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47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及促炎促纤维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周进才 李昭 +3 位作者 程涛 林泽祥 王晶 韩新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究CD147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及促炎促纤维化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提取循环纤维细胞,采用CD147刺激细胞,并用CD147拮抗肽AP-9或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评估细胞迁移... 目的:探究CD147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及促炎促纤维化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提取循环纤维细胞,采用CD147刺激细胞,并用CD147拮抗肽AP-9或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评估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染色检测Ⅰ型胶原(COL-Ⅰ)、CD45、α-SMA表达,ELISA检测TGF-β1、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α-SMA、p-TAK1、p-P38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低剂量CD147能提高循环纤维细胞的活力;CD147显著促进循环纤维细胞的迁移并诱导其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CD147显著增加循环纤维细胞TGF-β1、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的分泌;CD147显著增加循环纤维细胞中胞COL-Ⅰ、FN、α-SMA、p-TAK1、p-P38等蛋白的表达;AP-9或SB203580可显著抑制CD147对循环纤维细胞的作用。结论:CD147在体外可以促进循环纤维细胞的迁移、分化及促炎促纤维化功能,且TAK1-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CD147对循环纤维细胞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气道重塑 循环纤维细胞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及COLⅠ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富徐燕 赵丕文 +4 位作者 李亚东 唐雨晴 牛建昭 王鸿捷 李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2-947,共6页
目的从外周血中分离并鉴定人循环纤维细胞,初步探讨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的药理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细胞,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CCK-8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COLⅠ表达... 目的从外周血中分离并鉴定人循环纤维细胞,初步探讨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的药理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细胞,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CCK-8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COLⅠ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了人循环纤维细胞,细胞呈CD34、CD45和COLⅠ阳性,其中79.7%的细胞为COLⅠ和CD45双阳性,可证明为人循环纤维细胞。姜黄素对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起调控作用,不同浓度姜黄素的短时间(24 h)作用可促进人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而作用较长时间(72 h)后不仅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而且能下调COLⅠ的表达,以高浓度效果最为明显(20μmol·L-1)。结论 20μmol·L-1的姜黄素作用72 h可明显抑制人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和COLⅠ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姜黄素 COL I CD34 CD45 鉴定 增殖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培养的牙周成纤维细胞在循环张力作用下基质降解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光丽 Hans Vonden Hoff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 :研究培养在胶原胶中的牙周成纤维细胞受循环张力作用后胞外基质降解的变化。方法 :植入牙周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胶受循环张力机械作用 2 4h ,应用组化染色、酶凝胶电泳和ALP、DNA分析 ,观察细胞受力后形态学变化 ,检测培养基及胶原胶... 目的 :研究培养在胶原胶中的牙周成纤维细胞受循环张力作用后胞外基质降解的变化。方法 :植入牙周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胶受循环张力机械作用 2 4h ,应用组化染色、酶凝胶电泳和ALP、DNA分析 ,观察细胞受力后形态学变化 ,检测培养基及胶原胶中MMPs的表达变化、细胞的增殖、ALP活性的改变。结果 :受力后 ,细胞沿应力方向排列 ,DNA含量增加 ,培养基中MMP - 2的表达增加 ,ALP活性降低。结论 :循环张力能改变细胞排列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成纤维细胞 循环牵张力 基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间质性肺病循环纤维细胞的水平与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有关 被引量:5
4
作者 符亚璐 戎梦瑶 +5 位作者 朱平 陈丽娜 樊春梅 王彦宏 李嘉 符向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4-818,共5页
目的 研究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和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联合博来霉素诱导的间质性肺病(CIA-ILD)小鼠模型肺部病变的发展、病理特点及其与循环纤维细胞(CF)消长的相关性。方法 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 目的 研究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和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联合博来霉素诱导的间质性肺病(CIA-ILD)小鼠模型肺部病变的发展、病理特点及其与循环纤维细胞(CF)消长的相关性。方法 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S)组、 BLM诱导(B)组和CIA联合BLM诱导(CB)组。分别于BLM处理后第2、7、14、21、28天, HE染色观察肺组织急性炎症, 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F(CD45+Col1+细胞)并与病变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均呈现为肺泡炎至纤维化的动态改变, B组在BLM刺激后第7-14天炎性病变最明显, 第21、28天病变趋于好转; CB组第14天开始出现肺泡结构明显破坏伴有胶原沉积, 病变逐渐加重至第28天达最高峰; 与B组相比, CB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在第14天后明显增加(P〈0.05); 2组外周血CF均在给药后出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 且CB组在第14、21、28天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B组的CF数量(P〈0.05);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CB组亦在第14天至第28天有大量肌纤维母细胞聚集; 外周血CF数量与肺部炎症、 纤维化评分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r=0.847、 0.826、 0.735, P〈0.01)。