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思维与安全感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冲动性人格和自杀风险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燕 海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21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反刍思维和安全...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21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风险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评分(24.65±3.27)分,冲动性人格评分(107.65±14.16)分,反刍思维评分(57.28±7.14)分,安全感评分(40.26±6.22)分。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风险之间的总间接效应为44.33%,其中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占20.10%,安全感的中介效应占17.53%,反刍思维、安全感的链式中介效应占6.70%。结论冲动性人格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还通过反刍思维和安全感间接影响自杀风险;可以通过减少反刍思维和增加安全感,减少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自杀风险 自杀意念 冲动性人格 反刍思维 安全感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性人格权初论 被引量:3
2
作者 黎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1,共7页
目前的人格权研究在《民法总则》颁布后仍片面地束缚于民法典的基本框架与制度体系,将人格权简单区分为一般性人格权和具体性人格权,忽视了在特别立法层面的身份性人格权。一般性人格权和具体性人格权的确立是"从身份到契约"... 目前的人格权研究在《民法总则》颁布后仍片面地束缚于民法典的基本框架与制度体系,将人格权简单区分为一般性人格权和具体性人格权,忽视了在特别立法层面的身份性人格权。一般性人格权和具体性人格权的确立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基于当下社会发展对弱势群体倾斜保护的需求,身份性人格权则呼吁从契约向"新身份"回归,通过保护弱势群体的单行立法对新身份及其人格权体系予以识别和保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弱势群体保护立法,但在理论层面上却斩断了这些立法与人格权的渊源。未来应重构人格权理论体系,实现人格权"二分法"向"三分法"的转变。将人格权立法的关注点不再仅局限于民法典的立法技术上,应回应身份性人格权的具体制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性人格 具体性人格 身份性人格 民法典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侠性人格内涵初探及其当代现实意义
3
作者 徐皓洋 张永红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1-310,共10页
侠性人格是一种脱胎于侠文化并深受侠文化及其他思想流派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包含了侠的人性观念、价值态度、道德准则、行为特征等内容,具有整合性、扬弃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通过对有关侠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历史记载、近现代研究著... 侠性人格是一种脱胎于侠文化并深受侠文化及其他思想流派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包含了侠的人性观念、价值态度、道德准则、行为特征等内容,具有整合性、扬弃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通过对有关侠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历史记载、近现代研究著作以及文学作品的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提炼,初步得到侠性人格的六个基本内涵:秉义而行、慷慨助人、勇毅敢为、自由叛逆、重名好强、恣意享乐。在当今社会,侠性人格对于促进自我实现和人性解放,激发传统文化自信,影响社会法治和道德建设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以儒兼侠”和融入英雄文化,是在当今社会合理引导、正确弘扬侠文化与侠性人格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人格 中国侠 侠文化 人格构成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安静 黄悦勤 +2 位作者 童永胜 李献云 杨甫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自杀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和山东的城乡居民共117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和巴...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自杀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和山东的城乡居民共117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和巴瑞特冲动性人格量表(BIS)来了解被试的自杀意念、自杀倾向和冲动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的关系。采用Bootstrap程序对自杀意念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倾向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居民最忧郁时的自杀意念率是18.1%。BSI-CV得分与BIS得分呈正相关(r=0.14、0.15,均P<0.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杀意念在冲动性与自杀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6%。结论:冲动性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进而影响自杀倾向,因此有必要对高冲动性和自杀意念强的个体予以关注,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强度 自杀倾向 冲动性人格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下属外向性人格匹配性与下属工作投入的关系:基于支配补偿理论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乐妮 王桢 +1 位作者 骆南峰 罗正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21,共12页
