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流行趋势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全乐 王桂苹 +6 位作者 刘晓堃 尚小明 张琦 吴寿岭 高竟生 张华 王晓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趋势,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参考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EMBase、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 目的综合评价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趋势,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参考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EMBase、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FD)中关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相关心血管事件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2014年3月。采用Rev Man 3.1.0软件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总样本量为519 052人。世界人群具有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0.47%〔95%CI(0.22%,1.03%)〕,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16.26%〔95%CI(11.18%,23.05%)〕。亚组分析显示,女性人群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23.25%〔95%CI(19.34%,27.69%)〕,男性人群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8.08%〔95%CI(4.56%,13.92%)〕,不同性别间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8)。结论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发生率较低,女性优于男性。建议关注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提高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洋 高明 +9 位作者 李志芳 安莎莎 张文艳 陈朔华 王艳秀 孙玉艳 刘英 齐艳红 阚淑婷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开滦研究中部分老年人群短时收缩压变异性(SBPV)的影响。方法:抽取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离退休职工中年龄≥60岁、无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频发... 目的:探讨改良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开滦研究中部分老年人群短时收缩压变异性(SBPV)的影响。方法:抽取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离退休职工中年龄≥60岁、无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频发早搏、心房颤动、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等疾病,2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帕金森治疗药物、抗抑郁症药物及镇静止痛药物者2 464例组成研究队列,进一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24 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作为24 h、日间和夜间SBPV。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24 h、日间和夜间SBPV的影响。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指:将2010年AHA提出的7项指标中的蔬菜摄入量改为食盐摄入量;体重指数(BMI)界限值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提出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BMI界限值参考标准;有关运动的定义也与AHA的定义略有不同,本研究采用的标准为理想运动量≥80 min/周,一般为〈80 min/周,差为从不运动。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1 812例,按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分组:第一组(0-4分,n=56)、第二组(5-9分,n=1 600)、第三组(10-14分,n=156);三组对应的24 h、日间和夜间SBPV分别为16.02 mmHg(1 mmHg=0.133 kPa)、14.91 mmHg和13.18 mmHg,15.42 mmHg、14.50 mmHg和13.22 mmHg,12.68 mmHg、11.44mmHg和10.16 mmHg(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评分每增加1分,24 h、日间和夜间SBPV分别降低0,20 mmHg、0.19 mmHg和0.37 mmHg(P均〈0.05)。结论: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SBPV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 短时血压变异性 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 日间收缩压变异性 夜间收缩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社区居民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佳佳 赵俊香 +5 位作者 吴雅婷 郭怡琼 袁霄 陶秀娟 范彦娜 杨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2-1137,共6页
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发病人数逐年增加,通过有效的综合管理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但不同性别、年龄、地区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存在差异,迫切需要... 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发病人数逐年增加,通过有效的综合管理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但不同性别、年龄、地区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存在差异,迫切需要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目的探讨宁夏社区居民不同性别、年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差异,为制定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3月于宁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社区居民248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比较不同性别基本情况及各年龄组理想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结果男性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女性,总胆固醇(TC)、理想分数、理想行为和因素个数、理想吸烟比例、理想体育锻炼比例均低于女性(P<0.05)。男性<50岁年龄组血压优于55~59岁年龄组、60~64岁年龄组、65~6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P<0.05);男性50~54岁年龄组血压优于60~64岁年龄组、65~6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P<0.05)。男性<50岁年龄组FPG优于50~54岁年龄组、55~59岁年龄组、60~64岁年龄组、65~6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P<0.05)。男性各年龄组BMI、TC、吸烟、健康饮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50岁年龄组血压优于50~54岁年龄组、55~59岁年龄组、60~64岁年龄组、65~6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P<0.05);女性50~54岁年龄组血压优于65~6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P<0.05);女性55~59岁年龄组血压优于65~6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P<0.05)。女性<50岁年龄组TC优于50~54岁年龄组、55~59岁年龄组、60~64岁年龄组、65~6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P<0.05)。女性<50岁年龄组FPG优于60~64岁年龄组(P<0.05)。女性50~54岁年龄组体育锻炼比例高于60~64岁年龄组和65~69岁年龄组(P<0.05)。女性各年龄组BMI、吸烟、健康饮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平均理想心血管指标个数多于男性(P<0.001)。女性有5~7个理想心血管指标比例高于男性(P<0.001)。结论宁夏社区居民不同性别、年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存在差异,男性应作为重点心血管健康管理的目标干预人群,特别要针对50~70岁社区人群制定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健康行为 疾病管理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佳宁 陈洁婷 +2 位作者 王梓琪 范津赫 井明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3-932,共10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慢性病负担明显加剧,其中大部分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作为主观评价指标,能够反映慢性病患者生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状态。目前有关心血管代谢性疾...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慢性病负担明显加剧,其中大部分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作为主观评价指标,能够反映慢性病患者生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状态。目前有关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的HRQoL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及其现状评估,然而,相较于对HRQoL静态现状的研究,对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的研究稍显不足。