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0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活动中病原微生物危害的相关因素与评估原则
1
作者 孙涛 张双喜 +1 位作者 李东春 李洁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63-165,共3页
20世纪中叶,生物医学实验室的感染问题开始受到多国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的持续进步,生物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导致人身伤害、经济损失等后果,生物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各国政府、生物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生物安全的定义多种多样... 20世纪中叶,生物医学实验室的感染问题开始受到多国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的持续进步,生物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导致人身伤害、经济损失等后果,生物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各国政府、生物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生物安全的定义多种多样,其核心在于预测、识别、处理和抵御生物活动带来的威胁,以保护人类生命健康,降低对社会的潜在危害,维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在兽医实验室中,通过构建完善的设施、优化设备性能以及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确保病毒、细菌、基因等生物因子的安全性,从而有效防范实验室活动对工作人员、研究对象以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实验室 生物安全 病原微生物 危害 分级评估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院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
2
作者 孙雨茜 肖敏 郁达威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首先分析了科研院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实验室科学布局、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机制、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组建实验室管理人才队... 首先分析了科研院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实验室科学布局、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机制、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组建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安全监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针对新形势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监管要求,从经费保障支持、人员管理考核制度标准化、安全培训长效机制等方面对科研院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技术在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原青 孟茹 +1 位作者 李国平 张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553,共9页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不仅造成动物大量死亡及其产品的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快速、准确和廉价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对动物传染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不仅造成动物大量死亡及其产品的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快速、准确和廉价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对动物传染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及相关蛋白(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Cas)系统是一种灵敏、特异的生物系统,可快速识别病原体特异性核酸,在原核生物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操作便捷等优点,在动物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系统介绍了Ⅱ型(cas9)、Ⅴ型(cas12a、cas12b、cas14a)和Ⅵ型(cas13a)CRISPR-Cas系统,简述其工作原理和基于CRISPR-Cas系统建立的NASBA-CRISPR、CAS-EXPAR、CASLFA、DETECTR、CORDS、HOLMESv2、SHERLOCK、SHERLOCKv2、DETECTR-Cas14等快速检测方法在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同时对CRISPR-Cas系统在动物病原检测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crRNA的特异性、与扩增技术联用、样本采集和运输方式等因素对定量检测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旨在为更深入地了解CRISPR-Cas技术在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CRISPR-Cas 病原体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技术培训班”在重庆举办
4
作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5期88-89,共2页
为扎实推进2025年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监测单位工作能力和水平,保障监测数据科学性和有效性,日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重庆市举办了“2025年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技术培训班”,... 为扎实推进2025年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监测单位工作能力和水平,保障监测数据科学性和有效性,日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重庆市举办了“2025年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技术培训班”,主要针对耐药性监测工作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各地开展监测工作的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科研院所等有关单位派员参加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班 耐药性监测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病原微生物研究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尚 冯凯 +5 位作者 李曈 王洁 顾松松 杨兴盛 李春格 邓晔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232,共12页
环境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人类健康及国防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密切相关。鉴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不断加大的压力,未知病原体从环境中溢出的风险显著增加。当前的研究方法多集中于已知病原体的检测与分析,然而,组学技术及其... 环境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人类健康及国防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密切相关。鉴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不断加大的压力,未知病原体从环境中溢出的风险显著增加。当前的研究方法多集中于已知病原体的检测与分析,然而,组学技术及其相关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识别未知环境病原体及预警潜在的环境健康风险提供了新的机遇与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对微生物与动物、人类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更是实现“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全球变化对环境病原体逸出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健康风险,从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到数据挖掘三个维度对生物信息学在环境病原体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当前领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利用大数据进行环境病原体检测与风险评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安全 大数据 病原微生物 全球变化 环境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种植黄精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及防治