基于支配补偿理论,本研究考察领导与下属外向性人格的匹配性对下属工作投入的影响。对743对领导-下属进行配对问卷调查,在两个时间点获取调查数据。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表明,下属与领导外向性人格差异越大,下属工作投入水平越高。在... 基于支配补偿理论,本研究考察领导与下属外向性人格的匹配性对下属工作投入的影响。对743对领导-下属进行配对问卷调查,在两个时间点获取调查数据。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表明,下属与领导外向性人格差异越大,下属工作投入水平越高。在下属与领导外向性人格存在差异的情形下,"高下属外向性、低领导外向性"组合比"低下属外向性、高领导外向性"组合,下属的工作投入水平更高。在下属与领导外向性人格一致的情形下,下属的工作投入和外向性人格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证明了在外向性维度上领导和下属是支配互补的关系时,下属的工作投入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下属匹配 支配补偿理论 外向性人格 工作投入 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人际关系性人格对双重关系伦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邓晶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考察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人际关系性人格特质对双重关系伦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从业者177人(年龄21~65岁),采用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人际关系问卷中的4个维度(和谐度、面子、人情、纪律性)测量人格,采用咨... 目的:考察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人际关系性人格特质对双重关系伦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从业者177人(年龄21~65岁),采用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人际关系问卷中的4个维度(和谐度、面子、人情、纪律性)测量人格,采用咨询师对双重关系行为接受度问卷测量咨询师和治疗师对双重关系伦理行为(分为身体接触和性相关、职业相关、工作相关、经济相关、社交类、费用类6类双重关系)的接受程度。结果:人际关系4维度高低分组在职业相关的6个条目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其他5类双重关系上分别有6个条目(9%)、10个条目(15%)、12个条目(18%)、21个条目(32%)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对社交类接受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较多。结论:本研究提示,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人际关系性人格可能与双重关系伦理行为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性人格 双重关系 伦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性人格权的尊严构成与效果 被引量:22
7
作者 曹相见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56-71,共16页
民法上的尊严经历了从名誉权、一般人格权到人格权一般条款的变迁,其对《宪法》上人格尊严的发展,是具有实证权利价值基础的内涵。财产权与人格权均由尊严衍生,生物性人格权也都具有尊严属性。生命权有生命尊严,身体权有身体尊严,健康... 民法上的尊严经历了从名誉权、一般人格权到人格权一般条款的变迁,其对《宪法》上人格尊严的发展,是具有实证权利价值基础的内涵。财产权与人格权均由尊严衍生,生物性人格权也都具有尊严属性。生命权有生命尊严,身体权有身体尊严,健康权有健康尊严,均不具有支配属性。在尊严的效果上,自杀具有违法性,献身体现了生命尊严,消极安乐死是生命尊严的内在要求;加之于身体但未侵害身体完整的暴行、不当身体检查具有不法性,人体组成部分的捐献则有正当性,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有关的医学、科研活动的合法性,也以不侵害身体尊严为限。基于健康尊严的要求,人体试验必须严守知情同意等原则,不得收取试验费用,并在受试者健康受损时履行无过错治疗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性人格 人格尊严 安乐死 器官捐献 基因编辑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性人格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现实维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卫国 李成 《学习论坛》 2003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性人格 市场经济 市场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年何其芳的检讨性人格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思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何其芳在文革期间和复出之后的创作,是考量何其芳晚年精神人格发展的重要文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毛泽东的崇拜情结所导致的检讨性人格一直延伸到他的晚年。如果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何其芳的自我批判、自我否定与忏悔带有一定的被动色... 何其芳在文革期间和复出之后的创作,是考量何其芳晚年精神人格发展的重要文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毛泽东的崇拜情结所导致的检讨性人格一直延伸到他的晚年。如果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何其芳的自我批判、自我否定与忏悔带有一定的被动色彩,那么,文革结束以后,则更多的是积极主动的"心理反刍",这种"心理反刍"集中体现在回忆录《毛泽东之歌》之中,它既可以解读为一个知识分子在毛泽东及其政党号召下成长的历史,也可以解读为一部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历史。如果把何其芳放在"被改造的一代"这一群体之中考察,会更具有发人深思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检讨性人格 毛泽东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对两性亲密关系的影响:成人依恋类型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莉 杨若汐 周广东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采用奖惩敏感性人格量表(SPSRQ)、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和爱情三角理论量表(TLS)调查558名正处于恋爱阶段的大学生,探索成人依恋类型在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两性亲密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惩罚敏感性通过回避依恋影响亲密... 采用奖惩敏感性人格量表(SPSRQ)、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和爱情三角理论量表(TLS)调查558名正处于恋爱阶段的大学生,探索成人依恋类型在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两性亲密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惩罚敏感性通过回避依恋影响亲密、激情和承诺;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都可通过焦虑依恋影响亲密和激情,这表明成人依恋类型是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影响两性亲密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关系 强化敏感性人格 成人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有序到自由——论德性人格的层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东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8,共5页
