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同位素法和涡度-微型蒸渗仪区分玉米田蒸散组分的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石俊杰 龚道枝 +3 位作者 梅旭荣 马孝义 郝卫平 胡笑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4-120,共7页
农田蒸散组分区分研究对理解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水分传输动力学过程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稳定同位素原位连续观测技术测定了玉米田不同高度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动态,结合Keeling Plot方法区分了玉米田蒸散组分动态过程,并... 农田蒸散组分区分研究对理解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水分传输动力学过程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稳定同位素原位连续观测技术测定了玉米田不同高度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动态,结合Keeling Plot方法区分了玉米田蒸散组分动态过程,并与涡度相关系统(eddy covariance system,EC)-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MLS)结合法的区分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降雨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显著降低,不同高度δv与大气饱和水气压差VPD、太阳净辐射Rn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均值分别为0.65和0.51;土壤蒸发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E存在显著的分馏效应,较低的土壤含水率和大气相对湿度会降低分馏效应;与传统的EC-MLS法的区分结果相比,利用Keeling Plot方法和连续原位监测的水汽稳定同位素信息,可准确估算农田蒸散比,误差仅为-0.02~0.08;试验观测期内即玉米中等覆盖地面后,IS法和EC-MLS确定的作物蒸腾与农田蒸散比的均值分别为0.81和0.78,二者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 动力学分析 稳定同位素 涡度相关 微型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新疆杨蒸发蒸腾量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屈艳萍 康绍忠 +1 位作者 王素芬 孙洪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4,共7页
采用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人工种植环境下新疆杨蒸发蒸腾量,并对此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5—10月,新疆杨蒸腾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总蒸发蒸腾量为508.26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 采用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人工种植环境下新疆杨蒸发蒸腾量,并对此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5—10月,新疆杨蒸腾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总蒸发蒸腾量为508.26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树干液流速率与叶片蒸腾速率变化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热脉冲法能够用于新疆杨蒸腾测定;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和水量平衡法测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之内,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能够适用于新疆杨蒸发蒸腾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腾量 热脉冲法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 水量平衡法 适用性 POPULUS ALBA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和尺寸微型蒸渗仪测定土壤蒸发量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春伟 邱让建 +3 位作者 孙亚卿 葛鹏程 孙雨情 高马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微型蒸渗仪在南京地区的适用性,2016-2017年在大田玉米和冬小麦田中采用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微型蒸渗仪观测棵间土壤蒸发量,对不同作物和气象条件下的测定土壤蒸发量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玉米和冬小麦土壤... 为了研究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微型蒸渗仪在南京地区的适用性,2016-2017年在大田玉米和冬小麦田中采用不同尺寸和材料的微型蒸渗仪观测棵间土壤蒸发量,对不同作物和气象条件下的测定土壤蒸发量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玉米和冬小麦土壤蒸发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较小时,降雨或灌溉后的晴天微型蒸渗仪测定的玉米和冬小麦的会出现最大土壤蒸发量,分别为6.0和4.6 mm/d;不同材料的蒸渗仪对玉米的土壤蒸发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但不同的尺寸对蒸发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大尺寸微型蒸渗仪测定的土壤蒸发量高于小尺寸;微型蒸渗仪的不同尺寸对冬小麦蒸发量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采用直径125 mm的铁皮或者PVC外筒,直径118或114 mm的铁皮内桶测定南京地区玉米和冬小麦的棵间土壤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发量 微型蒸渗仪 玉米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典型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穆家伟 查天山 +3 位作者 贾昕 郭晓楠 王子奇 杨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45,共7页
