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与微血管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胜资
阎小军
+2 位作者
王纾宜
邹丽芬
王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以淋巴道转移多见,极小的原发灶伴巨大颈淋巴结转移在临床并不少见。本研究拟分析鼻咽癌早发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40例初治鼻咽癌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及计算机辅...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以淋巴道转移多见,极小的原发灶伴巨大颈淋巴结转移在临床并不少见。本研究拟分析鼻咽癌早发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40例初治鼻咽癌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及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瘤周及瘤内肿瘤组织中淋巴管(D2-40)状况及微血管(CD34)状况的关系,同时分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40例标本淋巴管和微血管染色均阳性。瘤周的微血管和淋巴管腔及数量均大于瘤内(P<0.001)。在颈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管密度(lymph vessel density,LVD)、淋巴管面积(lymph vessel area,LVA)、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血管面积(micro-vessel ar-ea,MVA)均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瘤内瘤周LVD:P=0.049,和P=0.012;LVA:P=0.04和P=0.005;MVD:P=0.004和P=0.012,MVA:P=0.038和P=0.0056)。D2-40的表达与N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年龄、T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CD34的表达与年龄、T分期及临床分期相关。CD34的表达与D2-40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是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期因素。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和微血管的表达倾向呈一致性。阻断淋巴管增生的靶向治疗是否具有同抑制肿瘤内血管增生一样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
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
密度
淋巴管
面积
微血管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中形态观察
被引量:
15
2
作者
袁斯明
邢新
+3 位作者
欧阳天祥
倪灿荣
杨志勇
张敬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也减少但总面积明显扩大,并可见许多晚期凋亡细胞;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4~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内皮细胞数量、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的相对变化主导了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凋亡有关。微血管的变化则可能与血管发生和血管塑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血管
瘤
演变过程
形态观察
微血管
数量
血管
瘤组织
内皮细胞增殖
细胞数量
微血管面积
HE染色
病理特点
细胞总数
系统分析
图像分析
凋亡细胞
脂肪组织
相对变化
血管
塑形
血管
发生
各阶段
出生后
5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与微血管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胜资
阎小军
王纾宜
邹丽芬
王雷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疗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文摘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以淋巴道转移多见,极小的原发灶伴巨大颈淋巴结转移在临床并不少见。本研究拟分析鼻咽癌早发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40例初治鼻咽癌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及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瘤周及瘤内肿瘤组织中淋巴管(D2-40)状况及微血管(CD34)状况的关系,同时分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40例标本淋巴管和微血管染色均阳性。瘤周的微血管和淋巴管腔及数量均大于瘤内(P<0.001)。在颈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管密度(lymph vessel density,LVD)、淋巴管面积(lymph vessel area,LVA)、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血管面积(micro-vessel ar-ea,MVA)均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瘤内瘤周LVD:P=0.049,和P=0.012;LVA:P=0.04和P=0.005;MVD:P=0.004和P=0.012,MVA:P=0.038和P=0.0056)。D2-40的表达与N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年龄、T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CD34的表达与年龄、T分期及临床分期相关。CD34的表达与D2-40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是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期因素。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和微血管的表达倾向呈一致性。阻断淋巴管增生的靶向治疗是否具有同抑制肿瘤内血管增生一样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
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
密度
淋巴管
面积
微血管面积
Keyword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etastasis
lymph vessel density
micro-vessel density
micro-vessel area
micro-vessel area
分类号
R730.2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中形态观察
被引量:
15
2
作者
袁斯明
邢新
欧阳天祥
倪灿荣
杨志勇
张敬德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整形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对52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各阶段血管瘤的病理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瘤组织中细胞总数量、微血管总数量和总面积。结果出生后1~6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增殖快速,排列紧密,微血管数量迅速增加;7~12个月,血管瘤中内皮细胞迅速减少,微血管数量也减少但总面积明显扩大,并可见许多晚期凋亡细胞;1~3岁,大部分血管瘤组织呈微血管团样,微血管面积最大;4~5岁,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均迅速减少;5岁之后,大部分血管瘤消退完成,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结论内皮细胞数量、微血管数量和总面积的相对变化主导了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凋亡有关。微血管的变化则可能与血管发生和血管塑形有关。
关键词
婴幼儿
血管
瘤
演变过程
形态观察
微血管
数量
血管
瘤组织
内皮细胞增殖
细胞数量
微血管面积
HE染色
病理特点
细胞总数
系统分析
图像分析
凋亡细胞
脂肪组织
相对变化
血管
塑形
血管
发生
各阶段
出生后
5岁
Keywords
hemangioma
infantile
endothelial cells
microvessel
分类号
R732.3 [医药卫生—肿瘤]
R322.4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与微血管表达的相关性
王胜资
阎小军
王纾宜
邹丽芬
王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过程中形态观察
袁斯明
邢新
欧阳天祥
倪灿荣
杨志勇
张敬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