结论 CIA-ILD小鼠模型更为接近RA-ILD病理过程, 循环纤维细胞可能参与了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博来霉素 胶原诱导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易蒸 张庆欣 +1 位作者 杨晓莉 侯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急性期大脑中动脉M1段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急性期大脑中动脉M1段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将患者分为侧支良好组44例(ASPECTS 8~10分)和侧支不良组45例(ASPECTS 0~7分),并行多模态CT血管造影(mCTA)侧支循环评分。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VEGF、bFGF水平。结果侧支良好组VEGF、bFGF水平明显高于侧支不良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明显低于侧支不良组(P<0.05,P<0.01)。NLR为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P=0.003),VEGF、bFGF为侧支循环建立的保护因素(P<0.05)。mCTA侧支循环评分与血清VEGF、bF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血清VEGF、bFGF水平诊断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95%CI:0.576~0.778,P=0.001)、0.724(95%CI:0.619~0.814,P=0.000)。结论VEGF、bFG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侧支循环的良好建立具有显著相关性,是侧支循环建立的保护因素,并可较好预测侧支循环的良好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纤维细胞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CD34、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CXCR4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61例早产儿生后1、3、5、7、28 d外周血中CD34、COLⅠ、CXCR4... 目的:探讨CD34、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CXCR4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61例早产儿生后1、3、5、7、28 d外周血中CD34、COLⅠ、CXCR4的表达,并比较CD34、COLⅠ、CXCR4在BPD组及非BPD组间表达的差异。结果:BPD组患儿较非BPD组患儿CXCR4在生后第1天有明显增高[(61.4±13.37)%]。随着日龄的增大,BPD患儿COLⅠ水平在第28天达到高峰[3.42(2.87,4.98)%],而CD34、CXCR4水平降至最低[(0.67±0.25)%;(31.9±13.48)%]。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显示,日龄的增大及CD34、COLⅠ、CXCR4水平的变化对BPD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F=77.66,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COL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67,高于CD34、CXCR4,且当COLⅠ值为1.3%时,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86%。不同时间点BPD各组测量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循环纤维细胞的COLⅠ水平高表达及CD34、CXCR4水平持续降低与BP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循环纤维细胞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在人循环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钟金男 兰兰 +3 位作者 何光珍 黄革 杨炯 高亚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3-737,744,共6页
目的:研究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C)相关功能蛋白ORAI1-3和STIM1-2在人循环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中的表达及SOCC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目的:研究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C)相关功能蛋白ORAI1-3和STIM1-2在人循环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中的表达及SOCC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分化为循环纤维细胞。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循环纤维细胞中ORAI1-3及STIM1-2的mRNA表达情况,并检测SOCC抑制剂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ORAI1-3和STIM1-2 mRNA在循环纤维细胞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并且SOCC抑制剂SKF-96365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SOCC表达于循环纤维细胞中,并且影响循环纤维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 ORAI1-3 STIM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纤维细胞通过CXCR4介导的趋化作用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 被引量:4
8
作者 俞正 赵鹏 +4 位作者 张葵 吕明华 符向辉 韩青 朱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索循环纤维细胞(C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作用及其与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L12-CXCR4)的关系。方法收集77例RA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患者的滑液和21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F在外周血及滑液... 目的探索循环纤维细胞(C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作用及其与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L12-CXCR4)的关系。方法收集77例RA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患者的滑液和21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F在外周血及滑液中的比例及其表面CXCR4水平,并分析其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的相关性;ELISA检测血清及滑液中CXCL12水平,通过Transwell^(TM)实验检测CXCL12对表达CXCR4+CF的趋化能力,应用CXCR4拮抗剂普乐沙福(plerixafor/AMD3100)观察对趋化作用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中CF比例显著增加,其比例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A患者滑液中CF比例及其表面CXCR4表达均高于外周血;滑液中CXCL12表达水平及对CF的趋化能力均高于外周血;在滑液及外周血中细胞经CXCR4抑制剂AMD3100处理后,CF趋化显著减少。结论 CF可通过由CXCR4介导的趋化作用参与R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循环纤维细胞(cf) 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 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肺病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变化及依那西普的干预作用
