技术
13
作者
许玉军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9期52-52,共1页
牛的繁殖生物技术,是指人有意识地控制、干预牛的自然繁殖过程,使其充分发挥繁殖潜能的一种方法。现代化养牛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繁殖生物技术有超数排卵、胚胎操作、性别控制、牛双胎生产、核移植、体外受精、干细胞技术等。
关键词
繁殖
生物
技术
奶牛生产
现代化
应用
性别
控制
干细胞
技术
繁殖
过程
超数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家畜繁殖新技术
14
作者
刘恩勇
《中国牧业通讯》
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
(续第三期) 三、性别控制技术 人们期待性别控制会使家畜管理更加有利。在奶牛场它能有把握地使高产母牛产出后裔;在肉牛场它可以控制仅生产具有肥育性能的雄性牛。日本已经建立了性别控制方法,即在胚胎移植前,从胚胎提取部分细胞并进...
(续第三期) 三、性别控制技术 人们期待性别控制会使家畜管理更加有利。在奶牛场它能有把握地使高产母牛产出后裔;在肉牛场它可以控制仅生产具有肥育性能的雄性牛。日本已经建立了性别控制方法,即在胚胎移植前,从胚胎提取部分细胞并进行特异的雄性DNA检测,以便对这一胚胎进行性别控制。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家畜
繁殖
技术
性别
控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性别控制有巧法
15
作者
高贵涛
《中国动物保健》
2013年第3期62-63,共2页
奶牛为单胎动物,与其他畜种相比,繁殖力低。奶牛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母牛按照人们需要性别繁殖后代的生物技术。因此,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提高奶牛、特别是高产坍钙繁疆沩,促使其多产优质母犊,是促进奶牛数量、质量提高的重要...
奶牛为单胎动物,与其他畜种相比,繁殖力低。奶牛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母牛按照人们需要性别繁殖后代的生物技术。因此,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提高奶牛、特别是高产坍钙繁疆沩,促使其多产优质母犊,是促进奶牛数量、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奶牛
生物
技术
繁殖
力
畜种
后代
母牛
母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成功培育出首批性别控制仔猪
16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仔猪
培育
动物
繁殖
广西大学
经济效益
研究所
新华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培育出可控制性别仔猪
17
《农村新技术》
2009年第12期57-57,共1页
我国首批利用性别控制技术的猪仔在广西畜牧研究所猪场诞生。该项目由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卢克焕教授主持。该技术对于种猪场及养殖户都是一个喜讯。在种猪场,以父系为主的一头公猪仔比母猪仔价格贵5000元。在自然规律下,生公生母...
我国首批利用性别控制技术的猪仔在广西畜牧研究所猪场诞生。该项目由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卢克焕教授主持。该技术对于种猪场及养殖户都是一个喜讯。在种猪场,以父系为主的一头公猪仔比母猪仔价格贵5000元。在自然规律下,生公生母各占一半几率,如果采用此技术,一窝6头全是公猪仔的话,比公母各占一半的可多赚1.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仔猪
畜牧研究所
培育
广西大学
种猪场
动物
繁殖
自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家实现罗非鱼性别人工控制
18
作者
温才妃
郑劲松
刘汭雪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日前,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消息,实验室与美、日科学家合作,率先建立起罗非鱼室内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鱼性别的人工控制,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收益.
关键词
人工
控制
罗非鱼
科学家
性别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淡水鱼类资源
人工
繁殖
技术
生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控技术在绒山羊新品系培育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兴会
刘兴伟
豆兴堂
《现代畜牧兽医》
2012年第5期59-61,共3页
动物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繁殖动物按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目前性别控制已经在多个品种中进行试验[1-2],辽宁绒山羊性别控制在生产实践和育种中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从受性别限制的性状或受性别影响的...
