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1
作者 钟艳平 伍立桃 +5 位作者 李桢 周丹 全湛柔 梁爽 邓志辉 张胤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9-744,共6页
【目的】调查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含41个非CODIS系统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GCU21+1和阅微MR23荧光扩增试剂盒对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STR基... 【目的】调查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含41个非CODIS系统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GCU21+1和阅微MR23荧光扩增试剂盒对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STR基因座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通过Modified-Powerstates和arlequin v3.5软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法医遗传学参数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共检出418个等位基因,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42),频率分布在0.0011~0.5529之间。D1S1656和D21S1270基因座多态性最高,均检出16个等位基因;D4S2408基因座检出的等位基因最少;个体识别能力(DP)为0.7988(D1S1627)~0.9686(D7S304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680(D1S1627)~0.8598(D7S3048),杂合度(H)为0.6276(D1S1627)~0.8782(D20S470)。【结论】42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在深圳地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能力,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尤其是单亲或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所得的数据亦为STR群体遗传学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遗传多态性 常染色体 串联重复序列 深圳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微流控芯片复合扩增检测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道宇 万群 +3 位作者 庄斌 赵丽健 韩俊萍 李彩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6-705,共10页
目的构建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微流控芯片扩增检测试剂,并进行性能验证,实现Y-STR基因座的快速全集成检测。方法使用Y-STR微流控芯片检测体系,对其灵敏度、成功率和分型准确率、峰平衡性、精准性和准确性、检材适应性、混合物... 目的构建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微流控芯片扩增检测试剂,并进行性能验证,实现Y-STR基因座的快速全集成检测。方法使用Y-STR微流控芯片检测体系,对其灵敏度、成功率和分型准确率、峰平衡性、精准性和准确性、检材适应性、混合物检测能力和抗抑制性进行验证评估。结果DNA标准品9948的模板量≥8 ng,血卡片数≥3片以及口腔拭子刮擦次数≥7次时可获得Y-STR完整分型;165份样本的全集成检测成功率为91.52%,分型准确率为99.74%;不同荧光通道之间的峰高比值为89.81%;10次运行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品的片段大小标准差均在0.5 bp以内,20份样本全集成检测的等位基因片段和相应的等位基因标准品之间的片段准确性均在0.5 bp以内;能够对口腔拭子、血卡、唾液卡、烟蒂、血棉签、布片精斑等检材进行准确分型;混合样本中较小贡献者与较大贡献者在1∶3的比例时可获得完整基因分型;在不同浓度的腐殖酸(50~400 mg/L)、靛蓝(20~100 nmol/L)、血红蛋白(100~500μmol/L)等抑制物的干扰下,该体系可获得完整基因分型。结论该体系可应用于国产Quick TargSeq法医DNA现场快速检测系统使用,可在法医学实践中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微流控芯片 Y染色体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电泳分离短串联重复序列DNA片段
3
作者 郭大玮 郎海丽 +2 位作者 徐晓莉 J.C.J.EIKENBOOM R.M.BERTINA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7-550,共4页
采用多相缓冲系统,在成层胶T=5%,C=26%,分离胶T=8%,C=5%的条件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STR)DNA片段进行分离.其中,成层胶内主要缓冲成分为2二羟乙基亚胺三羟甲基甲烷(Bi... 采用多相缓冲系统,在成层胶T=5%,C=26%,分离胶T=8%,C=5%的条件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STR)DNA片段进行分离.其中,成层胶内主要缓冲成分为2二羟乙基亚胺三羟甲基甲烷(Bistris)、H2SO4及N、N2(羟乙基)甘氨酸(Bicine);而分离胶以Tris、H2SO4及2二羟乙基亚胺三羟甲基甲烷(Bistris)为主,构成多相缓冲系统.DNA片段在成层胶中被有效地压缩,在分离胶内又可完全解压缩,使其按片段大小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电泳 成层胶 分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汉族人群17个Y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兴勃 范红 +3 位作者 应斌武 陆小军 王军 叶远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73-1976,1981,共5页
目的获得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在成都汉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AmpFlSTR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成都地区111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用ABI313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 目的获得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在成都汉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AmpFlSTR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成都地区111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用ABI313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DYS456、DYS389Ⅰ、DYS390、DYS389Ⅱ、DYS458、DYS19、DYS385a/b、DYS393、DYS391、DYS439、DYS635、DYS392、Y-GATA-H4、DYS437、DYS438、DYS448基因座在成都地区汉族群体分别检出3~8个等位基因,DYS385a/b检出36个等位基因组,各基因座基因多样性最低为0.3970(DYS391),最高为0.9561(DYS385a/b)。