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主动脉夹层组织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杨烽 韩林 +4 位作者 徐激斌 宋智钢 陆方林 邹良建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在A型主动脉夹层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因A型主动脉夹层(AD)而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切除的主动脉壁组织标本20例作为AD组,以尸检者的正常胸主动脉(NA)壁组织标本10例...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在A型主动脉夹层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因A型主动脉夹层(AD)而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切除的主动脉壁组织标本20例作为AD组,以尸检者的正常胸主动脉(NA)壁组织标本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血管组织中Beclin1及LC3蛋白的定位及表达差异。结果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组织中Beclin1及LC3蛋白主要定位表达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且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自噬活性明显增强,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bECLINL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液泡分选蛋白34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的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安荟羽 唐成林 +7 位作者 黄思琴 赵丹丹 罗翱 吴梦佳 谭程方 邱丽 万小凤 马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4-191,共8页
目的探讨推拿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相关机制。方法 77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35)和推拿组(n=35)。后两组通过暴露并切断胫神经的方法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推拿组术侧下肢进... 目的探讨推拿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相关机制。方法 77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35)和推拿组(n=35)。后两组通过暴露并切断胫神经的方法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推拿组术侧下肢进行推拿干预。分别在造模后0 d、7 d、14 d、21 d和28 d取材,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定腓肠肌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侧腓肠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液泡分选蛋白34 (Vps34)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LC3)的mRNA表达。结果三组0 d时,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以及Beclin-1、Vps34和LC3的mRNA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F <1.321, 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在不同时间下降(P <0.05),推拿组肌湿重比(除21 d)均高于模型组(P <0.05),推拿组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除21 d)均大于模型组(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推拿组术侧腓肠肌Beclin-1、 Vps34、 LC3mRNA表达在不同时间升高(P <0.05),推拿组各项mRNA表达(除14 d)均高于模型组(P <0.05)。组内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趋势(P <0.05);模型组Beclin-1、Vps34 mRNA表达在21 d后呈上升趋势(P <0.05),LC3 mRNA表达在21 d升高(P <0.05);推拿组Beclin-1 mRNA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 <0.05),Vps34和LC3 mRNA表达(除14 d)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 <0.05)。结论推拿可能通过上调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Vps34和LC3的mRNA表达,促进细胞自噬的激活,清除损伤细胞器和蛋白质,为肌纤维再生提供一定的合成底物和能量,从而减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 骨骼肌萎缩 推拿 自噬 bECLIN-1 液泡分选蛋白34 管相关蛋白轻链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自噬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斌 唐静 +1 位作者 袁敏 李世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0-945,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自噬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light chain 3,MAP1LC3,LC3)的表达,探讨自噬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自噬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light chain 3,MAP1LC3,LC3)的表达,探讨自噬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VD组)和Wortmannin自噬抑制剂组(WM组),每组又随机分为模型制备后1、2、4、8、12周5个亚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成,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LC3Ⅰ的比值作为自噬活性的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D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或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或0.01);与VD组比较,W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或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或0.01)。VD组大鼠海马CA1区1周时神经细胞核膜凹陷,胞核浓缩,线粒体肿胀,可见自噬体、溶酶体;4周时自噬体、溶酶体数量显著增多;12周时仍可见自噬体。WM组神经元损伤较VD组减轻,自噬体数量减少。VD组大鼠海马CA1区LC3Ⅱ/LC3Ⅰ比值在1周时升高,4周时达到高峰,8周时开始下降,12周时仍较高。WM组各时间点LC3Ⅱ/LC3Ⅰ比值较V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自噬活性被激活,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 自噬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在吸烟与不吸烟口腔白斑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董小琳 柳志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吸烟与不吸烟口腔白斑(OLK)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探讨吸烟与OLK恶变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3B和mTOR在120例OLK组织中的表达,回顾性分...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吸烟与不吸烟口腔白斑(OLK)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探讨吸烟与OLK恶变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3B和mTOR在120例OLK组织中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吸烟与LC3B和mTOR表达及其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吸烟与不吸烟OLK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分型及恶变情况均存在差异,LC3B在不吸烟组中的阳性率高于相应的吸烟组,而mTOR在吸烟组中的阳性率则高于相应的不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情况与mTOR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与LC3B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LC3B与mTOR阳性表达率随吸烟情况的加重呈负相关(P<0.05)。