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某微细粒嵌布贫铁矿合理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唐雪峰
余永富
陈雯
-
机构
长沙矿冶研究院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2A04)
-
文摘
某铁矿石中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嵌布粒度相差悬殊,磁铁矿具有中细粒嵌布的特点,赤铁矿则属于典型极微细粒嵌布的范畴。针对该铁矿石的嵌布粒度特性,采用弱磁选-强磁选-絮凝脱泥-反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获得了铁品位为61.77%、回收率为62.55%的铁精矿。
-
关键词
极微细粒嵌布
磁铁矿
赤铁矿
强磁选
絮凝脱泥
-
Keywords
microfine dissemination
magnetite
hematite
high 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flocculation desliming
-
分类号
TD9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杜淑华
陈利民
廖力
-
机构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66,75,共5页
-
文摘
为了给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浮选精矿焙烧后氰化浸出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可获得金品位为61.88 g/t、砷含量为4.21%、金回收率为77.57%的金精矿和作业金浸出率为75.85%、对原矿金回收率为17.02%的尾矿浸出液,两者的金回收率合计达到94.59%。金精矿经焙烧预处理,焙砂砷含量降到0.38%、金品位提高到88.40 g/t;焙砂氰化浸出的作业金浸出率达93.28%、对原矿金回收率为72.36%,金精矿焙砂和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的综合金回收率为89.38%。
-
关键词
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
浮选
浮选尾矿氰化浸出
浮选精矿焙烧—氰化浸出
-
Keywords
Quartz vein-type micro-fine disseminated low-grade gold ore, Flotation, Cyanide leaching of flotation rail-ings, Roasting-cyanide leaching of flotation concentrate
-
分类号
TD952.7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某微细粒嵌布铁矿石磁选—絮凝脱泥—反浮选试验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唐雪峰
-
机构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7,共5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B14B02)
-
文摘
湖南某铁矿石中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赤铁矿次之,并有12.12%的铁以硅酸盐矿物形式存在。其中磁铁矿属中细粒嵌布,但赤铁矿具典型极微细粒嵌布特征,分选难度极大。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强磁选—选择性絮凝脱泥—反浮选工艺进行选矿试验,即第1步在-0.075 mm占65.87%的较粗磨矿细度下通过弱磁选选出磁铁矿,第2步通过强磁选抛尾富集弱磁选尾矿中的赤铁矿,第3步对强磁选精矿进行2段阶段细磨(一段磨至-0.038 mm占96.56%,二段磨至-0.019 mm占98.93%)、4段加磁种的选择性絮凝脱泥(以所得磁铁矿精矿为磁种,与强磁选精矿一起细磨),第4步对脱泥沉砂进行1粗1精4扫反浮选,最终获得了产率为32.33%、铁品位为63.55%、铁回收率为71.34%的综合铁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赤铁矿
阶段磨矿
磁选
磁种
选择性絮凝脱泥
反浮选
-
Keywords
Micro-fine disseminated hematite
Stage grinding
Magnetic separation
Magnetic seeds
Selective flocculation desliming
Reverse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51.1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青海某微细粒嵌布磁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刘金长
-
机构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铁研究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
文摘
为开发利用青海某微细粒嵌布磁铁矿,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磁选工艺,即使将矿石细磨至-500目95%,也不能使精矿铁品位达到60%以上。而采用磁选—反浮选联合工艺,在最终磨矿细度为-400目80%时,可获得精矿品位为60.11%,铁回收率为60.20%的选别指标;在最终磨矿细度为-400目95%时,可获得精矿铁品位为67.42%,铁回收率为56.92%的选别指标。
-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磁铁矿
磁选
反浮选
-
Keywords
Micro-fine magnetite ore, Magnetic separation, Reverse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52.7
[矿业工程—选矿]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云南某微细粒嵌布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刘水红
-
机构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8,共4页
-
文摘