检测16例女性血样和7种动物血样,17个Y-STR基因座均无扩增产物。另对20个二代父性家系调查显示同一家系成员17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一致,未观察到基因突变。结论上述17个Y-STR基因座构成的单倍型在成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法医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遗传学及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单倍型 成都汉族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孟海英 侯一平 +2 位作者 陈国弟 吴瑾 李英碧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法医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晓蕾 李新伟 +3 位作者 李杨 陈辉 雷冬梅 李晓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不依赖于胎儿性别和父本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降落PCR和二次PCR扩增技术,结合母源DNA对照,以34例孕妇外周静脉血血浆作为标本,口腔上皮细胞拭子作为母源对照,孕妇配偶外周血DNA作为父源对照,检测正常...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不依赖于胎儿性别和父本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降落PCR和二次PCR扩增技术,结合母源DNA对照,以34例孕妇外周静脉血血浆作为标本,口腔上皮细胞拭子作为母源对照,孕妇配偶外周血DNA作为父源对照,检测正常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D17S1293、D21S11及DXS8377等基因位点。结果:34例孕妇血浆DNA中均检出非母源性等位基因条带,其中17例经父源DNA验证。结论:采用降落PCR和二次PCR扩增技术,可以提高孕早期微量游离胎儿DNA的扩增效率,准确、快捷地获得不依赖于父本DNA的胎儿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DNA 串联重复序列 降落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在孕早期自然流产病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倩 吴东 +6 位作者 肖海 李新蕊 崔彬 张梦汀 张晓梅 侯巧芳 廖世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对早期自然流产查因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为早期自然流产发生后的再次妊娠提供遗传学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收集到的545例早期自然... 目的:探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对早期自然流产查因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为早期自然流产发生后的再次妊娠提供遗传学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收集到的545例早期自然流产组织,使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CNV-Seq平台和基于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的STR分型技术对染色体异常进行联合分析,并使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array)对部分特殊异常结果进行验证。结果:CNV-Seq技术联合STR分型成功检测了545例样本,总阳性检出率为55.1%,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271例,结构异常23例,单亲二倍体6例。其中联合STR分型额外检出三倍体、单亲二倍体样本及其他染色体数目异常39例。SNP-array平台对6例单亲二倍体样本的验证结果与STR分型检出结果一致。结论:CNV-Seq技术联合STR分型检测可提高染色体异常的阳性检出率,为更准确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测序 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早期自然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DNA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可行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吕德坚 孙宏钰 +1 位作者 陈丽娴 曾艳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了解微量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一系列浓度的DNA模板用PowerPlexTM16System试剂盒扩增,并用ABI377DNA测序仪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分型。结果当模板量小于250pg时,部分位点发生了等位基因漏扩,并出现非特异带、杂... 目的了解微量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一系列浓度的DNA模板用PowerPlexTM16System试剂盒扩增,并用ABI377DNA测序仪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分型。结果当模板量小于250pg时,部分位点发生了等位基因漏扩,并出现非特异带、杂合子扩增不平衡等干扰分型的杂峰。结论上述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分型错误。在对微量检材的DNA检验结果进行判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全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DNA分型 串联重复序列 法医学 可行性 个体识别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复合扩增监测嵌合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素霞 朱宏丽 +1 位作者 郭搏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49-753,共5页