结论吸烟对OLK的影响可能与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雷帕霉素靶蛋白 吸烟 口腔 白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小琳 柳志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究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OLK)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评估其作为OLK恶变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C3B和m TOR在2... 目的探究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OLK)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评估其作为OLK恶变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C3B和m TOR在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20例OLK及30例OSCC组织中的表达,回顾性分析120例OLK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LC3B和mTOR及其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口腔黏膜、OLK和OSCC组中LC3B阳性率分别为85.0%、65.8%和33.3%(P<0.05),mTOR的阳性率分别为20.0%、48.3%和76.7%(P<0.05)。LC3B与mTOR二者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且其表达都与OLK的临床类型相关(P<0.05)。结论 LC3B和mTOR可作为早期监测口腔OLK恶变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雷帕霉素靶蛋白 白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LC3在大鼠阿霉素心肌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洁 严文华 +2 位作者 吕海涛 孙凌 徐秋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LC3在大鼠阿霉素心肌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初步证实自体吞噬(autophagy)参与了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发病,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阿霉素(ADR)组、阿霉素(ADR)+3-甲基腺嘌呤(...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LC3在大鼠阿霉素心肌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初步证实自体吞噬(autophagy)参与了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发病,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阿霉素(ADR)组、阿霉素(ADR)+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阿霉素心肌病模型,电镜观察自噬体形态及数量,检测心肌组织中Beclin-1含量及LC3含量。结果ADR组大鼠心肌组织自噬体的数量较对照组及ADR+3-MA组增多;ADR组心肌组织中Beclin-1水平及LC3含量均较对照组及ADR+3-MA组增高。结论自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参与了阿霉素心肌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病 bECLIN-1 管相关蛋白LC3 3-甲基腺嘌呤 自体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皮层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表达及干预
7
作者 巩勇 倪宏 陶陆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皮层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及3甲基腺嘌呤(3-MA)对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生后6 d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 min,连续9 d;对照组同样操作... 目的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皮层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及3甲基腺嘌呤(3-MA)对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生后6 d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 min,连续9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3-MA组惊厥前腹腔注射3-MA(总量2μl),同样方法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方法同惊厥组。3组大鼠于最后一次惊厥后分别按1.5、3、6、24 h后断头取脑,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组大鼠大脑皮层中LC-3的表达。结果惊厥组(1.5、3、6 h)LC-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2.483,2.599,6.937,1.280均P<0.05),3-MA组LC-3的表达明显低于惊厥组(t=2.243,7.775,5.887,4.245均P<0.05)。而24 h惊厥组LC-3的表达并不明显高于对照组(t=1.280,P>0.05)。结论惊厥后自噬途径被激活;3-MA参与了自噬途径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新生大鼠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自噬 3甲基腺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与微管相关蛋白2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金霞 马原源 +2 位作者 刘斌 邓春颖 李世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与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血管性痴呆模型),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模型制备成功后1、2、4和8周4个亚... 目的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与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血管性痴呆模型),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模型制备成功后1、2、4和8周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LC3Ⅱ与MAP-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LC3Ⅱ表达均显著增高(P<0.001),MAP-2表达均显著减少(P<0.001)。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CA1区LC3Ⅱ与MAP-2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23,P<0.001)。结论 LC3Ⅱ蛋白在海马CA1区过度表达,MAP-2蛋白表达减少,这可能是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管相关蛋白2 海马 自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增强且与病情相关 被引量:2
9