云南某赤铁矿矿石中铁矿物嵌布粒度微细,生产上采用磁选、重选工艺,只能获得铁品位为57%左右的铁精矿,不能满足铁精矿品位大于62%的球团生产要求。为此,对该矿石进行了提高精矿品位的选矿试验。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反浮选联合工艺流程,在-0.038 mm占86%的最终磨矿细度下,获得了铁品位为62.20%,铁回收率为56.36%的铁精矿。
-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赤铁矿
阶段磨矿
强磁选
反浮选
-
Keywords
Fine-disseminated Hematite, Stage grinding, High-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Reverse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52.7
[矿业工程—选矿]
TD951.1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分散—絮凝对某微细粒磁铁矿弱磁精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苏涛
陈铁军
张一敏
胡佩伟
冯杨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试验室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
-
文摘
甘肃某微细粒嵌布的贫磁铁矿石因最终磨矿产品粒度极细,常规弱磁选指标较差。为改善选别效果、提高分选指标,对弱磁精选前的分散—选择性絮凝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分散—絮凝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1细度为-74μm占90.43%、磨矿2细度为-30μm占93.45%、弱磁精选1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500 g/t,絮凝剂CMS用量为750 g/t,矿浆p H=11情况下,采用磨矿1—弱磁粗选—磨矿2—2次弱磁精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铁品位为62.82%、铁回收率为79.12%的铁精矿,该精矿比常规弱磁精矿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28和5.08个百分点。分散—絮凝机理分析表明:在分散状态下,磁铁矿表面电荷负值较石英小,阴离子型絮凝剂CMS可通过氢键作用选择性吸附磁铁矿颗粒,显著增大磁铁矿微细颗粒的粒径,从而改善磁选效果、提高选矿指标。
-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
分散
选择性絮凝
弱磁选
-
Keywords
Micro-fine disseminated magnetite
Dispersion
Selective flocculation
Low 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
分类号
TD923.2
[矿业工程—选矿]
TD924.1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四川某微细粒次生硫化铜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7
- 7
-
-
作者
傅开彬
汤鹏成
秦天邦
徐信
彭铁峰
-
机构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0,54,共4页
-
基金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专项资助(BGRIMM-KJSKL-2016-07)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2018GZ0403/18zs2114)
+1 种基金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13zxgk07
15zxgk03)
-
文摘
针对四川某微细粒嵌布、低氧化率混合铜矿铜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一精三扫闭路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0%、2#油用量100 g/t、Na2S用量100 g/t、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1∶3)组合捕收剂用量250 g/t和浮选时间4 min条件下,获得了铜精矿产率3.34%、铜品位21.61%、回收率85.93%的选矿指标。研究结果能为该矿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
次生硫化铜
浮选
捕收剂
-
Keywords
fine-disseminated
secondary sulfide copper ore
flotation
collector
-
分类号
TD923
[矿业工程—选矿]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云南某微细粒辉钼矿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 8
-
-
作者
陈志友
苏小琼
肖洪旭
张海平
-
机构
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工程学院
-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7-293,共7页
-
文摘
针对云南某单一的低品位硫化钼矿,辉钼矿嵌布粒度粗细极不均匀,微细粒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采用原矿粗磨-钼粗精矿再磨的阶段磨浮选矿回收工艺,以水玻璃和硫化钠做脉石矿物的抑制剂,以煤油和2#油分别作辉钼矿的捕收剂和起泡剂,对原矿Mo品位0.22%,全流程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钼精矿含Mo 50.12%,回收率92.73%的浮选指标,浮选回收工艺流程合理、药剂制度简单环保。
-
关键词
硫化钼矿
微细粒嵌布
阶段磨浮
组合抑制剂
-
Keywords
Molybdenum sulfide
fine-disseminated
stage grinding and flotation
combined inhibitor
-
分类号
P579
[天文地球—矿物学]
TD954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新疆某微细粒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9
-
-
作者
李吉云
陈慧杰
袁艳
魏婷婷
-
机构
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84,共3页