目的分析中老年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HRQoL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程度,为提高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HRQoL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现场调查的时间序列数据,本研究于2016年(T0)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3个城市社区和周边的2个团场社区进行基线调查,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别在2017年(T1)、2018年(T2)、2019年(T3)和2021年(T4)进行4轮随访调查。基线时期共调查1599例,完成后期4轮随访过程的共有565例,其中高血压389例、糖尿病176例。在排除HRQoL和人口学特征等关键指标缺失的样本后,最终有563例研究对象的数据纳入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社会心理状况、生活方式、疾病情况以及卫生服务利用5部分内容。采用五级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对患者的HRQoL进行测量。运用增长混合模型探索异质化HRQoL发展轨迹,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和Shapley值分解进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识别3类异质化发展轨迹:显著增长组452例(80.28%)、适度下降组81例(14.39%)和显著衰减组30例(5.3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显著增长组为参照,不进行体育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受损、健康状况恶化、非城镇职工医保以及对门诊慢性病政策不满意的患者更容易进入适度下降组(P<0.05);不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对门诊慢性病政策满意程度一般的患者更容易进入显著衰减组(P<0.05)。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对患者HRQoL的预测贡献程度在各类别轨迹组间不同。在显著增长组中,贡献程度较大的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变化和生活自理能力;在适度下降组中,贡献程度较大的影响因素为体育锻炼和生活自理能力;在显著衰减组中,对门诊慢性病政策的满意程度在贡献程度分析中排名第一,其次则是体育锻炼。结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HRQoL存在不同的变化轨迹,且不同轨迹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可根据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HRQoL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动态调整干预措施,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卫生服务。应重点关注健康状况恶化、生活自理能力受损以及不进行体育锻炼的CMD患者。同时,应开展有关慢性病政策和医疗保险等养老政策的宣传,持续提高门诊慢性病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门诊慢性病政策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改善HR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 EQ-5D-5L量表 中老年人 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SHAPLEY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泽慧 刘玮 +4 位作者 吴思琪 武龙佳 李闻轩 张颖 尹慧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115,共6页
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16条目个人社会资本量表、风险感知量表以及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对黑龙江省、上海市的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 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16条目个人社会资本量表、风险感知量表以及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对黑龙江省、上海市的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过去6个月内发生过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有895例,占57.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社会资本得分为(20.90±6.32)分、风险感知得分为(10.36±2.67)分、健康信息素养得分为(16.40±3.77)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健康信息素养和风险感知均可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β值分别为0.137、0.089、0.247和0.079,P<0.05)。Bootstrap中介检验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14(95%CI:0.004~0.028);风险感知、健康信息素养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05(95%CI:0.001~0.010);风险感知、健康信息素养在社会资本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11(95%CI:-0.026~-0.002)、0.126(95%CI:0.020~0.056)。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影响其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资本、风险感知和健康信息素养,未来相关部门应重视并提高其风险感知能力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心血管疾病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行为咨询干预推荐声明》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旭 姚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64-2069,共6页
2022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更新其2017年《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行为咨询干预推荐声明》建议,对促进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人健康行为咨询干预的益处和危害证据进行综述... 2022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更新其2017年《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行为咨询干预推荐声明》建议,对促进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人健康行为咨询干预的益处和危害证据进行综述,得出结论与2017年指南推荐一致。行为咨询干预对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人具有微小净获益,建议临床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向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人提供或推荐行为咨询干预,以促进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C级)。本文结合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对该指南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为我国成年人心血管疾病预防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成年人 行为咨询干预 指南解读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的改善情况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星 杨春伟 +3 位作者 梁洁 李晓庆 刘秀荣 吴寿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378-3382,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开滦集团井下在职高血压职工自2009年4月开始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免费降压药物发放及工会参与,分析综合干预后高血压职工心血管健康行...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开滦集团井下在职高血压职工自2009年4月开始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免费降压药物发放及工会参与,分析综合干预后高血压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情况、体质指数(BMI)、体育锻炼及健康饮食〕和因素〔总胆固醇(TC)、血压及空腹血糖(FBG)〕的改善情况。结果 (1)综合干预后研究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中的吸烟、饮食、血压、FBG及TC均得到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干预后研究人群平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数由(2.06±1.09)个增至(2.37±1.05)个,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1);(3)综合干预后心血管平均健康评分由(6.85±1.90)分增至(7.52±1.9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P<0.01)。结论在工作场所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功能社区 综合干预 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与首发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雅宁 郭霞 +5 位作者 窦娜 张盼 景丽伟 陈长香 李淑杏 李建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 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与首发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具有0-1、2、3、4、5、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首发脑梗死患者各240例,应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系统(WCST)和画钟试验(CDT)评测执行... 