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性研究——人的全球性生存与发展的维度
1
作者 李果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4-158,共5页
国际性是作为主体的人自觉应对全球化这一客观趋势而展开的实践活动的状态、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的需要而展开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从人的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目的是促进... 国际性是作为主体的人自觉应对全球化这一客观趋势而展开的实践活动的状态、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的需要而展开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从人的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目的是促进人的全球性生存与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围绕这一现实目的展开,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人的全球性生存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新命题
2
作者 孙金玉 杨晓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是应对意识形态博弈的战略选择、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即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主要包含主体维度的领导...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是应对意识形态博弈的战略选择、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即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主要包含主体维度的领导力量比较优势、内容维度的意识形态比较优势、过程维度的实践运行比较优势。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需要把握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厘清“名实之辩”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发生的社会制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 文化自信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生 赵秦 王梦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模型建构至少包含三个关键的步骤:科学设置指标观测点、有效推进数据资源化、思政素质画像可视化。为保证思政素质画像科学有效赋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从强化制度保障、培育人才队伍、夯实数据基础、明晰规范标准等方面提出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素质画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阮一帆 王智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此,要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锚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定位,搭建知识图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字赋能,打造育人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能力,深化数字交往,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异化与驾驭:基于推荐算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世虎 王许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引入推荐算法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中心的叙事逻辑,推进双向互动式的叙事方法,发展多维立体化的叙事结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的新变量和风险催化剂,推荐算法在流量与资本的裹挟下逐渐异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者、叙事对象、叙事内容和叙事场域带来新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推荐算法通过“算法把关”“算法茧房”“算法泛滥”“算法圈层”弱化叙事者权威、影响叙事对象认知、加剧低质内容传播、削弱叙事场域影响。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过程中必须主动驾驭推荐算法,通过批判与建构重塑叙事者权威,经过反思与提升打破叙事对象的“茧房”,注重规制与引导以净化叙事内容生态,利用发掘与“破壁”加强叙事场域文化建设,使推荐算法更好地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推荐算法 算法异化 叙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其昂 张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入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作为思维对象储存其中从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下生成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经过融合沉淀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跨越宏观与微观的鸿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机制,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行动 关联机制 社会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新样态及其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邵芳强 高恒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46,共5页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正经历生产机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传播体系从线性格局到全媒体矩阵、认知接受范式从被动接受到具身交互、权力结构从垂直型到分布式、质量评估从人为定性分析到智能综合诊断的转型。为适应数智时...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正经历生产机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传播体系从线性格局到全媒体矩阵、认知接受范式从被动接受到具身交互、权力结构从垂直型到分布式、质量评估从人为定性分析到智能综合诊断的转型。为适应数智时代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应实现政治引领与技术赋能相统一、内容精准与形式创新相统一、数据驱动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开放包容与风险防控相统一。数智时代要求构建育人“联合体”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整合话语叙事“智慧仓”提升内容供给效能,优化分发“策略簇”破解传播圈层壁垒,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在数智技术生态中的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境遇与调适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新奎 侯远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圈层化传播构筑交往壁垒等现实困境。希冀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调适,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调适 数智时代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守敏 董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5,共4页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抉择的主要依据,并从思想、理论、技术三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优化的基本策略,以期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导范式 抉择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内涵、向度及进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莎 马晓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能升级;其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明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旨在利用数智理念技术推动对传统评价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攻关,实现评价模式方法智慧化进阶、评价范式时代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评价要素深度释放数智新生活力、评价过程全面呈现数智叙事特色、评价效果有效凸显数智集约优势,主要经由评价要素的数字累积、评价系统的数智集成、评价体系的智能优化、评价反馈的智慧升级的进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为、难为与何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海萍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轨迹,更昭示着教育本质的复归需求。具体来说:在技术可供性层面揭示其重塑意识形态传播范式的可为性,在实践异化层面剖析算法权力规训与教育主体性消解的难为性,在价值重构层面探索人机协同教育生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工具理性僭越导致的三大悖论:算法推荐机制与价值引领效度之间的精准化悖论、数据全景监控与主体道德自觉之间的监控化悖论、技术迭代速率与教育规律遵循之间的加速化悖论。为此,研究提出建构“技术—人文—制度”三维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开发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智能思政教育资源图谱实现精准赋能,借助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重构师生数字交往共同体达成价值共生,运用制度性事实理论构建跨部门数据治理框架完成制度调适,从而立足于技术具身认知、教育关系拓扑和数字治理哲学三重维度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赋能 技术哲学 教育生态学 算法治理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困境及其应对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78,共4页
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会触发一系列现实效应,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延展的巨大助益,也反映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的多重抑制。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困境显现于人、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矛盾中,教... 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会触发一系列现实效应,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延展的巨大助益,也反映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的多重抑制。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困境显现于人、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矛盾中,教育的价值理性受到技术工具理性的压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价值理性之光和人文主义情怀黯然失色。为此,应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系统三个方面发力,优化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体系,以有效应对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困境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思政学科的“清道夫”——评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
16
作者 王英 吕文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政治工具性价值的更深邃意蕴,主要议题是建构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什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若干认识问题探赜
17
作者 康秀云 赵南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7-41,46,共6页
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相关理论问题还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文章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科学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 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相关理论问题还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文章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科学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培养对象、建设内容、归口管理部门等有所不同,但它们又依存共生,统一于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政课建设在范畴、任务、施行主体和对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又相辅相成、双向互动、同频共振,形成了同向聚合的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学科定位、目标、制度相统一,是学科规范、动力、品质相统一,是学科学理、学术、学人相统一,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 思政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18
作者 李燚 姚星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其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是值得关注的文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小事:思想政治教育之“事”维度探析
19
作者 张彦 李佳忆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1,共7页
“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展开方式。“关键小事”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以其“关键”标识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节点,以其“小事”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场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小事”的重要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宏观与微观目标、... “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展开方式。“关键小事”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以其“关键”标识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节点,以其“小事”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场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小事”的重要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宏观与微观目标、事与时空人物各要素、正当性和有效性等各种关系的协调上,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大视野”“大叙事”和“大进步”的影响上。善用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小事”,应当更加注重主体自觉意识的养成,在多方共同参与中提升“事”的“温度”,兼顾“事”间及“事”中的各种关系,不断以“关键小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小事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的逻辑理路与方法艺术
20
作者 代玉启 程凌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3,204,共8页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调研开路,以战略性调研确定重大目标和发展定位,以对策性调研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以前瞻性调研洞悉社会历史的新现象新特点新趋势,以跟踪性调研动态掌握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以解剖式调研分析异质性群体特征、矛盾和诉求,以督查式调研保障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既要注重研究分析的科学性,也要讲求调查方法的艺术性,善用丰富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善以不同的距离掌握调查节奏,处理好科学性和经验性的相互关系,注重由道德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方法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