-
文摘
在对新疆某铜品位为0.52%、钼品位为0.028%的细粒嵌布铜矿石进行矿石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工艺条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铜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60%的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与Z-200为组合捕收剂(质量比为1∶4),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可以获得铜品位为20.52%、铜回收率为92.54%、含钼0.95%、钼回收率为78.04%的铜钼混合精矿。
-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铜矿石
黄铜矿
辉钼矿
混合浮选
-
Keywords
Micro-fine disseminated copper ore
Chalcopyrite
Molybdenite
Bulk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52.1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中钢马矿院攻克微细粒铁矿石选矿技术难题
- 10
-
-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6-187,共2页
-
文摘
最近,中钢马矿院完成的《贾家堡子铁矿八号矿体矿石磁选一反浮选工艺流程研究报告》和《贾家堡子铁矿八号矿体矿石单一弱磁选工艺流程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本专题研究成功解决了贾家堡子八号矿体微细粒嵌布磁铁矿矿石的选矿工艺难题,对全面提高我国难选铁矿石选矿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
关键词
难选铁矿石
微细粒嵌布
选矿技术
磁选工艺流程
浮选工艺流程
钢
专家评审
选矿工艺
-
分类号
TD981
[矿业工程—选矿]
TD952.7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高磷鲕状赤铁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0
- 11
-
-
作者
韩跃新
孙永升
高鹏
李艳军
-
机构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134002)
-
文摘
简述了高磷鲕状赤铁矿的矿石特性及其分选难点,介绍了国内选矿工作者应用强磁—反浮选工艺、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磁化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直接反浮选工艺、脱磷工艺处理该类型矿石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采用常规选矿工艺处理该类型矿石难以获得满意的分选指标,但采用深度还原—高效磁选工艺处理该类型矿石能取得较理想的分选指标,并根据新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未来选矿工作者主攻的方向。
-
关键词
高磷鲕状赤铁矿
微细粒嵌布
深度还原
-
Keywords
High phosphorus oolitic hematite, Micro-fine dissemination, Deep-reduction
-
分类号
TD951.1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国外某赤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磁选试验
被引量:9
- 12
-
-
作者
袁帅
韩跃新
李艳军
刘杰
-
机构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72,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674065
51674064
+1 种基金
51734005
N170107004)
-
文摘
国外某微细粒嵌布的赤铁矿石中有回收价值的元素是铁,含量为44.08%,FeO含量仅为0.14%,主要脉石矿物成分SiO_2和Al_2O_3含量分别为13.44%和5.80%;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矿石中99.10%的铁为赤(褐)铁。对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加工、处理矿石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给料粒度为-0.074 mm占55%,焙烧温度为560℃,CO的浓度为30%,还原时间为20 min,弱磁选给矿粒度为-0.038 mm占95%条件下处理矿石,可获得铁品位为58.29%、铁回收率为91.45%的精矿。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工是实现该类型铁矿石开发利用的有效工艺。
-
关键词
赤铁矿石
微细粒嵌布
悬浮磁化焙烧
弱磁选
-
Keywords
Hematite
Micro-fine disseminated
Suspension magnetization roasting
Low 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
分类号
TD925.7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云南某铜冶炼渣浮铜试验
被引量:8
- 13
-
-
作者
王祖旭
-
机构
昆明冶金研究院
云南省选冶新技术重点试验室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3-166,共4页
-
文摘
云南某铜冶炼渣铜、铁含量较高,含铜0.62%、含铁35.58%,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蓝铜矿和辉铜矿,铜矿物与主要脉石矿物橄榄石等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微,属于难选二次铜资源。为了回收该二次资源中的铜,对选铜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6.50%,铜粗选丁铵黑药+丁基黄药用量为300+100g/t、Na2CO3用量为4 kg/t、冰铜用量为15 kg/t;采用1粗1扫2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对试样进行选别,最终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1.30%、铜回收率为86.20%。试验研究表明,对这种微细粒嵌布的硫化铜矿物,以冰铜为"载体"进行"载体"浮选对获得理想的分选指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铜渣