作为展现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的德性人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模型",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层次和发展状态。就德性人格的发展层次而言,从建构心灵秩序到获得人生幸福,再到实现精神自由,呈现出逐层... 作为展现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的德性人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模型",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层次和发展状态。就德性人格的发展层次而言,从建构心灵秩序到获得人生幸福,再到实现精神自由,呈现出逐层递进的提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人格 心灵秩序 人生幸福 精神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德性人格教育思想的现代转换
12
作者 韩玲 张博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德性人格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中占主流地位的人格教育思想。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过极大作用,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存在着主体性人格缺失、工具理性主义至上、"面具"怪象频生等不足之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努力... 德性人格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中占主流地位的人格教育思想。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过极大作用,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存在着主体性人格缺失、工具理性主义至上、"面具"怪象频生等不足之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努力促进传统人格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着力于传统意识的现代转换,努力实现传统伦理功能与现实价值取向的对接与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性人格教育 现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性人格改变责任能力鉴定2例
13
作者 宫玉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1-161,164,共2页
癫痫性人格改变者具有自私、猜疑、固执、报复及凶残等特征,容易发生各种破坏、伤害甚至凶杀等行为。对此类病人责任能力的判定,司法精神医学界认识不一,甚至存在同一案例得出无责任能力、限定(部分)责任能力和有(完全)责任能力三种不... 癫痫性人格改变者具有自私、猜疑、固执、报复及凶残等特征,容易发生各种破坏、伤害甚至凶杀等行为。对此类病人责任能力的判定,司法精神医学界认识不一,甚至存在同一案例得出无责任能力、限定(部分)责任能力和有(完全)责任能力三种不同结论。由于认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性人格改变 人格 责任能力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疗法对癫癎性人格改变6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虞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444,共1页
符合中同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癫(?)性人格改变诊断,本次在我院住院时间>1年,病情基本稳定,无严重躯体疾病,共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7~60岁,工人3例,农民3例,病程20-50年,住院次数2-8次。研究期一年,... 符合中同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癫(?)性人格改变诊断,本次在我院住院时间>1年,病情基本稳定,无严重躯体疾病,共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7~60岁,工人3例,农民3例,病程20-50年,住院次数2-8次。研究期一年,自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首先记录6例患者前半年发生争吵、冲动、不服从管理、仪式化刻板等行为的发生次数。后半年采用正强化法、负强化法、惩罚法,来纠正异常行为。正强化是患者能及时克制上述行为的予以表扬,允许请假回家,自由购买物品等奖励;负强化足当患者发生争吵、冲动、不服管理等行为立刻批评,一旦制止,就停止对他批评;惩罚是患者出现打架、伤人、毁物等行为予以约束,禁止请假回家和限制香烟数量等。治疗前事件发生次数/治疗后事件发生次数:因小事与病友争吵10/3,管他人闲事10/2,不服从管理8/2,没达到出院要求敌视6/2,仪式化刻板动作17/5.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发生冲动伤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疗法 癫痫性人格改变 行为疗法 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与现代公民的主体间性人格建构
15
作者 时会永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6期198-199,共2页
现代公民人格呈现出主体性不足与主体性膨胀并存、对公共善的追求与公共理性缺失并存、价值选择多元与价值信仰迷茫并存的特点。为此,需要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精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平等对话... 现代公民人格呈现出主体性不足与主体性膨胀并存、对公共善的追求与公共理性缺失并存、价值选择多元与价值信仰迷茫并存的特点。为此,需要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精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平等对话的沟通机制等方面来建构现代公民的主体间性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现代公民 主体间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德共治”多重机制塑造市场主体的德性人格
16
