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流控器件中的多相流动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晓东 胡国庆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110,共56页
微流控技术及微流控器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相比于传统方法,微流控技术能够实现对微量多相流体的精准操控,可应用于化学分析、先进材料合成、蛋白质结晶、单细胞培育及检测、信息处理等领域.该文回顾微流控器件中的... 微流控技术及微流控器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相比于传统方法,微流控技术能够实现对微量多相流体的精准操控,可应用于化学分析、先进材料合成、蛋白质结晶、单细胞培育及检测、信息处理等领域.该文回顾微流控器件中的多相流动现象,概述其所涉及的流体力学机理,阐述实现多相微流控的各种方法,并分析多相微流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总结针对多相微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测量技术,展望多相微流控器件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流动 多相流动 液滴 微流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器件-质谱联用接口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萍 王志畅 +2 位作者 张燮 赖劲虎 陈焕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20-1130,共11页
生物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分析仪器的小型化是提高生物分析灵敏度、速度、通量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微流控技术能够方便地操纵微量样品,具有集成度高、样品耗量小、污染少等诸多其他常量流控技术难以具备的优点,适用于... 生物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分析仪器的小型化是提高生物分析灵敏度、速度、通量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微流控技术能够方便地操纵微量样品,具有集成度高、样品耗量小、污染少等诸多其他常量流控技术难以具备的优点,适用于进行多通道样品处理和高通量分析.除广泛采用的光学和电化学检测手段外,质谱也被用作这些微流控器件的检测器,并逐渐形成了微流控器件-质谱联用技术专门研究领域,进一步促进了自动化程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高通量生物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微流控器件-质谱联用领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进行了综述,不但介绍了微流控器件的制造技术还着重介绍了微流控器件-质谱联用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等生物质谱分析方面的应用和新近进展,评述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器件 质谱 蛋白质组学 生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器件金属镍模具的电铸制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峰 杨防祖 +1 位作者 郝苇苇 周勇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06-130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微流控器件金属镍模具的制作方法。首先应用凸角补偿技术以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硅得到呈凹图案的硅基阴模,再在硅基上电铸制作镍阳模。以此阳模为模具经过浇模、键合批量制作PDMS微流控器件。结果表明镍模具的平整度高,其表面算... 提出了一种微流控器件金属镍模具的制作方法。首先应用凸角补偿技术以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硅得到呈凹图案的硅基阴模,再在硅基上电铸制作镍阳模。以此阳模为模具经过浇模、键合批量制作PDMS微流控器件。结果表明镍模具的平整度高,其表面算术平均粗糙度为0.725μm。多次复制得到的微流控器件重现性好,一致性高,其沟道的下底宽度、上顶宽度和深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0%、2.29%和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器件 生物微机电系统 制作 电铸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脉冲精密制作微流光纤器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江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共3页
微流光纤器件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集成光子器件。本文详细论述了飞秒激光脉冲在普通单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中制作微流光纤器件的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概述与展望。随着飞秒激光精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将会制作出性能更加优良的微流... 微流光纤器件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集成光子器件。本文详细论述了飞秒激光脉冲在普通单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中制作微流光纤器件的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概述与展望。随着飞秒激光精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将会制作出性能更加优良的微流光纤器件,推动集成光子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光纤器件 飞秒激光 激光打孔 光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基片上微流分析器件研究
5
作者 章安良 董良威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成本微流器件制作方法。采用138℃熔点、直径Ф500μm的低熔点焊锡丝构建微流器件图案,放入盛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小槽中,在80℃恒温箱内固化,接着在200℃恒温箱内采用注射管气压挤出熔融焊锡丝,一次成型微...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成本微流器件制作方法。采用138℃熔点、直径Ф500μm的低熔点焊锡丝构建微流器件图案,放入盛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小槽中,在80℃恒温箱内固化,接着在200℃恒温箱内采用注射管气压挤出熔融焊锡丝,一次成型微通道。将微流器件和测试纸基片集成于128°YX-LiNbO3压电基片上,在声表面波能量辐射辅助作用下,微流器件输运的反应液可在测试纸基片上实现生化反应。采用所研制的压电微流器件实现了红墨水溶液输运及淀粉显色反应,验证了微流分析器件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指换能器 声表面波 微流器件 微流输运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芯片特定区域内微流体加热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保成 章安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0-793,共4页
提出了阵列式芯片特定区域内微流体的加热方法,研制了4×4阵列式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及其特定区域的加热组件。在128°YX-LiNbO3基片上光刻16个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SAW驱动压电基片上油相流体,使其输运到待加热区的传热柱上,在... 提出了阵列式芯片特定区域内微流体的加热方法,研制了4×4阵列式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及其特定区域的加热组件。在128°YX-LiNbO3基片上光刻16个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SAW驱动压电基片上油相流体,使其输运到待加热区的传热柱上,在油相流体两侧的叉指换能器上加电信号,激发SAW加热油相流体,并通过传热柱加热阵列式芯片受热区内微流体。以石蜡油微流体为实验对象进行阵列式芯片特定区域微流体加热实验,结果表明,SAW可有效加热阵列式芯片特定区域内石蜡油微流体,在30.0dBm电信号功率作用下,使7.5μL石蜡油温度从22.3℃上升到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叉指换能器 阵列式芯片 微流器件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方法
7
作者 陈晓明 沈默 +1 位作者 刘顺 赵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5-1072,1095,共9页