微细粒嵌布
冰铜
载体浮选
-
Keywords
Copper slag, Micro-fine dissemination, Matte, Carrier flotation
-
分类号
TD926.4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新疆尼勒克县尼新塔格铁矿矿石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李新光
孙军军
袁烨
-
机构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72-177,206,共7页
-
文摘
尼新塔格铁矿矿石以磁铁矿为主,由于磁铁矿嵌布粒度微细,磁铁矿单体解离度很低。通过对原矿石嵌布粒度、选矿工艺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多阶段磨矿、弱磁选加反浮选、连选等综合选矿工艺,选出精矿达到全铁品位63%以上、产率30.84%、回收率74.97%的较好指标,故选择弱磁选—反浮选工艺合理有效,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尼新塔格铁矿
微细粒嵌布
包含结构
反浮选
-
Keywords
Nixintage iron ore
fine disseminated
poikilitic texture
reverseflotation
-
分类号
TD951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陕西双龙金矿含砷含碳难选金矿石浮选工艺
被引量:6
- 15
-
-
作者
王新芳
卫亚儒
李继壁
谢建宏
-
机构
陕西镇安双龙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65,共3页
-
文摘
研究陕西双龙金矿含碳含砷微细嵌布型难选金矿石浮选工艺。结果表明,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及含砷矿物粒度相对较粗,一段粗磨就基本可以达到单体解离大量抛尾,粗精矿再磨精选,金精矿的品位提高到32.02g/t,回收率到51.44%。闭路试验,采用一段再磨细度-74μm为75%,粗精矿再磨-74μm为95%,选别工艺为一粗五精三扫选,采用丁黄药和丁胺黑药混合做捕收剂,金精矿产率5.00%,品位可达36.04g/t,金回收率76.15%。用于实际生产,指标平稳。
-
关键词
选矿工程
难处理金矿
浮选
含砷含碳
微细粒嵌布
-
Keywords
mineral processing
refractory gold ore
floatation
gold ore containing arsenic and carbon
fine dissemination
-
分类号
TD923.7
[矿业工程—选矿]
TD953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四川盐源混合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杨虎
罗红莹
陆宽伟
张英
-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504108)
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基金项目(2017T20130111)。
-
文摘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RD、MLA矿物检测软件对四川盐源混合铜矿的物质组成、赋存状态、嵌布特性、粒度特征、解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主要有价金属是铜,含量为1.05%,主要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中,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长石,其次为方解石、绿泥石;主要矿物的粒度均小于20μm,其中-9.6μm粒级的金属含量为0.3%,矿物单体解离度差;主要的铜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仅仅利用常规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指标。基于上述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一粗两精两扫的强化浮选流程、集中处理部分中矿的方案进行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铜品位达19.12%,回收率达79.16%。
-
关键词
混合铜矿
工艺矿物学
微细粒嵌布
强化浮选
四川盐源
-
Keywords
mixed copper ore
process mineralogy
fine grain dissemination
intensified flotation
Yanyuan,Sichuan Province
-
分类号
P579
[天文地球—矿物学]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贾家堡子铁矿8号矿体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刘丽梅
张永
-
机构
本溪市平山区环保局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5,共5页
-
文摘
为了给大规模合理开发本钢集团贾家堡子铁矿8号矿体矿石资源提供技术依据,针对该矿石磁铁矿嵌布粒度微细的特点,采用大块干式磁选抛废—单一弱磁选和大块干式磁选抛废—弱磁选—反浮选两种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在-0.030 8 mm占90%的最终磨矿细度下,可获得铁品位为65.76%、回收率为75.93%的铁精矿;后者在-0.043 mm占90%的最终磨矿细度下,可获得铁品位为65.47%、回收率为74.43%的铁精矿。两流程技术指标相近,采用哪种流程取决于技术经济比较。
-
关键词
贾家堡子铁矿8号矿体
微细粒嵌布磁铁矿
大块干式预选
弱磁选
反浮选
-
Keywords
No.8 ore-body of Jiajiapuzi iron ore
Micro-fine embedded magnetite
Bulk dry concentration
Low 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Reverse flotation
-
分类号
TD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