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载荷在胫骨骨折愈合中对微血管形成影响的图像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华滢 张建国 +2 位作者 夏家骝 陶平 田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4只羊的双侧胫骨制成实验性骨折。一侧施加动力载荷者为实验组,另一侧未施加载荷者为对照组。采用血管灌注墨汁、组织切片法和图像分析评估动力载荷对骨折愈合微血管的影响。动力载荷可促进干骺部骨皮质血管扩张,增生。干骺部髓内... 在4只羊的双侧胫骨制成实验性骨折。一侧施加动力载荷者为实验组,另一侧未施加载荷者为对照组。采用血管灌注墨汁、组织切片法和图像分析评估动力载荷对骨折愈合微血管的影响。动力载荷可促进干骺部骨皮质血管扩张,增生。干骺部髓内微血管密度:实验组(33.6±4.7%)高于对照组(31.8±5.9%)。骨良质微血管密度实验组(7.5±3.5%)也高于对照组(5.4±4.1%)。动力载荷能促进骨痂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血管扩张。骨痂微血管密度:实验组(31.1±7.4%)高于对照组(26.8±6.5%)。提示动力载荷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时骨折部具有增加血液供应,促进骨折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载荷 微血管形成 骨折 愈合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抑制结肠癌移植瘤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红梅 张桂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对人结肠癌HCT116移植瘤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治疗组喂服吲哚美辛(3 mg·kg-1·d-1),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溶剂(0.2%二甲亚砜-生理盐水溶液)。4...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对人结肠癌HCT116移植瘤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治疗组喂服吲哚美辛(3 mg·kg-1·d-1),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溶剂(0.2%二甲亚砜-生理盐水溶液)。4周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鼠抗人CD34标记微血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分别为(458.89±32.07)mm3和(828.21±31.59)mm3(P<0.05),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瘤组织中MVD分别为19.50±5.32和37.40±4.93(P<0.001),VEGF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19±0.17和1.90±0.48(P<0.01),MVD与VEGF变化呈正相关(rs=0.714,P<0.05)。实验结束时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吲哚美辛能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发挥抗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结肠癌 移植瘤 肿瘤生长 微血管形成 实验 非甾体抗炎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c通过靶向抑制RECK促进人A549细胞的迁移及微血管形成
3
作者 刘翠华 赵方新 +4 位作者 孙鹏 韩文杰 红梅 武建强 张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探讨miR-181c对肺癌细胞迁移及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转录组数据分析网站UALCAN分析TCGA数据库中肺癌miR-181c和带有Kazal基序的反向诱导带有Kazal基序的反向诱导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CK)基因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网站Targe... 目的探讨miR-181c对肺癌细胞迁移及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转录组数据分析网站UALCAN分析TCGA数据库中肺癌miR-181c和带有Kazal基序的反向诱导带有Kazal基序的反向诱导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CK)基因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网站Targetscan预测其靶向关系;将miR-181c模拟物、抑制物及阴性对照物转染至A549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REC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表达;TranswellTM检测细胞迁移能力;ELISA检测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分泌,用培养上清液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微血管形成;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c与RECK基因的直接靶向关系。结果相对于正常组织,肺癌组织中miR-181c显著高表达,而RECK显著低表达;Targetscan预测表明miR-181c在RECK的3′非翻译区(3′-UTR)有结合域;miR-181c下调RECK的表达,而上调MMP2、MMP9的蛋白表达;促进A549细胞迁移和VEGF-A分泌,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增强HUVEC分化成管的能力;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证实RECK是miR-181c的直接作用靶点。结论miR-181c可直接靶向RECK促进人A549肺癌细胞的迁移及微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1c 反向诱导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CK) A549肺癌细胞 细胞迁移 微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化痰活血方药对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及阻塞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贤良 苏立硕 +3 位作者 毛静远 王帅 赵国元 王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复制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考察理气化痰活血方药对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及血栓阻塞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5只[体重为(300±25)g]顺序编号,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对照组(n=60)及空白组... 目的复制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考察理气化痰活血方药对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及血栓阻塞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5只[体重为(300±25)g]顺序编号,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对照组(n=60)及空白组(n=5)3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均通过经心尖部向左心室内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动物模型,治疗组术前1 d及术后给予理气化痰活血方药灌胃(1 ml/100 g,每日1次),对照组术前1 d及术后给予蒸馏水灌胃(1 ml/100 g,每日1次),两组分别在术后1、24 h,7、14、21、28 d各时间点随机处死5只大鼠,并留取心肌组织;空白组5只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正常饲养,在28 d时一并处死,留取心肌组织。心肌组织标本经HE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各时间点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及微血管血栓阻塞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经心尖部注射月桂酸钠后1 h即有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24 h左右血栓形成率最高;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冠脉微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情况。