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英单晶微机械陀螺仪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卓 孙立涛 窦广彬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7-30,共14页
对Z切、ST切、AT切三种切割方式的石英单晶微机械陀螺仪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梳理了不同类型陀螺仪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三种石英单晶微机械陀螺仪的设计结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景,并从灵敏度、动态范围、稳定性、抗冲击性及工... 对Z切、ST切、AT切三种切割方式的石英单晶微机械陀螺仪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梳理了不同类型陀螺仪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三种石英单晶微机械陀螺仪的设计结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景,并从灵敏度、动态范围、稳定性、抗冲击性及工作频率等方面对三种类型石英微机械陀螺仪各自的性能优势与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评述,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在石英单晶微机械陀螺仪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和创新点。最后,针对不同切割方式的石英单晶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及工作特点,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和对比,讨论了石英微机械陀螺仪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微机械陀螺仪 压电效应 Z切音叉微机械陀螺仪 ST切表面声波微机械陀螺仪 AT切厚度剪切振动陀螺 微电子机系统(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正交校正系统设计及测试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3 位作者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杨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9,共6页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测相位误差对正交耦合刚度值进行了计算,进一步量化了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其次,结合正交校正梳齿结构介绍了耦合刚度校正法的工作原理,并基于左、右结构单独校正的方法设计了双质量结构正交校正控制系统;最后,对正交校正前后的双质量微机械陀螺仪进行了详细测试,结果证实了双质量单独校正比整体校正效果更好,各项参数均有较大提高,其中零偏稳定性从校正前的540(°)/h提高到了正交后的24.05(°)/h(1σ),证明了提出的两质量块单独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 正交误差 正交耦合刚度校正 两质量块单独校正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机械陀螺仪的新进展及其方案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阮爱武 冯培德 郭秀中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67-72,共6页
介绍了国外硅微机械陀螺仪的新进展,综述了梳状驱动振动陀螺仪、压电棒式振动陀螺仪、电磁驱动音叉陀螺仪、振环陀螺仪、静电悬浮转于陀螺仗和微机械加速度计陀螺仪的结构、原理及性能。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梳状静电驱动 压电驱动 电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机械陀螺仪频率调谐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曹慧亮 张英杰 +3 位作者 闫捷 李宏生 申冲 刘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硅微机械陀螺结构的驱动和检测模态谐振频率差(Δf)是决定其结构机械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当Δf≈0时,陀螺结构处于频率调谐状态,此时陀螺的机械灵敏度达到最大峰值且噪声和分辨率等指标可得到有效提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信号和驱动位移... 硅微机械陀螺结构的驱动和检测模态谐振频率差(Δf)是决定其结构机械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当Δf≈0时,陀螺结构处于频率调谐状态,此时陀螺的机械灵敏度达到最大峰值且噪声和分辨率等指标可得到有效提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信号和驱动位移相位差的鉴相控制方法,以判断陀螺结构是否处于频率调谐状态,并通过调节检测模态刚度达到频率调谐目的。首先,介绍了陀螺结构检测模态谐振频率调节的原理,并结合结构参数量化分析了频率调节范围。其次,分析了鉴相控制方法,并在其基础上设计了频率调谐控制系统,建立了整机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结合整机模型进行了仿真,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实现(Δf)的快速、稳定、自主调节,系统的标度因数指标调谐前后分别为13.1 m V/(°/s)和220.6 m V/(°/s),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机械灵敏度,验证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模态频率调谐 鉴相 模型仿真 模态刚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带宽拓展系统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3 位作者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王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3,共6页
检测开环状态下,微机械陀螺的实际工作带宽约为驱动和检测模态固有频率差值(?f)的一半,而陀螺结构的机械灵敏度与Δf成反比,较高的机械灵敏度有助于优化陀螺的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陀螺带宽拓展方法,在使陀螺拥有较好的... 检测开环状态下,微机械陀螺的实际工作带宽约为驱动和检测模态固有频率差值(?f)的一半,而陀螺结构的机械灵敏度与Δf成反比,较高的机械灵敏度有助于优化陀螺的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陀螺带宽拓展方法,在使陀螺拥有较好的机械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陀螺带宽以增强其动态环境适应性。首先,建立了陀螺检测系统的模型,并进一步得到了陀螺结构的传递函数和机械带宽。其次,分析了带宽拓展控制器的系统特性,设计了基于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控制方法的带宽拓展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级和电路级仿真,验证了设计参数。最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可将陀螺带宽从原有的13 Hz拓展到了104 Hz,且具有较好的带内平整度,验证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 带宽拓展 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 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数学模型及工作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谈振藩 罗跃生 李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36,共4页
介绍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 .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通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验算推导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一个数学模型 ,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 介绍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 .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通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验算推导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一个数学模型 ,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 ,得到了近似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 欧拉动力学方程 数学模型 工作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陀螺仪结构误差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军 高钟毓 +1 位作者 张嵘 陈志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4期488-493,共6页
