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基因诱导性敲除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建立及对DNA复制的影响
1
作者 李萍 汤拓 +4 位作者 郑皑雪 张鲁平 王涛 洪鲜 邓志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利用诱导性CRISPR/Cas9技术建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基因敲除的宫颈癌HeLa细胞系,并探究MCM2对DNA复制及复制压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诱导性CRISPR/Cas9系统TLCV2,构建MCM2敲除HeLa细胞系;并分为对照组(Control)、敲除1组(KO1)... 目的利用诱导性CRISPR/Cas9技术建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基因敲除的宫颈癌HeLa细胞系,并探究MCM2对DNA复制及复制压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诱导性CRISPR/Cas9系统TLCV2,构建MCM2敲除HeLa细胞系;并分为对照组(Control)、敲除1组(KO1)和敲除2组(KO2)。通过Western blot、EdU掺入实验、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CCK-8等实验,分析MCM2敲除对DNA复制和羟基脲诱导复制压力的影响。结果经过诱导后CRISPR/Cas9系统有效地敲除MCM2基因,并影响MCM2-7复合物的稳定。与对照细胞相比,MCM2敲除细胞DNA复制能力显著下降,同时Cyclin A1、Cyclin E1和CDK4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在DNA复制压力下,MCM2敲除降低了细胞的存活能力、DNA损伤修复能力,并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结论MCM2基因敲除降低正常条件下HeLa细胞的DNA复制能力,并降低复制压力后细胞的存活能力。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诱导性MCM2基因敲除HeLa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MCM2基因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基因敲除 宫颈癌 HELA细胞 DNA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娟 殷飞 姚树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cyclin D1、RBL2/p130及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yclin D1和MCM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2%和72.7%,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RBL2/p130的阳性表达率为34.1%,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MCM7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9,P<0.05),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1,P<0.01);cyclin D1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5,P<0.01)。Cyclin D1及MCM7的表达与肿瘤包膜的完整性、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RBL2/p130的表达与有无门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MCM7还与肿瘤大小及甲胎蛋白(AFP)值的大小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MCM7及cyclin D1与肝癌预后相关(P<0.05)。MCM7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的患者、RBL2/p130阴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Cyclin D1、RBL2/p130和MCM7的异常表达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将有助于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月 姜菲菲 +2 位作者 韩佳利 丁晓旭 阎艾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NSCC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NPCRS)中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NSCC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NPCRS)中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PCRS中,MCM7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基底层,且表达率较低。SNSCC中,MCM7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且表达率较高。MCM7在SNSC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NPC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M7的表达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01),且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而逐渐增高。SNSCC患者总体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3%和46.0%。Ⅰ~Ⅲ期和Ⅳ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和25.6%,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和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M7阴性患者3年、5年生存率为36.0%和18.0%,而阳性患者3年、5年生存率为59.9%和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结论MCM7在SNSCC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下降,MCM7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但与SNSCC患者的生存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 鼻腔鼻窦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润芝 慕伟 +3 位作者 李晋虎 王剑芳 刘晓东 范益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503,共9页
目的:分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3,MCM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和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并探究其与胶质瘤免疫的关系。方法:在线检索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获得MCM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3,MCM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和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并探究其与胶质瘤免疫的关系。方法:在线检索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获得MCM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CGGA数据库在线分析MCM3表达和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收集2019年1月到2020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4例胶质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和8例非肿瘤对照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3的表达,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在TCGA和CGGA数据库中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MCM3对胶质瘤预后的作用。通过Linkedomic数据库、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获得与MCM3表达显著相关的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MCM3及其显著相关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探究基因功能。最后在TIMER数据库中探究MCM3表达和胶质瘤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综合生物信息学与临床数据分析显示,MCM3在胶质瘤组织中相对正常组织呈高表达(P=0.024),其表达量随着病理级别逐渐升高(P=0.001)。生存分析显示,MCM3高表达与胶质瘤不良预后有关(P<0.05)。GO和KEGG分析显示,MCM3及其显著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DNA复制和调节DNA损伤修复等方面。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胶质瘤队列中,MCM3与多种免疫浸润细胞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CM3在胶质瘤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有关,其可能与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复制、调节DNA损伤修复和免疫微环境有关。MCM3能促进胶质瘤的进展,可作为胶质瘤患者预后判断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 基因表达 预后 肿瘤免疫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与肿瘤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东星 周军年 +1 位作者 岳文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9-797,共9页