为了从多种细胞群体中提取纯净细胞群或者从复杂的样本中提取所需成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新方法,研究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重塑机理及其颗粒操控性能.首先,建立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并研究双电场叠加作用下... 为了从多种细胞群体中提取纯净细胞群或者从复杂的样本中提取所需成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场叠加效应的诱导电荷电渗调控新方法,研究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重塑机理及其颗粒操控性能.首先,建立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并研究双电场叠加作用下诱导电荷电渗漩涡的非对称演变机理.其次,设计并加工颗粒操控器件,搭建颗粒操控实验系统.然后,研究不同电压下非对称诱导电荷电渗漩涡对单种颗粒的聚集和纵向偏移特性.最后,研究非对称诱导电荷电渗漩涡对不同颗粒的聚集和分离特性.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以简单的控制方式实现微尺度颗粒的聚集、偏移和分离,其在环境检测、疾病诊断领域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电荷电渗 双极性电极 颗粒聚集 颗粒分离 微流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表面波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形变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章安良 付相庭 查燕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形变方法。在128°YX-LiNbO3压电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在压电基片上亲水表面的阻力共同作用下挤压微槽内水相微流体,使得其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发生形变。采用红色染料溶液微... 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形变方法。在128°YX-LiNbO3压电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在压电基片上亲水表面的阻力共同作用下挤压微槽内水相微流体,使得其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发生形变。采用红色染料溶液微流体为实验对象进行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形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实现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形变,且与激发声表面波的电信号功率、水相微流体的体积及薄膜厚度有关。在13μL水相微流体,薄膜厚为12.5μm,电信号功率为26.5dBm时,薄膜最小形变距离为28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形变 声表面波 微阀 微流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对声表面波传播特性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章安良 张小权 +2 位作者 胡文艳 付相庭 查燕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751,共4页
研究了压电基片上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对声表面波(SAW)传播特性影响。在128°YXLiNbO3压电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IDT),其声传播路径上涂覆PDMS薄膜,IDT激发的SAW加热PDMS薄膜上石蜡油微流体,并测量不同PDMS薄膜厚度时石蜡油微... 研究了压电基片上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对声表面波(SAW)传播特性影响。在128°YXLiNbO3压电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IDT),其声传播路径上涂覆PDMS薄膜,IDT激发的SAW加热PDMS薄膜上石蜡油微流体,并测量不同PDMS薄膜厚度时石蜡油微流体的温度,进而计算薄膜对SAW的衰减量。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表明,压电基片上涂覆PDMS薄膜将衰减辐射入石蜡油微流体的声表面波强度,衰减幅度随基片上PDMS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压电基片上涂覆的PDMS薄膜厚度为100μm和150μm时,薄膜对SAW衰减量分别为23.3%和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基片 薄膜 声表面波(SAW) 衰减 微流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表面波形状记忆合金微阀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向莉 钱显毅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研制了一种声表面波控制的形状记忆合金微阀。在128°YX-LiNbO3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加热压电基片上石蜡油,使弯曲的形状记忆合金线伸展,促使与其连接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微通道壁发生形变,截止微通道,实现微阀从开... 研制了一种声表面波控制的形状记忆合金微阀。在128°YX-LiNbO3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加热压电基片上石蜡油,使弯曲的形状记忆合金线伸展,促使与其连接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微通道壁发生形变,截止微通道,实现微阀从开态向关态转变。撤除电信号,形状记忆合金线温度下降,恢复软性,在硬质塑料薄片的恢复力作用下,微阀重新由关态转为开态。以流体输运为实验对象进行微阀开关实验,结果表明,声表面波可有效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微阀的开关操作,在28.5dBm电信号功率作用下,微阀关闭时间为40.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阀 形状记忆合金 声表面波 微通道 微流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面波为能量源的微通道关闭研究(英文)
11
作者 章安良 张小权 +2 位作者 胡文艳 张建生 付相庭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5-1160,共6页
为控制微通道内微流体流向,提出了一种声表面波关闭微通道方法。在128°旋转Y切割X传播方向的Li Nb O3压电基片上制作中心频率为27.5 MHz的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熔融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槽内固体石蜡,熔融后的石蜡由于毛细作用... 为控制微通道内微流体流向,提出了一种声表面波关闭微通道方法。在128°旋转Y切割X传播方向的Li Nb O3压电基片上制作中心频率为27.5 MHz的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熔融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槽内固体石蜡,熔融后的石蜡由于毛细作用力沿微通道输运。当移去激发声表面波的电信号后,熔融石蜡固化并阻塞微通道,实现微通道关闭。以红色染料溶液为实验对象,对微通道进行关闭操作。结果表明,声表面波可以成功地实现微通道关闭操作,当电信号功率为31.7 d Bm时,微通道关断时间约为5 min。本文工作对声表面波为驱动源的微阀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器件 关闭微通道 声表面波 石蜡 压电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表面波热膨胀微阀研究
12
作者 章安良 王新彪 +1 位作者 付相庭 查燕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0-882,887,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新的声表面波控制开关的微阀。在128°YX-LiNbO3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加热微槽内石蜡油,熔融其上方微腔内固体石蜡,石蜡由于相变化而体积膨胀,使得微腔顶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发生形变,微阀由... 研制了一种新的声表面波控制开关的微阀。在128°YX-LiNbO3基片上光刻叉指换能器,其激发的声表面波加热微槽内石蜡油,熔融其上方微腔内固体石蜡,石蜡由于相变化而体积膨胀,使得微腔顶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发生形变,微阀由开态转变为关态。红色染料溶液微流体为实验对象进行微阀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声表面波可有效实现微阀的控制,且微阀开关时间随所加电信号功率增加而减少,在32dBm电信号功率作用下,微阀关闭时间为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阀 热膨胀 声表面波 微通道 微流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