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孔子性习论的心理学诠释与启示 |
邾强
姚本先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1
|
|
|
2
|
伴随性词汇习得研究发展三十年(1985—2014年) |
干红梅
何清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
3
|
任务为导向的留学生伴随性词汇学习研究 |
孙晓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4
|
个体差异因素对伴随性习得汉语复合词的影响 |
易维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5
|
汉语伴随性词汇习得中多音字词习得研究 |
干红梅
赖丽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6
|
两汉时期的性习心理思想 |
燕良轼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
7
|
基于综合情绪Z值的小鼠观察性恐惧习得性别差异研究 |
付圆
石天尧
周文霞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8
|
适应与不适——论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的“惯习”概念与社会条件的关系 |
杨可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
9
|
武术运动与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 |
彭芳
|
《体育学刊》
CAS
|
1996 |
1
|
|
|
10
|
戴震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
燕国材
|
《心理学报》
|
1987 |
0 |
|
|
11
|
中国古代思想家论个别差异的形成 |
李元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
12
|
网络干预的动因及影响——从“刷票”和“躲猫猫”事件谈起 |
郑智斌
吴昊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3
|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兼论其教育哲学内涵及理论深化 |
于述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
14
|
论熊十力的人伦哲学 |
柴文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
15
|
86.2%铜大师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
邓治乾
戎承伟
杨溢
|
《植物医生》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