动物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繁殖动物按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目前性别控制已经在多个品种中进行试验[1-2],辽宁绒山羊性别控制在生产实践和育种中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从受性别限制的性状或受性别影响的性状方面获益,如母羊产羔、公羊产肉产绒等[3];其次可以进行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品系培育
技术
性别
控制
应用
性控
雌性
繁殖
新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性控冻精技术在黑龙江省推广效果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景伟
黄增元
+4 位作者
柳敦发
张洪涛
张金友
李伟
韩志强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9年第5期37-38,共2页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是对奶牛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之按人类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生物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流式细胞分离法分离XY精子,再生产性控精液的技术。利用性控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方式,使奶牛提高母犊率,从而达提高...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是对奶牛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之按人类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生物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流式细胞分离法分离XY精子,再生产性控精液的技术。利用性控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方式,使奶牛提高母犊率,从而达提高繁殖效率的目的。笔者通过对几家牧场的使用性控冻精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奶牛生产
黑龙江省
冻精
生殖过程
生物
技术
人工授精
繁殖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畜性别优化控制繁殖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大庆建成
1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5年第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家畜
性别优化控制繁殖技术
产业化基地
大庆市
性别
控制
准确率
奶牛
产业化经营
中国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良种奶牛性别控制繁殖技术世界领先
2
出处
《中国乳业》
2005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性别优化控制繁殖技术
产业化基地
大庆市
日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奶牛繁殖性别控制技术获得突破
3
出处
《河北畜牧兽医》
2004年第10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新疆
奶牛
繁殖
性别
控制
技术
精子分离
技术
分类号
S814.7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别控制——奶牛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
4
作者
史义林
机构
北京三牛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北方牧业》
2005年第2期13-13,共1页
文摘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体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种生物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奶牛产雌雄比例接近1:1,而饲养奶牛主要的目的是产奶,所以每一位饲养者都希望母牛产雌性牛犊.以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饲养奶牛
繁殖
技术
雌雄比例
牛犊
产奶
母牛
干预
母体
增加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繁殖性别控制新技术问世
5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05年第7期58-58,共1页
文摘
在自然交配条件下,奶牛产犊雌雄比例为1:1,使用冷冻精液配种后,奶牛产母犊的比例有所下降。据统计农牧区母犊率平均约为40%,大型养殖场母犊率在40%-47%之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一头同月龄的公犊和母犊之间经济效益相差十倍以上,因为只有母牛才能繁育后代和产奶,所以每一位奶牛养殖户都希望母牛产雌性牛犊,以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
奶牛
繁殖
性别
控制
技术
产母犊率
“母犊素”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响英
唐现文
机构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
文摘
家畜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或操作,使母畜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如泌乳、产毛、产肉等)都与性别密切相关,通过性别控制达到理想的比例,可以获得更多的所需性状及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减少或排除有害基因,防止性连锁疾病的发生,促进养殖业的遗传进展和畜群的更新。在奶牛业中,奶牛的性别控制与胚胎分割、胚胎冷冻等繁殖新技术结合,可增强奶牛选择强度,提高母犊繁殖效率,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奶牛业
繁殖
效率
经济性状
畜牧业生产
生物
技术
经济效益
遗传进展
分类号
S814.7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性别控制技术促进我国奶牛业快速发展
7
作者
罗应荣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05年第9期18-19,共2页
文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以及广大热心奶牛业发展的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奶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3年奶牛存栏突破800多万头,奶类产量约为1700万吨.
