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分析48名初、中级汉语学习者出声思维的语料,我们发现伴随性学习中多音字词的习得有以下特点:使用频率对多音字词的读音和释义成绩的影响显著;呈现方式和汉语水平对多音字词的读音影响不显著但对释义的影响显著;低频读音对语境依赖较强,合词句对低频多音字词读音和释义的习得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初级学习者遇到多音字词时多直接读为高频读音,而中级学习者多同时激活两个读音再选择。由此我们建议:尽量在语境中教多音字词;高频读音可以采用词语方式呈现,低频读音多在单词句或合词句中呈现;教材编写时应给低频读音标注出拼音,以减少误读误解。
作者
干红梅
赖丽琴
GAN Hong-mei;LAI Li-qin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41,共9页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级汉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12CYY02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干红梅,女,四川彭山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E-mail:ghmmay@126.com;赖丽琴,女,江西赣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