微小染色体维持(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MCM)蛋白质家族是DNA复制前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DNA复制启动过程和DNA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CM蛋白质家族成员在转录调节、染色质重塑和检查点应答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最近研究发现... 微小染色体维持(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MCM)蛋白质家族是DNA复制前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DNA复制启动过程和DNA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CM蛋白质家族成员在转录调节、染色质重塑和检查点应答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最近研究发现,MCM异常可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在不同肿瘤(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肝癌、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等)中呈现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MCM蛋白有望作为临床上诊断相关恶性肿瘤及提示其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更为重要的是,MCM蛋白质复合物晶体结构逐步得到解析,这不仅有利于阐明其生理和病理作用与调控机制,亦有助于发现靶向MCM的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DNA复制 肿瘤 小分子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K7、HER-2、Mcm5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易诗琼 宋燕 +2 位作者 胡欣 张欣平 赵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1141-1144,1151,共5页
目的:探究酪氨酸蛋白激酶-7(PTK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蛋白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180例E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肿瘤组织,并随机收集100例癌旁组织,通... 目的:探究酪氨酸蛋白激酶-7(PTK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蛋白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180例E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肿瘤组织,并随机收集100例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TK7、HER-2、Mcm5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PTK7、HER-2、Mcm5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出现淋巴转移组织中PTK7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出现淋巴转移(P<0.05)。瘤体直径大于2 cm、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以及合并淋巴转移ESCC组织HER-2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以及合并淋巴转移ESCC组织Mcm5阳性率更高(P<0.05)。ESCC组织中PTK7表达水平与淋巴转移正相关(P<0.05),HER-2与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正相关(P<0.05),Mcm5与瘤体大小、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正相关(P<0.05)。PTK7、HER-2、Mcm5阳性的ESCC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显著短于阴性组(P<0.05)。结论:在ESCC组织中PTK7、HER-2、Mcm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并且高水平的HER-2、Mcm5预示着更严重的病理分期以及淋巴转移,并且PTK7、HER-2、Mcm5与更差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酪氨酸蛋白激酶-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7和R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军 曹骥 覃思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07-370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7和Rb蛋白在20例正常胃黏膜、30例非典型增生、8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以标记指数(labelingindex,LI)量化其...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7和Rb蛋白在20例正常胃黏膜、30例非典型增生、8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以标记指数(labelingindex,LI)量化其表达。结果:MCM7和Rb蛋白在正常胃黏膜、非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者的LI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分期、浆膜浸润、术后复发、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MCM7和Rb的LI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87,P=0.010)。结论:MCM7的表达升高和Rb蛋白的表达下降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检测MCM7和Rb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 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S21通过维持MCM2-7复合物稳定性促进肝细胞癌增殖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佳 朱元昕 胡开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探讨SUMO E3泛素连接酶MMS21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发挥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PIA2和CPATC数据库分析MMS21在肝细胞癌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设计两条siRNA分别敲低肝癌细胞内源性MMS21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SUMO E3泛素连接酶MMS21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发挥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PIA2和CPATC数据库分析MMS21在肝细胞癌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设计两条siRNA分别敲低肝癌细胞内源性MMS21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比例;进行BrdU染色和DNA fiber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DNA合成速度;构建带有MYC标签的MMS21蛋白过表达载体,并在细胞系SK-hep1中建立其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利用Co-IP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鉴定MMS21的互作蛋白组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MS21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在肝细胞癌中,与癌旁组织(160例)相比,MMS21在癌组织(369例)中显著高表达(P<0.05),其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1)。在肝癌细胞系中,使用两条siRNA分别敲低内源MMS21的表达后,SK-hep1细胞中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01;P<0.01),S期比例显著下降(P<0.01;P<0.05),G2/M期比例下降(P<0.05;P<0.05);HepG2细胞中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01;P<0.001),S期比例显著下降(P<0.01;P<0.01),G2/M期比例下降(P<0.05;P<0.05);SK-hep1细胞的DNA合成速度明显减慢(P<0.0001;P<0.0001);SK-hep1和HepG2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1;P<0.001;P<0.001;P<0.001)。质谱鉴定MMS21的互作蛋白组,共鉴定到641个高可信度蛋白;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这些结合蛋白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相关的生理过程;进一步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MS21的缺失能抑制S期和G2/M期的周期蛋白表达量,降低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MCMs)的蛋白水平。【结论】SUMO E3连接酶MMS21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MMS21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能够维持细胞周期蛋白和复制复合物MCM蛋白稳定性,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MS21 增殖 CoIP-MS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蛋白在银屑病、鲍温病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9
作者 黄琨 林能兴 +4 位作者 吴艳 陈宏翔 李家文 涂亚庭 刘厚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6-498,560,共4页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银屑病、鲍温病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上述疾病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相对比,以寻找一种新的反映皮肤细胞增殖活性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MCM5蛋白和PCNA蛋白在16...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银屑病、鲍温病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上述疾病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相对比,以寻找一种新的反映皮肤细胞增殖活性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MCM5蛋白和PCNA蛋白在16例寻常性银屑病、16例鲍温病、38例鳞状细胞癌和12例正常人皮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并计算其标记指数。结果①银屑病组、鲍温病组和鳞状细胞癌组中MCM5蛋白标记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各研究组中,MCM5和PCN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特点相似。