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循环游离核酸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邢星 刘勇 +2 位作者 孙勇 周鑫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9-475,共7页
循环游离核酸是指存在于人体血液循环中,游离于细胞外的微量内源性或外源性核酸片段。肿瘤患者的血液中游离核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并具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征性改变,如基因突变、甲基化、杂合性丢失、片段完整性改变、mi... 循环游离核酸是指存在于人体血液循环中,游离于细胞外的微量内源性或外源性核酸片段。肿瘤患者的血液中游离核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并具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征性改变,如基因突变、甲基化、杂合性丢失、片段完整性改变、microRNA的异常表达等。对血液中游离核酸的定性与定量检测,在肿瘤的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病情的监测以及预后评价中均有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循环游离核酸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静 纪灏 李志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eoxyrib onu cleic acid,ctDNA)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eoxyrib onu cleic acid,ctDNA)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接受免疫治疗的79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磁珠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TC数目,采用杂交捕获高通量测序检测外周血ctDNA的单核苷酸变异,分析CTC数目、ctDNA基因突变与免疫治疗效果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e,PFS)时间的关系。结果79例晚期NSCLC患者中有54例检测到CTC,阳性率为68.35%,每4 ml外周血含有的中位CTC数目为4个(0~53个)。Ⅳ期NSCLC患者CTC阳性率显著高于Ⅲ期NSCLC患者(P<0.05),免疫治疗后CTC阳性率显著低于免疫治疗前(P<0.05)。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部分缓解23例,疾病稳定46例,疾病进展10例;部分缓解患者中,CTC数目升高2例,不变9例,降低12例;ctDNA基因变异数<2为24例,变异数≥2为55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TC数目变化和ctDNA基因变异数与免疫治疗效果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基线期CTC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ctDNA基因变异数<2组与≥2组患者PFS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C和ctDNA基因突变与晚期NSCLC患者肿瘤转移相关,外周血CTC和ctDNA检测对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相关外周血循环游离核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茹月 叶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1-834,共4页
前列腺癌是威胁全世界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一种经典筛查方法,特异性差,会导致大量假阳性病例和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寻找更具特异性及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以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是众多学者研... 前列腺癌是威胁全世界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一种经典筛查方法,特异性差,会导致大量假阳性病例和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寻找更具特异性及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以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是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相比诊断金标准病理组织活检,循环游离核酸(cfNA)检测由于相对无创,特异性强,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外周血cfN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生物标志物 循环游离核酸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数字PCR和Super-ARMS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循环肿瘤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喆 王静 +11 位作者 秦娜 李琨 吕嘉林 王敬慧 杨新杰 李曦 张卉 张权 龙洪清 舒诚荣 马丽 张树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0,共7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选择靶向药物时需以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类型作为依据,然而晚期肺腺癌肿瘤组织取材较难,有专家共识指出外周血可替代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标本。本文旨在探讨...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选择靶向药物时需以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类型作为依据,然而晚期肺腺癌肿瘤组织取材较难,有专家共识指出外周血可替代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标本。本文旨在探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法(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和超级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upe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super-ARMS)这两种方法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浆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中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共119例纳入研究,比较ddPCR和Super-ARMS技术检测血浆ctDNA 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部分EGFR基因经典突变阳性患者接受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口服治疗,将患者按检测结果分亚组,组1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阳性,21例。组2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阴性,16例。组3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为阴性,5例。组4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阴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阳性,因组4患者个数为0,不纳入统计。以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评估近期疗效,并用生存分析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以评估远期疗效。结果 119例晚期肺腺癌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到58例(48.7%)EGFR基因突变。ddPCR技术检测与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结果的符合率为82.4%(Kappa=0.647, P<0.001),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0.2%。而Super-ARMS检测与组织检测的符合度为71.4%,灵敏度仅为58.6%,特异度为83.6%。组3的ORR与DCR值低于组1、2,但组间ORR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1, P=0.329)。