关键词
中国
奶牛业
性别
控制
技术
生产性能
胚胎生物
技术
繁殖
性能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性别控制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受胎率的要点
8
作者
严爱萍
冯成兰
冷玉清
秦永福
机构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出处
《草业与畜牧》
2010年第6期33-34,共2页
文摘
用性别控制冻精繁殖奶牛技术是当前提高母牛繁殖最先进、最现实、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繁殖潜力的一项高新技术,该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得到应用,能使母牛在配种前胎儿性别得到控制,从而使母牛连续多生母犊,母牛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成本和怀孕时间,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可以大量繁殖优质高产母牛后代,
关键词
人工授精
技术
性别
控制
性控冻精
母牛
应用
受胎率
繁殖
潜力
奶牛生产
分类号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9
作者
李青旺
胡建宏
王立强
于永生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家畜生态》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文摘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成年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早期胚胎鉴定是性别控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本文综述了胚胎性别鉴定的基本原理、鉴定方法以及研究概况,并阐述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哺乳动物
胚胎
性别
鉴定
技术
性别
控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
繁殖
Keywords
mammalian
sex control
identification of early embryo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分类号
S814.7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0
作者
邵西兵
郭文军
覃波霖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出处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摘
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和精子的性别分离。其他的性别控制方法有:控制体内交配及受精时间、控制阴道酸碱度、无性繁殖技术(如卵核移植、雌核发育、卵母细胞融合及人工诱发雄核发育)和根据免疫学建立起来的技术等。本文就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方法做一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性别控制的设想。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性别
控制
早期胚胎
性别
鉴定
精子
性别
分离
受精时间
阴道酸碱度
无性
繁殖
技术
分类号
S814.7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控技术的发展及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
8
11
作者
李蓉
华松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5期39-42,共4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NY-079)。
文摘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并按照人们的意愿使雌性动物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可加速家畜育种的进程,使家畜的泌乳性状、繁殖性状和生产性状发挥到极致。将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在畜牧业生产正在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目前,家畜性别控制分为受精前X、Y精子分离和受精后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两类。实践证明,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精子或胚胎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本文针对目前家畜繁殖过程中应用的性控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并且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家畜
繁殖
精子分选
胚胎鉴定
Keywords
sex control
livestock breeding
sperm sorting
identification of embryo
分类号
S813.2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畜繁殖科学技术的进展(下)
12
作者
桑润滋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出处
《今日畜牧兽医》
1994年第4期209-212,214,共5页
文摘
5、基因导入(转基因)家畜的基因导入是指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从而获得转基因家畜的技术。Gordon 等(1980)首次报道了用DNA 显微注射法获得转基因小鼠的结果。Palmi-ter 和 Brinster(1982)把大鼠的生长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然后移植给受体。
关键词
家畜
繁殖
转基因猪
基因导入
精子分离方法
显微注射法
性别
鉴定
显微操作
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干细胞法
性别
控制
分类号
S8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化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繁殖生物技术
13
作者
许玉军
机构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乡畜牧水产中心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9期52-52,共1页
文摘
牛的繁殖生物技术,是指人有意识地控制、干预牛的自然繁殖过程,使其充分发挥繁殖潜能的一种方法。现代化养牛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繁殖生物技术有超数排卵、胚胎操作、性别控制、牛双胎生产、核移植、体外受精、干细胞技术等。
关键词
繁殖
生物
技术
奶牛生产
现代化
应用
性别
控制
干细胞
技术
繁殖
过程
超数排卵
分类号
S814.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家畜繁殖新技术
14
作者
刘恩勇
出处
《中国牧业通讯》
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
文摘
(续第三期) 三、性别控制技术 人们期待性别控制会使家畜管理更加有利。在奶牛场它能有把握地使高产母牛产出后裔;在肉牛场它可以控制仅生产具有肥育性能的雄性牛。日本已经建立了性别控制方法,即在胚胎移植前,从胚胎提取部分细胞并进行特异的雄性DNA检测,以便对这一胚胎进行性别控制。目前。
关键词
日本
家畜
繁殖
技术
性别
控制
遗传分析
分类号
S8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性别控制有巧法
15
作者
高贵涛
机构
山东省枣庄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13年第3期62-63,共2页
文摘
奶牛为单胎动物,与其他畜种相比,繁殖力低。奶牛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母牛按照人们需要性别繁殖后代的生物技术。因此,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提高奶牛、特别是高产坍钙繁疆沩,促使其多产优质母犊,是促进奶牛数量、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奶牛
生物
技术
繁殖
力
畜种
后代
母牛
母犊
分类号
S82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成功培育出首批性别控制仔猪
16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仔猪
培育
动物
繁殖
广西大学
经济效益
研究所
新华社
分类号
S814.7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培育出可控制性别仔猪
17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09年第12期57-57,共1页
文摘
我国首批利用性别控制技术的猪仔在广西畜牧研究所猪场诞生。该项目由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卢克焕教授主持。该技术对于种猪场及养殖户都是一个喜讯。在种猪场,以父系为主的一头公猪仔比母猪仔价格贵5000元。在自然规律下,生公生母各占一半几率,如果采用此技术,一窝6头全是公猪仔的话,比公母各占一半的可多赚1.5万元。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仔猪
畜牧研究所
培育
广西大学
种猪场
动物
繁殖
自然规律
分类号
S814.7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家实现罗非鱼性别人工控制
18
作者
温才妃
郑劲松
刘汭雪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文摘
日前,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消息,实验室与美、日科学家合作,率先建立起罗非鱼室内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鱼性别的人工控制,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收益.