结论MCM5蛋白是检测皮肤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的良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鳞状细胞癌 鲍温病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细胞增殖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和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丽娜 李瑶 +2 位作者 杨永秀 王慧君 赵静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各不同宫颈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均高于CINⅠ、CINⅡ~Ⅲ和正常宫颈组织。MCM5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INⅡ~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M5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期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0.538,P<0.01)。结论MCM5和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CM5可能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其与P16INK4A联合检测有助于进行CIN的分级和转归判断,有望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 P16INK4A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MCM4、CDC6的表达及其与HPV_(16/18)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丽萍 刘润花 赵富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4,MCM4)、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6,CDC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uman papilloma virus16/18type,HPV16/18)感染的相关...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4,MCM4)、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6,CDC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uman papilloma virus16/18type,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2007年间山西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经病理证实的50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20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这些组织标本中MCM4、CDC6的表达,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1)在宫颈癌组织中MCM4、CDC6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均P<0.05),且MCM4、CDC6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和淋巴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分组、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2)HPV16/18感染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依次升高(P<0.05),但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均P>0.05)。(3)宫颈癌组织中MCM4和CDC6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5);MCM4和CDC6表达均与HPV16/18感染相关(r=0.634,P<0.05;r=0.386,P<0.05)。结论:宫颈癌及CIN组织中MCM4、CDC6表达的改变与HPV16/18感染密切相关,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和临床意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敏 王丽娜 +2 位作者 白雪飞 滕菲 王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62-1365,1372,共5页
目的:探讨MCM4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EC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CM4 mRNA的表达。HPA数据库评估MCM4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应用ROC曲线评估MCM4 mRNA诊断EC的... 目的:探讨MCM4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EC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CM4 mRNA的表达。HPA数据库评估MCM4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应用ROC曲线评估MCM4 mRNA诊断EC的敏感性。Logistic分析MCM4 mRNA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CM4 mRNA的表达与EC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寻找TCGA数据库中MCM4共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EC组织中MCM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当MCM4 mRNA大于2.902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MCM4 mRNA高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分析表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MCM4表达量是影响E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GO生物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MCM4基因可能参与解旋酶的活性和DNA依赖的ATP酶活性,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DNA复制和范科尼贫血通路。结论:MCM4可作为诊断早期EC并预测EC患者预后的潜在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 癌症基因组图谱 子宫内膜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谦 路名芝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肿瘤的发生与多因素、多基因调控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细胞周期标记物,在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常见的细胞周期标记物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Geminin、cyclinB1和丝氨酸10磷酸化组蛋白3(Histone... 肿瘤的发生与多因素、多基因调控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其中细胞周期标记物,在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常见的细胞周期标记物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Geminin、cyclinB1和丝氨酸10磷酸化组蛋白3(Histone H3 phosphorylated on Serine 10,H3S10ph)在肿瘤中的单独或联合使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GEMININ CYCLINB1 H3S10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7 MCM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芸 付凯(综述) 王华庆(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8-681,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淋巴瘤发病率的30%~40%。由于受预后危险因素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很大。DLBC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40%~45%的患者可经CHOP方案治愈,美罗华联合C...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淋巴瘤发病率的30%~40%。由于受预后危险因素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很大。DLBC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40%~45%的患者可经CHOP方案治愈,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工作中发现IPI评分不能准确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所以急需找到能反映其生物学行为的特异性分子指标来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CDC7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与DNA复制有关。人CDC7通过磷酸化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来启动DNA的复制。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CDC7的高表达,包括DLBCL。CDC7高表达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可作为DLBCL的特异性预后指标指导患者预后;靶向抑制CDC7基因通路可以诱导DLBCL细胞的凋亡,与美罗华联合有协同增效作用。CDC7和MCM2在指导DLBCL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DC7基因通路可以成为治疗DLBCL患者的新的治疗靶点。CDC7抑制剂与美罗华联合可以有效提高难治性DLBCL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2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志辉 生秀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病变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石蜡标本12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2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不同细胞学及HPV结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通过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病变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石蜡标本12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2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不同细胞学及HPV结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CM2阳性着色于细胞核。