本研究采用荧光标记的多重PCR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结合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水平,并探讨该方法动态监测对移植患者预后判断的作用。采集3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其供者移植前后骨髓或外周血... 本研究采用荧光标记的多重PCR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结合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水平,并探讨该方法动态监测对移植患者预后判断的作用。采集3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其供者移植前后骨髓或外周血的DNA,采用Profiler Plus试剂盒进行PCR扩增,产物经ABI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通过供受者基因位点差异和峰面积进行嵌合体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29例患者在移植后28天形成完全供者嵌合体(complete chimerism,CC),1例形成混合嵌合体(mixed chimerism,MC)。在长期随访中,22例表现为持续完全供者嵌合体,8例混合嵌合体患者中7例原病复发,从完全供者嵌合体转为混合嵌合体。完全供者嵌合体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混合嵌合体组。结论 :荧光标记多重复合扩增STR检测嵌合体具有快速、自动化高、可定量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动态定量监测嵌合体可用于移植动力学研究,对移植物早期植入或被排斥、疾病复发以及GVHD均有预警作用,对实施临床干预治疗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串联重复序列 毛细管电泳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基因频率在主、被动攻击行为群体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春 巴华杰 +2 位作者 高志勤 余海鹰 赵汉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0-692,共3页
攻击行为指采用任何形式伤害另一个生物体,而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可分为"冲动性"和"预谋性"两类。如果攻击行为是计划过的、有意识的,则归为预谋性攻击行为或主动攻击行为;如果是自发的或对刺激的反应,个体丧失了对行为的控制... 攻击行为指采用任何形式伤害另一个生物体,而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可分为"冲动性"和"预谋性"两类。如果攻击行为是计划过的、有意识的,则归为预谋性攻击行为或主动攻击行为;如果是自发的或对刺激的反应,个体丧失了对行为的控制,在激怒状态下出现,则归为冲动性攻击行为或被动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 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八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龙 陈仕林 +6 位作者 许争峰 潘永久 杨驰 应锋 丁卫东 王勇 凌立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汉族人群D14S30 6、D1S 818、D3S1338、LPL、F13B、F13A0 1、FESFPS和vWA等八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并获得该群体的遗传学数据。 方法 :采用Chelex 10 0法从江苏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个体血标...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汉族人群D14S30 6、D1S 818、D3S1338、LPL、F13B、F13A0 1、FESFPS和vWA等八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并获得该群体的遗传学数据。 方法 :采用Chelex 10 0法从江苏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个体血标本 12 2份中提取DNA。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银染检测。 结果 :这八个STR基因座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均具有遗传多态性 ,并符合Hardy Wein berg定律 ,它们的个人识别率范围从F13B的 0 .6 86 9到vWA的 0 .92 85 ,非父排除率范围从F13B的 0 .2 4 99到vWA的 0 .6 0 2 6不等。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遗传多态性 串联重复序列 江苏地区汉族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辉 徐朝阳 +5 位作者 李晓文 郑红 程晓丽 贺颖 宋国英 刘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3-985,共3页
目的:分析24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在河南省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亲子鉴定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773例亲子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D7S3048、D18S51、D8S1179... 目的:分析24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在河南省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亲子鉴定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773例亲子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D7S3048、D18S51、D8S1179、D8S1132、D11S2368、D2S1338、D4S2639和D12S391的个体识别率≥0.94,观察杂合度≥0.79,多态性信息含量≥0.80,且这些位点参与联合排除父权率均在40%以上。结论:短串联重复序列D7S3048、D18S51、D8S1179、D8S1132、D11S2368、D2S1338、D4S2639和D12S391可作为亲子鉴定的首选基因座,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亲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与大骨节病传递不平衡分析及与低硒暴露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晓薇 吕爱莉 +3 位作者 任峰玲 李文荣 康龙丽 郭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寻找大骨节病(KBD)的易感基因,探讨低硒暴露与KBD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在陕西省麟游县KBD病区收集23个KBD核心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GeneScan Analysis 3.7和Genotyper3.7软件进行基因分析。对核心家系进行单体型相对风... 目的寻找大骨节病(KBD)的易感基因,探讨低硒暴露与KBD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在陕西省麟游县KBD病区收集23个KBD核心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GeneScan Analysis 3.7和Genotyper3.7软件进行基因分析。