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F384融合儿童B系急性淋巴白血病的临床及分子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伟娜 王鹏飞 +4 位作者 朱璐 胡政斌 丁文姣 王嘉怡 何映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42-248,共7页
目的总结我中心ZNF384融合阳性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为该亚组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ZNF384相关融合阳性的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亚组白血病患儿的临... 目的总结我中心ZNF384融合阳性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为该亚组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ZNF384相关融合阳性的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亚组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血液肿瘤全景式基因变异分析,在420例初发B-ALL和25例复发B-ALL中共发现15例ZNF384融合阳性病例,其中13例为初发,占比为3.1%(13/420);2例为复发,占比8.0%(2/25)。在融合伙伴方面,TCF3最常见,共6例,另有5例EP300-ZNF384,2例CREBBP-ZNF384,1例ARID1B-ZNF384,1例未报道过的DDX3X-ZNF384。6例TCF3-ZNF384融合患儿年龄相对较小。ZNF384融合的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为pro-B或common-B,CD10不表达或低度表达,多伴髓系抗原CD33、CD13表达。ZNF384融合伴随多种基因突变,12例患者(80%)存在激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最常见为NRAS突变。13例初发ALL患者分别采取中国儿童癌症协作组(CCCG)-ALL 2015或2020化疗方案,均能获得完全缓解。1例TCF3-ZNF384阳性婴儿白血病患儿在化疗维持阶段后期微小残留病灶转为阳性。2例复发病例按CCCG复发ALL2017方案化疗,能再次获得缓解,其中1例为早期复发并伴TCF3-ZNF384融合。结论ZNF384融合在儿童B-ALL中常见,有多个伙伴基因,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伴随激酶信号通路突变,整体预后良好。TCF3-ZNF384融合患儿年龄相对较小,可能相对预后不良。新发现的DDX3X-ZNF384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对ZNF384融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ZNF384融合 DDX3X-ZNF3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价值
2
作者 宋丽丽 马平 +2 位作者 管玉洁 黄闪 刘炜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初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化疗的306例ALL患儿的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统...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初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化疗的306例ALL患儿的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统计无事件生存期(EFS)。统计患儿一般资料及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计算DFR。分析DFR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后价值,用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DFR最佳截断值将患儿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与无事件生存期(EFS)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DFR是否为ALL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DFR与WBC、LDH及TT具有正相关性(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WBC、Fib、D-D及D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FR诊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689,最佳截断值为0.40,敏感度为86.54%,特异度为56.30%;根据最佳截断值分组,DFR≤0.40组患儿和DFR>0.40组患儿的E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DFR>0.40是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初诊DFR对于ALL患儿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比值升高的患儿生存率明显降低,且预后评估价值优于单用Fib或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凝血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官俊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对比两组运动功能(体力活动能力、肌力...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对比两组运动功能(体力活动能力、肌力、耐力)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体力活动能力、肌力、耐力评分分别为(90.87±5.01)、(91.52±3.01)、(86.35±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8.13±3.26)、(89.02±4.11)、(82.35±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2.97±3.38)、(25.97±2.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1±2.93)、(27.71±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交功能、情感角色评分分别为(81.37±12.31)、(73.66±13.04)、(71.97±12.08)、(81.25±14.31)、(82.63±14.25)、(83.66±13.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02±12.12)、(61.29±12.25)、(60.51±12.33)、(69.33±12.12)、(70.69±13.13)、(71.29±1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运动康复干预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运动康复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心理健康得到支持。运动康复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挑战,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运动康复干预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药物利用评价及典型案例分析
4
作者 孙丽 许锦 +5 位作者 赵兴辉 吴庆涛 韩兆欢 安琪 刘育青 王磊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甲氨蝶呤(MTX)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参考HDMTX临床使用相关指南和文献,建立基于加权TOPSI...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甲氨蝶呤(MTX)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参考HDMTX临床使用相关指南和文献,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ALL患儿HDMTX的DUE标准。依据DUE标准回顾性评价我院2021-2023年HDMTX使用情况。结果:150份病历加权TOPSIS法评价显示,相对接近程度(Ci)≤60%的有15例(10.00%),60%~70%的有51例(34.00%),>70%~80%的有73例(48.67%),≥80%的有11例(7.3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DUE标准可用于HDMTX在儿童的应用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院HDMTX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控和多学科协作,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大剂量甲氨蝶呤 药物利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结局