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冠脉微血管血栓阻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注射月桂酸钠可以成功诱导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理气化痰活血方药可减少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同时可改善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阻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微循环 理气化痰活血方药 微血管血栓形成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侯惠莲 张学斌 +3 位作者 南勋义 张冠军 王鸿雁 王敏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0,235,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 (PC)组织中微血管形成与其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 0例PC和 3 0例前列腺增生症 (BPH)组织进行CD3 4 表达并计数微血管(MV)。结果 PC组微血管密度 (MVD)显著高于BPH组 (P <0 .0 1 )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 (PC)组织中微血管形成与其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 0例PC和 3 0例前列腺增生症 (BPH)组织进行CD3 4 表达并计数微血管(MV)。结果 PC组微血管密度 (MVD)显著高于BPH组 (P <0 .0 1 ) ,不同分级PC中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浸润、转移性PC的MVD明显高于局限性PC组 (P <0 .0 1 ) ,2年内死亡者其MVD均高于存活 2年以上者 (P <0 .0 5 )。结论 肿瘤血管形成与PC分期、分级密切相关 ,癌细胞的浸润、转移有赖于肿瘤血管形成 ,MVD是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血管形成 微血管密度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预后 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中VEGF、bFGF表达及与微血管定量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岐兴 李芳 +2 位作者 刘同才 张铭铮 孔垂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与血管形成定量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6 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bFGF进行检测 ,并对其在 30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及与血管形成定量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6 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bFGF进行检测 ,并对其在 30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定量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 ,膀胱癌组织中VEGF、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6 5 %和 46 8% ,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预后有关 (P <0 0 5 ) ;并与浸润性癌组织中微血管定量呈正相关 (P <0 0 1,P <0 0 5 )。提示VEGF、bFGF是膀胱癌血管形成的主要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形成与膀胱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k1与子宫颈鳞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分子机制
7
作者 夏沛 宋颖平 +4 位作者 张文辉 熊秀娟 肖雯 况晓东 宋恩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探讨Nck1表达与子宫颈鳞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0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15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Nck1蛋白的表达。采用CD34内皮标记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根据Wei... 目的探讨Nck1表达与子宫颈鳞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0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15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Nck1蛋白的表达。采用CD34内皮标记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根据Weinner的标准计数。分别通过表达质粒p CMV2-Nck1和Nck1-shRNA转染子宫颈鳞癌细胞获得Nck1基因过表达和基因沉默;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蛋白含量。利用Matrige tube formation assay检测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Nck1的表达水平在子宫颈炎组织(3 769. 84±2 236. 0)、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13 703. 18±1 712. 36)、CINⅡ(35 033. 84±6 516. 05)和CINⅢ(55 966. 19±9 583. 82)以及浸润型子宫颈鳞癌组织(138 329. 1±97 391. 4)各组间比较呈显著升高(P <0. 05),且子宫颈鳞癌组织中NCK表达与MVD正相关(r=0. 586,P <0. 05)。Si Ha细胞Nck1基因转染和RNA干扰分别引起VEGF表达上调和下降(P均<0. 05),相应的癌细胞上清液刺激下的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也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均<0. 05)。PAK1特异性抑制剂能显著抑制Nck1介导的VEGF表达上调。结论 Nck1促进子宫颈鳞癌的微血管诱生能力,其分子机制与Nck1激活子宫颈鳞癌PAK1信号从而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子宫颈鳞癌 Nck1 VEGF PAK1 微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化疗对乳腺癌组织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孟凡青 李立 +2 位作者 张建民 吴鸿雁 聂进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44-446,474,共4页
目的 :研究术前化疗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36例术前化疗的乳腺癌和 32例未做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标本 ,进行VEGF、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前化疗... 目的 :研究术前化疗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36例术前化疗的乳腺癌和 32例未做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标本 ,进行VEGF、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前化疗组VEGF阳性率为 47.2 2 % (17/ 36 ) ,对照组 5 3.13% (17/ 32 ) ,微血管计数化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 3.6 7± 13.45 ,2 6 .12± 11.32 ,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化疗组VEGF阳性和阴性的标本 ,MVC均值差异无显著性 ;对照组VEGF阳性和阴性的标本 ,MVC均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常规术前化疗并未显示出明显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形成 VEGF 手术前化疗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卫峰 张春泽 +3 位作者 张庆怀 孙静 苏延军 张伟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VASH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包装慢病毒并感染人结直肠癌SW680、SW620细胞以构建过表达VASH1的细胞系,以未经感染的细胞为对照;qPCR实验和WB实验检测VASH1的过表... 