为了探求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后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本文利用微型蒸渗仪对盐池沙区的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的土壤蒸发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2014年盐池降雨、风速、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机械组成分别与土壤蒸... 为了探求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后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本文利用微型蒸渗仪对盐池沙区的流动沙地、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的土壤蒸发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2014年盐池降雨、风速、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机械组成分别与土壤蒸发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区油蒿群落和沙柳群落土壤蒸发总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7.91%和40.23%;2)油蒿和沙柳样地黏粒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220.59%和173.53%,油蒿样地和沙柳样地黏粒和粉粒的总含量比流动沙地分别高出63%和98%;3)油蒿和沙柳样地土壤蒸发与风速、太阳辐射、温度等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流动沙地土壤蒸发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显著。因此,在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后,土壤蒸发有增大的趋势,这很可能与植被恢复后土壤中黏粒和粉粒含量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沙区 土壤 植被恢复 微型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蒸发蒸腾量的测定和计算 被引量:17
5
作者 龚道枝 康绍忠 +1 位作者 张建华 姚立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9-431,共3页
采用热脉冲技术 -微型蒸渗仪和水量平衡原理 ,测定和计算了树体大小不均匀的苹果树蒸发蒸腾及其组成 ,利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和计算的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偏差很小 ,最大偏差不超过 10 %。在夏季 ,... 采用热脉冲技术 -微型蒸渗仪和水量平衡原理 ,测定和计算了树体大小不均匀的苹果树蒸发蒸腾及其组成 ,利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和计算的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偏差很小 ,最大偏差不超过 10 %。在夏季 ,蒸发蒸腾主要由果树蒸腾组成 ,而在春季和秋季 ,刚好相反。作物系数 (Kc)和叶面积指数成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腾量 测定 计算 热脉冲技术 微型蒸渗仪 冠层分析 叶面积指数 作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稻田蒸发蒸腾过程及其比例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笑吟 王海明 +2 位作者 王钥 周心怡 徐俊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1-282,共12页
为探究节水灌溉稻田蒸发蒸腾过程及其比例变化特征,建立能准确反映水稻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分摊关系的计算公式,采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系统观测2015年和2016年水稻生育期稻田蒸散量(ETCML)和蒸发量(E),分析了典型天气和各生育期ETCML、E... 为探究节水灌溉稻田蒸发蒸腾过程及其比例变化特征,建立能准确反映水稻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分摊关系的计算公式,采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系统观测2015年和2016年水稻生育期稻田蒸散量(ETCML)和蒸发量(E),分析了典型天气和各生育期ETCML、E和蒸腾量(T)的日/稻季变化特征及E与T的比例变化。结果表明:晴天ETCML、T和E变化趋势相同,但E易受生长阶段与环境的影响;阴天ETCML和T呈多峰变化;雨天测量值有明显误差,微型蒸渗仪会因降雨、灌水、强风、水汽凝结、边界效应、水稻生长等因素而影响数据的可靠性。节水灌溉稻田T决定了ETCML的大小和变化规律,E仅在初期呈倒“U”形。ETCML和T逐日变化随净辐射(Rn)先增后减,在分蘖中后期达到峰值,存在明显的物候特征。蒸发量与蒸散量的比值(E/ETCML)由水稻生长初期的0.95逐渐减小,全生育期平均为0.37。E/ETCML可用其与水稻移栽时间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对数关系进行描述,决定系数均大于0.88。研究蒸发蒸腾比例特征对田间水分管理及指导灌溉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双源蒸散模型的改进与拟合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节水灌溉 散量 微型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人工植被覆盖下土壤蒸发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志强 朝伦巴根 柴建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47,共4页
应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测定了2005年浑善达克沙地人工牧草区的日棵间土壤蒸发量。对影响土壤蒸发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比较了以6因子[日平均气温(T)、净辐射(Rn)、相对湿度(RH)、2m处风速(U2)、0~30c... 应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测定了2005年浑善达克沙地人工牧草区的日棵间土壤蒸发量。对影响土壤蒸发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比较了以6因子[日平均气温(T)、净辐射(Rn)、相对湿度(RH)、2m处风速(U2)、0~30cm土壤含水率(θ)及叶面积指数(LAI)]和4因子[日平均气温(T)、净辐射(Rn)、0~30cm土壤含水率(θ)及叶面积指数(LAI)]为输入样本,以日棵间土壤蒸发量为输出样本的BP网络模拟预报模型。研究表明,BP网络可以用于日棵间土壤蒸发量的预报,6因子法和4因子法均简便可行,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相比之下,6因子法的精度更高。