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微生物农业 被引量:5
1
作者 吕爱清 刘桂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阐述了微生物农业的理论依据如营养结构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加环原理和熵增原理等,分析了微生物农业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培育生物量资源、应用微生物技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及引进新物种、开发生态位、增加多功能环、提高系统生产力... 阐述了微生物农业的理论依据如营养结构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加环原理和熵增原理等,分析了微生物农业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培育生物量资源、应用微生物技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及引进新物种、开发生态位、增加多功能环、提高系统生产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农业 生态位 多功能环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评《农业微生物学及实验教程》
2
作者 张钊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I0010-I0011,共2页
随着生态农场、绿色农业经济、无污染农产品等环保概念的提出,农业领域逐渐提高了对微生物技术的重视与应用。微生物种群决定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自然演化的“执行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对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形成各种植物所需的... 随着生态农场、绿色农业经济、无污染农产品等环保概念的提出,农业领域逐渐提高了对微生物技术的重视与应用。微生物种群决定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自然演化的“执行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对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形成各种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可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科学利用微生物种群可以实现农业种植过程中抑制病虫害、增产提质的目的。因此,农业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系统独立、要素完整的应用科学,对于提高农业生态意识、创新农村社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技术 农业微生物 生态农场 绿色农业经济 自然演化 微生物种群 农业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农业微生物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
3
作者 杜洪燕 燕继晔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4期31-32,共2页
近年来,农业微生物产业凭借可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健康以及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等优势,正成为各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近年来,农业微生物产业凭借可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健康以及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等优势,正成为各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食物供给 农业微生物 产业竞争优势 新引擎 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学肥料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制剂的活性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彭铁成 陈俊 +1 位作者 谢俊 汤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4,共3页
微生物制剂是以自然界中分离的有益菌为主体开发的产品,在健康、环保及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某农业微生物制剂在海南的热带农业生产中能显著增产和增强作物抗性,为了了解该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活性菌进行分离... 微生物制剂是以自然界中分离的有益菌为主体开发的产品,在健康、环保及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某农业微生物制剂在海南的热带农业生产中能显著增产和增强作物抗性,为了了解该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活性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对分离菌株进行生长、形态及显微观察,对16S rDNA进行序列PCR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活性菌的种属。结果表明,分离得到2个形态不同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及16S rDNA序列的分子鉴定,发现这2个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99.9%的同源性;2个菌株的16S rDNA序列的比较结果发现它们有7个碱基的差别,说明这2个菌株可能是不同的生理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制剂 活性菌分离 16S R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志凤 孙文鹏 +1 位作者 李小为 李宏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392-8393,共2页
高职院校的农业微生物学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而目前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理论知识占比过大,实践课程课时不足,学生能力和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高等问题。笔者在结合近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调整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改进... 高职院校的农业微生物学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而目前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理论知识占比过大,实践课程课时不足,学生能力和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高等问题。笔者在结合近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调整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核方式4个维度,介绍了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农业微生物 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 课程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科技查新数据库的选择与实践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包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997-2999,共3页
阐述农业微生物数据库的特点,并结合该方面查新课题的实践分析,探讨了农业微生物学领域课题查新数据库的选库标准与原则,提出查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选库标准与原则,合理搭配数据库资源,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与准确提取检索词,才能保证查全... 阐述农业微生物数据库的特点,并结合该方面查新课题的实践分析,探讨了农业微生物学领域课题查新数据库的选库标准与原则,提出查新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选库标准与原则,合理搭配数据库资源,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与准确提取检索词,才能保证查全与查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查新 数据库 选择原则 农业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及考核改革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柯希望 殷丽华 +1 位作者 张盼盼 王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8期291-291,293,共2页
农业微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实验实践和操作技术的农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从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农业微生... 农业微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实验实践和操作技术的农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从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实验考核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建霞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206-207,共2页
农业院校微生物学核心课程,主要是面向植物生产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本文结合该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内容到调整该课程考核机制,以及引入现代化手段开展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探讨,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农业科... 农业院校微生物学核心课程,主要是面向植物生产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本文结合该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内容到调整该课程考核机制,以及引入现代化手段开展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探讨,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课程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秀为 《天津农林科技》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近年来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农业微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微生物生产三大营养素、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通过微生物将大量农业废弃物变为清洁能源方面的应用技术及发展趋势,从而展示了农业微生物技术在... 近年来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农业微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微生物生产三大营养素、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通过微生物将大量农业废弃物变为清洁能源方面的应用技术及发展趋势,从而展示了农业微生物技术在解决21世纪困扰人类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的作用与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生物肥料 生物农药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业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白色农业刍议
10
作者 史清亮 贺跃武 《山西农经》 1998年第6期56-58,共3页