目的 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与首发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具有0-1、2、3、4、5、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首发脑梗死患者各240例,应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系统(WCST)和画钟试验(CDT)评测执行功能,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与患者执行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 具有0-1、2、3、4、5、6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发生情况分别为90.8%、85%、66.7%、42.5%,20.8%、13.4%;与0-1项组比,2、3、4、5、6项组中WCST各项评分随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增加变化(P〈0.05);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显示,6组患者在性别、梗死部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受教育时间、并发症和梗死面积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矫正年龄、并发症、梗死面积、梗死部位等相关因素后,同具有0-1项相比,2、3、4、5、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是脑梗死执行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86、0.564、0.369、0.232和0.116。结论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首发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与行为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9
作者 张立杰 王晓玲 +3 位作者 宋巧凤 王希柱 周文华 李志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04-405,共2页
目的探讨A医院部分职工理想的心血管健康状态流行病学情况及与尿酸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入选顺序对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职工,通过问卷调查、血液生化检查的方式,了解不同性别人群对于心血管健康状态上的差异,并分析心血管健康因素与... 目的探讨A医院部分职工理想的心血管健康状态流行病学情况及与尿酸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入选顺序对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职工,通过问卷调查、血液生化检查的方式,了解不同性别人群对于心血管健康状态上的差异,并分析心血管健康因素与行为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拥有4~5项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8项健康行为和因素中,体力活动理想者所占比例最低。血尿酸水平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数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女性较男性更接近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拥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高尿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 血尿酸 健康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健康的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系统评价
10
作者 周欣馨 张孟羽 +5 位作者 谢钰莹 赵鹏 常安妮 连秀玉 郭丽娜 刘延锦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1-106,共6页
目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系统评价设计,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 目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系统评价设计,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筛选建库至2025年2月关于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相关研究,对纳入文献采用基于数据的聚敛整合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整合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能力因素(脑卒中知识与技能、认知能力、身体功能、自我管理能力)、机会因素(社会支持与资源、环境与文化、医疗配置与经济资源、工作与职业)和动机因素(自我效能、健康信念与态度、风险意识与规划、心理状态)。结论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健康行为是一个涉及患者自我管理与外部支持系统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医护人员应从多角度出发,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技能培训提升患者的能力,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健康信念与自我效能感等,进而提高主动健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主动健康 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影响因素 混合方法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天顺 朱可可 +5 位作者 薛会元 焦聪聪 魏长慧 买飒 李晨菲 王贺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4,共6页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以期为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河南省郑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以期为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河南省郑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量表、心血管疾病风险感知评估工具、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量表得分为(109.88±6.8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绝对风险感知条目得分、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是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91.8%的变异。结论: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轻、病程短、未罹患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主动健康行为较好,提高心血管疾病绝对风险感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高血压患者的主动健康行为,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主动健康行为 风险感知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闫钰雯 张艳 +1 位作者 张慧中 李熙正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农村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失能老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结果:构建了农村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提炼出4个主范畴,其中患者相关因... 目的:探讨农村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失能老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结果:构建了农村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提炼出4个主范畴,其中患者相关因素(疾病认知、健康责任感、健康行为感知和疾病进展恐惧)是农村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的内源驱动力,健康行为特征(健康监测、信息获取、服药依从、主动求医和健康促进)是原始推动力,家庭和社会相关因素则是外源驱动力。结论:制定精准化、适农化的健康干预方案,提高农村失能老人主动健康行为水平,改善其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失能老人 主动健康行为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健康行为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杨慧 张飞彦 胡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58-2364,共7页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健康行为的潜在剖面,并分析不同健康行为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健康行为的潜在剖面,并分析不同健康行为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对病人进行调查,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讨病人的健康行为特征,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HPLP-Ⅱ得分为(138.46±21.52)分,健康行为可分为健康行为一般型(30.5%)和健康行为良好型(69.5%)。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素养、恐惧疾病进展均是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恐惧疾病进展信息增益(0.35)最高。结论: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健康行为存在2个潜在类别,具有较为明显的分类特征,建议医护人员基于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健康行为特征,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术后化疗 健康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IR框架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14