此研究是对传统棵间土壤蒸发量计算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微型蒸渗仪 土壤 气象因子 土壤含水量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ilspare~施用量对土壤蒸发和水盐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旭伟 靳正忠 +6 位作者 徐新文 李生宇 谢致平 孙聪 张晓蕾 谷峰 邱永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1-228,共8页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 km,位于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造林树种以抗逆性较强的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柽柳属(Tamarix L.)、梭梭属(Haloxylon Bunge)等优良防风固沙灌木为主,防护林植物的蒸腾耗水和灌溉管理是防...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 km,位于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造林树种以抗逆性较强的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柽柳属(Tamarix L.)、梭梭属(Haloxylon Bunge)等优良防风固沙灌木为主,防护林植物的蒸腾耗水和灌溉管理是防护林可持续的核心问题。为探求适合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的节水技术,利用微型蒸渗仪研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咸水灌溉条件下Guilspare(浓度1.5%v/v)施用量对土壤蒸发和水盐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Guils-pare对土壤蒸发有显著影响,其施用量与累积蒸发量间呈对数关系。当施用量小于4.0 L/m2时,土壤日蒸发量在试验初期均表现为对照组(CK)大于处理组,试验中后期却相反;当施用量大于4.0 L/m2时,日蒸发量始终小于CK。(2)Guilspare施用量为6.0 L/m2的抑制效率最大,与其他处理(除7.0 L/m2)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施用Guilspare对土壤蒸发第一阶段的蒸发强度有明显的减弱作用,其减弱程度与施用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当施用量为6.0 L/m2时,蒸发强度最弱。(4)相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浸提液电导率(除7.0 L/m2)均随着施用量的增大而变小;其他土层(除10~14 cm),两者均随着施用量的增大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用量 土壤 水盐垂直分布 Guilspare 微型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沙漠地区Guilspare~抑制土壤蒸发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树国 张建国 +2 位作者 徐新文 雷加强 李生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103,共5页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自然条件异常恶劣,土壤水分蒸发极为强烈,土壤水分损失严重,沙漠公路防护林的管护极其困难,因此林带节水保水乃当务之急。对新型土壤水分蒸发抑制剂Guilspare的保水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uilspare可有...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自然条件异常恶劣,土壤水分蒸发极为强烈,土壤水分损失严重,沙漠公路防护林的管护极其困难,因此林带节水保水乃当务之急。对新型土壤水分蒸发抑制剂Guilspare的保水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uilspare可有效抑制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和植物水文环境,对林带节水保水具有重要意义。(1)Guilspare对沙漠土壤蒸发有明显的滞缓作用,抑制土壤蒸发累积量最大可达21.06mm,初始抑制效率达70%左右;(2)Guilspare对O5cm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大,对5cnl以下土层影响相对较小;(3)一个灌溉周期后植物水势随着Guilspare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植物的水文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沙漠腹地 Guilspare. 土壤 微型蒸渗仪 植物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棵间蒸发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和喜 袁友波 +2 位作者 舒贤坤 方小宇 房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8-50,共3页
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烤烟全生育阶段土面蒸发强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面蒸发量随烤烟长势在潜在腾发量中所占比例先增大后变小再增大,并与土壤含水量呈y=0.0351x-0.2381线性关系,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呈y=9.3688e-3.107x... 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烤烟全生育阶段土面蒸发强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面蒸发量随烤烟长势在潜在腾发量中所占比例先增大后变小再增大,并与土壤含水量呈y=0.0351x-0.2381线性关系,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呈y=9.3688e-3.107x指数函数关系,这为指导烤烟精确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蒸渗仪 土面 烤烟 叶面积指数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混合覆盖下的土壤水分蒸发特性及其因子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贾振江 刘学智 +4 位作者 徐天渊 李王成 刘巧玲 陈继虹 马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为明确不同砂土混合物覆盖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基于土壤蒸发分阶段理论及微型蒸渗仪田间试验,深入探析了6种砂土混合覆盖模式(1.0,0.8,0.6,0.4,0.2,0,分别为M1~M6)下的土壤蒸发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蒸发分阶段理论能... 