作者 邵鑫 袁叶双 +3 位作者 蒋先虹 贾艾敏 刘静 刘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自噬标志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其与RA发病的关系。方法募集22例RA患者,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1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自噬标志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其与RA发病的关系。方法募集22例RA患者,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1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LC3在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中LC3蛋白水平,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BMC中LC3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方法分析LC3表达与RA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患者组PBMC中LC3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BMC中LC3表达明显增强,RA患者PBMC中LC3 mRNA水平与血沉(ESR)、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均呈明显正相关(r依次为0.7480、0.5016、0.6518、0.7232)。结论RA患者LC3表达上调,且与ESR、DAS28、CRP、RF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自噬 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es相关蛋白(YAP)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珍玲 杨凡 +3 位作者 金雪梅 王雪妍 陈胎琴 权春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表达及与cSC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SCC、鲍温病(BD)、癌旁正常皮肤组织中YA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YAP基因敲低的A431稳定细胞株,利用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检测A431细胞微丝分布和数量,Transwell 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A431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敲低YAP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Snail、β-caten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核糖体蛋白S6(S6)、磷酸化S6(p-S6)、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的4EBP1(p-4EBP1)的表达。结果YAP在cSCC和BD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皮肤组织;cSCC中YAP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程度密切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形态类型、是否神经脉管侵犯不相关;敲低A431细胞中YAP后,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微丝变细、伪足变少;E-cadherin表达增加,Snail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AKT、p-S6及p-4EBP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YAP在cSCC中高表达,YAP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SCC的侵袭、迁移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YAP)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EMT)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1B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表达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鹏 赵敏珠 +4 位作者 朱士胜 刘梦 高军 李红卫 李剑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 protein 1B,MAP1B)在SD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索其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的Marmarou法建立SD大鼠DAI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1... 目的 :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associate protein 1B,MAP1B)在SD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索其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的Marmarou法建立SD大鼠DAI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不予任何处理),假打击组(10只,给予致伤组相同的打击前准备,但不予以打击),致伤6 h组(10只),致伤1 d组(10只)和致伤3 d组(10只),分别于打击6 h、1 d、3 d后,处死动物,提取脑组织,结合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D大鼠脑组织中MAP1B表达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致伤6 h组(0.50±0.07)、致伤1 d组(0.56±0.07)和致伤3 d组(0.50±0.06)中MAP1B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0.30±0.06;P=0.001,P=0.000,P=0.001)、假打击组(0.30±0.04;P=0.001,P=0.000,P=0.001)明显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致伤6 h组(4.70±0.79)、致伤1 d组(4.78±0.86)和致伤3 d组(4.70±0.89)中MAP1B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4.06±1.15;P=0.023,P=0.007,P=0.023)、假打击组(3.90±1.46;P=0.002,P=0.000,P=0.002)明显升高。结论:SD大鼠DAI后脑组织中MAP1B表达水平上调,提示其参与了DAI后轴索损伤的病理改变过程,并可能在稳定、修复及再生受损轴索的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管相关蛋白-1b 轴索修复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B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秀武 刘金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08-81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1B,MAP-1B)的研究,观察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enom nerve growth factor,vNGF)在鼠视神经夹伤后对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1B,MAP-1B)的研究,观察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enom nerve growth factor,vNGF)在鼠视神经夹伤后对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实验治疗组,每组20只。制作视神经夹伤模型,用头部宽1mm的微型血管夹夹伤大鼠右眼视神经后,实验治疗组向右眼玻璃体内注入vNGF 100 BU(0.025mL)。实验对照组向右眼玻璃体内注入0.025mL平衡盐液。2组的左眼均未做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损伤后3d、7d、14d、30d、60d取材,在光镜下计数RGCs,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各组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并进行MAP-1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光镜下,伤后3~30d实验治疗组的RGCs数目高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2组RGCs数目均比正常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60d,实验治疗组与实验对照组之间的RGCs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治疗组、实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伤后14d实验治疗组视网膜微管数目比实验对照组多,排列也较整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实验治疗组2周内MAP-1B表达逐渐增强,1个月时明显减弱;实验对照组3d时有MAP-1B表达,到2周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在视神经损伤早期,vNGF能减轻视神经夹伤后微管的损坏,提高MAP-1B的表达强度,提高RGCs的存活数量,对RGCs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管相关蛋白-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基因敲除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学和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季丹 黄大可 +1 位作者 桂丽 贾雪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 KO)对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以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10只Apo E基因敲除小鼠为KO组,普通饲料喂养3个月。