5
作者 蓝翔 赖耿良 +3 位作者 刘丽丽 叶中绿 莫笑欢 田川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SCCLG-ALL-2016方案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长期预后及化疗不良反应。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区采用SCCLG-ALL-2016方案规范治疗的95例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分析SCCLG-ALL-2016方案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长期预后及化疗不良反应。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区采用SCCLG-ALL-2016方案规范治疗的95例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儿的临床危险度进行分型,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记录不同时间微小残留病(MRD)<0.1%、MRD<0.01%患儿占比,并统计其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对比不同危险度患儿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5例患儿中,低危组22例(23.16%),中危组51例(53.68%),高危组22例(23.16%)。诱导治疗第15天,MRD<0.1%患儿42例(44.21%);诱导治疗第33天,MRD<0.01%患儿83例(87.37%)。这些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其1年、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86.1±3.6)%、(84.3±4.0)%、(84.3±4.0)%,其1年、3年及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86.1±3.6)%、(79.6±4.6)%、(79.6±4.6)%。低危组的累积OS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0.05),见表2。低危组的累积EFS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0.05)。在95例患儿化疗期间共统计到1280次常见不良反应。非血液系统常见不良反应中,肝损伤发生率较高(38.59%,494/1280),其次是胃肠道反应(21.56%,276/1280)。除了肛门黏膜损伤,三组间其他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L患儿采用SCCLG-ALL-2016方案进行危险分度及个体化治疗,远期预后良好。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以肝损伤、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临床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SCCLG-ALL-2016方案 长期预后 化疗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例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朱嘉莳 李红 +5 位作者 邵静波 张娜 陈凯 邹冰 王丹 蒋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4-118,136,共6页
目的 分析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AL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点,探讨其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初诊并进行治疗的IALL患儿22例,分析其MICM分型、转归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IALL占我院急性淋巴细胞... 目的 分析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AL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点,探讨其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初诊并进行治疗的IALL患儿22例,分析其MICM分型、转归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IALL占我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总收治数的3.33%。22例IALL发病时中位年龄9(3~11)月,所有患儿均为B-ALL,10例CD10表达为阴性,12例合并MLL重排(MLLr)。诱导治疗第19天,19例(86.4%)骨髓获完全缓解。12例(54.6%)治疗期间合并严重感染,5例(22.7%)因严重感染而死亡。5例(22.7%)骨髓复发,预计3年累积复发率为29.6%±11.3%,合并MLLr患儿更易出现复发(P=0.04)。22例患儿预计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49.0%±10.8%,预计3年总生存期(OS)率为49.7%±10.9%。初诊年龄<6月及6~12月者预计3年EFS率分别为33.3%±19.2%、54.5%±12.8%(P=0.28),CD10阴性与阳性患儿的预计3年EFS率分别为40.0%±15.5%、56.3%±14.8%(P=0.29),MLLr阳性与阴性患儿的预计3年EFS率分别为33.3%±13.6%、68.6%±15.1%(P=0.12)。结论 IALL因其特殊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治疗相关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总体预后差,初诊年龄<6月龄、免疫表型CD10阴性及合并MLLr的患儿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ICM分型 MLL重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核苷酸焦磷酸酶15基因多态性分析
7
作者 冯杰 王婷婷 +2 位作者 张惠兰 姚彤 李红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核苷酸焦磷酸酶15(NUDT15)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及蒙古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分布情况。方法:筛选患有ALL的新疆地区多民族患儿入组,收集入组患儿临床基线资料。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并提取白细... 目的:分析核苷酸焦磷酸酶15(NUDT15)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及蒙古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分布情况。方法:筛选患有ALL的新疆地区多民族患儿入组,收集入组患儿临床基线资料。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并提取白细胞,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法测定NUDT15基因型。采用χ^(2)分析比较我国新疆地区不同民族ALL患儿NUDT15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共纳入207例患儿,其中46.9%为男性,年龄1~17(7.0±4.0)岁,包括维吾尔族108例,汉族44例,哈萨克族37例,蒙古族18例。中国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患儿NUDT15 c.415C>T 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患儿(P=0.020)。哈萨克族与汉族患儿T等位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与蒙古族患儿(P=0.008)。结论:ALL患儿NUDT15 c.415C>T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DT15 民族 基因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TP53突变的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林丹娜 张晶鑫 +5 位作者 资娟 张亚芥 张文鑫 黄子涵 夏霞宇 杨丽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4年第6期418-423,共6页