为明确不同砂土混合物覆盖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基于土壤蒸发分阶段理论及微型蒸渗仪田间试验,深入探析了6种砂土混合覆盖模式(1.0,0.8,0.6,0.4,0.2,0,分别为M1~M6)下的土壤蒸发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蒸发分阶段理论能够真实刻画砂土混合覆盖下的土壤水分蒸发状况,其累计蒸发量可用砂土混合比与蒸发时间进行定量表征。当砂土混合比≥0.8时,土壤蒸发过程仅存在2个明显阶段,抑蒸效果显著;当砂土混合比<0.5时,M3~M6处理的土壤蒸发稳定高峰期明显,且集中于前2.53~2.66天,水分主要散失历时则分别较M1增加6.49,6.49,6.49,7.09天;而当砂土混合比介于0.5~0.8时,覆盖层易诱发且能够更早地形成结构致密的覆盖干层,整体保墒效果反而凸显。受土壤蒸发阶段特性及覆盖模式的影响,蒸发第1阶段主要受下垫面净辐射通量供应的限制;而在蒸发第2,3阶段,砂层结构的作用凸显,土壤水力特性调控效应逐渐占优。总之,砂层结构恶化将加快土壤失水过程,增加农田水分的无效损失,当砂土混合比<0.5时,其抑蒸保墒功效将逐渐丧失,这对西北旱区砂田退化机理的揭示及压砂地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混合覆盖 微型蒸渗仪 发模拟 影响因子 西北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地土壤蒸发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栋 岳伶俐 +1 位作者 吴友杰 王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0,共8页
2019年4-9月,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地土壤蒸发量;利用ETgage模拟蒸散仪监测林地局部蒸散量,对比分析长沙丘陵地区土壤蒸发量的时空变化,探讨土壤蒸发随气象因素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土壤蒸... 2019年4-9月,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地土壤蒸发量;利用ETgage模拟蒸散仪监测林地局部蒸散量,对比分析长沙丘陵地区土壤蒸发量的时空变化,探讨土壤蒸发随气象因素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土壤蒸发总量约为192.15 mm,日均为1.05 mm;不同空间位置上,阳面、绝对阴面、相对阴面的土壤蒸发量依次减少,平均值分别为1.14、0.98和0.94 mm/d;空气温度、地温、风速、太阳辐射强度、空气相对湿度对前期(4-5月)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依次减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地温、风速对中期(6-7月)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依次减小,地温、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对后期(8-9月)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依次减小;前期土壤蒸发量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较小,中期、后期土壤蒸发量与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蒸发前缘主要发生于0~5 cm土层;长沙丘陵区油茶林地局部蒸散量约为2.12 mm/d,局部油茶树蒸腾量约为1.11 mm/d,ETgage所测局部蒸散量与微型蒸渗仪测得的蒸发量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地 土壤发量 微型蒸渗仪 模拟 散量 腾量 长沙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农田土壤蒸发量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吴友杰 杜太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为探究微型蒸渗仪在西北干旱地区农田裸土和覆膜条件下测量土壤蒸发的适用情况,深入分析影响土壤蒸发的主要因子,该研究应用多种不同的微型蒸渗仪方法对裸土和覆膜条件下的土壤蒸发进行测定,并采用茎流计-水量平衡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为探究微型蒸渗仪在西北干旱地区农田裸土和覆膜条件下测量土壤蒸发的适用情况,深入分析影响土壤蒸发的主要因子,该研究应用多种不同的微型蒸渗仪方法对裸土和覆膜条件下的土壤蒸发进行测定,并采用茎流计-水量平衡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综合评估土壤蒸发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裸土条件下,可采用不封底(底部纱网)且不换土微型蒸渗仪测定土壤蒸发量。覆膜条件下,采用传统的“裸土微型蒸渗仪测定蒸发量乘以膜孔率”的方法测量蒸发显著偏低;“覆膜开孔”的微型蒸渗仪和裸土微型蒸渗仪测定的蒸发未见显著差异,通过与茎流计-水量平衡法对比分析发现,“覆膜开孔”的微型蒸渗仪方法测量结果为0.96 mm/d可近似的(略偏低)反映实际情况。在西北干旱地区覆膜条件下,尽管裸土面积占的比例很小(0.5%~5%),但土壤蒸发量依然较大,均值为1.02 mm/d。影响农田土壤蒸发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太阳辐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3.9%和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型蒸渗仪 裸土 覆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分典型草原群落蒸散组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泽 孙贺阳 +5 位作者 李陶珂 郑云暖 王敏 杨劼 清华 包铁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95,共9页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法和微型蒸渗仪法,分别对典型草原群落蒸散通量进行观测和拆分,以期为草原群落的蒸腾、蒸发观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水汽同位素组成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小,每次较大的降雨过程...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法和微型蒸渗仪法,分别对典型草原群落蒸散通量进行观测和拆分,以期为草原群落的蒸腾、蒸发观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水汽同位素组成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小,每次较大的降雨过程都会导致水汽同位素组成显著降低。环境因素尤其是相对湿度对土壤蒸发同位素组成的计算会产生较大影响,土壤水同位素组成较土壤蒸发水汽同位素组成发生显著富集。在11:30~14:30时段,微型蒸渗仪与稳定同位素方法拆分结果非常接近,蒸腾/蒸散(F T)值分别为80.86%和78.07%,说明应用水同位素法在草原生态系统进行蒸散拆分是可行的。以上两种方法的F T值在5~9月均呈抛物线趋势,在7月中旬至8月底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散拆分 稳定同位素 微型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脉冲方法的南方红壤蒸发原位监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谋辉 田正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1,共7页