对核心家系进行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清硒水平,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硒暴露与KBD可疑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 23个核心家系的HRR和TDT分析发现3个等位基因(位点D2S151的等位基因248 bp、位点D2S305的等位基因320 bp和位点D11S4094的等位基因194 bp)与KBD关联(P<0.05)。被研究人群的平均血硒浓度为0.037μg/ml,未发现低硒暴露与多态性STR位点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 D2S151、D2S305和D11S4094位点或其附近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KBD发病有关,可疑易感基因和低硒暴露在研究人群中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低硒 串联重复序列 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 传递不平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江苏地区汉人群五个高多态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龙 杨驰 +4 位作者 王勇 史冬泉 李志刚 李继周 周晓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84,共9页
为选择有较好基因频率分布的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标记,对中国江苏地区随机汉族人群的D5S818、D19S253、D12S391、D2S1338和D22S684 5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了基因频率分布调查,并评估它们作为法医遗传标记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群体中的效能。... 为选择有较好基因频率分布的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标记,对中国江苏地区随机汉族人群的D5S818、D19S253、D12S391、D2S1338和D22S684 5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了基因频率分布调查,并评估它们作为法医遗传标记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群体中的效能。采用Chelex-100法从中国江苏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的血样本105份中提取DNA,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检测。这5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江苏地区汉人群均显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并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它们的个人识别率(DP)范围从D5S818的0.892 8到 D2S1338的 0.952 7,非父排除率(PE)范围从 D5S818的0.538 5到D2S1338的0.690 7不等。5个基因座的联合 DP值和联合 PE分别为0.999 997和0.991 8。在D22S684基因座,首次在汉人群报道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英国Caucasian,Afro-Caribbean和Asian fom the Indian 3个人群相比较,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5)。为常规应用这 8个STR遗传标记在中国江苏地区汉人群中进行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提供了概率计算依据和群体遗传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遗传多态性 串联重复序列 中国江苏地区汉族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汉族群体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浩强 叶欣 +1 位作者 罗广平 陈扬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156名汉族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基因型。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156名汉族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基因型。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5个STR遗传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均超过0.64,15个基因座的个体识别力在0.816~0.966之间,非父排除率在0.343~0.725之间,匹配概率在0.038~0.184之间。15个基因座的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0.999 999以上,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75,累积匹配概率为8.84×10-18。结论:该15个STR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用于移植术后供者植入状态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座 遗传多态性 等位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缺失型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文 张成 +4 位作者 陈松林 冯慧宇 曾缨 姚晓黎 卢锡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检测1例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ystrophin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例女性DMD患者的Dystrophin 基因,并用PCR结合基因扫描的方法连锁分析该患者及其家系的5... 目的检测1例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ystrophin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例女性DMD患者的Dystrophin 基因,并用PCR结合基因扫描的方法连锁分析该患者及其家系的5个微卫星DNA位点(STR-44、45、49、40、5' DysⅡ)多态性。结果该患者和其儿子均为非缺失型DMD。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单倍型连锁分析发现女性DMD患者STR单倍型有两种情况:(1)和其患病的儿子Ⅳ-1具有一样的单倍型,该单倍型来自其未患病的母亲Ⅱ-1;(2)因该女性DMD患者儿子的第45内含子缺失,该患者的母亲有可能是嵌合体,该女性DMD患者只遗传了父亲的等位基因,则她的单倍型与其母亲及患病的儿子都不同。