目的研究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TP53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初诊儿童B-ALL患者194例,描述其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回顾分析其中伴TP53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结果194例初诊B-ALL患者中9例存在TP53突变,... 目的研究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TP53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初诊儿童B-ALL患者194例,描述其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回顾分析其中伴TP53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结果194例初诊B-ALL患者中9例存在TP53突变,伴和不伴TP53突变患儿中位年龄分别为8(4~17)岁和4(0.5~15)岁(P=0.004);男女比例分别为9:0和116:78(P=0.012);常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低亚二倍体分型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2)。伴和不伴TP53突变患儿化疗后第15、33天及巩固化疗前骨髓流式细胞学微小残留病灶(MRD)转阴率无统计学差异。9例TP53突变的患儿,除1例缓解后放弃治疗并失访外,8例随访至今均无病生存。伴TP53突变的患儿中1例经1疗程化疗诱导缓解失败,1例巩固治疗前流式MRD未转阴,该2例患者均为TP53体系突变,且突变频率大于30%。5例TP53体系突变患者进行了TP53的定量监测,其中1例在流式MRD转阴后TP53定量仍持续升高。结论该儿童B-ALL队列中TP53突变发生率约4.6%,男性占优势,年龄较大,起病合并低亚二倍体,早期治疗反应与不伴TP53突变的患儿无差异;TP53突变频率用于白血病MRD监测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低亚二倍体 突变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3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晨唯 赵夏莹 +7 位作者 卢俊 肖佩芳 李捷 李泊涵 程生钦 吴水燕 胡绍燕 凌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 比较四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移植,即亲缘单倍体HSCT(Haplo-HSCT)、脐血HSCT(UCB-HSCT)、同胞全相合HSCT(MSD-HSCT)和无关全相合HSCT(MUD-HSC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后造血重建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 目的 比较四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移植,即亲缘单倍体HSCT(Haplo-HSCT)、脐血HSCT(UCB-HSCT)、同胞全相合HSCT(MSD-HSCT)和无关全相合HSCT(MUD-HSC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后造血重建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230例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不同移植方式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差异,预后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30例患者中,228例获得中性粒细胞植入,植入时间为13(9-33)d, 208例血小板植入成功,植入时间为16(3-93)d。接受UCB-HSCT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6(10-33)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34(15-93)d,均显著长于其他移植方式(P<0.05)。接受UCB-HSCT的患者血小板植入率为76%,显著低于其他移植方式(P<0.05)。接受Haplo-HSCT、UCB-HSCT、MSD-HSCT和MUD-HSCT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5.6%、68%、70.6%和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Haplo-HSCT、UCB-HSCT和MUD-HSCT的患者累计复发率(RR)没有显著差异(P>0.05),接受MSD-HSCT的患者累计RR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移植方式(P<0.05)。结论 UCB-HSCT虽然造血重建时间和造血重建率显著低于其他移植方式,但是总体预后没有明显差异。Haplo-HSCT治疗ALL的疗效不劣于MSD-HSCT和MUD-HSCT,UCB-HSCT和Haplo-HSCT可作为ALL重要的替代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重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父母养育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凤银 蔡瑞卿 +4 位作者 黄海英 孟江南 李婷 伍艳鹏 何礼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父母养育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养育倦怠评估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5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父母养育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养育倦怠评估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5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父母养育倦怠得分为(90.19±14.25)分;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与患儿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不确定感总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是养育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0.9%。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父母存在养育倦怠,给予患儿疾病严重程度高、患儿母亲、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患儿父母更多关注,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养育倦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儿父母 养育倦怠 疾病不确定感 领悟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60/CPEB2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述川 郭强 +2 位作者 张宇晶 林婧祎 张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miR-760 mimic)、si-NC组(转染si-NC)、si-CPEB2组(转染si-CPEB2)、oe-NC组(转染oe-NC)、oe-CPEB2组(转染oe-CPEB2)、miR-760 mimic+oe-NC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NC)和miR-760 mimic+oe-CPEB2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CPEB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c-caspase-3、t-caspase-3、Ki67、PCNA和CPEB2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760和CPEB2靶向结合。结果与人B淋巴母细胞HMy2.CIR比较,ALL细胞系Ball-1、Reh和JurkatE6中miR-760水平表达下降,CPEB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760 mimic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和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760靶向调控CPEB2,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PEB2是miR-760的靶标。