研究了与加工精度相关的结构误差以及结构参数随环境改变产生的仪表误差。在分析机理的前提下,提出了采用数字控制技术来抑制陀螺结构误差的技术方案,即结构的反馈解耦控制,驱动模态的恒频恒幅控制以及检测模态的力反馈解耦控制。利用... 研究了与加工精度相关的结构误差以及结构参数随环境改变产生的仪表误差。在分析机理的前提下,提出了采用数字控制技术来抑制陀螺结构误差的技术方案,即结构的反馈解耦控制,驱动模态的恒频恒幅控制以及检测模态的力反馈解耦控制。利用平均和摄动理论分别对上述控制回路进行建模,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方案能有效消除结构的耦合运动,降低陀螺输出对结构参数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结构误差抑制 数字控制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机械陀螺仪的机电接口模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波 苏岩 +1 位作者 施芹 周百令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5期49-53,57,共6页
建立了某种硅微机械陀螺仪的电路模型,分析了寄生电容对接口电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接口电路不仅消除了大部分的寄生电容的影响,而且减小了信号的衰减幅度,抑制了大部分的耦合信号和噪声信号。最后对接口电路进行了改进,除了保留... 建立了某种硅微机械陀螺仪的电路模型,分析了寄生电容对接口电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接口电路不仅消除了大部分的寄生电容的影响,而且减小了信号的衰减幅度,抑制了大部分的耦合信号和噪声信号。最后对接口电路进行了改进,除了保留以上的一些优点外,还减小了载波信号的变化和电源变化对电容分辨率的影响,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机电接口模型 寄生电容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陀螺仪反馈控制器鲁棒性分析及闭环接口检测电路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卢海曦 王寿荣 周百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6-532,共7页
在分析微机械陀螺仪静电力反馈检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现有Sigma-Delta静电力反馈检测方式的改进设计.对微机械陀螺仪闭环检测系统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构造了一类能够使系统有限时间稳定的输出反馈控制器,... 在分析微机械陀螺仪静电力反馈检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现有Sigma-Delta静电力反馈检测方式的改进设计.对微机械陀螺仪闭环检测系统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构造了一类能够使系统有限时间稳定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并对其鲁棒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电路系统在Cadence平台下使用AMS 0.35μm CMOS工艺实现,完成了包括前端敏感电路、调制解调器和反馈控制器在内的关键部分的设计,并通过了仿真验证.系统的关键性能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改进的静电力反馈电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闭环检测系统在陀螺信号带宽上信噪比达到106 dB,在扰动发生后可以在130 ms之内恢复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短于采用PID控制器的检测回路.因此,加入了输出反馈控制器的闭环系统比普通系统具有更加良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静电力反馈检测 有限时间稳定 输出反馈控制 接口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机械陀螺仪封装应力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施芹 苏岩 +1 位作者 裘安萍 朱欣华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6期2294-2296,共3页
封装热应力会降低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为了减小封装热应力,对封装热应力与封装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封装的硅微机械陀螺仪结构进行了简化,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仿真并分析了在封装过程中陶瓷基底材料和粘接剂对热应力的影响.仿... 封装热应力会降低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为了减小封装热应力,对封装热应力与封装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封装的硅微机械陀螺仪结构进行了简化,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仿真并分析了在封装过程中陶瓷基底材料和粘接剂对热应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陶瓷基底和粘接剂的热膨胀系数与硅的热膨胀系数匹配,且粘接剂的杨氏模量较小时,热应力较小.粘接层厚度超过60μm,平面尺寸大于陀螺仪芯片尺寸时,热应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封装热应力 有限元 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淑铃 杨波 王寿荣 《电子器件》 CAS 2008年第6期1753-1756,共4页
硅陀螺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角速度传感器,温度变化是其主要误差源之一。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硅微陀螺仪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的影响,并选择常温下机械品质因数不同的两个陀螺在-40℃~80℃温度范围内进行测试,得出机械品质因数和... 硅陀螺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角速度传感器,温度变化是其主要误差源之一。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硅微陀螺仪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的影响,并选择常温下机械品质因数不同的两个陀螺在-40℃~80℃温度范围内进行测试,得出机械品质因数和谐振频率随温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验证了陀螺仪谐振频率随温度升高而线形下降;温度变化时,封装陀螺仪抽真空度对陀螺机械品质因数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煜茜 高钟毓 张嵘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2期39-45,共7页
微机械惯性仪表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国际上已有许多报导[1]-[5]。我们研制了一种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6]。本文主要针对这种微机械陀螺仪的特性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了陀螺的检测系统、检测轴固有... 微机械惯性仪表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国际上已有许多报导[1]-[5]。我们研制了一种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6]。本文主要针对这种微机械陀螺仪的特性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了陀螺的检测系统、检测轴固有频率补偿回路,推导出了此类陀螺检测输入角速度的灵敏度、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交流反馈控制提取同相分量和抑制正交分量的原理,以及闭环控制改善动态测量频带的方法。本文的最后给出了该陀螺原理样机的初步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振动轮式速率陀螺 空间角速度传感器 静电力再平衡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罗跃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19,共4页