6
作者 王博 刘秀丽 +4 位作者 白亚静 欧晓彬 孔新年 马婧 刘正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77-83,共7页
以陇东地区驯化种植的感病黄精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平板划线法、形态观察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病原微生物,鉴定了病原菌的种属特性,验证了所分离的病原微生物对黄精健康组织的致病性,并利用9种中药材和5种黄精内生菌探寻对黄... 以陇东地区驯化种植的感病黄精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平板划线法、形态观察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病原微生物,鉴定了病原菌的种属特性,验证了所分离的病原微生物对黄精健康组织的致病性,并利用9种中药材和5种黄精内生菌探寻对黄精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从黄精感病组织中分离得到10株细菌和6株真菌,其中BY-Z1、BY-Z3和BY-Z4这3株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鉴定分别是芳香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多孢小孢子菌,其中多孢小孢子菌为首次报道从黄精中分离到的担子菌属病原真菌;黄连对BY-Z1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4.0%,当归次之(28.9%);黄连对BY-Z3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66.0%,丹皮次之(21.6%);黄连对BY-Z4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100.0%,茜草根次之(53.0%);枯草芽孢杆菌对致病真菌BY-Z1、BY-Z3和BY-Z4均具有抑制作用,黄精内生菌H3和H4对真菌BY-Z1和BY-Z4具有抑制作用,H1对BY-Z4有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病原微生物 分离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案例回顾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瑶 胡洋 +1 位作者 赵娅君 韩建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211,共7页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laboratory-acquired infections, LAIs)是指由实验室相关活动引起的职业性感染,可导致实验室人员感染疾病、残疾甚至死亡。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animal)biosafetylevel-3/4laboratories,(A)BSL-3/4)人员往往面临...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laboratory-acquired infections, LAIs)是指由实验室相关活动引起的职业性感染,可导致实验室人员感染疾病、残疾甚至死亡。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animal)biosafetylevel-3/4laboratories,(A)BSL-3/4)人员往往面临更大的LAIs风险及后果,甚至对公众、环境及社会造成重大影响。为降低(A)BSL-3/4发生LAIs的概率及影响,文章通过回顾分析国内外(A)BSL-3/4发生LAIs的文献案例报道,结合(A)BSL-3/4建设及管理经验,探析了LAIs发生途径及原因,并提出了(A)BSL-3/4的预防措施及暴露后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案例回顾 预防及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气病原微生物消毒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童家鑫 冯宁宁 +4 位作者 胡涛 康欣可 武海艳 潘军 谢建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6-2933,共18页
以飞沫、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病原微生物较难控制,极易形成大规模病原微生物感染事件,如2003年的SARS病毒和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均通过空气传播,导致了严峻的疫情.而对空气、物表面进行消毒,能有效阻断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大... 以飞沫、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病原微生物较难控制,极易形成大规模病原微生物感染事件,如2003年的SARS病毒和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均通过空气传播,导致了严峻的疫情.而对空气、物表面进行消毒,能有效阻断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大规模感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空气消毒技术及设备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现有技术和产品存在单一技术效率有限、催化剂活性不稳定、生物毒性尚不清晰、系统智能化程度低、新兴技术产业化难等不足和弊端,提出了消杀设备未来的研发趋势在于实时监测、经济耐用、高效催化和强力净化.总的来说,单一功能的空气消毒机无法对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彻底、高效的消杀,开发智慧化、多因子、多功能的高效能消毒材料及装备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空气消毒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病原微生物肺部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佳佳 王楚雯 +3 位作者 刘颖 张莹莹 陈染 钱国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0-955,共6页
肺部感染是指在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中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诱发的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十大问题之一。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肺部感染致全球近260万死亡,位列第四大死因^([1]),而且,成人肺部感染的发作次数呈上... 肺部感染是指在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中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诱发的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十大问题之一。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肺部感染致全球近260万死亡,位列第四大死因^([1]),而且,成人肺部感染的发作次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70岁的男性患者数量增幅最为显著^([2])。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病原体与免疫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作用机制不同,感染的病原体可激活免疫信号通路和诱导炎症风暴,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导致预后不佳,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肺部感染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峻豪 匡磊 +7 位作者 雷镒妃 赵天睿 许灏钧 陈斌 王丹 韦阳飞 洪灯 胡长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19-2227,共9页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是通过磁场作用使得磁珠表面所吸附的靶标物从样品中分离的前处理技术。免疫磁珠捕获靶标后,免疫磁珠-靶标复合物磁吸固定在管壁,洗脱杂质即可得到靶标。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富集效果主要受抗体特异性、磁珠直径、磁珠添...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是通过磁场作用使得磁珠表面所吸附的靶标物从样品中分离的前处理技术。免疫磁珠捕获靶标后,免疫磁珠-靶标复合物磁吸固定在管壁,洗脱杂质即可得到靶标。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富集效果主要受抗体特异性、磁珠直径、磁珠添加量、孵育时间和样本pH影响,其中抗体特异性是影响磁珠富集效果的关键。利用免疫磁珠可吸附抗体的特性,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中替代包被步骤,可大幅减少检测时间;免疫磁性分离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联用后,可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效率。