9
作者 王慧选 殷寒秋 +1 位作者 辜冲 殷松楼(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观察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依那西普干预对ILD和循环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A组,n=20)、依那西普干预组(B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0... 目的:观察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依那西普干预对ILD和循环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A组,n=20)、依那西普干预组(B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0)。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28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在BLM处理后第14天炎性症状最明显,第21天纤维化最明显,B组纤维化评分在第14、21、28天和炎症评分在第14、21天较A组低(P <0. 01);B组各个时期羟脯氨酸含量较A组低(P <0. 05);B组在第14天和第21天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较A组少;A组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在第7天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的趋势,B组在第7、14、21天显著低于同一时期A组的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P <0. 01);A组和B组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数量与肺部炎症、纤维化评分及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r=0. 540,0. 384,0. 535;n=40,P <0. 05)。结论:在BLM诱导小鼠ILD的病理进程中,循环纤维细胞可能参与了ILD的发生发展。依那西普减轻小鼠ILD,同时减少外周血循环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循环纤维细胞 博来霉素 间质性肺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循环中的纤维细胞有分化成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潜能
10
作者 李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共1页
间充质干细胞以其自我更新的特点在基因治疗和组织再生工程领域展现出巨大前景。间充质干细胞最早来源于骨髓,也可以从脂肪组织等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胞种类,包括脂肪细胞、肌肉细胞、
关键词 软骨细胞 成骨细胞 纤维细胞 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循环 人类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芬兰 王震宇 +1 位作者 李吉 王昌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促进大比例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动物模型 ,自身对照 ,于术后第一天实验组一次性局部应用bFGF 40 0IU。应用BPM2 镭射多普勒血流仪数字温度计对随意皮瓣的成...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促进大比例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动物模型 ,自身对照 ,于术后第一天实验组一次性局部应用bFGF 40 0IU。应用BPM2 镭射多普勒血流仪数字温度计对随意皮瓣的成活进行动态监测 ,并结合墨汁灌注制作透明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流值从术后第二天实验组皮瓣末端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皮温的变化规律与血流值相同。光镜观察透明标本 ,发现实验组皮瓣血管的再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bFGF能促进皮瓣血管的再通与增生 ,加速血液循环的重建 ,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长度 ,并可达到早期断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皮瓣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循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聂绍平 蒋桔泉 +5 位作者 刘小青 曹林生 曾秋棠 朱向明 薛毅 王新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评价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再生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单纯心肌梗死组、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R)组和bFGF组,每组6只。术后... 目的评价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再生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单纯心肌梗死组、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R)组和bFGF组,每组6只。术后第8周,采用第八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形态分析评价血管再生与侧支重构的变化。结果直接血管计数发现,bFGF组镜下总血管计数和直径≥50μm的较大微血管数均高于TMR组和单纯心肌梗死组(P<0.001)。bFGF组的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显色面积和平均吸光度均高于TMR组与单纯心肌梗死组(P<0.001);在TMR基础上在心肌内控制释放bFGF能使总血管数增加近30%,其中直径≥50μm的微血管数增加近60%。结论采用纤维蛋白胶在心肌内控制释放bFGF的血管再生治疗安全可行,能有效促进缺血心肌内的血管再生和侧支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管生成因子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变化与血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丁旭 张琳 +2 位作者 张莹 王芳 孙寒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变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纳入无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6例,根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血糖是否升高,将患者分为术后血糖正常组46例和术后血糖升高组40例,收集术前...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变化与血糖的关系。方法纳入无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6例,根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血糖是否升高,将患者分为术后血糖正常组46例和术后血糖升高组40例,收集术前基线资料,测量术前、术后血浆FGF21水平,二元回归分析FGF21变化与血糖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FGF21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7.49±0.53)μg/L vs(3.04±0.26)μg/L,P<0.01]。术后血糖正常组FGF21水平升高较术后血糖升高组更显著[(5.84±0.72)μg/L vs(2.84±0.46)μg/L,P<0.01]。循环FGF21水平变化与术后血糖升高相关(OR=10.67,95%CI:2.34~48.63,P<0.01)。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血糖变化与FGF21水平显著相关,这对心脏外科术后血糖管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ITCH对高糖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4