目的:探讨过表达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VASH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包装慢病毒并感染人结直肠癌SW680、SW620细胞以构建过表达VASH1的细胞系,以未经感染的细胞为对照;qPCR实验和WB实验检测VASH1的过表达效果,小管形成实验、CCK-8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过表达VASH1在体外对细胞的微血管形成、增殖、克隆形成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NOD-SCID小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过表达VASH1对SW620细胞移植瘤的体内生长和肺转移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VASH1的SW480和SW620细胞。体外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VASH1的结直肠癌细胞的微血管形成能力、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以及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5)。体内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VASH1的SW620细胞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以及肺转移能力也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过表达VASH1能够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 微血管形成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大鼠皮肤烫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易 孙淑芳 +1 位作者 杨俊 闵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8期876-88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对皮肤烫伤愈合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80只,每只背部造成2处直径2.8cm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联合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EGF组)、黄芪提取物治疗组...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对皮肤烫伤愈合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80只,每只背部造成2处直径2.8cm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联合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EGF组)、黄芪提取物治疗组(黄芪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伤后愈合情况。烫伤后第2、5、7、10、14、18、21天计算创面愈合率;第7、14、18天取大鼠创面皮肤采用羟脯氨酸测试盒测定烫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第7、14、21天取大鼠创面皮肤采用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第14、21天取大鼠创面皮肤做病理学分析。结果:联合组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其它组(P<0.05,P<0.01),EGF组和黄芪组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于烫伤后10、14、18、21d和7、14d创面愈合率、创面微血管密度明显大于其它组(P<0.05,P<0.01),EGF组和黄芪组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微血管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在伤后第7、14天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0.01),EGF组和黄芪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促进皮肤烫伤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黄芪提取物 微血管形成 羟脯氨酸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树形分子递送survivin反义脱氧寡核苷酸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航 岳隧岩 +3 位作者 金跃明 潘碧峰 高峰 崔大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聚酰胺-胺型(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状高聚合物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urvivin-asODN)对肝癌裸鼠移植瘤及其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聚酰胺-胺型(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状高聚合物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urvivin-asODN)对肝癌裸鼠移植瘤及其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皮下注射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PAMAM和阳离子脂质体分别与survivin-asODN混合得到载反义基因复合物,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复合物的zeta电位,离心法和紫外分光分度仪测定复合物的的包封率和体外DNA释放速度。将两种反义基因复合物分别注射裸鼠移植瘤体内,观察两组移植瘤大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Westernblotting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小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64.9±9.6)vs(193.9±32.2)nm,P<0.01],而zeta电位高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37.7±3.8)vs(22.6±2.2)mV,P<0.05];基因包封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AMAM反义基因复合物对DNA持续释放达14d,但脂质体复合物只持续5d。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低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组[(26.8±5.6)vs(37.0±5.9),P<0.05];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治疗组移植瘤重量低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组[(124.8±25.2)vs(210.2±33.6)mg,P<0.05],其微血管密度低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组[(2.8±1.5)vs(6.4±2.7),P<0.05]。结论:PAMAM能将survivin-asODN高效递送到肝癌移植瘤细胞,降低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可通过抑制移植瘤微血管的形成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 SURVIVIN 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肝癌 微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思考 被引量:12
12
作者 于淑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36,共1页
从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瘤的微循环建立,探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恶性肿瘤、转移瘤的时机及利弊。
关键词 恶性肿瘤及转移瘤的微血管形成 活血化瘀药物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