笔者从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原理、一般分离步骤、常见影响因素,以及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层析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流式细胞术、电化学传感器、液相色谱法等应用方面进行阐述,为免疫磁性分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 样本前处理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秀花 王子华 +5 位作者 黄鹏成 刘园园 毛君杰 王桂琴 马翀 王少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9,共9页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场155份奶牛乳房炎奶样分别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将检测试剂盒与其他3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试剂盒与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在病原菌检出情况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检测试剂盒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在菌属组成上一致性较高,均主要检出了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66株病原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奶样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Z的检测试剂盒检出结果与同一奶样中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达58%(7/12)。综上所述,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病原覆盖率,可为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快速诊断和耐药基因(blaZ)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牧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细菌分离培养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信息物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自传播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平平 李思洁 +5 位作者 邓海滨 张景欣 沈会芳 孙大元 杨祁云 蒲小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8-588,共11页
昆虫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但其防治效果不稳定、速效性差、自然流行慢,因此探索增强昆虫病原生物流行技术是提升其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自传播技术利用昆虫自身传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该技术提高了昆虫病原... 昆虫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但其防治效果不稳定、速效性差、自然流行慢,因此探索增强昆虫病原生物流行技术是提升其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自传播技术利用昆虫自身传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该技术提高了昆虫病原微生物在田间的传播效率和精准防控效果,是目前害虫防治具有开发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结合信息物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自传播技术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自传播技术的原理、昆虫病原微生物类群、防治对象和装置等,并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控害虫效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微生物 自传播 昆虫信息物质 害虫防治 绿色植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预防机制下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穆渴心 刘健 +2 位作者 张平清 张璐 王茂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57,262,共5页
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是普通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风险的叠加,加强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平衡教学科研发展与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屏障,将风险... 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是普通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风险的叠加,加强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平衡教学科研发展与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屏障,将风险评估前置,通过建立实验室动态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立动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形成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闭环管理,科学高效应对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管理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管理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华彬 刘蒙达 +7 位作者 南文龙 孙明军 焉鑫 毛迎雪 曲瑶 孙淑芳 李桂梅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荧光微球为标记物,既保留了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又通过荧光技术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荧光微球为标记物,既保留了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又通过荧光技术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特别适合在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及野外开展动物疾病快速诊断。本文详细介绍了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现场快速诊断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荧光微球 病原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长沙市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姣妹 李本睿 +7 位作者 何江渔 廖书漪 谭丹 陈智 彭嘉安 马小青 王洪亮 何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了解长沙市基层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现状,以便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自2019年以来长沙市连续4年开展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调查基层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检测活动和废弃处理等情况,发现存在... 为了解长沙市基层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现状,以便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自2019年以来长沙市连续4年开展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调查基层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检测活动和废弃处理等情况,发现存在建设不规范、管理缺失、制度不全、人员能力不足等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长沙市通过督查整改、培训宣传和举办应急演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实验室整体生物安全水平。建议今后继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实验设施设备,推动专业队伍建设等,进一步确保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检测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基层实验室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虎 任照文 +2 位作者 张翩 武笑宇 陈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新冠疫情后,亚健康人群数量迅速增加,加之近年来全球旅行、气候变化和接触野生动物等频率升高可能导致人兽共患病原体现象增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导致人类伤残调整寿命年增加的主要... 