作者 许峥嵘 任卫东 +5 位作者 谷君 宁改君 李小菊 赵香 史丽 胡利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0-874,共5页
目的 探讨环状RNA ITCH(Circ-ITCH)对高糖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CF(HCF),按照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高糖组、过表达载体阴性对照(OV-NC)组、Circ-ITCH过表达载体(OV-Circ-ITCH)组;模拟物阴... 目的 探讨环状RNA ITCH(Circ-ITCH)对高糖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CF(HCF),按照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高糖组、过表达载体阴性对照(OV-NC)组、Circ-ITCH过表达载体(OV-Circ-ITCH)组;模拟物阴性对照[微小RNA(miR)-NC]组、miR-212-3p模拟物(miR-212-3p mimics)组、抑制物阴性对照(inhibitor-NC)组、miR-212-3p抑制物(miR-212-3p inhibitor)组;Circ-ITCH过表达载体+模拟物阴性对照(OV-Circ-ITCH+miR-NC)组、Circ-ITCH过表达载体+miR-212-3p模拟物(OV-Circ-ITCH+miR-212-3p mimics)组、Circ-ITCH过表达载体+小分子干扰RNA阴性对照(OV-Circ-ITCH+si-NC)组和Circ-ITCH过表达载体+Samd同源物7小分子干扰RNA(OV-Circ-ITCH+si-Smad7)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转染12 h后采用30 mmol/L D-葡萄糖处理进行高糖诱导,检测Circ-ITCH、miR-212-3p、Smad7表达、细胞活力及胶原纤维沉积,并验证miR-212-3p与Circ-ITCH、Smad7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Circ-ITCH、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0.45±0.05 vs 0.99±0.07,0.51±0.06 vs 0.99±0.08,0.68±0.05 vs 1.16±0.07,P<0.05),miR-212-3p表达升高(2.17±0.12 vs 1.01±0.08,P<0.05),Ⅰ型胶原、Ⅲ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细胞活力升高(P<0.05),胶原纤维沉积增多。Circ-ITCH过表达升高高糖诱导的HCF细胞中Smad7表达,降低miR-212-3p、Ⅰ型胶原、Ⅲ型胶原、α-SMA表达及细胞活力,减少胶原纤维沉积。miR-212-3p过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HCF细胞中Smad7表达,而抑制miR-212-3p表达则相反。miR-212-3p过表达或抑制Smad7表达均减弱Circ-ITCH过表达对高糖诱导的HCF细胞增殖、胶原纤维沉积的影响。HCF细胞中miR-212-3p与Circ-ITCH、Smad7存在靶向关系。结论 Circ-ITCH靶向抑制miR-212-3p并上调Smad7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HCF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环状 循环微RNA 纤维细胞 Smad7蛋白质 微小RNA-212-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中不同表型细胞FGFR1基因表达程度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点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磊 黄诚 +2 位作者 李力 梁乃新 李单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5-37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片面性。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 背景与目的目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片面性。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为肿瘤复发转移的检测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6月30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及CTC检测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数据分析可得,外周血CTC细胞阳性率与吸烟史相关(P=0.016),病理类型与CTC阳性率及FGFR1表达情况之间无明显关联(P=0.202,P=0.806),不同类型CTC细胞FGFR1表达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94)。结论 CTC阳性率与NSCLC患者吸烟史相关,不同病理类型NSCLC中CTC分类及FGFR1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同类型CTC之间FGFR1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我们期待着更大样本量及纳入随访数据后可得出与CTC及FGFR1基因表达相关的更多具有临床应用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吸烟史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FGFR3表达对循环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静怡 周剑峰 +3 位作者 裴仁治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4-698,共5页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表达对循环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44例ALL患者骨髓中FGFR3 mRNA表达,分成FGFR3^+组及FGFR3^-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免疫磁...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表达对循环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44例ALL患者骨髓中FGFR3 mRNA表达,分成FGFR3^+组及FGFR3^-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免疫磁珠结合流式细胞术分离计数CECs,对比两组CECs数量、表面抗原表达、生长曲线及集落生成数的差异。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测定CECs表面FGFR3表达水平。结果:44例核型正常ALL患者中FGFR3 mRNA表达阳性率为43.2%,T-ALL组的FGFR3表达高于B-ALL组(P<0.05)。19 d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的患者FGFR3表达升高(P<0.05)。FGFR3阳性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分离出的CECs高表达CD31、CD144、VEGFR-2和CD146,基本不表达CD45。与FGFR3阴性组相比,阳性组CECs数量、CD133的阳性率及集落生成数均增多(P<0.05)。体外培养中,FGFR3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生长曲线3个时点上的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19例ALL-FGFR3^+患者CECs表面均能检测到FGFR3表达,阳性率为29.00%±15.71%。