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脂变化;取...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 KO)对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以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10只Apo E基因敲除小鼠为KO组,普通饲料喂养3个月。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脂变化;取两组小鼠脑组织,HE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海马CA3区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两组小鼠海马CA3区MAP-2表达变化,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平均光密度(MOD)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O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血浆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光镜下,KO组小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较小,排列稀疏松散。电镜下,KO组海马神经元内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消失;神经纤维髓鞘松懈;突触小泡数量减少,突触间隙模糊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内MAP-2高表达,KO组含量明显减少;图像分析显示KO组CA3区MAP-2MOD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Apo E KO小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出现病理改变,MAP-2表达下降,提示Apo E KO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管相关蛋白2 结构 海马CA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促进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DNMT3B表达并通过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纤维化相关蛋白分泌 被引量:2
14
作者 屈玲玲 邹琴 +5 位作者 李清璇 李晓颖 刘忠强 周宇霞 郭兵 石明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8-615,共8页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中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表达的影响及对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RTEC分为正常糖(NG)组和高糖(HG)组。RTEC分别转...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中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表达的影响及对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RTEC分为正常糖(NG)组和高糖(HG)组。RTEC分别转染DNMT3B短发夹RNA(sh-DNMT3B)及DNMT3B过表达(DNMT3B-OE)质粒后,反转录PCR检测RTEC的DNMT3B、 SFRP1、Ⅳ型胶原蛋白(Col4)、纤连蛋白(FN)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3B、 SFRP1、糖原合成酶3β(GSK3β)、磷酸化的GSK3β(p-GSK3β)、β-catenin、 Col4、 FN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DNMT3B和SFRP1在RTEC的表达和定位。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RTEC中DNMT3B、β-catenin、 p-GSK3β、 Col4、 FN蛋白表达增加,SFRP1表达降低。与空载体组比较,敲低DNMT3B后,HG条件下RTEC的SFR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β-catenin、 p-GSK3β、 Col4蛋白表达降低,F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而β-catenin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过表达DNMT3B后,各指标表达情况与上述结果相反。DNMT3B及SFRP1在RTEC的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与NG组相比,HG组的细胞可见DNMT3B在细胞核内聚集,且与SFRP1的共定位增加。结论 HG刺激增加RTEC的DNMT3B表达,下调SFRP1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外基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 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 Wnt β联蛋白(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β在斑马鱼脑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微管相关蛋白2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梦思 张丽 胡宪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究斑马鱼脑缺氧/复氧(H/R)过程中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的作用及其对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影响。方法建立斑马鱼H/R模型,选用健康同等体型成鱼,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H/R)组、缺氧/复氧+GSK-3β抑制剂(H/R+TDZD-8)... 目的探究斑马鱼脑缺氧/复氧(H/R)过程中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的作用及其对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影响。方法建立斑马鱼H/R模型,选用健康同等体型成鱼,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H/R)组、缺氧/复氧+GSK-3β抑制剂(H/R+TDZD-8)组进行实验。选取各组斑马鱼脑组织,通过qRT-PCR测定缺氧诱导因子Hif-1αa、Hif-1αb在不同复氧时间点mRNA表达情况,TTC染色与TUNEL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if-1α、GSK-3β、p-GSK-3β(Ser 9)、MAP2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AP2在脑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R组Hif-1αa、Hif-1αb的mRNA及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脑梗死面积及凋亡细胞增多(P<0.01),p-GSK-3β(Ser 9)/GSK-3β比值、MAP2蛋白表达降低(P<0.05),MAP2免疫荧光表达下降(P<0.01);与H/R组比较,TDZD-8预处理能够减少斑马鱼脑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P<0.01),增加p-GSK-3β(Ser 9)/GSK-3β比值、MAP2蛋白表达(P<0.01),增加MAP2免疫荧光表达(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造成斑马鱼脑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SK-3β磷酸化和MAP2的表达有关。GSK-3β特异性抑制剂TDZD-8可通过促进p-GSK-3β(Ser 9)的表达,减少MAP2的降解,从而逆转缺氧/复氧对斑马鱼脑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脑缺氧/复氧损伤 糖原合酶激酶3Β 管相关蛋白2 TDZ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酯酶2A调节微管相关蛋白1b的磷酸化
16
作者 王丽岳 刁路明 +2 位作者 田青 王建枝 龚成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6-990,共5页