与si-NC组比较,si-CPEB2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上调CPEB2表达能逆转miR-760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率、Bax、ccaspase-3的促进和对Ki67、PCNA的抑制(P<0.05)。结论miR-760靶向调节CPEB2,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为ALL治疗提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6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增殖 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不良反应及清除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银娟 赵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相关不良反应及清除延迟的影响因素,保证患儿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提高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且接受HD-MTX化疗患儿的相关资...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相关不良反应及清除延迟的影响因素,保证患儿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提高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且接受HD-MTX化疗患儿的相关资料,分析患儿在HD-MTX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清除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共接受128例次HD-MTX化疗,化疗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最常见,占46.9%,其次为肝功能损害,占25.8%。年龄越小,HD-MTX化疗胃肠道紊乱发生率越高。危险度越高(中高危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越高。MTX的清除延迟会增加黏膜损害、肝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清除延迟时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应及时监测及解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剂量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期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杜立安 杨晓梅 +3 位作者 郭庆伟 黄志伟 王亚屏 李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1 病例资料病例1:女,3岁8个月,因“反复发热半月,发现面黄1周”于2023年5月入院。入院前查血常规示三系异常,入院后根据MICM分型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形态示ALL;免疫分型示Pre B-ALL;染色体核型59,XX,+X,+X,+4,+5,+6,+8,+10... 1 病例资料病例1:女,3岁8个月,因“反复发热半月,发现面黄1周”于2023年5月入院。入院前查血常规示三系异常,入院后根据MICM分型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形态示ALL;免疫分型示Pre B-ALL;染色体核型59,XX,+X,+X,+4,+5,+6,+8,+10,+10,+13,+17,+18,+21,+22^([2]);融合基因阴性。初评入低危组,按照CCCG-ALL-2020方案予诱导缓解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面黄 病例资料 MICM分型 骨髓形态 诱导期 入院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真菌性关节炎1例
14
作者 陈芷妍 李毓 +1 位作者 罗学群 张晓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9-290,294,共3页
1临床资料男,9岁,因“发热伴三系减少6天”于2020年9月10日住院。既往无糖尿病、外伤病史。入院查体:T 36.8℃,P 100次/分,营养一般,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皮疹、鹅口疮;心肺听诊无特殊,腹平软,未扪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1临床资料男,9岁,因“发热伴三系减少6天”于2020年9月10日住院。既往无糖尿病、外伤病史。入院查体:T 36.8℃,P 100次/分,营养一般,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皮疹、鹅口疮;心肺听诊无特殊,腹平软,未扪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后经骨髓细胞学、免疫学和遗传分子学检查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2020年9月11日开始按华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组2016方案(SCCLG-ALL 2016)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伤病史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腹部包块 骨髓细胞学 心肺听诊 免疫学 浅表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诱导化疗期血液系统并发症等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的中期结果
15
作者 陈泳珊 陈佩妍 +4 位作者 张娜 沈振宇 黄礼彬 罗学群 唐燕来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3-108,122,共7页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诱导化疗期间血液系统并发症及感染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年龄<16岁ALL儿童36例符合入组条件且完成诱导治疗,按1∶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诱导化疗期间血液系统并发症及感染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年龄<16岁ALL儿童36例符合入组条件且完成诱导治疗,按1∶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低脂饮食(膳食脂肪供能≤每日总能量的20%),干预组给予低脂饮食及高中链甘油三酯、高蛋白、高热卡的短肽型ONS 20mL/(kg·d),食用时间为诱导化疗VDLD阶段。比较两组诱导化疗期间血液系统并发症、输血制品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更短(12.50±9.38d和19.11±10.06d,P=0.049)、恢复时间更早(25.39±4.5d和30.06±3.80d,P=0.002);血小板最低值水平较高(P=0.048),Ⅳ度血小板减少的出现时间更晚(P=0.009)、持续时间更短(P=0.024)和恢复时间更早(P=0.012),输血小板的例数和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发热天数、抗菌药的使用、总体感染均倾向于较少,但差异未显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儿童在诱导化疗期间使用短肽型ONS有助于提高血液系统对化疗的耐受性。终期研究结果将会得出更确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血液系统并发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分析及药学监护
16
作者 李雁铭 孙熙木 +4 位作者 漆佩静 李英 丁倩 张瑞东 王晓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