关键词
人工
控制
罗非鱼
科学家
性别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淡水鱼类资源
人工
繁殖
技术
生殖发育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控技术在绒山羊新品系培育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兴会
刘兴伟
豆兴堂
机构
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畜牧兽医》
2012年第5期59-61,共3页
文摘
动物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繁殖动物按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目前性别控制已经在多个品种中进行试验[1-2],辽宁绒山羊性别控制在生产实践和育种中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从受性别限制的性状或受性别影响的性状方面获益,如母羊产羔、公羊产肉产绒等[3];其次可以进行扩群。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品系培育
技术
性别
控制
应用
性控
雌性
繁殖
新品系
分类号
S892.6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性控冻精技术在黑龙江省推广效果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景伟
黄增元
柳敦发
张洪涛
张金友
李伟
韩志强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9年第5期37-38,共2页
文摘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是对奶牛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之按人类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生物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流式细胞分离法分离XY精子,再生产性控精液的技术。利用性控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方式,使奶牛提高母犊率,从而达提高繁殖效率的目的。笔者通过对几家牧场的使用性控冻精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性别
控制
技术
奶牛生产
黑龙江省
冻精
生殖过程
生物
技术
人工授精
繁殖
效率
分类号
S814.7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畜性别优化控制繁殖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大庆建成
《养殖技术顾问》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良种奶牛性别控制繁殖技术世界领先
《中国乳业》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疆奶牛繁殖性别控制技术获得突破
《河北畜牧兽医》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性别控制——奶牛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
史义林
《北方牧业》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奶牛繁殖性别控制新技术问世
《养殖与饲料》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响英
唐现文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应用性别控制技术促进我国奶牛业快速发展
罗应荣
《养殖与饲料》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应用性别控制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受胎率的要点
严爱萍
冯成兰
冷玉清
秦永福
《草业与畜牧》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青旺
胡建宏
王立强
于永生
《家畜生态》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邵西兵
郭文军
覃波霖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性控技术的发展及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
李蓉
华松
《畜牧兽医杂志》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家畜繁殖科学技术的进展(下)
桑润滋
《今日畜牧兽医》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现代化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繁殖生物技术
许玉军
《养殖技术顾问》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日本家畜繁殖新技术
刘恩勇
《中国牧业通讯》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奶牛性别控制有巧法
高贵涛
《中国动物保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我国成功培育出首批性别控制仔猪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我国培育出可控制性别仔猪
《农村新技术》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科学家实现罗非鱼性别人工控制
温才妃
郑劲松
刘汭雪
《水产科技情报》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性控技术在绒山羊新品系培育中的应用
张兴会
刘兴伟
豆兴堂
《现代畜牧兽医》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奶牛性控冻精技术在黑龙江省推广效果
张景伟
黄增元
柳敦发
张洪涛
张金友
李伟
韩志强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