微管相关蛋白MAP1b的生物学活性受其磷酸化修饰的调节 ,后者则受相应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PP)调控 .为研究蛋白磷酸酯酶在脑内对MAP1b磷酸化的调控作用 ,采用有代谢活性的大鼠脑片作为模型 ,分别应用冈田酸 (okadaicacid)和cyclosp... 微管相关蛋白MAP1b的生物学活性受其磷酸化修饰的调节 ,后者则受相应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PP)调控 .为研究蛋白磷酸酯酶在脑内对MAP1b磷酸化的调控作用 ,采用有代谢活性的大鼠脑片作为模型 ,分别应用冈田酸 (okadaicacid)和cyclosporinA选择性地抑制PP2A和PP2B活性 ,来研究其对脑内蛋白磷酸酯酶MAP1b磷酸化的调控 .采用特异性的MAP1bⅠ型磷酸化依赖性抗体 5 2 2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MAP1bⅠ型磷酸化 .结果表明 ,当PP2A被okadaicacid选择性抑制后 ,MAP1bⅠ型磷酸化明显增加 .而PP2B被选择性地抑制后 ,MAP1b磷酸化的变化不大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MAP1b广泛分布于鼠大脑神经元和突起中 ,与对照组相比 ,在PP2A抑制的脑片中抗体 5 2 2的免疫活性在神经元中明显升高 .上述结果表明 ,PP2A是脑中调控MAP1bⅠ型磷酸化的主要蛋白磷酸酯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酯酶2A 管相关蛋白1b 蛋白磷酸化 大鼠脑片 冈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幼鼠空间记忆能力及海马区BDNF、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苑爱云 孙向峰 +1 位作者 侯梅 李小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探索丰富环境干预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幼鼠空间记忆能力、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7日龄Wistar鼠共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环境组及丰富环境组,采用改良Rice-Vannucci... 目的:探索丰富环境干预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幼鼠空间记忆能力、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7日龄Wistar鼠共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环境组及丰富环境组,采用改良Rice-Vannucci法制备HIB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测定寻找隐藏平台的逃避潜伏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BDNF及LC3蛋白的表达。结果:HIBD大鼠寻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训练第4、5日丰富环境组逃避潜伏期较标准环境组明显缩短(P<0.01);与标准环境组病灶侧海马相比,丰富环境组病灶侧海马BDNF及LC3-Ⅱ表达显著增高,且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显著改善HIBD幼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海马区BDNF表达的上调及自噬信号的激活可能是丰富环境干预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脑损伤 丰富环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空间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lin 1与LC3蛋白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冉 李磊 +2 位作者 刘江 杨国海 姚雅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 目的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Beclin 1和LC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eclin 1、LC3在正常腮腺组织表达为(1.045±0.002)、(0.779±0.0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降[(0.419±0.051)、(0.243±0.023),P<0.05],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二者阳性表达显著下降[(0.173±0.008)、(0.051±0.010),P<0.05]。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Beclin 1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侵袭性,不同淋巴结转移组与LC3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eclin 1和LC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调,自体吞噬功能改变可能在腮腺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自体吞噬 bECLIN 1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平 黄斌 +2 位作者 马帅 黄睿 李晓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Aβ25-35侧脑室注射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将制备...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自噬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采用Aβ25-35侧脑室注射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将制备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吗替麦考酚酯高剂量组(0.8 g/kg)、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0.4 g/kg)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0.5 g/kg)。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吗替麦考酚酯高剂量组、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均给予对应药物灌胃处理,所有大鼠连续给药4周,检测所有大鼠的识别指数、水迷宫实验、小脑Tunel染色及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分析海马组织的Beclin-1与LC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识别指数和穿环次数明显降低(均P<0.05),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的识别指数和穿环次数明显增加(均P<0.05),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降低(均P<0.05)。镜下显示,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呈棕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的Beclin-1和LC3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eclin-1和LC3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且吗替麦考酚酯组中,凋亡的小脑神经细胞减少及Beclin-1和LC3表达增高均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噬水平和提高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吗替麦考酚酯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自噬 bECLIN-1 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小蕾 王金胜 +2 位作者 张毅强 韩玲娜 曹文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胃癌组)及6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胃癌组)及6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比较组间的水平变化并分析胃癌组中FoxO1、Beclin1及MAPLC3表达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组织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部位、淋巴结转移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关系。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的FoxO1、Beclin1及MAPLC3水平依次为(0.489±0.032)、(0.148±0.012)和(0.581±0.03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FoxO1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270,P=0.014),Beclin1水平与MAPLC3水平呈正相关(r=0.351,P=0.001),但FoxO1水平与MAPLC3水平无关(r=0.208,P=0.061);FoxO1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Beclin1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EA水平均有关,且MAPLC3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CEA水平均有关。结论FoxO1、Beclin1及MAPLC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均与TNM分期有关,对胃癌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FoxO1) bECLIN1 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