介绍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通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验算推导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基座与驱动轮之间的夹角θ和驱动轮与... 介绍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通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验算推导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基座与驱动轮之间的夹角θ和驱动轮与外框架之间的夹角 φ 的关系的一个微分方程模型 ,并对这个微分方程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 微分方程 欧拉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陀螺仪的研制现状 被引量:24
14
作者 谷庆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5期67-72,共6页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微机械陀螺仪的研制现状,阐述了微机械陀螺仪的两种典型结构,指出了微机械陀螺仪的发展方向。微机械陀螺仪正朝着小型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将会在集成式导航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中大量使用。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研制 结构特点 小型化 集成式导航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 振动陀螺 音叉调谐微机械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微机械陀螺仪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家斌 郭秀中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对振动式微机械陀螺仪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影响陀螺仪角运动误差的各干扰力矩项进行了分析,并对陀螺仪参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陀螺 力矩 动力学 微机械陀螺仪 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输入轴微机械陀螺仪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宏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6期76-80,共5页
微机械陀螺仪是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的重要内容。双输入轴微机械陀螺仪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结构的固有功能并实现最低成本。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报道,概述各自的结构、工艺、测试和性能特点,以展示双输入轴微机械陀螺仪... 微机械陀螺仪是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的重要内容。双输入轴微机械陀螺仪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结构的固有功能并实现最低成本。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报道,概述各自的结构、工艺、测试和性能特点,以展示双输入轴微机械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双输入轴 微机械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的机电接口模型分析
17
作者 施芹 王寿荣 杨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6期90-94,共5页
为提高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信噪比,分析了陀螺仪机电接口中的电容和电阻。文中以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的理论模型为对象,建立了陀螺仪机电接口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寄生电容和电阻对有用信号和噪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寄生电容会削弱有用信号... 为提高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信噪比,分析了陀螺仪机电接口中的电容和电阻。文中以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的理论模型为对象,建立了陀螺仪机电接口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寄生电容和电阻对有用信号和噪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寄生电容会削弱有用信号,且布线与活动结构间的电容对输出有很大的影响,而寄生电阻会产生噪声。最后,提出了采用新工艺和合理的布线方法以减小寄生电容和电阻,从而提高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机电接口模型 寄生电容 电阻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尘粒子对微机械陀螺仪的可靠性影响仿真
18
作者 刘凤丽 郝永平 高连兴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7,24,共4页
借助Coventor Ware软件,建立在微机械陀螺仪中质量块与底部电极间附有微尘的模型。在网格化后得到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微尘对驱动和检测模态谐振频率的影响仿真。在载荷承受分析里,微尘使得微机械陀螺仪的临界载荷... 借助Coventor Ware软件,建立在微机械陀螺仪中质量块与底部电极间附有微尘的模型。在网格化后得到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微尘对驱动和检测模态谐振频率的影响仿真。在载荷承受分析里,微尘使得微机械陀螺仪的临界载荷和载荷承受范围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可靠性 微机械陀螺仪 微尘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DSOG工艺加工Z轴微机械陀螺仪实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晓磊 苏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548,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Z轴微机械陀螺仪结构的工作机理,比较了体硅薄片融解工艺和DDSOG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采用DDSOG工艺加工的Z轴微机械振动陀螺的特点,并与采用体硅薄片融解工艺加工的相同Z轴微机械振动陀螺进行了残余应力、品质因数及灵敏... 从理论上分析了Z轴微机械陀螺仪结构的工作机理,比较了体硅薄片融解工艺和DDSOG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采用DDSOG工艺加工的Z轴微机械振动陀螺的特点,并与采用体硅薄片融解工艺加工的相同Z轴微机械振动陀螺进行了残余应力、品质因数及灵敏度等性能参数的比较,采用DDSOG工艺后陀螺的驱动品质因数是原来体硅薄片融解工艺的1.45倍,而检测品质因数是原来的0.11倍.最后,比较了采用2种不同工艺加工后Z轴微机械陀螺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DDSOG工艺加工后陀螺的灵敏度比原来采用体硅薄片融解工艺加工的陀螺的灵敏度提高了近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硅薄片融解工艺 DDSOG 灵敏度 微机械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模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顺 凌林本 +1 位作者 周百令 王寿荣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1期50-54,共5页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存在两个主要的工作模态 :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本文研究了敏感模态反馈控制环节对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刚度、阻尼组合反馈的模态控制思想 ,探讨了利用刚度反馈控制敏感模态的固有谐振频率 ,利用阻尼反馈控制...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存在两个主要的工作模态 :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本文研究了敏感模态反馈控制环节对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刚度、阻尼组合反馈的模态控制思想 ,探讨了利用刚度反馈控制敏感模态的固有谐振频率 ,利用阻尼反馈控制系统检测范围的多参量控制方法 ;并对敏感模态中刚度反馈校正环节和阻尼反馈的校正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建立了系统对两个校正环节在增益和相位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轮式 微机械陀螺仪 刚度反馈 模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