MCM2在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织1例(5.00%)、CINI9例(45.00%)、CINⅡ~Ⅲ32例(76.19%)、浸润癌40例(100.00%),其表达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5,P〈0.001)。在细胞学水平,MCM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无宫颈上皮内瘤变(NILM)1例(5.00%)、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例(50.0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3例(59.09%)、不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26例(86.6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SL)36例(94.74%),其表达阳性率随着细胞学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1,P〈0.001)。73例HPV阳性患者中,MCM2表达阳性率为79.45%(58/73),而49例HPV阴性患者中,MCM2表达阳性率48.98%(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5),且MCM2的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0.75)。结论:MCM2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升高,在宫颈癌呈高表达。MCM2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1和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星 宋志刚 +1 位作者 尹东芳 李朝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Cdt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Rb常规石蜡标本中Cdt1和Mcm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与肿瘤分化... 目的:探讨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Cdt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Rb常规石蜡标本中Cdt1和Mcm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视神经浸润的关系。结果:Cdt1和Mcm6在所有Rb中呈阳性表达,在瘤旁正常视网膜中不表达;二者在未分化组中的表达高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视神经浸润组中Cdt1的表达低于未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6的表达与视神经浸润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1和Mcm6与Rb的分化程度有关,Cdt1与视神经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MCM-2和P16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朝晖 卢洪胜 +3 位作者 范广民 章辉 顾华敏 王四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31-4133,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蛋白MCM-2和P16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2例肾细胞癌和40例正常对照组中MCM-2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MCM-2在肾细胞癌组中表达阳性率为79.3%,高于对照组3...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蛋白MCM-2和P16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2例肾细胞癌和40例正常对照组中MCM-2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MCM-2在肾细胞癌组中表达阳性率为79.3%,高于对照组32.5%,并且随组织学分级增高表达增强(P<0.05),与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P16肾细胞癌组中表达阳性率为36.7%,低于对照组62.5%,并且随组织学分级增高与临床分期增加阳性率降低(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在肾细胞癌组中两者呈负相关。结论:MCM-2和P16可能参与了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联合表达可用于判断肾细胞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 P16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CRNDE通过下调miR-136-5p表达并上调MCM5表达促进U937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晨 刘北忠 +8 位作者 沈陈兰 楚璇 罗栩 余莉华 叶娇 熊玲 但文冉 李健 钟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7-995,共9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CRND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CRND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ML细胞系miR-136-5p、 CRNDE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敲低CRNDE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U937细胞,设为敲低CRNDE组(sh-CRNDE组)和阴性对照组(sh-NC组);分别转染miR-136-5p模拟物(miR-136-5p mimic)和miR-136-5p抑制物(miR-136-5p inhibitor)对U937细胞中的miR-136-5p进行过表达和敲低,设为miR-136-5p过表达组(miR-136-5p-mimic)、过表达阴性对照组(NC-mimic)、 miR-136-5p敲低组(miR-136-5p-inhibitor)和敲低阴性对照组(NC-inhibitor)。CCK-8法和细胞计数试验检测CRNDE和miR-136-5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RNDE和miR-136-5p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6-5p、 CRNDE及MCM5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CM5、 P53、 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RNDE在AML患者骨髓和细胞系中高表达。敲低CRNDE可以上调miR-136-5p,抑制MCM5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过表达miR-136-5p也可抑制MCM5核酸和蛋白水平表达。而敲低miR-136-5p则可以逆转以上作用。结论 CRNDE通过下调miR-136-5p和上调MCM5表达,进而促进U937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 miR-136-5p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中Rb、MCM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海瑞 童丹 宋文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易感基因、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7,MCM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易感基因、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7,MCM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 6000两步法检测Rb、MCM7在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90例CIN组织(其中CIN1、CIN2和CIN3各30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Rb在正常子宫颈、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4.140,P<0.001);MCM7在正常子宫颈、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依次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6.751,P<0.001);Rb与MCM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36,P<0.001)。结论 Rb、MCM7表达与CIN病变级别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关,提示Rb、MCM7可能参与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10沉默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巩培 刘竟然 +2 位作者 赵世敏 王玉珍 谢基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2-659,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MCM10干扰组1(shMCM10-1组)和MCM10干扰组2(shMCM10-2组)。构建MCM10慢病毒干扰载...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MCM10干扰组1(shMCM10-1组)和MCM10干扰组2(shMCM10-2组)。构建MCM10慢病毒干扰载体MCM10-1和MCM10-2,分别感染shMCM10-1组和shMCM10-2组MDA-MB-231细胞,对照组MDA-MB-231细胞感染阴性对照病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中MCM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ellomics计数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凋亡率,采用Caspase3/7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中Caspase3/7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MCM10-1组和shMCM10-2组MDA-MB-231细胞中MCM10 mRNA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未检测到MCM10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hMCM10-1组和shMCM10-2组MDA-MB-231细胞相对增殖倍数明显降低(P<0.01),MDA-MB-23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MDA-MB-231细胞中Caspase3/7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MCM10基因沉默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中Caspase3/7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 慢病毒载体 乳腺肿瘤 MDA-MB-23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