结论该女性患者由Dystrophin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性较小,她和患病的儿子的单倍型可能相同或不相同,说明其发病与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多态性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在染色体罗氏易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晓婷 吴海涛 +5 位作者 徐艳文 钟依平 曾艳红 王静 丁晨晖 周灿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目的:采用多重置换扩增(MDA)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建立一种基于PCR技术诊断染色体罗氏易位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方法。方法:选择位于易位染色体上的STR位点,对家系采用荧光PCR进行分析,选择有多态性的位点,再采用MDA... 目的:采用多重置换扩增(MDA)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建立一种基于PCR技术诊断染色体罗氏易位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方法。方法:选择位于易位染色体上的STR位点,对家系采用荧光PCR进行分析,选择有多态性的位点,再采用MDA对单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根据家系分析的结果,对具有多态性的STR位点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对3个家系进行了4个取卵周期(3个PGD周期),每个家系分别采用7~15个具有多态性的STR位点进行分析,共对24个胚胎进行诊断。PGD的诊断效率为95.8%(23/24),平衡胚胎占52.2%(12/23),异常胚胎占47.8%(11/23),共移植了6个胚胎,获得2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66.7%(2/3),出生了2个健康婴儿,染色体核型均正常。结论:采用依赖于STR的PCR分析法可以用于染色体罗氏易位的P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多重置换扩增 串联重复序列 染色体罗氏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短串联重复序列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晓峰 徐朝阳 +1 位作者 陈辉 李晓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6-948,共3页
目的:评价PCR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首次术后10、20和30d的口腔颊黏膜上皮细胞及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STR法比较其外... 目的:评价PCR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首次术后10、20和30d的口腔颊黏膜上皮细胞及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STR法比较其外周血与口腔黏膜细胞中D7S3048、D4S2639、D14S306、D18S535、F13A01、FESFPS、vWA、CSF1PO、TPOX和THO1等STR位点联合基因型改变。结果:13例HSCT患者的外周血中均发现外源STR基因型。10、20和30d13例患者口腔黏膜细胞与外周血检测的10个STR基因位点均至少有5个不同。结论:对受者外周血与口腔黏膜多个STR基因位点的基因型进行对比,可随时监测HSCT患者植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异基因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21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冰 王鑫 +6 位作者 吴东 王红丹 何淼 苏俊祥 张波 刘俢铭 廖世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调查河南地区汉族人群2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对该21个STR基因座的检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选取河南地区304例汉族无关个体,使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对D4S2366等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进... 目的:调查河南地区汉族人群2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对该21个STR基因座的检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选取河南地区304例汉族无关个体,使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对D4S2366等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进行检测,用Genemapper ID-X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基因座遗传学参数。选取21例二联体和存在突变位点的亲权鉴定对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进行检测验证。结果: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1个STR基因座在304例河南汉族无关个体中的个体识别率介于0.8510~0.9670,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6600~0.8600,观察杂合度介于0.1120~0.2680,期望杂合度介于0.7320~0.8880,非父排除率介于0.4800~0.7710,典型父权指数介于1.9200~4.4700。对二联体和存在突变位点的亲权鉴定利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进行检测,均能得出明确的结论。结论: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扩增体系所包含的21个常染色体STR在河南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多态性,该鉴定系统可用于河南汉族群体的亲子鉴定、个体识别以及DNA数据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群体遗传学 河南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CYP19、LPL、TH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纯应 杨庆恩 +1 位作者 陈慧 杨荣芝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30-433,共4页
应用PCR及PAG电泳技术研究了CYP19、LPL和TH3个STR位点的多态性。调查武汉地区200名汉族无亲缘关系个体,首次获得汉族人群基因频率分布。3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家系调查证实了等位基因具孟德尔遗传特征,观... 应用PCR及PAG电泳技术研究了CYP19、LPL和TH3个STR位点的多态性。调查武汉地区200名汉族无亲缘关系个体,首次获得汉族人群基因频率分布。3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家系调查证实了等位基因具孟德尔遗传特征,观察46次减数分裂未发现突变基因。分别计算了汉族人群CYP19、LPL和TH位点的杂合度(H)、个人识别能力(DP)、多态性信息总量(PIC)和非父排除率(PE),为法医学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频率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