新冠疫情后,亚健康人群数量迅速增加,加之近年来全球旅行、气候变化和接触野生动物等频率升高可能导致人兽共患病原体现象增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导致人类伤残调整寿命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CNS感染病死率高,且给机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其也是目前最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为抵御病原体入侵,宿主在体表和体内构筑了一系列屏障结构,包括皮肤屏障、血肺屏障、血睾屏障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等。其中,BBB是一种复杂的屏障结构,由多种细胞和非细胞成分组成。作为机体内隔离中枢与外周的生物屏障,BBB能够阻止绝大多数有害物质侵入脑部,从而保证脑部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与CNS的正常运转。然而,病原微生物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已经开发出多种途径来穿越BBB以实现入侵CNS。现今,已有5种入侵途径被研究人员所证实,包括感染或破坏脑内皮细胞;通过转胞吞作用穿过BBB;以“特洛伊木马”的形式,通过被感染的白细胞浸润而穿过BBB;通过细胞旁间隙进入CNS;以及通过轴突运输由外周绕过BBB进入CNS。CNS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受到病原本身、宿主BBB结构和功能及神经侵袭途径的多样性影响。此外,随着研究的深入,病原体利用蛋白互作、调节BBB通透性及利用胞吞作用入侵CNS的分子机制被详细解析,这使得一些药物的CNS递送成为可能,也为开发全新的CNS药物递送系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充分了解BBB结构和病原微生物入侵CNS途径,将有助于研发控制病原入侵、新型脑靶向药物及新的递送系统以减轻宿主CNS中已建立感染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血脑屏障 病原微生物 感染 入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控对策
17
作者 王少利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6期97-98,共2页
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政策的不断普及,畜禽养殖成为当下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农村养殖户实现增收创收的重要路径。但近年来,随着各类病毒的不断兴起、变异,养殖场内病原微生物疫病时有发生,以病毒、细菌为首... 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政策的不断普及,畜禽养殖成为当下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农村养殖户实现增收创收的重要路径。但近年来,随着各类病毒的不断兴起、变异,养殖场内病原微生物疫病时有发生,以病毒、细菌为首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后会对动物造成生长性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变弱、疾病频发等不利情况,严重影响养殖企业及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并对养殖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病原微生物对动物健康影响的同时,并提出相关防控对策。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动物健康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利用中的微生物风险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崇淼 袁培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再生水的安全性是关系公众健康的热点问题,再生水中残留的介水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然而目前对再生水利用中微生物风险的认知并不清楚,限制了再生水安全利用的发展。本文综述了...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再生水的安全性是关系公众健康的热点问题,再生水中残留的介水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然而目前对再生水利用中微生物风险的认知并不清楚,限制了再生水安全利用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再生水中微生物的赋存特征、介水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再生水利用中的微生物暴露途径以及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进展。再生水中存在多种介水病原微生物,主要涉及细菌、病毒与原生动物。由于介水病原微生物浓度低,需要将微生物高效富集方法与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相结合才能实现再生水中介水病原微生物的定量检测。休闲/环境改善、灌溉和城市杂用是再生水利用的主要途径。微生物暴露与再生水利用方式紧密相关,吸入暴露应予以特别重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包括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暴露评估、风险表征四个步骤,是定量评估再生水利用中微生物风险的有力手段。未来应重点加强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和存活能力、再生水利用方式中的微生物暴露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保障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再生利用 再生水 介水病原微生物 暴露途径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场排放物病原微生物危险性调查 被引量:26
19
作者 叶小梅 常志州 +3 位作者 陈欣 黄红英 马艳 张建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粪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为指标,采集江苏省内10家不同养殖类型畜禽养殖场的排放物及其周边水、土样共37个进行观察与计数,同时分析排放污水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禽畜排泄物对土壤和水体耐药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的10家养殖场中有... 以粪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为指标,采集江苏省内10家不同养殖类型畜禽养殖场的排放物及其周边水、土样共37个进行观察与计数,同时分析排放污水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禽畜排泄物对土壤和水体耐药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的10家养殖场中有9家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或施于农田,且排放物的粪大肠菌群数全部严重超标,沙门菌检出率达19%,施新鲜粪肥的土壤中粪大肠菌群数(MPN,最大可能数)在105g-1以上,水体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抗生素抗性细菌总数也远高于未施新鲜粪肥的土壤及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场 病原微生物 耐药性 抗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妇康体外抗病原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陈伟 刘党生 +1 位作者 王敏伟 吕乃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体外检测纯中药制剂保妇康栓 (主要成分莪术油 )对需氧菌、厌氧菌、真菌、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的MIC90 、MIC50 、MBC90 、MBC50 及阴道毛滴虫的 MCC。方法 :与阳性对照药双唑泰栓 (内含甲硝唑、克霉唑及洗必泰等化学药物 )进行... 目的 :体外检测纯中药制剂保妇康栓 (主要成分莪术油 )对需氧菌、厌氧菌、真菌、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的MIC90 、MIC50 、MBC90 、MBC50 及阴道毛滴虫的 MCC。方法 :与阳性对照药双唑泰栓 (内含甲硝唑、克霉唑及洗必泰等化学药物 )进行比较 ,以比较保妇康栓的抗菌活性。结果 :与阳性对照药双唑泰栓相比 ,保妇康栓 (含基质 )对需氧菌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 ;对厌氧菌及真菌作用略弱于阳性对照药 ;对支原体有一定抑杀作用 ,优于阳性对照药 ;具有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弱于含甲硝唑 (灭滴灵 )的双唑泰栓制剂。结论 :保妇康栓对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抗支原体活性 ,优于双唑泰栓 ;对阴道毛滴虫具有较好的抑杀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 病原微生物 抗菌谱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