结论:致癌基因FGFR3对ALL患者CEC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具备了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双重靶点身份,可以为今后的分子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循环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张应力对牙周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8和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岑玉锋 李雪 韩光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以同一频率下不同力值、不同时间的循环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13表达的影响,探讨生物力介导下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和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对培养在弹性硅胶膜6孔... 目的以同一频率下不同力值、不同时间的循环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13表达的影响,探讨生物力介导下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和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对培养在弹性硅胶膜6孔板上的HPDLC施加0.1Hz,硅胶膜形变率分别为6%、12%和18%的周期性循环张应力,分别在加载2、6、12 h后检测HPDLC的MMP-8、13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HPDLC的生长方向顺应力的方向改变,HPDLC表达MMP-8、13。MMP-8在加载6%、12%形变率循环张应力后,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加;加载18%形变率组,各时间段的表达量都增加,但12h较6h表达水平低。MMP-13在6%形变率的循环张应力刺激下,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12%、18%形变率组,各时间段表达量都增加,12h较6h表达水平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环张应力可影响HPDLC中MMP-8、13的表达水平,MMP-8、13可能参与正畸力下牙周组织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循环张力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碘甲烷作为冰箱制冷剂的理论循环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怀信 张宇 +1 位作者 郑臣明 马利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通过对环保工质三氟碘甲烷 (CF3I)的饱和蒸汽压曲线、冰箱名义工况和变工况下循环性能等三方面的理论分析 ,发现CF3I和CF3I的摩尔组成在 5 0 % - 6 5 %范围的CF3I/HC2 90混合工质 ,理论循环性能与CFC12接近 ,具有作为冰箱中CFC12灌注式... 通过对环保工质三氟碘甲烷 (CF3I)的饱和蒸汽压曲线、冰箱名义工况和变工况下循环性能等三方面的理论分析 ,发现CF3I和CF3I的摩尔组成在 5 0 % - 6 5 %范围的CF3I/HC2 90混合工质 ,理论循环性能与CFC12接近 ,具有作为冰箱中CFC12灌注式替代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循环分析 混合工质 循环性能 冰箱 cfC 替代物 碘甲烷 cf3I 饱和蒸汽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治疗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恶性分子表达的影响及毒副反应评估 被引量:22
19
作者 简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30-1732,1736,共4页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治疗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恶性分子表达的影响及相关的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7月期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合并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灌注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治疗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恶性分子表达的影响及相关的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7月期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合并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灌注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化疗情况、腹水FGF分子含量、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毒副反应程度。结果:灌注化疗组患者的平均治疗周期多于常规化疗组,化疗两个周期内的腹水引流量显著少于常规化疗组;化疗后2个周期时,灌注化疗组患者的腹水bFGF、FGF-2、FGF19及FGFR4含量显著低于常规化疗组,外周血中CD3^+CD4^+、CD3^+CD56^+、CD3^-CD56^+的细胞含量高于常规化疗组,CD3^+CD8^+的细胞含量低于常规化疗组;化疗过程中,灌注化疗组患者发生白细胞计数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腹泻的例数显著低于常规化疗组。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治疗依从性、抑制腹水产生、杀伤胃癌细胞、改善免疫功能,且毒副反应较弱,是治疗胃癌合并腹水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替吉奥 顺铂 循环热灌注 腹水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隧道内释放对急性缺血心肌冠脉侧支循环及心肌内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向明 王新房 +6 位作者 谢明星 杨娅 吕清 陈立新 聂绍平 曾秋棠 曹林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 评价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对犬急性缺血心肌冠脉侧支循环及心肌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18条健康杂种犬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缺血心肌模型 ,随机分成三组 ,即急性心肌缺血组 (AMI组 )、激光心肌打孔组 (TMLR组 )... 目的 评价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对犬急性缺血心肌冠脉侧支循环及心肌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18条健康杂种犬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缺血心肌模型 ,随机分成三组 ,即急性心肌缺血组 (AMI组 )、激光心肌打孔组 (TMLR组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 (bFGF组 )。术后 2个月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左室前壁心外膜冠脉侧支及心肌内的血流情况。结果 AMI组仅 2条犬探及到左室前壁心外膜冠脉血流信号 ,1条犬显示左室前壁内血流信号 ,3条犬显示前室间隔内血流信号。TMLR组有 3条犬探及心外膜冠脉血流信号 ,2条犬显示左室前壁内血流信号 ,4条犬显示前室间隔内血流信号。bFGF组 5条犬均可探及到左室前壁心外膜冠脉及前室间隔内血流信号 ,4条犬显示左室前壁内血流信号。TMLR组和bFGF组检测到心外膜表面冠脉侧支及心肌内血流信号的犬条数多于AMI组 ,其中bFGF组更为明显 ,三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9.5 1,P <0 .0 1)。结论 用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 ,能够进一步促进缺血区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更加有利于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术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缺血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