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6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理论演进与人本价值研究之展望
1
作者 褚凤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4,共4页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逻辑,大致经历了从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的转换这一过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人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从总体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关系始终应是我们...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逻辑,大致经历了从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的转换这一过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人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从总体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关系始终应是我们关切与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应当在人学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价值关联,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的也是必然的社会现象,它本身蕴涵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哪些内在要求和一般逻辑,即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社会哲学范式 人学范式 人本价值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场学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当代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钱美玲 丁三青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论域,历经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到"人学"再到"科学实践观"为谱系的研究范式转换。然而,各种研究范式还停留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论域,历经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到"人学"再到"科学实践观"为谱系的研究范式转换。然而,各种研究范式还停留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术语体系"和"解释框架",存在理论与时代视域的相对滞后性,尚未达到研究范式与时俱进的应有高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继续展开,需要一种能够整合并推进研究范式再转换的"宏大视野"。出场学视域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出场语境到出场路径再到出场形态的逻辑进路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当代出场方式进行总体性诠释,意欲开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从传统走向当代并面向未来的融通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场学视域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交往实践观 当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燕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54-55,共2页
校训是一所大学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精神的精髓。校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有德之人、严谨治学和承担社会责... 校训是一所大学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精神的精髓。校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有德之人、严谨治学和承担社会责任有着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训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中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69-70,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运用价值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改进、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的理论支撑点,在对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运用价值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改进、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的理论支撑点,在对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取向,并由此提出以价值理论为指导的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人才培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思政教育的功能与路径——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卜雪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X期82-82,共1页
直到今天,传统文化中依然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内容,所提倡的诸多理念对各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然是值得我们传承的重要文化。而今,各种思政教育在授课模式变得陈旧的情况下也需要注入有亮点的内容,才能摆脱当前思... 直到今天,传统文化中依然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内容,所提倡的诸多理念对各方面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然是值得我们传承的重要文化。而今,各种思政教育在授课模式变得陈旧的情况下也需要注入有亮点的内容,才能摆脱当前思政教育成果不理想的状态。因此,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已成为思政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由鲁力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资源结合起来,着重对二者相互融合的价值意义、存在问题与原因、途径方法以及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等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期为当前我国相关方面的教育问题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育 价值研究 文化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路径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长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F12期33-35,共3页
思想政治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设有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通过学习思想政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将我国的革命红色资源导入思想政... 思想政治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设有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通过学习思想政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将我国的革命红色资源导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川陕革命作为我国的重要革命之一,其老区红色资源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实践性、学习性及趣味性等特征,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本文就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的见解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川陕革命 红色资源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丽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6-126,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闵绪国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现实考量与历史进程、进展与展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与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根源、要素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梳理与论证。红...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闵绪国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现实考量与历史进程、进展与展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与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根源、要素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梳理与论证。红色文化是充实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源,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纽带,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素材。深入提炼中国当代红色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价值研究 文学作品 中国当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校园文化生活 理想信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附近”为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定位、价值与路径
8
作者 代玉启 韩译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0,共8页
“附近”是一个融合空间方位、社会关系和情感联结维度的概念。以“附近”为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研究者找准“宏观”社会版图中的“微观”思政坐标、展开介于“常人”和“自己”之间的自发探索、实现由“功能性”转向“生态... “附近”是一个融合空间方位、社会关系和情感联结维度的概念。以“附近”为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研究者找准“宏观”社会版图中的“微观”思政坐标、展开介于“常人”和“自己”之间的自发探索、实现由“功能性”转向“生态性”的理念升维。以“附近”为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灵活性、开放性与生动性具有重要价值,需要研究者做好面向“附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准备、打造基于“附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平台和实现立足“附近”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同时也应注意“附近”视角在时代环境的冲击、主体感知的差异、研究资源的同质和知识整合的难度等方面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附近”为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出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勇 肖洋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口述史研究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研究方法。从出场逻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历史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期积淀,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应用,不仅回应... 口述史研究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研究方法。