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设计了微通道流动与传热实验平台,针对定制的Fe_(3)O_(4)纳米颗粒强化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slurry,MPCS)开展循环流动实验,分别从微通道压降、摩擦阻力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微通道板温度等4...文章设计了微通道流动与传热实验平台,针对定制的Fe_(3)O_(4)纳米颗粒强化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slurry,MPCS)开展循环流动实验,分别从微通道压降、摩擦阻力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微通道板温度等4个方面探究MPCS在微通道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MPCS在微通道中的压降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且明显高于去离子水;与之相比,Fe_(3)O_(4)-MPCS在微通道中的压降并无显著变化。此外,微尺度流动可能更有利于在Re较小时产生湍流;MPCS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去离子水,且随Re及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微通道的板温度更低,表现出更好的冷却效果;相同质量分数的Fe_(3)O_(4)-MPCS具有更高的对流换热系数,传热性能更佳;在低Re下较低的热流密度更有利于传热,在Re较高时高热流密度下传热效果更佳。展开更多
文摘文章设计了微通道流动与传热实验平台,针对定制的Fe_(3)O_(4)纳米颗粒强化相变微胶囊悬浮液(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slurry,MPCS)开展循环流动实验,分别从微通道压降、摩擦阻力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微通道板温度等4个方面探究MPCS在微通道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MPCS在微通道中的压降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且明显高于去离子水;与之相比,Fe_(3)O_(4)-MPCS在微通道中的压降并无显著变化。此外,微尺度流动可能更有利于在Re较小时产生湍流;MPCS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去离子水,且随Re及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微通道的板温度更低,表现出更好的冷却效果;相同质量分数的Fe_(3)O_(4)-MPCS具有更高的对流换热系数,传热性能更佳;在低Re下较低的热流密度更有利于传热,在Re较高时高热流密度下传热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