基于热脉冲技术的能量平衡方法是一种原位实时监测土壤蒸发速率技术。热脉冲方法的准确性受地表气象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影响,目前该技术多应用于质地较砂北方旱地土壤。为进一步验证热脉冲方法在质地较黏的南方红壤上监测蒸发速率的... 基于热脉冲技术的能量平衡方法是一种原位实时监测土壤蒸发速率技术。热脉冲方法的准确性受地表气象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影响,目前该技术多应用于质地较砂北方旱地土壤。为进一步验证热脉冲方法在质地较黏的南方红壤上监测蒸发速率的适用性,该研究利用热脉冲传感器与微型蒸渗仪开展了为期30 d的监测试验,对比了热脉冲能量平衡方法与微型蒸渗仪测得日蒸发速率以及累积蒸发量,并通过监测土壤含水率变化和气象因子,评价了红壤区土壤蒸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热脉冲方法测得的日蒸发速率与微型蒸渗仪监测值变化趋势相同,试验期间两种方法测得日蒸发速率最大相差0.80 mm/d,最小相差0.02 mm/d,决定系数R^(2)=0.52。两种方法测得的累积蒸发量随时间变化值之间具有更强的相关性(R^(2)=0.99),30 d内微型蒸渗仪监测的总累积蒸发量为19.3 mm,热脉冲方法监测的累积蒸发量为24.4 mm。由于降水影响,微型蒸渗仪漏测了7 d的蒸发速率,剔除该7 d数据后,二者仅相差4.6%。相比于传统的微型蒸渗仪法,热脉冲方法具有自动化的优点,且能够实时监测剖面微尺度(mm尺度)上蒸发动态。研究区红壤的日蒸发速率与各因子的相关程度由大小为土壤含水率、净辐射、风速、气温。研究结果表明热脉冲能量平衡方法能够准确地监测南方红壤区土壤蒸发动态,研究可为红壤区水热循环研究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热脉冲方法 微型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新疆杨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屈艳萍 康绍忠 王素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研究了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新疆杨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变化幅度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随发芽后天数的变化呈典型的二次抛物线型,确定系数达0.765;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 研究了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新疆杨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变化幅度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随发芽后天数的变化呈典型的二次抛物线型,确定系数达0.765;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807,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差、太阳辐射等气象因子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0.188和0.373,日平均气温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10月,新疆杨总蒸散量为508.26 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和水量平衡法测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能够适用于新疆杨蒸散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树干日液流量 气象因子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 水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生物结皮覆盖土壤水汽吸附与凝结特征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胜龙 肖波 孙福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11-119,共9页
生物结皮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表层的特殊复合体,为揭示其对土壤水汽吸附与凝结过程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室内定量水汽吸附试验和野外对水汽凝结的连续观测,对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藻结皮、藻藓混生结皮、藓结皮)与裸沙的... 生物结皮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表层的特殊复合体,为揭示其对土壤水汽吸附与凝结过程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室内定量水汽吸附试验和野外对水汽凝结的连续观测,对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藻结皮、藻藓混生结皮、藓结皮)与裸沙的水汽吸附和凝结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覆盖显著提升了表层土壤的水汽吸附能力,其平均水汽吸附量比裸沙高66.7%。不同类型生物结皮水汽吸附能力差异显著,表现为藓结皮最高,混生结皮次之,而藻结皮最低。GAB(Guggenheim-Anderson-de Boer)吸附模型能较好的描述生物结皮土壤水汽吸附与解吸附过程,模拟结果决定系数R2>0.99、均方根误差RMSE<0.001 2 g/g及平均相对偏差百分比E<16.0%;此外,生物结皮加剧了土壤水汽吸附与解吸附曲线之间的滞后效应,其滞后指数平均是裸沙的2.0~2.9倍。水汽凝结结果显示,水汽凝结过程均受气温与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制约,且生物结皮覆盖下表层土壤的水汽凝结和蒸发过程相较于裸沙更为迅速。同时,生物结皮的日均水汽凝结量是裸沙的1.6~1.8倍。综上,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物结皮覆盖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的水汽吸附能力、并增加了水汽凝结量,对区域表层土壤的水分运动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水汽吸附量 GAB模型 凝结水 微型蒸渗仪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