农业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又称为“白色农业”,这一新概念出自“三色农业”理论,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即将利用太阳能进行绿色植物生产的称为“绿色农业”,或称传统的“露天农业”,将海洋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兰色农业”,... 农业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又称为“白色农业”,这一新概念出自“三色农业”理论,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即将利用太阳能进行绿色植物生产的称为“绿色农业”,或称传统的“露天农业”,将海洋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兰色农业”,也称“海洋水生农业”,而将以微生物发酵业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白色农业”,或称“工厂农业”。由于这项新型农业是在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们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白色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资源 产业化开发 白色农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11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7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微生物及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隶属于河北省科学院。2000年转制为科技型国有企业,2021年完成公司制改革,更名为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所以科研服务于经济...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7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微生物及生物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综合性科研机构,隶属于河北省科学院。2000年转制为科技型国有企业,2021年完成公司制改革,更名为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所以科研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动农业微生物、食药用菌、生物技术与生命健康、环境微生物修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与技术推广。现已形成了以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食用菌深加工技术、新型酶制剂、秸秆腐熟剂等为主的技术与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制改革 微生物研究所 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微生物 科研机构 深加工技术 食药用菌 生物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业微生物研究及开发前景的探讨
12
作者 刁治民 何长芳 +1 位作者 张学功 冯廷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介绍了青海省农业微生物研究及应用现状,针对省情讨论了对农业微生物的研究及开发前景,提出研究和开发农业微生物在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固氮菌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边与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约
13
作者 王小波 《酿酒科技》 2009年第4期38-38,共1页
2009年3月8日上午,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公司科技大楼三楼会议室签订《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 合作协议 人才培养 科技服务 科技大楼 会议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与地质微生物学团队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团队简介团队长期致力于农业微生物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围绕土地整治中的关键问题,以修复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为主要目标,以微生物学为特色,重点挖掘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探究微生物-植物-金属元素之... 团队简介团队长期致力于农业微生物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围绕土地整治中的关键问题,以修复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为主要目标,以微生物学为特色,重点挖掘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探究微生物-植物-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根际和内生有益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关键共性原理研究、耕地安全利用的生物治理产品和技术研发、微生物资源库构建和应用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整治 农业微生物 耕地安全 生物治理 微生物资源 地质微生物 应用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农业微生物科研选题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李晔 李龙 +1 位作者 刘絮宁 鄢一笑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1期55-57,共3页
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比微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农业微生物的发展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旨在针对科研人员在开展农业微生物科研时,对于选题无从下手、选题价值性有限、课题立项率不高等问题,通过... 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比微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农业微生物的发展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旨在针对科研人员在开展农业微生物科研时,对于选题无从下手、选题价值性有限、课题立项率不高等问题,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农业微生物课题方向选择中的应用,为农业微生物的基础研究框架规划、研究内容等提供基础分析,提高研究效率。文章介绍了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微生物科研选题的研究意义,然后分析了农业微生物科研选题的困难之处、在选题过程中科研人员面临的困难,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选题中的应用原理、具体应用,以及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人工智能 科研选题 应用原理 局限性 ChatGPT 研究效率 跨学科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微生物创新团队
16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研究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46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7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5人。常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0-15名、博士研究生1-2名、博士后2-4名。现承担“福建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 研究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46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7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5人。常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0-15名、博士研究生1-2名、博士后2-4名。现承担“福建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东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和“国家外专局重点引智示范基地”的科研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福建省 农业科学院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创新 工程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微生物创新团队
17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首席专家刘波,男,汉族,1957年生,福建省惠安县人,中共党员。1987年获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德国波恩大学做博士后,1994-1995年在美国密执根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2005年每年3个月与德国波恩大学合作实施DFG项目。
关键词 福建省 农业微生物 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德国波恩大学 创新 博士学位 惠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农业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18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F0001-F0001,共1页
本中心坚持“将高科技写在中华大地上”的科研理念,以解决“三农”急需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己任开展科技攻关,获得了系列经济、适用、环境友好型高科技成果。其中针对设施蔬菜普遍发生的连作障碍这一国际性难题,研制出的“退化土壤生... 本中心坚持“将高科技写在中华大地上”的科研理念,以解决“三农”急需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己任开展科技攻关,获得了系列经济、适用、环境友好型高科技成果。其中针对设施蔬菜普遍发生的连作障碍这一国际性难题,研制出的“退化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和产品”很受农民欢迎,已在冀中南老菜区和山东、广西、福建、甘肃等外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遗传生理研究所 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微生物 生物修复技术 环境友好型 科技攻关 “三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邹锦丰 周传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2期142-14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分析了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境,综述了微生物肥料发展趋势,展望了微生物农业发展前景,以期为微生物肥料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农业 困境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农业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20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9-60,共2页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农业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是院级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科研人员4人,硕士以上学历3人,是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现指导在读研究生4人。本中心具备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农业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是院级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科研人员4人,硕士以上学历3人,是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现指导在读研究生4人。本中心具备开展应用微生物研究所需的菌种分离、筛选、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遗传生理研究所 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微生物 硕士研究生 河北农业大学 微生物研究所 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