作者 张卫国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2期55-58,91,共5页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在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 ,诚信必须人格化 ,转化为德性人格 ,这样才会行之有效。德性人格不仅是协定“契约”的普遍准则 ,而且还更应该是市场主体的内在素质。德性人格的形成 ,唯一可靠的现实...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在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 ,诚信必须人格化 ,转化为德性人格 ,这样才会行之有效。德性人格不仅是协定“契约”的普遍准则 ,而且还更应该是市场主体的内在素质。德性人格的形成 ,唯一可靠的现实途径 ,就是在法德共治条件下 ,形成德性人格生长的多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人格 诚信的机制 法德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17
作者 韦崇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4-26,共3页
进入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正建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典范。在这种背景下,厘定德性人格,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认为德性人格具有获德性、历史性、阶级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性人格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领导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前摄性人格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樊子立 马君 崔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8-62,共5页
分布式领导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导方式,在处理复杂的外部环境、优化组织决策与促进员工参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可以揭示分布式领导如何影响个性化工作协议并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选取武汉市7家互联网企业共321份员工样... 分布式领导作为一种新兴的领导方式,在处理复杂的外部环境、优化组织决策与促进员工参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可以揭示分布式领导如何影响个性化工作协议并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选取武汉市7家互联网企业共321份员工样本采用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分布式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个性化工作协议发挥了中介作用,并且被前摄性人格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研究的拓展表明,它不仅仅能自上而下地对员工进行支持,还能自下而上地促使员工主动与组织协商,使得双方自愿签订"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工作协议,推进员工的自我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领导 化工作协议 前摄性人格 员工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欺凌受害经历下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关系:自我隐瞒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莉 黄婉冰 +2 位作者 杨雅兰 范兆兰 郭丰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9-636,共8页
以167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有无欺凌受害经历下大学生的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我隐瞒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无论有无欺凌受害经历,被试奖励敏感性均负向预测孤独感,惩罚敏感性均正向预测孤独感;(2)无论... 以167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有无欺凌受害经历下大学生的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我隐瞒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无论有无欺凌受害经历,被试奖励敏感性均负向预测孤独感,惩罚敏感性均正向预测孤独感;(2)无论有无欺凌受害经历,被试自我隐瞒均在惩罚敏感性影响孤独感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在奖励敏感性影响孤独感之间存在遮掩作用;(3)与无欺凌受害经历组相比,有欺凌受害经历组被试的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均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 孤独感 自我隐瞒 欺凌受害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浏览短视频时长与大学生悲观性人格的关系:孤独和焦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会文 李威 +2 位作者 侯安玉 辛芷仪 罗楚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8-111,129,共5页
探讨短视频浏览时长对大学生悲观性人格的影响以及孤独和焦虑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新乡市5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浏览短视频时长与大学生的悲观性人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孤独与大学生浏览短视... 探讨短视频浏览时长对大学生悲观性人格的影响以及孤独和焦虑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新乡市5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浏览短视频时长与大学生的悲观性人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孤独与大学生浏览短视频时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焦虑与大学生浏览短视频时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焦虑与悲观性人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孤独与悲观性人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孤独与焦虑在大学生浏览短视频时长和悲观性人格之间起着正向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孤独 焦虑 悲观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