结论 ddPCR作为一种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的液体基因检测方法,可以作为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ctDNA EGFR基因突变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血浆基因检测结果同样可作为EGFR-TKIs药物对患者的疗效预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 突变扩增系统 Super-突变扩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ARMS法检测肺腺癌患者血浆循环肿瘤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傲雪 史亮 +2 位作者 李琨 车南颖 刘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Super-ARMS法检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790M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Super-ARMS法检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790M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肺腺癌患者307例,突变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Super-ARMS法检测血浆中EGFR的基因突变情况。通过生存分析比较不同标本检测EGFR T790M基因突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153例患者疾病进展接受再活检。74例进行组织再活检,其中34例(45.9%)检测到EGFR T790M基因突变。141例患者进行液体再活检,其中51例(36.2%)EGFR T790M基因突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组织和外周血EGFR T790M突变阳性患者接受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的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16.3个月vs.11.4个月,x2=1.138,P>0.05)。组织和外周血EGFR T790M突变阴性患者未接受第三代EGFR-TKIs治疗的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个月vs.7.0个月,x2=0.470,P>0.05)。结论:真实世界中Super-ARMS法检测外周血标本有望应用于检测EGFR T790M基因突变情况,外周血标本可一定程度上补充组织标本检测EGFR T790M基因突变结果,预测患者对第三代EGFR-TKIs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 突变扩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宜文(综述) 胡孔旺(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7-1900,共4页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经过自发或因临床诊疗操作由原发灶或转移灶释放然后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研究表明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和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CTC检测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检测手...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经过自发或因临床诊疗操作由原发灶或转移灶释放然后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研究表明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和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CTC检测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在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监测复发、治疗疗效与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同时由CTC衍生出来的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tDNA)检测也成为了临床研究热点。本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CTC及ctDNA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液态活检 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提达尔文的遗传学说--泛生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用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0-684,共5页
长期以来,达尔文的遗传学说——泛生论(Pangenesis)被认为是错误的。一是泛生论解释的一些现象(如嫁接杂交和获得性遗传)的真实性一直被怀疑,二是高尔顿的兔子输血实验获得了负面结果,三是达尔文假定的由细胞释放出来的并可以在体内循... 长期以来,达尔文的遗传学说——泛生论(Pangenesis)被认为是错误的。一是泛生论解释的一些现象(如嫁接杂交和获得性遗传)的真实性一直被怀疑,二是高尔顿的兔子输血实验获得了负面结果,三是达尔文假定的由细胞释放出来的并可以在体内循环的遗传分子"微芽"(Gemmules)缺乏实验证据。但近年科学文献中积累了许多支持获得性遗传和嫁接杂交的实验证据。循环核酸的发现则说明生物体内确实存在可以在细胞间移动的遗传物质。文章简要介绍达尔文的泛生论及其被湮灭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介绍支持泛生论的新证据及我们对泛生论的再认识。重新认识达尔文的泛生论,对遗传学、医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文 遗传学说 泛生论 嫁接杂交 获得性遗传 循环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早孕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士昊 戴天姝 +3 位作者 王锋 史远刚 马云 淡新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47-2056,共10页
高繁殖率是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早孕诊断又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妊娠诊断方法较难在配种后21 d内确定奶牛妊娠状态,而近年研发的新型妊娠诊断技术可以对奶牛进行有效早孕诊断。本文综述了多普勒彩超技术... 高繁殖率是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早孕诊断又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妊娠诊断方法较难在配种后21 d内确定奶牛妊娠状态,而近年研发的新型妊娠诊断技术可以对奶牛进行有效早孕诊断。本文综述了多普勒彩超技术,中红外线光谱技术及妊娠相关蛋白、循环核苷酸、干扰素τ诱导基因检测等技术在奶牛早孕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及优缺点,并对新的奶牛早孕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和应用新型高效奶牛早孕诊断技术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早孕诊断 妊娠相关蛋白 红外光谱 循环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之聪 王健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移植是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或伴有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依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这也是近年来肝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微小核糖核酸(miR...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移植是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或伴有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依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这也是近年来肝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长度约21~23 nt的非编码RNA,目前的研究认为miRNA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联合应用检测miRNA与米兰标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肝移植受者的无瘤生存期。miRNA具有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功能,可能成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miRNA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研究,为肝移植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miRNA) 循环微小核糖核酸 肝细胞癌 肝移植 米兰标准 复发 预测 治疗 甲胎蛋白(AFP)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