作者 晋源媛 杨支兰 +3 位作者 翟艳萍 加悦悦 延芝丽 田紫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9-95,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设计,对12例老年COPD患者及其15名照顾者、11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资料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运...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设计,对12例老年COPD患者及其15名照顾者、11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资料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运用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官方提供的访谈编码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共识别7个障碍因素、7个促进因素和2个中性因素。结论影响老年COPD患者坚持健康促进行为的因素主要在于干预策略本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患者与其照顾者的意图-行为关系以及实施项目所处的健康环境资源;可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订干预策略,以提高老年COP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促进行为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 障碍因素 促进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寒地城市公园规划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冷红 李姝媛 赵慧敏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69-74,共6页
基于公园处方的理念与发展经验,尝试探究应对寒地气候背景下高发的心血管健康问题的城市公园规划思路。采用访谈、问卷调研、实地观察等方法,调查并分析寒地城市公园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支持性。研究发现社区公园通常拥有相对完... 基于公园处方的理念与发展经验,尝试探究应对寒地气候背景下高发的心血管健康问题的城市公园规划思路。采用访谈、问卷调研、实地观察等方法,调查并分析寒地城市公园对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支持性。研究发现社区公园通常拥有相对完善的活动设施配置,但在可达性方面对于部分人群而言稍显不足,且在安全性、舒适性、临街地带的尾气隔离等细节设计方面有待提升;小区游园具有突出的可达性优势,但在向阳舒适性、活动设施配置方面有待提升。进而结合公园处方在空间层面的组成要素,提出寒地城市促进心血管健康健身行为的公园处方规划应对策略,包括公园布局的优化、公园设计的完善、公园数据库的建立,以期提升寒地城市公园在漫长冬季的健康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处方 景观规划设计 心血管健康 冬季健身行为 寒地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改变心血管病患者不良生活行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杰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6期547-548,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心血管 生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病人健康行为和心理困扰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钰 邹继华 周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5-2089,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和心理困扰对心血管病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718例心血管病病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困扰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健康行为及心理困扰对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结果:718例病人中,...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和心理困扰对心血管病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718例心血管病病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困扰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健康行为及心理困扰对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结果:718例病人中,320例(44.57%)病人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398例(55.43%)病人发生非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理困扰程度总体为轻中度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职业为管理技术人员和工人、有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多油腻食物、生活职业压力大、缺乏运动锻炼、收缩压、心理困扰是心血管病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不良健康行为和心理困扰影响心血管病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应针对心血管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影响因素开展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不良心脏事件 健康行为 心理困扰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健康教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缘 杨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30-33,共4页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是全球医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挑战。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亦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6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是全球医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挑战。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亦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6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成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概率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因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健康教育已成为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心血管疾病高危女性静态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迎春 张文杰 +2 位作者 吴蓓蓓 高丽 宋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调查社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镇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169例CVD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静态行为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 目的:调查社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镇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169例CVD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静态行为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中文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居家环境安全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总时间为5.00(3.60,6.00)小时/天,居家环境安全量表总分为(92.09±8.16)分,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总分为(7.31±2.17)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静态行为时间与居家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17、-0.22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家庭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是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水平较高,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居家环境安全及家庭功能密切相关。社区医护人员应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环境健康与静态行为相关知识宣教与干预,促进其减少静态行为、降低CV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风险 静态行为 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周期健康管理视角下老年人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舒 韦兵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目的:在全周期健康管理视角下,研究老年人在疾病预防、门诊和住院治疗、延迟就医行为中的群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广州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高收入和参加医... 目的:在全周期健康管理视角下,研究老年人在疾病预防、门诊和住院治疗、延迟就医行为中的群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广州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高收入和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经济状况、对医疗保险的认知以及就医体验对门诊就诊率有正向影响;年龄和配偶支持对住院行为影响显著;女性、低收入和就医体验差的老年人延迟就医比例更高。结论:老年人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应以健康增能为目标,提升老年人自主健康管理意识;维护就医权利公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关注失能老年群体,鼓励多元主体共建长期照护体系;促进健康公平,构建多层次健康管理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周期健康管理 就医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