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竞赛的心理准备状态 被引量:1
1
作者 冶明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2,共1页
竞赛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保持情绪兴奋的最适宜程度,对抗各种内外干扰,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是在客观估计运动员能力和面临的比赛可能出现的条件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心的内在基... 竞赛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保持情绪兴奋的最适宜程度,对抗各种内外干扰,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是在客观估计运动员能力和面临的比赛可能出现的条件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心的内在基础。赛前阶段通常是在提高情绪的兴奋性状态下度过的,这是超前反应机制所发生的适当的工作前反应,在所有情况下的兴奋程度都不一定是最适宜于顺利地完成面临的活动。这种心理兴奋程度以是否能预见到竞争的紧张局势为转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准备状态 运动员 兴奋程度 竞赛 随意控制 赛前阶段 反应机制 客观估计 集中注意力 工作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静“的多维分析
2
作者 王守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82,共4页
从创作心理角度去探讨古代文论中的“虚静”是很重要的,但也是不够的.中国文化里的许多概念,由于自身语言的特点以及久远的历史冲刷与积淀,涵义往往是多层面、多维度的,而这些多维意指之间又往往互相关联,呈现出精神内核的同一或恒定.... 从创作心理角度去探讨古代文论中的“虚静”是很重要的,但也是不够的.中国文化里的许多概念,由于自身语言的特点以及久远的历史冲刷与积淀,涵义往往是多层面、多维度的,而这些多维意指之间又往往互相关联,呈现出精神内核的同一或恒定.“虚静”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我认为,“虚静”的意义可从四个层面去看:一、哲学上的“虚静”,指人归于自然、物我同化的心理通道; 二、人生观上的“虚静”,指人的一种闲适自然的生命情调;三、创作心理上的“虚静”,指创作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四、审美上的“虚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分析 创作心理 生命情调 精神内核 心理准备状态 宇宙人生 审美主体 四个层面 古代文论 终极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思想品德课导入环节的研究
3
作者 陈光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2-33,44,共3页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思想品德课的导入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孕育明确的课题意识,并为学生学习新内容提供比较理想的学习氛围。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比较,在设计导入时更要注意以下特点: 导入的多端性。即可以从“...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思想品德课的导入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孕育明确的课题意识,并为学生学习新内容提供比较理想的学习氛围。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比较,在设计导入时更要注意以下特点: 导入的多端性。即可以从“知”的方面入手,或从情感的激发方面导入,或从“意”的方面开始,还可以从行为操练方面起步,等等。导入的多端性是由儿童品德形成具有多端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它要求教师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分析不同类型教材的特点及其教学重点、难点,统筹谋划,设计出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导入环节 心理准备状态 参与性 多端性 教师 贴近性 教学内容 导入设计 教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定势在宣传中的运用
4
作者 唐爱菊 刘爱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2-74,共3页
定势也称心向,主要是指主体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对后继的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产生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专注性。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系统地阐述了定势的功能,定势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定势的运动规律以... 定势也称心向,主要是指主体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对后继的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产生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专注性。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系统地阐述了定势的功能,定势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定势的运动规律以及定势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的地位等。他指出:“定势在人的生活中不是局部的而是普遍的现象。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基本的决定作用。”乌兹纳捷提出的定势理论在苏联受到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工作、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由此可见,定势对人的认识、行为和个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宣传工作中,人们常常发现有这样一种情景,有些宣传对象对宣传者所宣传的观点,能较快地选择,较容易接受;而对另一些观点,则不但不能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怎样解释宣传工作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呢?怎样提高宣传工作的宣传效果呢?人们试图用乌兹纳捷的定势理论加以说明。本文即想从这方面进行一点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势 宣传者 论定 乌兹纳捷 定势理论 宣传工作 象对 定势心理 心理准备状态 社会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主优势型模式分析
5
作者 陶德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8-92,共5页
一、问题态度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个人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及某种社会现象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一般来说,态度主要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它们互相协调,并广泛地与个人所持有的信念、价值观和各种需要发生密切联系,... 一、问题态度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个人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及某种社会现象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一般来说,态度主要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它们互相协调,并广泛地与个人所持有的信念、价值观和各种需要发生密切联系,对实际生活起到调节、定向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态度 独生子女 主优势型模式 学习成绩 家庭 一年级学生 分析与讨论 密切联系 心理准备状态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职工工作态度的评估与调节浅议
6
作者 谢本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8-12,7,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这是正确评价教职工工作态度、保护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也是为学校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民主...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这是正确评价教职工工作态度、保护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也是为学校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高办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职工工作 工作态度 待工 实态 行为反应倾向 心理准备状态 意志行动 人的工作 肯定态度 工作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