目的:了解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为开展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PubMed、EMBase、CNKI、万方和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现有文献,从ClinicalTrials.gov提取临床试验数据,从美国食品... 目的:了解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为开展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PubMed、EMBase、CNKI、万方和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现有文献,从ClinicalTrials.gov提取临床试验数据,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获取国外药物警戒数据,梳理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ALL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及处理措施。结果:与传统化疗方案相比,贝林妥欧单抗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整体安全性较好。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血细胞减低和感染等。结合药理机制和现有临床研究结果,早期预防、识别和快速处理是药学监护的重点。结论: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ALL安全性较好,及早发现、对症处理和药学监护对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林妥欧单抗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期严重并发症2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庄超 吕雪燕 +2 位作者 魏平平 陈潇 梁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84-1488,共5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约占儿童ALL的85%,目前治疗以化疗为主,5年总生存率高达90%[1]。但化疗带来一系列的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约占儿童ALL的85%,目前治疗以化疗为主,5年总生存率高达90%[1]。但化疗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特别是化疗早期诱导阶段是化疗相关毒性高发时间段,停用或延迟化疗将面临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的风险,因此需要高效低毒的药物突破此局面,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白血病新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贝林妥欧单抗 免疫治疗 诱导期 化疗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4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黄思颖 张观梅 +6 位作者 余莉华 林丹娜 黄露露 吴莉 赖肖蓉 张亚芥 杨丽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56-363,共8页
目的 分析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微小残留病(MRD)复发和初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9月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40例B-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研究数据。结果 40例患... 目的 分析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微小残留病(MRD)复发和初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9月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40例B-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研究数据。结果 40例患儿中,11例为MRD复发患儿,29例为初治患儿。18例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前MRD阳性患儿中,88.89%获得了MRD应答(<0.01%)。MRD<0.1%患儿应答率高于MRD≥0.1%患儿(100.00%vs.84.62%);初治患儿应答率高于MRD复发患儿(100.00%vs.80.00%)。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0%(29/40)。治疗前MRD≥20%是CR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且对治疗前MRD阳性/MRD阴性患儿来说,当IL-6/IL-10在治疗过程中升高3.65倍/1.75倍时对CRS的发生有最佳的预测效度(P<0.05,敏感性:88.2%/76.9%,特异性:71.1%/84.4%)。结论 贝林妥欧单抗对MRD复发和初治B-ALL患儿均有较好的疗效,且贝林妥欧单抗总体安全性良好。长期疗效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贝林妥欧单抗 安全性 短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HOXB簇基因表达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19
作者 张晓 褚欣然 +3 位作者 李之珩 方芳 潘健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HOXB簇基因在儿童T-ALL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儿童T-ALL的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诊疗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5例初诊T-ALL患儿血液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HOXB簇基因在儿童T-ALL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儿童T-ALL的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诊疗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15例初诊T-ALL患儿血液标本,采用全转录组测序检测HOXB簇基因表达量,比较HOXB簇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结果 115例患儿中,10个HOXB簇基因只有HOXB2-7有高表达。HOXB2、HOXB4、HOXB7基因低表达组D15骨髓幼稚细胞≥25%的患儿多于高表达组(P值均<0.05)。HOXB簇基因表达程度不影响T患儿的预后。结论 儿童T-ALL中HOXB2、HOXB4、HOXB7基因低表达组早期治疗反应差,但对T-ALL预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B簇基因 转录组测序 儿童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伴发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随访
20
作者 褚思嘉 汤继宏 +3 位作者 张兵兵 肖潇 杨乐天 徐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2-336,343,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伴发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随访情况。方法 对2013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2例ALL化疗伴发白质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门诊、电话随访和问卷调...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伴发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随访情况。方法 对2013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2例ALL化疗伴发白质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门诊、电话随访和问卷调研,以全球疾病负担重点控制项目(GBD-DCPP)分级表和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分别评估患儿的后遗症情况和执行功能受累情况。结果 47.62%ALL患儿确诊白质脑病时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癫痫发作、瘫痪、肢体麻木和口齿不清等,头颅MRI异常信号主要分布于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顶叶和额叶等区域。大多数患儿预后情况良好。32例参与后遗症评估,其中3例遗留症状性癫痫,1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24例参与认知行为中的执行功能评估,9例分量表评分增高。结论 ALL化疗后伴白质脑病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多样、神经影像学病灶分布不一,执行功能有一定程度伤害,总体预后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脑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 随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