从出场逻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历史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期积淀,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应用,不仅回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的使命期盼,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学应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以思想政治教育记忆的个体视角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叙事空间、以口述史访谈实践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以追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与串联集体记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认同、以采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记载与传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家国记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重大实践活动亲历者的记忆开采、进一步激发与培育研究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想象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的田野边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的实践情境,从而推动口述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的科学应用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口述史 研究方法 社会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雅华 舒练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存论既是对现实的人的个体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肯认,也是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意义和需要的指认,强调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正是其突出的理论特质。着眼于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实践生存论通过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统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和价值研究建立内在统一的和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有利于促成现存的“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视域融合,从而能克服单一论导致的解释力不足、引领力阙如的局限。立足实践生存论,再思、再释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存在为何”,敦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存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范式走向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融合,以破解传统研究范式局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难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达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实现政治性功能与精神性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双向关系性思维的运思、回归人之生存和发展的感性实践以及澄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上意蕴,构筑精神家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实践生存论转向,将充分彰显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生存论 研究范式转向 人的社会性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11
作者 杨少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通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建设隐性校园文化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思政学科的“清道夫”——评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
12
作者 王英 吕文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政治工具性价值的更深邃意蕴,主要议题是建构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什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的逻辑理路与方法艺术
13
作者 代玉启 程凌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3,204,共8页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调研开路,以战略性调研确定重大目标和发展定位,以对策性调研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以前瞻性调研洞悉社会历史的新现象新特点新趋势,以跟踪性调研动态掌握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以解剖式调研分析异质性群体特征、矛盾和诉求,以督查式调研保障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既要注重研究分析的科学性,也要讲求调查方法的艺术性,善用丰富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善以不同的距离掌握调查节奏,处理好科学性和经验性的相互关系,注重由道德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方法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路径与创新价值——基于C大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景谱 谈传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基础+主题”模式,通过优化主题选取、强化主题内容、坚持主题特色、创新主题方式,形成了有成效、可复制、具备推广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主题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价值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建华 舒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0,34,共4页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研究两者互构机理和系统建构是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指向来理解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具备必要性,目前互构机理及系统建构面临系统结构整合存在阻滞、系统流畅运转存在障碍、系统单元协同存在隔阂等困境,需要统筹兼顾推进结构整合、优势互补保障单元协同、巩固基底构塑运转机制,推动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互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技术·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向度
16
作者 闵雪 石书臣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顺应“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嬗变的应然取向、满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延异互构的学理规范、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从技术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据驱动、算力计算、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驱动创变的生动体现。从价值向度看,数字化转型是形塑人类生存发展新图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服务效能、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智慧育人新样态的价值表现。三重向度各侧其重,各显其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转型 动力向度 技术向度 价值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赜
17
作者 陈建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与动力。提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主体性”“崇高性”和“普遍性”价值意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涵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维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对象性审思
18
作者 李基礼 高宇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24,30,共8页
任何研究方法都针对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前提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指向的对象是受“思想政治”规定的教育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自然事物的运动,它包含人所特... 任何研究方法都针对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前提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指向的对象是受“思想政治”规定的教育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自然事物的运动,它包含人所特有的理解活动,因而必须明确从自然科学引入社会领域的实证和经验方法的限度,采纳体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定方法。不同社会性质下思想政治教育类型致使同一研究方法产生不同的理论后果,由此需要研究者根据立场和价值取向看待和选择不同研究方法。同时,社会生活变迁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不断变化和拓展,迫切需要推进研究方法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计算”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的数智趋向
19
作者 李孟倩 隆雯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8,共8页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数据化、动态化、复杂化催生了以“计算”为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新范式。将计算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领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纾解其在方法应用的科学性、研究对象的适配性以及研究思...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数据化、动态化、复杂化催生了以“计算”为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新范式。将计算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定量研究领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纾解其在方法应用的科学性、研究对象的适配性以及研究思维的开拓性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迁移与范式交流,阐释文本计算、仿真模拟、互联网实验三类典型的计算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时,在把握宏观规律、揭示复杂现象、验证因果关系等方面的可行性。同时,计算方法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议题契合性、伦理合规性、技术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限度,要突破学术思维的“路径依赖”惯性、厘清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边界、把握科学技术的“数智赋能”契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价值功能和实践进路
20
作者 丁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3-85,共3页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旨在提升育人实效,为共同富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逻辑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